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女演員,特別是30-50這個階段的,有人經常無戲可拍?

怣手邊嘚螡秺


首先女演員吃的就是青春飯,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轉型,以前經常演少女演偶像劇,奔3之後就不得不嘗試去轉型,娛樂圈中的競爭非常激烈,大家都喜歡小鮮肉小姐姐。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轉型,失敗了就要面臨無戲可拍,後果很嚴重。所以好多演員都是真著年輕多拍戲然後找個大款什麼的,大家都懂得,誰都不想一輩子演戲,天天跑劇組沒日沒夜,非常累。所有經常有誰誰誰傍上了誰誰誰就見怪不怪了,因為大家吃的就是青春飯,青春總有不在的一天!

30歲往上還有戲可拍的,實力派無疑了。像最近大火的賣房中介劇《安家》,女主角孫儷1982年生人,38歲了。《安家》也是時隔3年之後才接的戲。

海清,1977年1月12日生人,今年43歲。還50了,差不多一年一部戲的節奏,還能出現在銀屏上,首先演技肯定不用說,另外一個對劇本都挑,屬於寧缺毋濫的那種,對劇本的品質要求極高,她們都是挑劇本,而不是是劇本就上,根本不考慮適不適合這類問題。

Angelababy(楊穎),1989年2月28日生人,今年31歲,演技壓根就沒有,剛開始能火是因為她老公黃曉明,自從2017年,主演了古裝劇《孤芳不自賞》,被大家罵得狗血淋頭。網上流傳的瞪眼照,大家可以去看看,做啥表情都是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有人氣沒演技也會被人罵。到今年都3年了,沒有再拍任何電視劇,綜藝倒是上來的,來錢快還不要演技,多輕鬆。

不是說女演員過了30到50這個年齡沒戲拍,而是女演員如果結婚了有了孩子,戲路變窄了那倒是真的。如果有演技年齡不是問題,還是有劇本找上門,如果有人氣的話,劇本隨便挑。如果你啥都沒有,還成家有了孩子,以後就演不了偶像劇了,只能演些孩子他媽媽,這類的角色。和當紅小生演情侶再也輪不上你,就是這麼現實。

像現在當紅的迪麗熱巴1992生人,28歲。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

楊紫1992生人,28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周冬雨1992生人,28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鄭爽1991生人,29歲,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都是馬上快30的主,還活躍在觀眾的視線中。

楊冪1986年9月12日生人,今年34歲,結婚有孩子,她就是典型的代表,自從出演了《三生世十里桃花》帶火了嘉行傳媒旗下藝人迪麗熱巴和高偉光,之所以當女一是因為當她時正火而熱巴還沒熱度,算是帶新人。今年嘉行傳媒又出了另一部戲《三生三世枕上書》,由熱巴和高偉光主演,沒錯,楊冪正是嘉行傳媒的老闆。

年過30的女演員都要轉型,以前演的少女,後面演不了只能換戲路。不是所有人都能轉型成功,像楊冪一樣當幕後老闆也不錯,躺著賺錢想想就美滋滋!


方山說娛樂


“這番話憋了很久想跟大家講。親愛的年輕導演、著名導演、製片人,我們是一群非常熱衷表演的女演員。但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有些市場和題材一開始就把我們隔絕在外。歲月賦予我們經驗、皺紋、閱歷、寬容善良,善於溝通,我們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好合作,大家除了演戲幾乎什麼都不會幹。最後我想說,我們足夠專業,我們首先完成導演定向,然後才是角色。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一樣好用,希望大家給我們更多機會!”

在7月28日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作為頒獎嘉賓的海清一番話引起了業內的熱議。在這段“中生代女演員的困境”的告白中,海清用自己的經歷表達瞭如今國內影視圈的現象:30+的女演員正在越來越多地無戲可拍。

國內觀眾似乎對於女演員的顏值有過分的要求,30+女演員因為歲月的問題,外在上肯定是不能和20出頭的小花比。

但30歲作為分水嶺,也是女性從青澀邁向成熟的轉折點,普通人或許不會介意,但對於女演員來說就是很大的問題:

楊蓉因無法轉型,30歲了還在演少女小女孩角色,就被觀眾罵“裝嫩”

焦俊豔因年齡問題,和其他同窗好友一樣接不到戲

馬思純小姨蔣雯麗,羨慕她能有戲拍

闞清子自己不介意年齡增長,卻被強制畫上句號

姚晨離開一段時間生了孩子,就發現市場上已經沒有她的位置了

......

