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1966年10月,浙江省安吉縣彰吳鄉景塢大隊的村民200餘人,攜帶炸藥鋼釺和鐵鍬來到了位於村外老虎山上的一座古墓旁。村裡要搞大建設修橋鋪路需要石頭,老虎山上的石頭大多是花崗岩又大又硬,要開山取石費時費力。於是有人提議開山取石太難,不如炸墳取石。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開山取石

原來,在景塢村竹園自然村,有一座年代久遠的古墓,古墓規模宏大,背靠老虎山,面對著大塢山、羊山。古墓有大型石坊柱三開間,石坊下蹲著四隻一人多高的大石獅子,老虎山上修建了四層祭壇,每一層都往山上延伸,每層大約200平方米。從第三層祭壇開始,巨大的、刻著精美花紋的條石砌成了無數石坎。

在第四層石坎後,有一座巨大的石頭墓冢,墓冢用巨大條石砌成,石頭都是經過打磨過的,堆在一起嚴絲合縫。古墓有一人多高,呈六角形,在墓的最上面用6大塊厚厚的石板蓋住,古墓前有一巨型石頭供桌用於祭祀。古墓巨石之間用糯米漿混以石灰澆灌,堅硬無比。在古墓旁邊,還有一個面積很大的池塘,當地人稱為月亮塘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月亮塘

這座古墓當地人叫“天官墓”,為何叫這個名字已經無人知曉,只知道這座古墓歷史悠久,墓碑上的字跡已經模糊,傳說這是一個古代大官和他夫人的墓,這些巨大的條石就來自老虎山。當時正處在“破四舊”的年代,打倒一切封建迷信,掃清一切封建殘餘。當時正好要修橋修路需要石頭,於是有人提議:“炸了這封建官僚的墓,將石頭還給人民!”

說幹就幹,景塢大隊的200餘村民揹著炸藥、拿著鋼釺等工具,喊著口號衝到了天官墓附近。社員們用鋼釺在古墓石壁上打了一個孔,放進去一整管炸藥後,一聲巨響震得整個山林鳥獸四散,爆破後社員們卻大失所望,一管炸藥根本炸不動這座古墓。爆破能手王季平對社員們喊道:“多打幾個洞,多放兩管炸藥!”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明代古墓遺骸

三聲爆破聲響接連響起,古墓上的六塊巨石被炸得石渣亂飛。當社員們興沖沖趕過去一看時,眼前出現了令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幕

只見古墓巨石被炸翻、炸碎,一個巨大的窟窿出現在古墓頂上。搬開巨石之後,墓中果然有兩口黑色的巨大棺木,棺木呈漆黑色,質地非常堅硬,社員們用鐵鍬敲擊棺木,棺木發出了清脆的、鋼鐵般的聲響。左邊的棺材蓋被打開後,裡面躺著一具男屍,墓主人冠帶袍服,臉上黑色的鬍鬚齊胸,身軀偉岸。右邊的棺材裡躺著一具女屍,墓主人頭戴鳳冠,冠飾垂及腰際,繡鞋尖尖,顯得雍容華貴。兩口棺材中的人都如睡著一般,絲毫不像死了幾百年的人。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出土的吳麟夫婦金冠

眾人見到這一幕,頓時驚訝不已。在棺內還發現了大量金銀玉器,琳琅滿目。眾人見金銀玉器塞滿棺材,於是紛紛伸手準備去拿這些金銀,他們七手八腳地將棺木拆開,剛剛還完好的屍體突然氧化,變成了一堆乾癟癟的骷髏。

就在眾人一番哄搶之後,民兵營長來帶人來到現場制止了眾人的行為。民兵營長讓社員們將拿走的金銀全部放回,連同被炸倒的墓碑送去了文化館。兩個墓主人被就地挖坑掩埋,那兩口又黑又硬的棺材則被社員們拆下拿去燒火鍊鋼鐵。

民兵營長將這批金銀器物和墓碑抬去文化館,文化館專家看到後頓時又氣又惱,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不敢表現出任何的不滿和痛心,只是扶著墓碑痛心地暗暗嘆息:“可惜了,可惜!這是一座有歷史價值的古墓!”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金絲髮罩

這批隨葬的寶物共有47件,其中金器5件,銀器23件(組),玉器5件(組),水晶件,瑪瑙2件,琥珀3件,料珠1件,灑金竹骨折扇3把。這些金銀玉器精美絕倫,歎為觀止,價值連城。這些珍寶的寶物主要有:

金絲髮罩1件:這件發罩呈半球形,由頂、簷兩部分拼接而成,用粗細約為1.5毫米的金絲纏繞,頂、簷上則由極細的金絲編成網狀,網孔徑約為1.1毫米。簷寬1.7釐米,兩側有一對稱小孔,孔徑為0.5釐米,用於插金簪。金絲細小,金髮罩精美絕倫。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出土的銀鈴

