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二戰結束以來,經歷了美蘇兩國爭霸、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等事件,雖然世界上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是人類對更強武器的追求卻一刻也沒有停止,總體思維是更密集的火力和更強的破壞。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武庫艦”的思想也就應運而生了。

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設想的“武庫艦”打擊效果圖

“武庫艦”顧名思義,就是“用作武器庫的艦船”,而它的英文翻譯為“Arsenal ship”,即“兵工廠船”,大概意思明白了吧。“武庫艦”的概念最早是有美國一位退伍海軍軍官在雜誌上發表的,大概意思是利用艦船的承載能力,裝備儘量多的艦載垂直髮射系統(VLS)以對地面作戰給予儘量多的幫助,相應戰艦的其他設備可以因陋就簡。“武庫艦”是打擊裝置的同時也是彈藥攜帶裝置,在發射導彈後其可以憑藉自身的裝填設備立刻填充以備再次擊發。在其設計的原型中,該艦約長250-270米,寬約30米,排水量在11900噸至20000噸之間,航速約25節,甲板上搭載了500枚以上的各式垂直髮射導彈。

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武庫艦”設想圖,甲板上的 格子代表艦載垂直髮射系統

後人進一步發展了“武庫艦”的思想,首先來說為了更為隱蔽,“武庫艦”應該設計成半潛艇的式樣,就是說其可以下沉至一定深度,這樣不利於對方探測和打擊,從而保證了安全;其次是艦體為雙殼體結構,附有裝甲,上層很少;最後,“武庫艦”的噸位應介於航空母艦和巡洋艦之間,主要武器是巡航導彈,以此作為武器對陸地敵人進行打擊。

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被設計成“半潛艇”式的"武庫艦",下沉狀態時露出水面僅1.5米左右

“武庫艦”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來說其火力強勁,500枚以上的各種型號導彈全部採用垂直方式發射,“雨點般”落在敵方頭上,打擊效果非凡;其次來說,它為飛機飛行員提供了保護,以往採用飛機從甲板上起飛,飛到空中後打擊敵人變為直接從艦上發射導彈打擊,這樣飛行員和飛機的安全就有了保障;最後來說,“武庫艦”的生產成本和運營費用較航空母艦要節省得多,預計全部研發成本只有一億美元,造價不會超過5.5億美金,每年的運營費用只需要幾千萬美金,相比航空母艦動輒幾億甚至十幾億的費用確實要節省得多。

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戰斧”式巡航導彈

“武庫艦”的缺點也很大,首先來說,這樣大的一艘船又滿載著彈藥,肯定會成為對方火力的主要目標,而一旦擊中又會變成“大爆竹”,即使僥倖沒有爆炸,那己方的攻擊能力也會大打折扣;其次來說,雖然“武庫艦”的建造並不需要太多的資金,但發射一次的費用又遠遠超過了艦載機的費用(比如說“戰斧”導彈單發造價為159萬美元,裝載滿一次“武庫艦”500枚導彈價格就是約8億美元,而一架最先進的F-35B價格約為1億美元);再次,航空母艦需要有其他艦船的保護,而“武庫艦”由於自身的侷限性比航空母艦需要更多的保護,絕不會比航母少;最後,艦載機能夠憑藉空中加油或陸地機場攻擊深入內陸的目標,而“武庫艦”的射程範圍不會超過導彈的射程範圍。

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武器庫爆炸,可以想見如果“武庫艦”爆炸的情形

考慮到了“武庫艦”的優缺點,變通的辦法也就應運而生了。“俄亥俄”級核潛艇就是“武庫艦”變通的例子。“俄亥俄”級核潛艇本來是發射“三叉戟”大型導彈設計的,總共可以承載24枚"三叉戟"潛射導彈。通過改造每個發射井可以裝載7枚“戰斧”式巡航導彈,總共7*24=154枚巡航導彈,達到了“武庫艦”的目的,而且因為是潛艇也可以隱藏目標。真是一舉多得。

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俄亥俄”級核潛艇導彈發射井

大海深處的“兵工廠”!移動的武器庫,武庫艦

導彈艙內部“一拖七”實景圖

“武庫艦”是歷史形勢的產物,它的沒落也是隨著世界形勢發生變化而必然的。“武庫艦”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美國所提出的設想。當時蘇聯面臨解體邊緣世界再無國家可以證明對抗美國,美國當時考慮的是面對局部衝突時如何以更猛烈的火力碾壓對方,而對於防禦卻無需投入更多精力。畢竟蘇聯解體後世界主要國家不是美國的盟友就是實力遠不如美國的小國。在此情況下,將運輸船的高載貨性能和戰略導彈打擊精度相結合的“武庫艦”思想便應運而生,而之後蘇聯解體更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但隨著近年來俄羅斯實力的恢復,設計艦船時不可能不再考慮防禦問題,那樣勢必會成為對方反艦導彈的“箭靶子”和“火藥桶”。這種情況下,“武庫艦”思想被航空母艦壓下去也是理所應當,未來它將不會是艦隊的核心,而將協助航空母艦活動。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的,將艦船裝備為“武庫艦”有困難,那就試試潛艇,無疑美國此舉是成功的,又多了一項可以剋制俄羅斯的武器。預計在未來,潛艇式“武庫艦”將作為航空母艦編隊的一個組成部分協助航空母艦行動,一方面可以打擊地面目標或水面艦艇,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護航空母艦編隊,防範水下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