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將茶水倒入土壤中,土壤會有什麼變化?

用戶2218741493070


  我們先來解析下 ,再定性分析。茶葉主要陳分

一, 水分  佔比:茶鮮葉含水量75%~78%,幹茶4%~6%  性質:含水量越高,茶葉越易變質,含量超過12%時,茶葉內部各種化學反應還在繼續進行,且茶還能被氧氣氧化變質。  二, 灰分  概念:茶葉經過高溫灼燒後殘留下的無機物質的統稱。  佔比:4%~7%。灰分含量過高,茶品質越差, 灰度中可溶性部分含量越高,茶的品質越好。 

三, 茶多酚  概念:茶葉中30多種酚類物質的總稱。 佔比:佔鮮葉幹物質的33% 組成:  1, 兒茶素:含量最高,佔多酚類物質的70%~80%,具有收斂性,苦澀味較重。 2, 黃酮類物質:又叫花黃素   3, 花青素:又叫花色素,具有明顯的苦味,在乾旱高溫季節容易形成並積累,因 此夏茶具有明顯的苦澀味。 4, 酚酸:含量較小,味苦澀。 

四, 蛋白質和氨基酸  蛋白質:  1, 組成:谷蛋白(含量最大),白蛋白(溶於水,對茶湯滋味起到積極作用), 球蛋白,精蛋白組成。  2, 性質:在鮮葉加工中,部分蛋白質可以分解為氨基酸,具有花香和鮮味。   氨基酸  1,性質:溶於水,具有鮮爽味,決定著茶湯的品質的鮮爽度。  2,組成:茶氨酸(佔比50%以上,嫩芽嫩莖中佔比最大)天門冬氨酸,穀氨酸,精氨酸,絲氨酸 

五, 生物鹼  咖啡鹼:佔比最高3%~4%,茶鮮葉原料越嫩,含量越高,品質越好。 可可鹼:含量較低 茶葉鹼:含量較低 

六, 芳香物質  中低沸點:存在於鮮葉中, 殺青不足的綠茶往往有青草氣  高沸點:由鮮葉講加工後形成。如甲醇,苯乙醇,茉莉酮,芳樟醇等,具有良好的花香。 

七, 糖類  組成:纖維素,半纖維素,澱粉,果膠  可溶性糖類:構成茶湯的滋味,參與香氣的形成。甜香,焦糖香,板栗香是糖類與多酚類,氨基酸等物質相互作用而形成。 不可溶糖類 

八, 色素  脂溶性色素(影響幹茶和葉底的色澤)  葉綠素:佔比0.3%~0.8%,由藍綠色的葉綠素a和黃綠色的葉綠素b組成。 葉黃素 胡蘿蔔素  水溶性色素(決定茶湯的湯色) 1,花青素  2,黃酮類物質 3,茶青素  4,茶多酚類氧化產物: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 。

像酚類物質,基本都是揮發掉了。可能留下的灰分部分和不分解的糖類及色素類。

(可能大家覺得我沒有答到點上,我只是做了定性分析,植物土壤會變成什麼樣,我只能說看你最先用的土壤的酸鹼性,當然,茶葉長期用肯定給酸性土壤有影響。我只能這麼解釋。)


叄餐君


我們喝功夫茶,喝完之後,剩下的茶葉,茶水。有些人覺得倒掉很可惜。於是拿來澆花。這樣子做,對花多有沒有好處呢?

其實,不太建議用茶葉茶水直接拿來澆花,因為茶葉中含有弱鹼性,這些若鹼性物質會破壞土壤中的有機成分,影響植物對土壤中有機養分的吸收,而且,還會降低土壤的肥性。

不過,把茶葉經過一定的處理,就可以拿來種花啦。

發酵後的茶水可以澆花

我們可以將剩下的茶和茶水,再加清水浸泡。用罐子密封好,等它們發酵,發酵的時間大概是1個月。然後把用發酵後的茶水澆花。

因為發酵後的水質就會呈弱酸性,弱酸性的水對花的生長是十分有利的,比如,杜鵑、山茶、米蘭、羅漢松。茉莉花、玫瑰花等這些花是非常需要弱酸性的水的。

跟土一起攪拌

我們喝剩下的茶葉還可以跟土一起攪拌,這樣可以改善土質,增加土壤的疏鬆透水性。這樣用來種花也是很好的。

那,如果你把有時把剩下的茶葉倒入已經有花叢的花盆中,這樣也是可以的,不過最好是把上面的土翻鬆一下,把茶葉埋進土裡。這樣也是幫助植物鬆鬆土。

如果直接把茶葉倒入花盆裡,只是覆蓋再表面,這樣的做法是不妥的。因為長期堆放再盆土表面的茶葉不容易腐爛,而且長期堆放還會影響土壤的透氣,造成盆花缺氧。

甚至,堆很多的茶葉再表面,會引來很多小動物,給空氣,環境造成影響。所以直接用剩餘的茶水澆花是並不好。


韓文茶語


長期將茶水倒入土壤會使得土壤弱鹼化,因為茶水是弱鹼性的!很多植物是喜弱酸性土壤的,若在弱性土壤中種植會造成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死亡。

所以所以單獨用茶水或茶渣肥土的說法不科學!

乾旱的氣候和豐富的鈣質,或過量地施用石灰和引灌鹼質汙水以及海水浸漬,是容易使得土壤鹼化,是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所以生活中需要改良土壤才能種上農作物~

茶葉渣肥土也是需要處理的!

生活中:用了茶殘章水澆花,澆植物後不可在肥料施用方面不要施用鹼性肥料,如氨水、碳銨、石灰氮、草木灰等。

應當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銨、過磷酸鈣、磷酸二銨等。尿素可以用作根外追肥。

希望對大家有用,關注:布衣遇上茶,更多生活茶知識








布衣遇上茶


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您肯定是懂得勤儉節約、珍惜資源的好同志。勤儉節約和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過去物質條件不豐富的時候是這樣,在現在物質條件普遍較好的時候更不能浪費。

長期將茶水倒入土壤當中,既減少了日常生活中的廚餘垃圾,又可能給土壤增加優質肥力。但是土壤結構和物質優化是需要條件的,如果土壤當中有豐富的微生物和食腐動物,那麼這些小生命們得到了充沛的食物來源之後,在合適的溫度下就可以拼命的工作(代謝),微生物和食腐動物吃進去的是人們不用的有機質,排洩出來的是植物非常喜歡的氮磷鉀複合肥。這種有益的動物以蚯蚓、鼠婦(西瓜蟲)、蟋蟀為代表,當然,蟑螂這種令人厭惡的動物也會起到類似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土壤當中缺乏分解有機物的昆蟲和軟體動物,僅靠土壤當中的微生物進行自然發酵分解有機物,會產生一定的熱量,類似於農村以前的堆肥。熱量的產生與有機物的密度、發酵物質、通風條件等有密切關係。一旦熱量足夠大,容易對土壤當中的植物造成破壞,導致植物爛根、掉葉子、枯萎等現象。

總而言之,如果想增強土壤肥質,建議將茶葉等物質經過發酵腐熟後再混入土壤。如果僅是少量茶葉,需要經常翻土鬆土,讓茶葉與土壤充分混合,有利於減輕發酵溫度,保護植物。


書影超話


將沒泡過的茶葉直接埋進土裡,日久天長,日積月累,最後成腐殖土。

泡過的怎麼樣?泡過的水怎麼樣?倒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