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真的會和惠州地鐵接軌嗎?

陳林道房


目前來看,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還只是一紙概念與規劃。

一條地鐵從需求→規劃→勘察設計→送審報批到後期徵地→施工及開通運行,往往週期漫長無比,短則5-6年,長則上10年都有。短短几十公里的地鐵,光施工期都得好幾年。

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在這個前期概念形成的過程當中,恰好遇上了國家發改委發文限制不達標的城市上馬地鐵項目,而不巧惠州正好處在城區人口方面不達標。

根據2018年7月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一文,其中提到: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根據今年4月深圳發改委副主任做客深圳電臺時透露,深圳14號線惠州段尚未定音。說明從目前來看,惠州段地鐵的概念應該是暫時是沒戲了。

惠州地鐵連通深圳,當然是件好事,方便深惠兩地人民來往聯繫更緊密,但實際上惠州段在好幾個硬性指標上是不達標的。

一、人口不達標

離規劃中的14號線25公里以外的惠城區常住人口僅為120萬,遠遠達不到300萬的要求,處於延伸線規劃中的惠陽區則人口更少,只有60萬常住人口,加上旁邊的大亞灣區共計才81萬人口。

從2011年開始直到2017年末,用了7年的時間,惠城區、惠陽區與大亞灣三區常住人口共計增長6.7萬。想要增長到常住人口300萬,照這種速度得等到猴年馬月。

運力不達標

按照文件要求,地鐵開通運力得保證每日每公里有7000人次。規劃中從深圳邊界引出聯絡線到惠州南站10公里有吧?也就是得保證每日有7萬人次的客流量。惠陽和大亞灣共計80萬人,也就是每11個人裡面有一個人坐這條線。另外還得刨去邊遠地區的人口,實際上也就是淡水、秋長和西區、澳頭4個街道辦的人口比較適合這條聯絡線出行。這4個街道辦有多人?60萬?9個人裡面就有一個坐這條線?正常來說,只是住在地鐵沿線有出行需求的人才會坐吧?

結論

所以目前來看,深惠地鐵14號線還只是個房地產打的一手好概念廣告,便於抬升房價。離真正落地運營還將遙遙無期。至於惠州處於粵港澳大灣區中,從目前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國家層面的戰略性規劃,不會就某一具體的民生與基建項目去大開方便之門。


極度深寒


深圳官方重磅發佈!深圳地鐵14號線已確定修到惠州南...


《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行動方案(2019-2035年)(公眾諮詢稿)》公佈

 11月19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佈《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行動方案(2019-2035年)》徵求意見,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典範、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範例、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標杆和全球交通科技創新高地。預計到2035年,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佔比達到25%,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實現半小時直達,泛珠三角區域主要城市高鐵直達率達90%。社會各界可以在12月18日前,通過網絡留言、電子郵件、信件等方式提出建議和意見。

  全力打造大灣區核心國際樞紐機場

  行動方案明確提出,預計到2035年,深圳將建成高效聯通的海陸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其中機場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佔比達到25%。為實現這一目標,深圳將推進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擴容升級,推進衛星廳、第三跑道、T4航站樓以及捷運系統等工程建設,打造面向亞太、輻射全球的大灣區核心國際樞紐機場。加強與惠州合作,發揮惠州平潭機場作為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完善深圳至惠州平潭機場陸路集疏運體系。打造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積極引導開通戰略性遠程航線,深耕國際重點航線,實現深圳與世界主要樞紐城市的連通,打造面向亞太、連接歐美澳、銜接“一帶一路”的航線網絡。

  此外,深圳還將在機場、碼頭、景區、科技金融聚集地等高需求區域建設通用航空起降點,實現全市域範圍20分鐘空中覆蓋,推動深汕通用機場選址和規劃建設。

  新增五條鐵路打造五大對外鐵路通道

  深圳正在謀劃對外高鐵新走廊,著力打造京廣深港、贛深、貴廣-南廣、沿海(廈深)、珠江-西江五大鐵路走廊。在東部方向,加快建設深圳至深汕特別合作區高鐵,作為國家沿海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深圳與長三角之間的聯繫;新增規劃深圳至河源高鐵,銜接杭州至廣州高鐵,形成深圳與長三角地區聯繫的東向新通道。在中部方向,規劃廣州至深圳第二高鐵,銜接廣州至永州高鐵,形成深圳聯繫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通道。在西部方向,新增深圳至南寧、深圳至肇慶高鐵,加快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建設,打通深圳面向大西南的戰略通道。

  深圳將優化“五主四輔”鐵路樞紐佈局,規劃新建西麗、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推進深圳站、光明城站、坪山站改造提升,推動深汕特別合作區深汕高鐵站規劃建設。創新樞紐站城一體發展模式,在西麗、機場東、光明城等樞紐開展試點,推進前海、皇崗口岸、清水河、坪山樞紐等站城一體化開發。

