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的話,讓我一度很厭煩,數年後,才覺得是至理名言

姐夫的話,讓我一度很厭煩,數年後,才覺得是至理名言

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縣裡的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工作清閒的讓你無法想象。除了早晨點名雷打不動,不能缺席外,其他時間可以自由支配,想走的話,沒人管,留下的話,也沒人問。沒有任何業務工作,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想怎樣就怎樣,只要不鬧事就行。

這對於剛剛結束了單調乏味的學生生涯,對社會還懵懂無知,渴望自由自在的筆者來說,非常具有誘惑性,也非常喜歡。在這裡無憂無慮、無拘無束,沒人管教,沒人督促,有工資,沒壓力,真正實現了自我放飛,放任自流。筆者要麼和 幾個男同事打打乒乓球,要麼和幾個半老徐娘鬥鬥地主,過得是優哉遊哉,瀟灑快活,人生最輕鬆自在的時光就是在那裡度過的。

不過我的這種無所事事、整天遊手好閒的狀態,讓我的姐夫很焦慮、很憂心。他當時是一個機關裡的筆桿子、臺柱子,整天忙忙碌碌的,很看不慣我這種貪圖安逸、不求上進的生活態度。

姐夫的話,讓我一度很厭煩,數年後,才覺得是至理名言

有天他把我叫到一邊,和我語重心長地談了一番話“寶華,你不能再這樣浪費青春了。你是大學生,得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和目標,不能和那些老孃們相比,她們都有關係、有背景,進去都是養身子的。你不同,沒錢沒勢沒關係,你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打拼。現在就這樣放縱自己,將來不怕自己一事無成嗎?”

當時的筆者年輕氣盛,逆反心理正重,非常不喜歡別人批評自己、教育自己,頗為不滿的說“也不是我想這樣的,單位裡沒事幹啊。”

姐夫有些焦慮地說“沒有事幹,你可以學學寫材料啊。要想在機關事業單位裡站住腳,有出息,要麼會說,要麼能寫。你性格內向,不會說,就要在寫上下功夫,沒事要多聽、多看、多寫、多練。你不能像在學校裡一樣等著別人來教你。在機關裡,誰也不會把吃飯的技能教給你的,你得學會自學。”

姐夫的話,讓我一度很厭煩,數年後,才覺得是至理名言

聽到寫材料幾個字,我頭腦嗡的炸開了,連連搖頭“我是理科生,最怕寫作文,又苦又累,根本受不了,而且象你這樣,一天到晚埋頭寫寫寫,不覺得太枯燥乏味嗎?生活有什麼樂趣可言?”

姐夫有些失望地搖搖頭“你以為我想寫材料嗎?還不是被逼無奈嗎?對我們這些沒有根基,沒有靠山的人來說,除了寫材料,幹別人不願幹、不想幹的,還能有什麼別的出頭之路?我要不是會寫材料,能被領導從鎮裡調上來嗎?寫材料是苦是累是乏味,人都不想幹,這也說明最缺少這方面的人,也最需要這方面的人。而且寫材料也最能鍛鍊人、培養人和成就人,你要是寫得足夠好了,就會得到領導的重視和賞識,成為領導身邊人。到時候你還能挾材料以令領導,讓領導為你服務。那時你就會覺得值了”

無奈,那時候的筆者受夠了學生生涯那種苦行僧似的生活,終於有了放縱的機會,哪裡肯聽別人勸說呢?對姐夫的一番用心良苦的勸說不但不感激,還心生厭煩,見到他就躲避,不想聽他的教訓。時間一長,他也就不再說我了。

數年後,姐夫依靠寫材料實現了人生的再次逆襲,被地區機關領導看中,從縣機關走到了地區機關綜合處處長的位置,並在隨後三年解決了我姐姐的工作安置、小孩上學、房子三件大事,譜寫了一段令人難以置信的傳奇。他的人生經歷也成為老家百姓教育孩子成長的典型範例。

筆者在混了三年後,也被調到了其他單位,真正踏入了寫材料的行列。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對姐夫的那番話也有了越深刻的理解,感覺真的是至理名言,振聾發聵。寫材料也成了我安身立命的技能,雖然遠沒有姐夫的成就,可也讓我在機關的風吹浪打中始終以屹立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