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現在人類已知的所有天體中,你覺得是直接觀測到的多,還是通過計算確定的多?為什麼?

liu_uil


我自己教過大三學生實測天體物理很多年,我可以非常明確及肯定的說,人類已知的天體,幾乎都是觀測的。

天文學是觀測的學科,除了一部分做理論的人之外,大部分工作都是關於觀測。比如哈佛-史密松天文臺,要1000多研究人員,完全做理論的,30人左右。其餘的從器材、算法到觀測方法的研究,都是關於怎麼觀測的。

我們對天體,無論是恆星,還是脈衝星,都有嚴格編號,嚴格的觀測論文、分析論文來佐證。

比如我們熟悉的蟹狀星雲,它的編號有M1,我們都知道這是梅西耶天體的編號,它是實實在在被觀測到的。在NGC分類中,(NGC:星雲和星團新總表,從1880年到2009年一直在修訂)它的編號是NGC 1952。它的前身星SN1054,是通過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以及理論工作所確定的,也就是公元1054年的超新星。而其中的脈衝星的編號是PSR B0531+21,用脈衝星位置的赤經赤緯來表示。

這樣一個複雜天體,每個部分都是有明確觀測記載的。而不是簡單推論的。

天文學上發現一個新的天體,是非常大的事情,要有足夠的證據。而沒有發現的天體,一般我們僅僅是預言,比如在1930年代,預言中子星的存在,以及廣義相對論中預言黑洞的存在。

但天文學走到今天,我們討論的主要都是可觀測宇宙。在平時討論的時候,我們會把觀測部分與理論估算部分做區分。比如我們估算大概有多少個星系,那麼是按照星系分佈的密度,以及我們觀測到的宇宙大小來估計的。這在量級上是完全合理並可以接受的。但對於具體的星系,則觀測一個是一個,絕不是隨便說說那麼簡單的。

事實上天文學的發展與推動,很大部分就是靠觀測與理論之間的差異。不管是當年行星運行軌道觀測與理論的不符,還是星系較差自轉,理論與觀測的不符,都孕育出了新發現:前者發現了新的行星,後者發現了暗物質。

中國在天文觀測方面還有很長的路可以走,可以發展,希望更多的年輕人為此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