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最近重讀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不再只是為楊過小龍女的愛情感動,更多卻是為“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姑娘們唏噓。


同作為郭靖黃蓉的女兒,郭芙和郭襄性格迥異,境遇不同,一個是霸道蠻橫的公主,一個是乖巧機靈的可心人,卻都陷在了楊過的情冢中,一個半生不知情之所歸,一個一生蹉跎魂歸峨眉。


緣起為何?緣滅為何?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記得當時年紀小


楊過郭芙初相遇,她是高高在上的嬌養女兒,他是流浪奔忙無家可歸的浪蕩兒。


驕縱蠻橫的郭芙,遇上了孤傲冷峻的楊過,第一次嚐到了不被人重視的氣悶。從來是眾星捧月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目光。


楊過對她的無視和輕蔑,是她無法容忍的,所以她用各種刁難欺凌予以回報,為的不過是得他一次青睞,不過是想征服眼前倔強的男孩。


只怪當時年紀小,有些情愫自己都不懂。因為楊過對她與眾不同的無視,激起了少年姑娘的不平心,她要他順著她,他越是反抗,她愈加蠻橫,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年少時那些故意惹女同學生氣的男生?拉辮子,扯頭繩,那些惡作劇從來不是因為討厭,只是為了引得那人的一次注意,哪怕換來的只是氣憤的眼神。


這是年少不懂愛的表達,情竇初開的郭芙,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那麼在意楊過對自己的態度,她以為自己討厭他,其實內心裡不過是想得到他的認可和愛戀而已。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風陵渡口初相遇,是郭襄一生最美的開始,也是凋落的前奏。


見慣了各路英雄的小郭襄,還是被神鵰俠的故事吸引,從而開啟了這一生的痴戀。


同赴沼澤尋靈狐、救人命,楊過的俠肝義膽和豪氣沖天讓郭襄敬仰至極,再加上他無拘無束、不按常規英雄路數的活法和“小東邪”性格投契,一面之緣,郭襄已視他為和父親外公同等重要的人了。


待到楊過許她三枚金針,讓她看到自己面容時,郭襄已是對其傾心。


真正愛上楊過,是十六歲那年的生日吧。任誰能得楊過如此三件大禮,把她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都不可能不動心的,何況郭襄只是個青春年少的小姑娘而已。


所有人都把她當孩子看待,都忙於英雄大會忽略了她的生日時,有個人讓她從默默無聞走上了人生巔峰。


那一夜的煙花太絢爛,絢爛到要用二十四年都忘卻不了。


一個有功有名,英俊倜儻的英雄,待自己與眾不同,把自己看得如此重要,還是個情深不渝之人,楊過滿足了一個少女對愛情的所有幻想,所以郭襄把一生的愛都在十六歲那個生日傾情付出給了他。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無論是刁蠻的郭芙,還是機靈的郭襄,年少時的愛都是因為一個與眾不同,因為他不理不睬,就想要馴服獲得他的好感,因為他待自己溫柔至極,超越別人,便能認定為一生摯愛。


或許,每個我們都曾經是郭芙或者郭襄,青春肆意的時候,遇上一個人,他某種特別的存在引起我們的好奇,一步一步探索尋找中也把自己迷失。


那時候的愛,懵懂無知,又堅定不移,不願人知又恨不得天下皆知,滿心滿眼都是愛的星光。那時候,她們,都不知道,這一生的軌跡,都將會跟這一次情動糾扯不斷。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郭芙愛楊過,在二人長大後英雄大會重逢時體現的非常清楚。郭靖當著各路英雄提到要楊過和郭芙定親時,郭芙是怎麼表現的呢?


郭芙早已羞得滿臉通紅,將臉蛋兒藏在母親懷裡,心覺不妥,卻不敢說什麼。


以她霸道的性格,若不喜歡,她絕對會當眾反抗,而這副小女兒形態,已是她內心最真實的寫照了。


她願意,而且非常歡喜。


楊過當眾拒絕親事時,是郭芙由愛生恨的開始。如同年少時被他打了一巴掌一般,她由此恨他入骨。為什麼他不願意?為什麼他就不能順我心意?我有哪點配不上他?


