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明朝滅亡的原因是多元的,但核心我認為有三個因素,在前兩篇文章中分析了萬曆皇帝的原因和黨爭因素,如果說這兩個原因是給大明裝進了棺材裡的話,那麼小冰河時期的氣候異常及其連鎖反應就是給這副棺材重重敲上了鋼釘。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1939年,美國學者馬特斯提出了“小冰期”的概念,小冰河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來說是一種氣候異常現象,並會引發各種各樣的災難。

從我國曆史裡看,有史記載的應該經歷過四次小冰河時期,無不帶來了天下大亂、赤地千里、人相食、王朝崩滅的後果,第一次發生在殷商末年,直接導致了周朝代商。第二次發生在東漢末年,導致了三國亂世。第三次發生在唐朝末年,導致了五代亂世。而第四次則發生在明末。

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期尤為嚴重,算得上是我國曆史上最嚴峻的自然災害之一,根據清初著名歷史學家談遷的《北遊錄》記載,從順治十年到順治十三年,北京北運河年年封凍長達110天。而這個時期還是小冰河期即將結束的尾聲,而明末小冰河期的巔峰在天啟、崇禎時期。

小冰河並不是突然降臨的,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明朝小冰河時期導致的氣候異變上可追溯到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最大最慘的一次巨震,也是傷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震中在陝西華縣,據現代考證,這次地震震級達到8.3級,比汶川地震還高,時間長達三分鐘,遠隔千里的南京、杭州都有明顯震感,明史記載“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 渭南、華州、朝邑、三原、蒲州等處尤甚。或地裂泉湧,中有魚物,或城郭房屋, 陷入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數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華嶽、終南山鳴,河清數日。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政府組織能力,統計出的死亡名單,有名有姓的即83萬之多,更無需提及沒有姓名記載的死難者。保守估計,至少超過一百萬人死於此次地震及隨後三年多當中的大大小小的餘震。

更不要說這次地震導致黃河、渭河決口潰堤,河水洶湧南下,吞沒了大量的土地和房屋,州縣府道的城牆也被沖毀。綿延數千裡,慘絕人寰。隨之而來的是漫及全國的瘟疫和饑荒,以及更嚴重的自然災害。也幸好這次地震時間是在明中期,大明的家底還很厚實,行政體系還比較完備,沒有鬧出全國範圍的農民起義。

這次災難只是小冰河巔峰期即將來到的序曲,實際上高峰期從萬曆二十八年到崇禎十七年,持續了七十年之久。這七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寒冷的時期。冷到什麼地步呢,崇禎時廣州下暴雪、錢塘江冰封、海南也下雪,北方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度。

小冰河導致的氣候異常並不是只是表現在寒冷上,還表現在乾旱、洪澇、鼠疫和蝗災上面。

先說乾旱,據統計萬曆朝四十多年,陝西乾旱了二十五年之久,就這,比起天啟、崇禎年間還算輕的,畢竟連旱年份不多,大多是隔年旱一年,多多少少還能讓老百姓喘口氣,但是到了天啟崇禎朝,老天爺已經徹底不給活路了,特別是在崇禎朝,發生了一次震古爍今的大旱。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這場大旱從1637年一直持續到1643年長達7年,此次大旱的災情之嚴重,受災範圍之廣大,曠古爍今。據統計,在當時一共有23個省份受災,其中華北、河北、河南等地區甚至連續受災五年以上,陝西和榆林竟然連續十三年大旱,堪稱赤地千里,江河斷流,泉井涸竭,禾苗乾枯,顆粒無收,甚至發生人吃人的慘劇。

旱災中,百姓生活水平低已經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史書上類似“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 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死人棄孩,盈河塞路”的記載比比皆是。

家在河南的大臣呂維祺就自己家鄉所發生天災帶來的巨大危害,向崇禎皇帝上述陳奏: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似聞鬼哭。