鑲寶石金戒指4個:寶石戒指通高2.9釐米,高0.7釐米,戒指用嵌託、焊接工藝、錘揲工藝製作而成,戒指上鑲嵌有大紅寶石或者藍寶石。戒指製造工藝精美,兩側都用小鏨子鏨刻了精美的回雲紋路。

銀器共23件:主要有銀鈴10個,銀鈴呈葫蘆狀,銀鈴上鏨刻精美花紋,銀鈴上有三片葉子狀銀飾。嵌寶石鎏金銀簪子2件,一件鑲嵌紅寶石,一件鑲嵌藍寶石。圓形鎏金銀掛飾4件,蝶形鎏金銀掛飾4件,鎏金銀鳳簪2件,纏枝紋龍頭銀飾2件,石榴花簪1件,銀鏈10根等等。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出土的玉器

玉器共5件:有透雕二層琢白玉冠帶9件,玉禁步2組,荷花形玉掛飾1件,猴形玉掛飾1件,鴨形玉掛飾1件,這些玉器形制較小,但都是鏤雕、透雕而成,玉石古樸精緻,尤其是玉器造型別致精美,有雕刻成桃子的、有雕刻成蟬的、有雕刻成魚的,令人歎為觀止。

灑金竹骨折扇3把:三把扇子中,只有一把完整無缺,扇子扇面為灑金,27根柱質骨架,兩邊用銅皮所包。中間用銅軸芯連接,扇子高28.8釐米,寬19釐米。完整的灑金竹節扇子精美非常,是難得一見的寶物。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出土的寶石鑲玉片

墓主人到底是誰?為何他擁有這麼多的寶物?據村民王季平回憶,當時墓字銘有兩塊用厚鐵皮相互鉚合在一起。出土時文字相當清晰,有一塊刻著拳頭大的篆體字,用金漆描過。當時上面寫著“故中憲大夫山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吳公墓誌銘”。

另外一塊則是密密麻麻的娟秀小楷字體,上面寫著“明故中憲大夫山東提刑按察司副使苕源吳君並配封安人方氏合葬墓誌銘”。經過專家對殘存墓誌銘的解讀,應證了王季平說法的正確性。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出土的小楷墓誌銘

墓主人叫吳麟,這是他與夫人方氏的合葬墓。從墓誌銘的解讀可以發現,吳麟生於明成化乙巳年(1485年),死於明嘉靖葵丑年(1553年)9月。丙戌年(1526年),吳麟高中進士,授刑部福建司主事,後任河南監察御史,巡視北直隸、山東、河南馬政,因為政績斐然被提拔為山東提刑按察司副使。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63歲的吳麟告老還鄉,在湖州參加詩社活動,著有詩集《苕源存稿》。吳麟的妻子方氏,享年64歲。吳麟共有兒子4個,二兒子吳維京是國子生,大兒子吳維嶽,三兒子吳維藩,四兒子吳維州都高中進士。當時人稱“一門四進士”,小兒子中進士時,吳麟已經去世。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寶石鑲玉片

吳麟的事蹟在正史中記載較少,但在《孝豐縣志》、《湖州府制:科舉》中都有記載。對於吳麟辭官返回故里,《中國名人大詞典》是這樣記載的:“吳麟,字允祥,明孝豐人。嘉靖進士,官河南檢察御史。按治廣東,執法嚴峻,時宰有蒼頭橫於部下,麟收治之。遂為所擠。歷山東按察副使,告歸侍養,有《苕源存稿》。”

原來吳麟是一位正直的監察御史,在廣東時執法嚴格,當時宰相的親兵橫行霸道被吳麟逮捕處置,吳麟因此得罪了宰相,從此受到宰相排擠,最後在按察副使的位置上告老還鄉。吳麟死後家中並無多少資產,下葬時也是寒酸葬入老虎山。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出土的寶石金釵

既然吳麟並無多少私產,他墓中的大量金銀玉器從何而來?原來吳麟死後,他的四個兒子均做了高官,兒子們於是向嘉靖皇帝請賞,又花錢給吳麟修建了豪華墓地,最後吳麟的妻子死後又一起葬入墓中。為了防止盜墓賊,吳家子孫用巨石將墓封死,直到400年後被當地村民用炸藥炸開。

吳麟夫婦合葬之墓出土的寶物價值連城,據專家估算其市場價值超過2億人民幣。最為可惜的是那兩口被當柴燒的黑色棺材,那兩口棺材極有可能是金絲楠木。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辭官,死時寒酸下葬,400年後卻挖出2億珍寶

金絲楠木棺材

如今吳麟夫婦合葬墓中的珍寶收藏在安吉縣博物館,成為博物館鎮館之寶。由此,一段國寶的往事自此落下帷幕。

參考文獻:

  1. 《吳麟夫婦墓》
  2. 《一門四進士的吳麟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