很多人覺得這些女演員都是在無病呻吟,故作矯情,小妖卻不這樣認為,看看國內現在流行的電視劇,還有觀眾的審美就能明白30歲女演員為什麼會無戲可拍。

角色侷限

小說改編的大熱IP劇

言情、武俠、仙俠小說統一點,女主角要麼是年輕貌美,要麼是活力四射,少女。

《東宮》小楓,《親愛的熱愛的》佟年,《九州縹緲錄》羽然,《香蜜》錦覓,《知否》盛明蘭......

要真是讓年齡偏大一點的女演員來演,這種畫風會是什麼樣。當然如果有毛戈平老師那種能把40歲化妝成16歲的神奇變臉術運用上,也是可以的。

像真正的大女主,女強人

《歡樂頌》安迪,《我的前半生》唐晶,《都挺好》蘇明玉這類角色少之又少。

像大S,幾年前她還能演《泡沫之夏》,幾年後就只能被邀請去演王大陸媽媽

蔣雯麗、張凱麗、何晴、潘虹年輕時個個女神,年齡大了就只能全去演“媽媽”

審美觀

還有國內觀眾從古至今未曾變過的審美觀,十三四歲叫豆蔻年華,年方二八待字閨中,二十歲叫桃李年華,二十四叫花信之年,30歲以上少婦,怨婦,再往上就老嫗了。

“紅顏未老恩先斷”,“只聞新人笑,哪聽舊人哭”“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

好像從古至今,對於女性的審美都停留在少女時期短暫的青春年華里,所以真的不能說是我們觀眾現在的問題。

尤其是演員這個職業,高顏值真的會加分。

誰不喜歡明媚嬌豔的女子呢?

現狀

楊冪、楊穎、唐嫣、趙麗穎都拼命的保持身材臉蛋,讓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努力維持著自己的少女人設。

舒淇、章子怡這樣的倒是不用擔心,因為人家有地位,有名聲。

不火的女星就別想了

宋丹丹我們都覺得她火了一輩子,但她自己透露從35歲以後就幾乎沒人找她拍戲了。

反觀好萊塢,

44歲的安吉麗娜朱莉,依舊能被觀眾成為熒屏女王

大魔王凱特50歲,還在衝擊奧斯卡,《雷神3》裡抖森海總都被她比下去了

梅姨越老越紅,光是奧斯卡提名就21次,要知道她今年已經70歲了,還在不停地主演影視劇。

一方面是我們的審美文化導致了30歲女演員無戲可拍的窘境,另一方面是現在國內市場還都是言情愛情瑪麗蘇故事,沒有真正的“大女主”獨立自主。

希望我們國內電視劇種類能夠多一點,這樣既能滿足觀眾的需求,女演員也不會陷入這種困窘。


經典懷舊影視


原因有幾點:由於鏡頭越來越高清,這樣做的代價可能是面臨觀眾無情的吐槽。比如,六十多歲的劉曉慶不斷挑戰扮演18歲少女,因讓年輕男主演叫她“傻丫頭”而獲封“丫頭教教主”稱號;周迅演技再好,《如懿傳》裡的少女扮相依然被觀眾吐槽像“黑山老妖”;還有《正陽門下小女人》裡的蔣雯麗和倪大紅談戀愛,很多觀眾直呼看不下去……

  如果“演媽”和裝嫩都接受不了,中年女演員就只能進入半退休狀態,等待少得可憐的合適劇本。

  中年女性影視題材嚴重匱乏

  “電視劇這方面稍微好一點,還是有不少好的中年女性人物。電影方面,商業片以講英雄主義的題材為主,主角一般都是男性。只有當市場發展成熟了,才會逐漸出現女性主義作品,比如近兩年的《神奇女俠》《驚奇隊長》。文藝片往往講普通人的生活,視角不會特別分男性女性,所以出現中年女性的頻率還是挺高的。”導演方剛亮認為,中年女演員被漠視,主要還是因為國內影視觀眾主體比較年輕,大家都更希望看到自己那個年齡階段的生活,所以中年題材的影視作品本身就少,再加上這類題材往往以男性角色為中心,女性角色便只能靠邊站。

