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今天我們來聊聊轟6,作為我軍目前轟炸機的絕對主力(畢竟是唯一的嘛)

,轟6承擔了太多的誤解和貶損。很多軍迷說到轟6也都是牙癢癢,一副恨鐵不成鋼,痛心疾首的表情。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筆者卻認為不盡然。事實上,轟6K及之後的型號都是非常成功的,完全符合我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作戰需求,並且與尚未亮相的隱形戰略轟炸機——轟20是互補而不是取代的關係。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傳統戰略轟炸機的平臺化

在之前,我們首先來談談轟炸機。作為用來對地面和水面目標進行大面積飽和攻擊的大型作戰飛機。轟炸機從誕生之日起,均需要戰鬥機進行護航,才能對目標進行有效攻擊。二戰後,隨著雷達和防空導彈的發展,讓傳統轟炸機的臨空轟炸模式已經越來越困難。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這樣的場面將越來越少

這個時候,為了生存,轟炸機開始了自我進化,已知的進化方向主要有三條道路。

第一條路就是超音速發展。通過增加轟炸機的速度,來躲避敵方戰鬥機的攔截,並在敵方反應過來之前完成投彈。這種模式在60年代非常流行(因為當時雷達和導彈比較落後),最著名的就是美國的X70"女武神” ,憑藉六臺推力高達14噸的 YJ93-GE-3 渦輪噴氣發動機,女武神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3馬赫,成為世界上有史以來飛行速度最快的轟炸機。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有史以來最快的轟炸機——3馬赫的女武神

只是,隨著防空導彈的高速發展,尤其是以愛國者,S300為代表的第三代遠程防空導彈的服役,飛得再快的傳統轟炸機也只能是靶子。於是乎,美國的女武神停止研發;2馬赫的B1A退役,後續型號B1B最大速度降低到1.2馬赫;亞音速的B52反而被保留了下來,轟炸機的超音速化這條路暫時中斷。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2馬赫的B1A(圖左)與1.2馬赫的B1B(圖右)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亞音速的B52反而得到保留

第二條路就是遠程武器的平臺化發展。這條路是傳統轟炸機超音速化受阻後的必然選擇。隨著軍事科技的迅猛發展,以“相控陣預警雷達”,“三代遠程防空導彈”,裝備了“PD雷達”

“中遠程空空導彈”的三代機為代表的先進防空裝備大量出現,地面與空中之間還實現了組網和信息共享,讓整個國家的防空作戰實現了一體化,理論上不再會有大的漏洞供傳統轟炸機進行突防。不再能進行臨空轟炸的傳統轟炸機便選擇了防區外武器平臺這條路。譬如美國的B52H,B1B,俄羅斯的三款轟炸機均選擇了這條路。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KH55巡航導彈與圖95轟炸機


可能有小夥伴會提出疑問,不是經常在電視裡看到俄羅斯的圖22M3或圖160對某某地區進行地毯轟炸嗎?答案很簡單,對手完全和俄羅斯不在一個級別上,基本不會對俄羅斯轟炸機構成威脅。而只要是具備基本防空能力的國家,對於進入防空圈的傳統轟炸機都能構成嚴重威脅。還是以俄羅斯為例,在08年的俄格衝突中,俄羅斯一架進行臨空轟炸的圖22M3被格方擊落,創造了海灣戰爭後第一起也是唯一一起轟炸機被擊落的戰績。這也宣告了傳統轟炸模式的淘汰。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地毯式轟炸固然能得到最大的視覺滿足,但這是建立在絕對的制空權之上的。而且打仗不是拍戲,打仗更看重的結果而不是絢麗的過程。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地毯轟炸受到很多條件限制

第三條路就是轟炸機徹底隱身化。這條路是美國正在走的一條路,也是目前及將要一段時間裡,最適合轟炸機的一條路。 雖然臭名昭著,B2卻是目前唯一能對

“勢均力敵”的敵人腹地進行精確遠程打擊的轟炸機。不過高度隱身化的隱形轟炸機目前只有中美有這個實力進行研發和裝備。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B2隱形轟炸機


彈藥的小型化和智能化不再過分追求高載彈量

很多人覺得轟6K的12噸載彈量比美俄轟炸機要少,從而認定轟6K等不行。以俄羅斯的圖95戰略轟炸機為例,當採用外掛方式攜帶遠程巡航導彈時,最多能掛載8枚遠程巡航導彈。而眾所周知的轟6K是6枚,而且這還是留有載彈冗餘度的,必要時也能攜帶8枚遠程巡航導彈(轟6J),即使與B52這樣的大型轟炸機相比,轟6K最多也僅在火力持續上有差距,但是發射遠程對地巡航導彈又需要多高的火力密度呢,完全可以通過多架次來實現同樣的發射數量。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攜帶8枚巡航導彈的圖95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八掛架的轟6J

此外,也不是所有的目標都需要從千里之外進行打擊。更多的時候是需要在防區外對敵方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根據目標性質的不同,大量小型化的精確彈藥被使用,以轟6K 高達12噸的載彈量完全可以攜帶數量不遜色於傳統大型轟炸機的制導彈藥,達到打擊同樣目標數量的目的。

這裡我們以F35為例,通過定製專門的小型智能化彈藥,在確保達到足夠的殺傷效果的前提下,彈藥體積大為縮小。讓F35能夠攜帶比傳統三代戰鬥機更多的彈藥。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F35的小型化智能彈藥列表

轟6K同樣採用了這樣的概念,新的小型化智能化彈藥的服役,不僅拓展了轟6K的作戰範圍,而且增加了轟6K執行戰術任務時的火力持續性。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轟6K可攜帶的武器多樣性甚至超過戰鬥機

再加上轟6K先進的火控系統,即使使用傳統航彈,也能取得遠超傳統轟炸機的打擊效果,原本可能需要投擲多枚航彈才能達到的毀傷效果,轟6K只需要一枚便能達到,這也相當於變相增加了載彈量。

PS:關於智能彈藥這一塊,我們可以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二戰期間如果要擊沉一艘軍艦,可能需要幾架甚至幾十架攜帶大量彈藥對其進行輪流攻擊,而當德國研製出世界首款實用的Hs293A反艦導彈後,一枚便送意大利的戰列艦沉入大海。


結語:轟炸機不是越大越好

事實上,轟炸機並不是越大越好。以美國為例,為什麼B2載彈量遠小於B52和B1呢?可能有小夥伴會說,這可能是因為研製B2時,技術還不成熟造成的遺憾。但是美國下一代隱形轟炸機B21比B2更小,又改如何解釋呢?總不能繼續拿技術原因來解釋吧。

唯一的原因就是,體積更小,打擊效果更好的智能彈藥可以保證B21在小得多的載彈量的前提下取得和以前差不多甚至是更好的打擊效果。而這也是中國發展轟6K而不單獨研發一款大噸位的傳統轟炸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B21載彈量僅為B2的一半,大致和轟6K相當

至於我國發展轟6K而不單獨研發一款大噸位的傳統轟炸機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轟20才是我們的未來”。轟20與轟6K之間的關係是互補而不是取代,即“轟20用來踹門,轟6K則後續跟進用來掃尾”

轟20服役前空軍的頂樑柱,轟6性能強勁,絕不是軟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