  8條城際鐵路支撐區域聯動發展

  針對區域交通發展短板,深圳將聯合周邊城市共同編制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並探索建立深圳主導的城際鐵路項目審批制度,與周邊城市共同推動城際鐵路建設,加快珠江東岸中南虎城際、深大城際、深汕城際、穗莞深城際、深莞增城際、常龍城際、深珠城際、深惠城際等規劃建設,促進都市圈融合發展。

  此外,深圳將適時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向周邊城市延伸,推動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1號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14號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22號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一批跨市城市軌道建設。完善深圳多層級軌道網絡規劃佈局,從設計、運營等多維度促進國鐵、城際、城市軌道三網融合。

深圳地鐵14號線.詳見秋湖路站(白雲站)、草洋(東華大道)站,惠州南站。

  依託交通設施高效連通,助推深港協同發展,探索深港之間更加便利的口岸通關政策和通關模式,提升口岸通關效率。

  規劃跨伶仃洋公鐵複合新通道

  方案明確提出,要預留預控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走廊群,構建功能複合、服務一體的跨江通道體系。加快推進深中通道建設,同步推進深中通道深圳側連接線、機場互通立交、鶴州互通立交等。研究以公鐵複合的形式規劃預留伶仃洋通道。開展深圳外環高速西延至珠江西岸可行性研究,形成深圳市域北部重要跨江通道走廊,分流深中通道跨江貨運。

  加快打通深圳與東向沿海節點聯繫瓶頸,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沿海軸帶對外輻射能級提升。加快深惠高速、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加快廣東濱海旅遊公路深圳段改造升級,加快深圳外環高速公路建設,建成宜居灣區沿海快速通道。推動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建設,預留深圳至深汕特別合作區沿海高速新通道。

  積極構建便捷高效的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體系。研究在前海、鹽田設置客運碼頭,發展前海與中山、珠海、香港、澳門的快速直達航線。探索開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遊航線。(來源:深圳特區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ace3f482a82135448b56b867a70b4424\

房源考察站


近幾年不可能,我2013年買的大亞灣,到現在都沒看到地鐵,惠州地鐵①號線取消了,只要深圳地鐵到深惠交接處通車,惠州房價就會上漲,深圳自己都沒有全地鐵覆蓋,與可能幫惠州建9公里的惠州地鐵,1公里地鐵造價幾億,除非把惠陽區與大亞灣劃給深圳。





飛舞動漫123


作為連接深圳與惠州的軌道交通快線,深圳地鐵14號線的規劃建設進展備受兩地市民關注,尤其是惠州延長線段,更是有望改變惠州無地鐵軌道的歷史。近日,惠州市住建局對外發布的信息顯示,深圳地鐵14號線將經愛民東路至深惠交界處,惠州境內軌道線路長約8.1公里,將設置白雲站、草洋站、惠州南站和新橋站共4座站點,預計建成後將有效串聯起深惠兩地的市民往來和出行

  惠州市住建局介紹,根據該規劃的內容,深圳軌道14號線惠州段經愛民東路至深惠交界處,規劃擬設置白雲站、草洋站、惠州南站和終點停車場處新橋站共4座站點(站點名為暫命名)。該局同時介紹,當前市發改部門正在組織開展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具體線站位方案將在軌道建設規劃及後續工程可行性研究等階段逐層細化確定。


比爾的日常財經生活


惠州就算是規劃建造地鐵,也是先在惠城區建,怎麼可能先從惠陽建那麼幾公里的呢?想事情要從全局出發,不要因為幾個房產中介的鬼話就把一些不靠譜的事情拿出來深信不疑。其實最近這兩年在大亞灣和惠州南站買房子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沒有多少本地人買,目前買了大亞灣的房子基本是透心涼,新房看起來一直在漲,就是二手房不怎麼好賣。


諸葛流雲s


這叫熱臉靠冷臉!11號線碧頭站到東莞只有1Km,11號線已經開通幾年了……但願惠州不要像東莞。


蓮花山山民


僅僅從常住人口數來決定是否修地鐵不是一個科學的判斷,要綜合考慮,如果地鐵修好,僅大亞灣區就能住滿人,整個地鐵連結區的惠州人口何止三百萬。只有先打開門,人才能進來,關著門人從哪兒來?


冷眼無邪


最近消息是說深圳地鐵接到惠州還存在障礙,但是從大灣區經濟考慮和莞惠深的發展來看,深圳地鐵接入惠州是遲早的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Eric的佩奇


歷史車輪不可阻擋,粵港澳大灣區不是說來玩,14號線地鐵恵卅段與深圳對接是必需的。發展大灣區交通必先行,5年內應提速。眾人期待


用戶4156520414160


會,幾十年後吧也許。我在深圳龍崗長大。小學聽說要連接惠州大亞灣的城軌和地鐵。十幾年啦,我都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兩年了,城軌呢?地鐵呢?別被房地產中介忽悠了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