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將迎“出海”新窗口

核電將迎“出海”新窗口

世界核電陣營正呈現出擴容趨勢。

近日,阿聯酋巴拉卡核電站首個核反應堆獲得運營許可,阿聯酋將成為阿拉伯地區首個運營核電站的國家。

據世界核協會統計,全球有40多個國家計劃於2035年前新建核電機組。其中,已有明確規劃的國家,計劃未來5-8年開工規模超過100臺,約0.9億千瓦(不包括中國);未明確公佈規劃的國家,有望未來10-15年開工的規模超過200臺,總計2.3億千瓦。

“近年來,新興發展中國家正處工業化進程中,為改善能源結構,對核電表現出較高熱情。長遠看,非洲、東南亞、中南美洲地區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快的新興工業國傢俱備發展核電的潛力,這些國家將成我國核電出口的主要目標國。” 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核能分會秘書長汪永平告訴記者。

(文丨本報實習記者 趙紫原)

核电将迎“出海”新窗口

國際競爭依舊激烈

近日,美國西屋電氣公司與巴西國有核能企業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核電站運營、維護、核電新技術領域加強合作。同時,美國政府明確將2021年核能預算增至12億美元,遠超2019年8.24億美元預算;俄羅斯打造的全球首座浮式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日前開始發電,預計到2025年開發出優化型電站用於出口;法國電力集團計劃到2021年投資1億歐元建設核電技術培訓學院,為法國核電工業輸送技術人才。

據瞭解,目前世界上僅有俄羅斯、美國、法國、韓國、日本、中國具備出口核電機組的能力。其中,美、法為傳統技術輸出方,品牌優勢明顯;俄羅斯始終將核電置於國家戰略高度,其產業鏈完整,可提供核電項目全壽期服務,經濟性相比美、歐更具競爭力;韓國形成自主APR1400品牌,並改進設計推向中東、歐洲市場。

汪永平表示,這些國家普遍以自主核電品牌為基礎,以先進技術、可靠安全保障、優質服務參與競爭,配合外交、資金、燃料循環服務、技術轉讓、人才培訓等搶佔國際市場。

“從供給側看,國際核電市場中,美、法技術主導西歐,俄羅斯技術主導東歐,韓日等國形成自主技術並積極出口。對我國而言,傳統核電強國所屬市場,對核電項目進入設置門檻較高,進入機會相對較小,難以成為近期主要出口目標市場。” 汪永平表示,“其中,沙特、印尼、孟加拉國、埃及、約旦、波蘭等國,為滿足其經濟發展對電力需求增長,降低能源進口或對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將成新建核電國家主力。”

中國後發優勢明顯

我國核電出口競爭力如何?

據記者瞭解,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目前以三代核電技術、核燃料循環、融資條件、技術經濟性和技術轉讓五個因素評估核電出口國的競爭實力。經過幾十年的積累,以及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壓水堆重大專項實施,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已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在諸多領域形成了後發優勢。

公開信息顯示,

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堆——福清5號機組建設順利,預計今年併網發電,是全球首個未拖期的核電首堆;“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汽輪機本體安裝工作全部完成,3號機組電氣廠房實現送冷風;“華龍一號”在英國的通用設計審查(GDA)第三階段工作完成,已正式進入最終批准階段。此外,位於山東榮成的壓水堆重大專項建設順利,機組效能、發電規模和設備國產化有較大提升,具備一定經濟競爭力。

技術經濟性方面,中國中原對外工程有限公司顧有為撰文指出,長遠看,核電技術和設備生產的知識產權保護將成為各國在三代核電出口過程中體現技術經濟性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由於快速發展和相對較低的人力成本,中國在核燃料循環和運維成本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就建設週期,他表示,隨著三代核電的建設,AP1000和EPR建設不斷超期,ATMEA-1尚未動工,俄羅斯、中國、韓國在三代核電建設方面優勢明顯

汪永平也表示,雖然計劃發展核電的新興經濟體國家是我國核電出口的主要目標國,但要引起重視的是,這些國家一般要求核電出口國為核電技術輸出和項目建設提供融資,併兼顧當地企業利益和就業,有較強烈的本地化、人才培養和技術轉讓要求。

多措並舉提升實力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核電國際合作項目相對較少,企業國際項目管理和施工本地化、知識產權保護等經驗仍不足,與國外競爭對手仍有差距。因此,需進一步提升核電國際競爭力,加強核電“走出去”。

汪永平認為,為更好地提升競爭優勢,需要加快推進批量化和標準化建設,進一步降低“華龍一號”的成本、提高經濟性。同時,以內促外,保持國內核電穩定發展,提升自主品牌影響力,打造首堆示範效應和競爭優勢。

在汪永平看來,我國核電企業還需提高海外項目的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進一步提升項目承包商競爭力,儘快在內部運營、質量管理與控制、營銷服務與市場推廣方面,適應國際市場需求。隨著核電技術走出去,要及時完善“華龍一號”後續配套的服務保障體系,包括運維、檢修、燃料供應等。

政策方面,汪永平認為,針對國際核電項目推介以及裝備出口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定期協調、研究制定對策,

防止國內企業無序競爭,形成合力。“簡化核設備出口審批流程,縮短審批週期。鼓勵核裝備製造企業在藉助三大核電企業出海的同時,主動開拓國際市場,並加大扶持中小企業智能製造。”

汪永平最後指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型譜化、系列化產品研發,開拓多用途小堆國際市場。“我國可重點考慮技術先進、安全性好、部署靈活的多用途小堆,結合與出口目標國的熱電網、工業基礎、投融資、廠址和應急等要求相對合適和比較成熟的優勢,有針對性地重點突破。”

End

政策解讀丨煤礦智能化如何發展?這份指導意見給出了方向

核电将迎“出海”新窗口

全球多晶硅產業洗牌在即

核电将迎“出海”新窗口

謝克昌院士:重視突發事件對能源行業的影響評估

核电将迎“出海”新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