  在國內,各種類型片還未形成固定成熟的觀影群體,導致講述中年女性故事的電影很難擁有市場,因此難以獲得投資方的青睞和創作者的關注。“我們35歲以上的觀眾就很少看電影了,他們去影院要不是陪孩子看動畫片,要不就是看頂級大片或者《我不是藥神》這類的話題作品。中年女性題材必然是小眾,每年一百部電影裡能有幾部就很不容易了,而且我們也缺乏成熟的分線放映制度。”

  女演員中年發展瓶頸是一個全世界的問題,但由於市場和文化的原因,國內要比好萊塢甚至日韓更為明顯。梅麗爾·斯特里普、瑪麗昂·歌迪亞、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等中年女演員是好萊塢的中流砥柱;去年的熱門韓劇《迷霧》中,年近50歲的演員金南珠展現了一個有著複雜人性的女性形象;日本不少70後女演員如宮澤理惠、天海佑希、菅野美穗等依舊是日劇的主演擔當。中年女演員被漠視,背後有長期積澱下來的文化因素,整個社會要求女性年輕漂亮,反映在影視作品中便是中老年女性的邊緣化甚至“消失”

  “很多‘大叔’演員都相繼迎來了演藝生涯的第二春,但成熟女性演員的表演空間還是很有限。青春當然是很美的,但成熟女性的美同樣是不容忽視的,觀眾甚至也是有需求的。

  我們要等待觀眾逐漸成熟,我相信等現在這批觀眾人到中年的時候,一定會對中年題材作品感興趣。

  “市場都這麼大了,是時候有一點突破了,你看國際上哪兒有說人家大多數電影裡的女角色像咱們這兒那麼強調要年輕小姑娘演?”伍仕賢建議,資方開發項目時或編劇在創作時可以在這個問題上有意識地改進,“比如商業片可以想想,能不能把男性角色改成女性角色,或者多設計幾個不同年齡段的女性角色,不要清一色都是二十幾歲的。寫女性角色的時候,儘量不要被市場數據綁架,可以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寫得更豐富一些。”

  此外,方剛亮表示,女演員也要靜下心來勤練內功,用精湛的演技折服觀眾。“我曾經跟陳瑾合作過,她一直堅持自己的藝術創作道路,從不嫌棄小角色,每一次都認真努力地完成表演。有些事情自己改變不了,但可以選擇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





天竺陽光


大致分兩種

一.已經結婚,沒有緋聞可炒,沒有熱度自然就不會投資商找她演

二.本身就沒有什麼事業心,一心想要相夫教子的也很多


兆臭臭


她們不是無戲可拍,只是不願承認自己年齡往上了,她們接受不了飾演長輩或者媽媽這類的角色,春季少女已經不符合她們,就如林心如曾說過還不如不拍。


sprinting


資本就是力量,同時,這也存在著一個影視劇市場導向的這樣的一個問題,對於女演員來說,只要有人出資,有合適的劇本,女演員就不缺乏出演的機會,但是對於這個市場來說,他們沒有選擇的機會,所以大部分30歲到50的女演員,還會經常出現去出演一些比較青春的偶像劇的這樣的一類戲劇,整體來說不是因為他們願意,是因為整個市場更加傾向於這一類的情感類的偶像劇,而女演員沒有劇本可選,這對她們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壓力,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後,女演員可以出演的角色更加少,如果轉型不成功的話,情況還會更加麻煩。


調皮女士


女人都愛美 都想演十八 [靈光一閃]


蘇麻麻的八卦圖


有的不敢轉型,有的不好轉型,粉絲經濟時代,沒有固定粉絲的,或者好的經紀公司的,很難找到適合他們的角色,而且大部分這個階段的演員,都有自己的副業,說自己無戲可拍的,有的是哭窮,有的是太挑劇本了。


嘻嘻視頻君


范冰冰


魔君帶你一起來


那是她的戲路,已經不適合現時的影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