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希望兒子放過10個孫兒,大臣提醒一人名,李世民聽後痛下殺手

“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

在封建社會時期,皇權高於一切,皇帝坐擁天下,富有四海。不僅如此,在古代凡是與皇族沾上血緣關係的,基本上都能夠盡享榮華富貴,對於食不果腹的百姓而言,帝王之位堪比高高在上的“神”。可是,普通百姓有一樣東西是皇室家族所沒有的,那邊是親情。在歷史上皇室家族骨肉相殘,兄弟之間反目成仇者不在少數,勝利者擁有天下,而失敗者只能“遺臭萬年”,甚至遭到屠戮,而失敗者的家人也難逃劫難。

李淵希望兒子放過10個孫兒,大臣提醒一人名,李世民聽後痛下殺手

自古無情帝王家,親人相殘也是古代皇室權力爭奪的最好寫照,唐朝時期的“玄武門之變”便是最好的例子。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帝王之一,他被史學家評為“千古一帝”,也是唯一一位被稱為“天可汗”的帝王。從歷史功績來看,李世民的確是一位好皇帝,但對於家庭而言,或許他不是一位好弟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玄武門之變並不能說明李世民是一個“壞人”,在皇權爭奪中,自古便免不了腥風血雨,若心慈手軟,遭到殺害的便可能是李世民。可經過史學界的探討分析,加上近代大師章太炎的考證,唐朝太子李建成其實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他直率、寬簡、仁厚,並非是史書上記載的卑鄙平庸。由於現代影視劇的影響,大多數都認為李建成是一個昏庸無能的人,其實他也可能是被“醜化”,如同隋朝一樣。

李淵希望兒子放過10個孫兒,大臣提醒一人名,李世民聽後痛下殺手

除玄武門之變的汙點外,其實李世民也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帝王,他開創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唐朝一度成為當時世界最強的國家。或許大部分讀者對玄武門之變都有所瞭解,但對其緣由卻知之甚少。隋末時期,李淵在長安接受隋恭帝禪讓稱帝,建立起唐。李淵登基後封李世民為秦王,又根據“嫡長子繼承製”,李建成理所應當為太子。

李氏家族能夠太原起兵奪得天下,大部分都是李世民的謀略和功勞,李淵也曾答應李世民在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可最終的結果卻還是李建成是太子(史料有待考證)。天下安定後,李建成聯合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最終引發雙方的鬥爭。而李淵處事優柔寡斷,手心手背都是肉,這也是歷史上帝王在選擇繼承人時最頭疼的地方。

李淵希望兒子放過10個孫兒,大臣提醒一人名,李世民聽後痛下殺手

李淵的優柔寡斷使得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同時也加快了諸子兵戎相見。作為太子的李建成非常清楚,李世民功勞非常大,絕不甘願為人臣,並且追隨他的人也不在少數。而李世民則認為唐朝的基業大部分是自己所奠定,最終雙方的矛盾激化。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先發制人,在長安城宮城玄武門附近射殺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李淵對此事的態度不明,如今太子與齊王雙雙被殺,若定罪於秦王,繼承人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最終只好傳位於李世民。

李淵希望兒子放過10個孫兒,大臣提醒一人名,李世民聽後痛下殺手

同年9月4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如今李世民皇位已經得到,但並未完全坐穩,畢竟初掌天下,不服他的人肯定還是有的。李淵在退位時便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如今兩個兒子都被殺,無論如何也要保護好自己的孫兒,於是請求李世民放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10個孩子,李世民起初也是答應放過他們,畢竟只是孩子,不足為慮。

斬草不除根,必定後患無窮。李世民或許真的想放過自己的侄兒們,可朝中的大臣為保朝局穩定,必定要心狠手辣,可他們又是皇室血脈,不可在朝堂直言處死。於是有大臣對李世民提起漢朝的劉安,可不能忘了此人。李世民聽到這一人名後,頓時便起了殺心,於是下令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全部處死!公元626年,李淵的10個孫兒全部被李世民處死,不留一個活口。

李淵希望兒子放過10個孫兒,大臣提醒一人名,李世民聽後痛下殺手

劉安到底是什麼人?他為何能有如此大的“魔力”,讓李世民如此“畏懼”?劉安是西漢淮南王,乃是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的兒子。劉邦去世後,其四子劉恆即位,這讓劉長非常不滿,於是想起兵造反,最終禍亂被終止,劉長也因此被廢除王號,並死於放逐途中。漢文帝德行頗高,他念惜親情,於是放過了劉長的妻兒。可劉安長大後並不滿足與當淮南王,他多次密謀造反,最終事情敗露,自刎而亡。劉安的子女也是如此,最終全部被處死。若是漢文帝當時態度稍微強硬點,後面或許就不會發生反叛之事。

李淵希望兒子放過10個孫兒,大臣提醒一人名,李世民聽後痛下殺手

李世民對於劉安的事蹟還是比較瞭解的,劉長的子女並沒有因為劉長的死而停止造反,相反,他們更加肆無忌憚。劉長的兒子、孫子和孫女都走上了反叛的道路。若不斬草除根,定是後患無窮。大臣提醒李世民防患於未然,作為帝王要有仁心,同時也要狠得下心,否則江山難以穩固。因此,李世民在聽到劉安的名字後,下令:全部處死!對此,大家有何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