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三例丹书铁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还是祸?

古代皇帝赏赐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的时候,会赐予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以示恩宠。铁券是刘邦创立的,用来赏赐开国功臣。铁券上面写着:“使黄河如带, 泰山若砺, 国以永存, 爰及苗裔。”意思是说:不管世事如何变化, 即使滔滔的黄河水变成一条窄窄的带子, 巍峨的泰山变成一块小小的磨刀石, 除非犯有谋大逆造反的罪名, 功臣及他们的子孙可以凭“铁券”免死若干次。

免死铁券上都写了啥呢?从存世的明代铁券券文来看, 它们的主要内容有五个部分:颁赐铁券的时间, 获赐铁券者的官职、爵位, 获赐铁券者的功勋, 皇帝承诺的免死次数, 对获赐铁券者的勉励之词。

免死铁券真的管用吗?下面通过对话的形式介绍三个案例。

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赐免死铁券。胡惟庸以擅权植党的罪名被处死。李善长推荐的胡惟庸,自然难辞其咎。


从明代三例丹书铁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还是祸?


李善长:皇上,您赐我的铁券上可写着“除逆谋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以报尔勋”。

朱元璋:善长啊,朕信你,但是这次也得惩罚一下,要不然不好和大臣们交代。就削减你一千四百石的俸禄吧。”

李善长:多谢皇上。

事情过去十年了,朱元璋变卦了。将原来的擅权植党的罪名改为了通倭通虏,就是勾结日本和蒙古谋反。这罪名就大了,是要诛九族的。


从明代三例丹书铁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还是祸?


李善长也被认定为幕后指使者,这次免死铁券是没用了。

朱元璋:李善长,你看好了,除逆谋不宥,你这是谋反,丹书铁券也救不了你。

李善长:臣算是明白了,丹书铁券没啥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李善长一家七十多口,除了儿子李祺一家幸免,其余都被诛连。因为李祺是驸马,不在诛族之列。

从史料来看,李善长确实是冤枉的。胡惟庸等人曾经想和李善长勾结,但是李善长真是老了,折腾不起了,没么也没做。但是只要朱元璋想让他死,总是有办法的。李善长很冤枉,但是没有办法。

下面再来说一下朱永的丹书铁券。

朱永的祖父是朱棣的亲兵,参与了靖难之役,因此升迁。朱永的父亲因战功升为抚宁伯。朱永平定叛乱有功,又升为抚宁侯,赐丹书铁券。之后朱永抵御蒙古又立战功,进爵为保国公,又赐丹书铁券。朱永步步高升,皇帝又信任他,慢慢地有有些骄傲自满。朱永动用了士兵给他修建府邸,这是滥用职权。有一伶官知道了此事,便想戏耍一下朱永。


从明代三例丹书铁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还是祸?

在他给成化皇帝唱戏的时候,他扮演张良,唱到:吾张子房, 能一歌而散楚兵六千人。

成化皇帝:项羽带八千子弟兵渡江,怎么变成了六千?

伶官:要说那两千人嘛,都在保国公府服劳役呢。

成化皇帝听了只是笑笑,并没有追究。

成化皇帝:朱永啊,你干的这叫什么事啊,连伶官都听说了,你这样滥用职权,多不好啊。

朱永:臣知罪,臣这就让士兵回营。以后老实做人。

成化皇帝:行,也不是啥大事,朕也是念你有功,以后做事谨慎点,只要你忠心,朕自然会多宽待你。

朱永:多谢皇上。


从明代三例丹书铁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还是祸?


再来看一下李文的丹书铁券。

李文因为打退了蒙古人而立功,明英宗封其为高阳伯,赐丹书铁券。后李文玩忽职守,导致蒙古突破防线。李文被抓下狱,按律当斩。

李文:皇上,臣有罪,但求皇上念在臣有功的份上,免臣死罪啊。臣有丹书铁券呐,削爵,贬官都行,只求免臣一死。

明英宗:行了,念在你有功劳的份上,就削去你的爵位,降职为都督佥事。既然赐给你免死铁券,你又不曾谋反,就免你一死了。

李文:多谢皇上。


从明代三例丹书铁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还是祸?


总结

明朝受赐铁券的功臣, 其封号分为四种:“佐太祖定天下者, 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 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 曰奉天翊卫推诚。而朱永和李文属于第四种,也是功劳最小的一种了。而李善长可是属于第一种,开国功臣,但是他的那丹书铁券啥用都没有,皇帝只要想杀他,什么都挡不住。越是有免死铁券,越要安分守己,否则死得更快。一般来说,只要皇帝觉得大臣没有威胁,没有谋反,一般犯错也就原谅了,就算处罚也不至于死罪。丹书铁券也有用,但是绝对不能让皇帝起杀心,说到底要看皇帝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