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马樱花在彝族中是吉祥、美丽、幸福的象征。在百花丛中,马樱花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生长极普遍、色彩最艳丽,彝族所崇拜。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古时,彝族举行盛大的分氏族仪式时,均要祭马樱花神,在马樱花树前进行分氏族礼仪。马樱花树成了彝族的祖根,朵朵绽放的花则成了彝族分氏族后各氏族人丁兴旺的象征。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漫山的马樱花红遍的时候,楚雄市的彝族就要过马樱花节,且要举行祭马樱花神的仪式。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届时,毕摩们则要选一清水长流的一浒之畔择一棵马樱花树设立祭坛。将一枝三叉松牌(一面削皮,表示阴阳)插在祭坛上代表神位。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坛内置一升米,米上插三炷香,其前摆羊头、猪肉、一碗茶水和一碗酒,茶左酒右,彝巫认为,茶水礼仪重,故置左。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法铃也供在升内,升内还插由毕摩剪制的五面五色(即红、黄、白、紫、黑)花旗。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吉时一到,主祭毕摩便挑着雄鸡端着羊头,率徒弟们沿着湖畔踏起巫步,巫步之法,先起左脚,一跬一步,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承接如丁字形。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每踏一圈,便摇动右手的法铃,口中吟唱。来到祭坛后,毕摩便左手持香和经书;右手摇法铃,开始请花神和其他诸神到位,之后,根据不同的法事念诵不同的经文、咒辞,有念、诵、唱三种表达方式。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马樱花神祭毕后,所有参祭人围着马樱花树叩头跪拜,拿帽、衣角、手接主祭毕摩撒下的米,毕摩用一个绿色土碗装着米,边念口诀边围绕马樱花树把米撒下四周。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其口诀大意是:“今年是吉年,今月是吉月,今日是吉日,花神啊花神,护佑全村更兴隆。今天撒神米,一把赐老鼠,别啮吾庄稼。一把分貂鼠,莫偷吾庄稼。一把给雀鸟,别啄吾庄稼。一把给地神,看护吾庄稼”。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据传,参祭人接的米越多,当年的粮食收成越好。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祭马樱花神结束后,毕摩就进行最后一道法事——叫魂,毕摩请祖师神、畜神、四方土主神。端着羊头,一路叫魂,一路召畜神,恳请四渎五岳的土主神及本地大小山神释放并引导失魂畜的灵魂回到厩中。以示六畜兴旺。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楚雄彝族保留有祭牛神、羊神的习俗,一般以羊神代表牲畜神。彝族卖牛羊时出栏的日子要择吉日,不在属牛、属羊日卖牛羊。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卖牛羊,要把卖出的牛羊毛拔一小撮回来放在畜圈门楣上。彝族崇拜畜神,有将羊四蹄钉于住房四檐角,将羊角钉于屋门楣的习俗。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阿细密枝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十前后,一般过三天到七天。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法雨哨自然村是彝族阿细分支传统村落,每年农历三月会举办声势浩大的"密枝节"。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该节举办场地就在村子附近的密枝山马樱花林中。届时邻近各村受邀歌舞队会前往参演节目。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此仪式在古树下摆上六畜,先由毕摩诵祭神经文,祈祷庄稼丰收。牲畜祭拜后则拉回村里食堂煮了全村民分享。祭神完毕后,青年男女借机谈情说爱。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又及:季羡林写的《马缨花》:“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像是一团红雾”。这里写的马缨花,是合欢树(花),和马樱花非同一种植物。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马樱花简介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马樱花,拉丁学名:(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又名马樱杜鹃,隶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至乔木;树皮粗厚,呈灰棕色,花簇生于枝顶,呈伞形花序式的总状花序,大而美丽;肉质花冠呈钟形,深玫瑰红色;喜温暖,耐沙质土及干燥气候,抗污染。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广泛用于各地的公园、绿地及庭院绿化中,多用于观赏。用途:园林绿化观赏,木材可做家具,树皮及花蕾可入药。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原产滇、黔、桂等省区,缅甸也有分布。暖春三月,来自云贵高原的马樱花在华南植物园的高山、极地温室中盛开了,它红艳似火、异常绚丽。

楚雄市彝族的樱花节


三木 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