後來的故事,她幾次三番和楊過過不去,甚至還坎他一臂,對他幾次三番救自己性命也不屑理會,不過是心裡那份懵懂不自知的愛始終意難平。


有些人對待愛情,就是得不到的就要踩在腳下,顯得自己毫不在意毫不珍惜。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直到多年以後,千軍面前,郭芙那一跪,才真正明白了自己這些年的心意。


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什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為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


她從來要什麼便有什麼,但真正要得最熱切的,卻無法得到。


二十年如一夢,情意心思皆不知,一切不過是自己未走進他心裡的不甘,原來愛之深,才會恨之濃。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一次相遇,一生執著的愛


郭襄愛楊過,是純粹無任何雜質的愛。


她知道他心心念念記掛著小龍女,一生只愛那一個女子了,在心裡還是給了自己一個堂皇的理由:使君自有婦,我生晚矣。


可惜我遲生了二十年。倘若媽媽先生我,再生姊姊,我學會了師父的龍象般若功和無上瑜珈密乘,在全真教道觀外住了下來,自稱大龍女,小楊過在全真教中受師父欺侮,逃到我家裡,我收留了他教他武功,他慢慢的自會跟我好了。他再遇到小龍女,最多不過拉住她手,給她三枚金針,說道:小妹子,你很可愛,我心裡也挺喜歡你。不過我的心已屬大龍女了。請你莫怪!你有甚么事,拿一枚金針來,我一定給你辦到。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縱然知道自己的愛不會有結果,在楊過跳下斷腸崖後,她仍是毫不猶豫隨著縱身跳下,隨他而去。


她願意,用最後一枚銀針換他重拾生的意志,哪怕賠上自己的命,她願意,傾盡所有的付出,用自己所能換他圓滿如意。


這份愛太誠摯也太沉重,重到一生都卸不了。


後來的後來,楊過和小龍女重逢遠去,郭襄一個人守著十六歲那年的煙花,浪跡天涯,卻再難遇到一個情動之人。


一個人從終南山到絕情谷,從萬花坳到風陵渡,她不是在找尋楊過,她知道,有個人是此生不可能相愛的,她找尋的只是十六歲那年不顧一切情竇初開時的那份感覺。


走過千山萬水,看盡雲起雲落,卻再遇不到十六歲那般漫天的煙花,和那個刻進心裡的身影。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情之所起,皆由他來


郭芙對楊過霸道不自知的愛和郭襄對楊過崇敬仰慕的愛,追其原因,多半起自父親,那個天下人人敬仰的大英雄郭靖。


在家國大義面前,郭靖無疑是一代大俠、天下少有的英雄人物,但在小家庭中兒女教育方面,他無疑是缺席且不合格的。


郭芙小時候,雖然和郭靖天天生活在一起,郭靖卻把一切教育權都給了黃蓉,因為郭靖木訥的性格,讓他缺失了對郭芙的關愛關注,雖然他愛孩子,卻沒能讓她感受到父女之間應有的親密關係,這是讓郭芙長大後不懂如何跟異性相處、真實面對感情表達自己的原因所在。


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說:女兒的底氣,來自於爸爸的理解和愛。從爸爸那裡得到欣賞、接納和無條件的愛,女兒會更有自信也更懂愛和表達。


細想郭芙從小到大和父親的關係,能夠知道,小時候的郭芙一定覺得父親愛楊過勝過自己吧,所以她一開始那麼討厭楊過,卻在一步步想要馴服他、壓迫他的過程中慢慢被他吸引。如同對父親有敬重又有懼怕的矛盾,她對楊過其實是愛慕中夾雜著厭惡和不屑的,同樣是矛盾的愛。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郭襄出生時,已經是襄陽抵抗蒙古的關鍵時期了,郭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家國事業中,雖然吸取了郭芙教育的失敗教訓,注重了對郭襄的教養,但他能給的太有限了。


對郭襄來說,父親是高高在上的大英雄,她敬仰、膜拜,日日相見卻甚少能得到父親關注。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65%的女孩成年後會按照父親的模式選擇男友及丈夫。


再回想郭襄和楊過的相識,他不但像父親一般英雄無敵、俠義心腸,還長得面冠如玉、風度翩翩,更重要的是對自己溫柔至極,把自己放在了無與倫比的重要位置,送了自己三件一生不能忘卻的生日大禮,父親身上沒得到的愛,楊過都給了,他滿足了少女郭襄對異性所有的幻想。所以,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遇上楊過,是郭襄一生註定躲不過去的情劫。


《神鵰俠侶》:九歲郭芙和十六歲的郭襄,為何會愛上同一個人?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年少時喜歡楊過小龍女那種純粹無暇的愛情,如今穿山過海、經風見雨,卻更願品味如郭芙、郭襄那般愛而不得的人生,更懂金庸先生書中的諸多情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年少時愛上的人啊,後來大多都相忘於江湖,無論當日緣何相識,為何愛上,後來又為何兜兜轉轉錯身而過,緣由總會有,可愛之情深、為其痴狂的幕幕猶記心上,無論是豐盈了人生還是荒蕪了歲月,都是此生至珍。


後來的郭芙,大概學會了珍惜和耶律齊的姻緣,懂得了為人妻為人母的責任。


後來的郭襄,即使不能徹底忘卻,也開闢了一個盛世門派,留下了千古佳話。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情不知所終,愛過就好。

-END-

碧海微光:以手寫心的情感作者,願用文字點一束微光,伴你看生活萬千,隨你走歲月長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