呂維祺描述的景象只是當時天災之下的普遍現象,饑民相食、餓殍遍野是當時底層百姓在死亡線上掙扎的真實寫照。歷史氣候學家認為,這可能是中國東部地區過去2000年最嚴重的一次持續性旱災。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歷史記載中,和旱災聯繫到一起無不是蝗災和洪澇,晚明水災和蝗災之重也罕有可比,我國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鞠明庫先生在《災害與明代政治》中曾經做過考究,在明代天啟和崇禎年間,單單水災就發生了374次之多,平均一年全國各地有十多起水災發生。並且這些在災難還呈現出北旱南澇的特點,就是指在北方大部分地區經歷旱災之時,南方地區卻在經歷洪澇災害。這樣的災情分佈不僅增加了災害的複雜程度,也讓抗災救災工作變得舉步維艱。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說到蝗災那就更慘了,這兩天新聞都在報道非洲飛蝗已經肆虐到了印度、巴基斯坦,瀕臨到我國邊境,這還是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遠在非洲的蝗蟲都能肆虐到萬里之外,可想在明末背景之下,蝗災引起的破壞會何等的慘烈。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早在崇禎元年, 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的情形便開始出現,而且迅速蔓延,愈演愈烈。 我們以萬曆以來受災最重的陝西為例,《漢南續郡志》有載: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也就是說,自崇禎元年到崇禎十四年的14年中,竟然有10年發生了大旱和蝗災併發的天災,另據《明史·五行記》記載,崇禎八年七月,河南蝗。十年六月,山東、河南蝗。十一年六月,兩京、山東、河南大旱蝗。十三年五月,兩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大旱蝗。十四年六月,兩京、山東、河南、浙江大旱蝗。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蝗災不僅徹底讓農業絕產,關鍵是所過之處,草木獸皮蟲蠅皆食盡.導致父子兄弟夫婦相食.死屍載道。史載崇禎末年華北、西北、山東、長江中下游地區又發生大範圍的蝗災,僅在北方就形成一條長達上千公里、寬達數百公里的蝗災分佈帶,飛蝗所經之處千里赤野草葉不存。在這種天災下,別說崇禎末年,朝廷基本已經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即使發生在明朝前期的永樂盛世下,也能讓大明王朝五勞七傷。

最後再說說小冰河氣候異變導致的鼠疫橫行,鼠疫是一種極為烈性的瘟疫,發作很快,死亡率極高。一位明朝遺民的回憶錄《花村談往》中記錄:一名官員前一刻還和同僚喝茶打恭時,後一刻就“不起而殞”了;兩個人一前一後騎馬聊天,後面的人剛敘話幾句問前面那個人,卻發現這人已經“殞於馬鞍,手猶揚鞭奮起”;有的新婚之家,新婚夫妻一起死在婚禮上,有人騎馬而行,正在說話,後面的人已經死去。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所以要論晚明時期,人口大規模減少的第一殺手當以鼠疫無疑,歷史學家曹樹基教授認為崇禎十
七年明王朝人口大約尚存13617萬, 與崇禎三年相比少了大約3580萬,其中北方減少了2600多萬。雖然不能確切地指出死於鼠疫的人口數量,但以太平天國戰爭時期蘇浙皖三省死亡人口為例,死於霍亂的人口占到70%。

那麼鼠疫是如何傳播的呢,應該是寒冷、乾旱和缺少食引起了老鼠的大規模遷移。遍地亂竄而且身體虛弱的老鼠將鼠疫桿菌帶到全國各地,一方面北方老鼠因為乾旱找不到水源而向南方進軍,導致疫情進一步蔓延;另一方面,戰亂中飢不擇食的窮苦百姓偷吃老鼠藏在洞裡的食物,甚至吃死在路邊的老鼠,病毒由此迅速從老鼠擴散到了人身上。

鼠疫不僅導致了明末人口的劇減,更糟糕的也導致了軍隊戰鬥力的崩盤,特別是從崇禎十三年開始的河北大疫,直接敲響了明亡的喪鐘。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注意,此時河北境內的旱蝗之災尚未過去,“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僅在數月以後,河北地區的瘟疫就傳至京城。

《崇禎實錄》記載:“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死亡人數之多,竟達無人收屍的境地。有個統計數據,認為死在這場大疫中的人數約佔當時北京人口的25%左右。

當李自成率領軍隊到北京城下時,他面對的幾乎是一座鬼城,當時“京內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銳又太監選去 ”。京營兵士在遭受鼠疫侵襲之後,已毫無戰鬥力,以致北京城牆上,平均每3個垛口才有1個贏弱的士兵把守,這樣的軍隊又怎麼能夠就抵擋的住李自成?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清晨,時任明廷兵部尚書張縉彥主動打開正陽門,迎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所部;中午,李自成由太監王德化引導,從德勝門入,經承天門步入內殿。傍晚時分,崇禎皇帝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萬念俱灰的他身邊僅剩下一名太監王承恩。

然後崇禎帝轉頭走向景山,在一棵歪脖子樹上自縊身亡,大明王朝作為中國歷史最後一個漢族大一統帝國的時代徹底終結。

小冰河氣候異常是推倒大明的最重一擊

崇禎皇帝自縊圖

作為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典型代表,崇禎皇帝在自縊前於自己的袍服上留下了最後的遺言:朕自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崇禎皇帝雖然未能挽救“大勢已傾,積習難挽”的明王朝於大廈將傾,但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的執政表現,尤其臨終時候對於百姓的憐愛,都能對得起《明史》對於他的積極正面評價: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荀子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面對積累了兩百多年的社會矛盾和史無前例的天災,只能說時也命也,明運已盡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