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的你,一定要懂得這些陷阱

《資治通鑑》 威烈王 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元)

【原文】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譯文】臣司馬光說:我知道天子的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區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什麼是禮教?就是法紀。什麼是區分地位?就是君臣有別。什麼是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讀史筆記】這裡講的天子來駕馭整個國家靠的是禮教,而禮教主要包括兩部分,即地位和法紀。只要把這兩個東西玩轉,對內使整個國家正常運轉就不是難的事情了,至少是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在現代社會中,小至單位,大到國家,實際上它的運轉還是延續了中國幾千年傳統的道。如果不懂這其中的道,很多人在現實的工作中可能會經常碰壁,甚至有可能碰得頭破血流;而懂得其中的道,則會思慮規避,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這也恰恰是我們讀史的意義。這告訴了我們以下幾個道理:

01

階層逾越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把一個單位的的職位高低看成是階層上下的話,這些人在職位中一級一級往上跳動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在體制內,最底層的幾個職位流動性較大,越往上越固化,可以說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背景或特殊的才能是不太可能發生大的變動。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一般來說,一把手總體希望穩定,也是通過身份有別來管理全體上下,一定要維持這種平衡才能實現相對的穩固。同時,如果想大規模地打破這種格局,便會損害到權貴的利益,而這其中關係錯綜複雜,有可能導致自身的安全係數下降,地位不保。


另外,對底層的員工來說,他們所享受到的資源是非常有限的,思想、眼界都沒有經過更高平臺的錘鍊,活動的空間也不大,這些綜合因素導致底層人想要逾越一個臺階就十分艱難。如果想要跳出這個怪圈,要麼要有更高的平臺,鍛造更強的能力;要麼是有貴人指引,才能實現更大的飛躍。

02

保持適當的距離才能產生美


很多人跟最高管理者相處久了,關係也十分融洽,就會錯誤地以為可以稱兄道弟,進而在行為、話語上常會有冒昧的做法,殊不知,不知不覺就讓人內心非常反感了。


如果你懂得最高管理者是通過這種地位區分來管理上下的話,他從內心中是希望得到別人敬畏的,即使關係再好,也要在面上得到尊重,否則內心是非常不舒服,久而久之,有可能拿你開刀了,而你當時可能還不知道原因。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人心都是善變的,管理者也不例外,只有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更美好。


03

不要輕易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一個單位,一把手也是隻身一人,除了思想上與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卻能夠駕馭整個單位上百上千甚至上萬人正常運轉,關鍵還是要靠規章制度,來統一調動大家的思想和行動,而制度的關鍵在於執行。


所以,對於新頒佈的制度,特別是能體現最高管理者個人意志的東西,你一旦沒有執行好,有可能會成為另類,對個人的處境是十分不利的。


同時,也不要輕易去觸碰風頭上的紅線,否則神仙都救不了你,只能眼眼睜睜地成為被宰割的對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