雜談--蘋果5億和解、計劃報廢和客觀認知世界

美聯社3月3日報道稱,蘋果公司同意支付高達5億美元(1美元約合6.95元人民幣),以就“降速門”集體訴訟達成和解。該訴訟指控蘋果公司為了保護電池而故意降低舊款iPhone的運行速度,iPhone用戶之後可從該公司獲得25美元。

雜談--蘋果5億和解、計劃報廢和客觀認知世界

消息一出,立馬帶火了一個詞“計劃報廢”。計劃報廢是工業上的一種策略,有意為產品設計有限的使用壽命,令產品在一定時間後報廢。

1924年聖誕節期間,歐司朗、飛利浦、通用電氣等在日內瓦聚集,組成一個名為“phoebus”的壟斷集團,目的是控制燈泡的壽命,將其控制在1000小時左右(當時燈泡壽命可達2500小時),並簽訂合約,規定違約金。

1942年,美國政府將“phoebus”集團告上法庭,雖然協議名義上被終止,但這些公司並沒有進行任何賠償。

至今,普通燈泡的壽命只有1000小時。

雜談--蘋果5億和解、計劃報廢和客觀認知世界

瞭解了這些後是不是很失望?萬惡的資本,為了利益竟然故意限制產品的使用壽命!是不是覺得被人算計了?這個世界不該是這個樣子的?

雜談--蘋果5億和解、計劃報廢和客觀認知世界

快100年了,從1000個小時的燈泡,到能用兩年的iPhone,世界在變,可是推動這個世界運轉的東西似乎沒有變化。資本還是一樣的逐利,人性也還是那樣的貪婪。

其實這就是世界的真相!為什麼會感到被傷害?那是因為我們在認知世界的時候,本能的會選擇自己喜歡看到的東西,而忽略自己不願意看到的東西。我們認識的世界,實際上是隻是存在自己腦子裡,對世界的觀察+想想。

產生這樣的認知偏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每個人都存在“自我意識”和“思維盲點”這兩大認知障礙。是否可以去除這兩大障礙?答案是:不可以!

因此認可自身的認知障礙,有助於我們每個人更真實的觀察、認識世界。方法有很多,不過最主要的是,需要保持開放的心態,謙遜的接受不同觀點,換位思考,從別人角度看看問問。

雜談--蘋果5億和解、計劃報廢和客觀認知世界

美也好,醜也罷,不過你接不接受,真實的世界就在那裡。保持開放的心態,以謙遜的態度,睜開眼睛觀察整個世界,才能有效減少認知障礙的影響。

基於真實世界做出決策,而不是基於自己認為的世界做出決策。否則世界會嘲弄甚至施以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