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代三例丹書鐵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還是禍?

古代皇帝賞賜功臣,尤其是開國功臣的時候,會賜予丹書鐵券,免死金牌以示恩寵。鐵券是劉邦創立的,用來賞賜開國功臣。鐵券上面寫著:“使黃河如帶, 泰山若礪, 國以永存, 爰及苗裔。”意思是說:不管世事如何變化, 即使滔滔的黃河水變成一條窄窄的帶子, 巍峨的泰山變成一塊小小的磨刀石, 除非犯有謀大逆造反的罪名, 功臣及他們的子孫可以憑“鐵券”免死若干次。

免死鐵券上都寫了啥呢?從存世的明代鐵券券文來看, 它們的主要內容有五個部分:頒賜鐵券的時間, 獲賜鐵券者的官職、爵位, 獲賜鐵券者的功勳, 皇帝承諾的免死次數, 對獲賜鐵券者的勉勵之詞。

免死鐵券真的管用嗎?下面通過對話的形式介紹三個案例。

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賜免死鐵券。胡惟庸以擅權植黨的罪名被處死。李善長推薦的胡惟庸,自然難辭其咎。


從明代三例丹書鐵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還是禍?


李善長:皇上,您賜我的鐵券上可寫著“除逆謀不宥,其餘若犯死罪,爾免二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勳”。

朱元璋:善長啊,朕信你,但是這次也得懲罰一下,要不然不好和大臣們交代。就削減你一千四百石的俸祿吧。”

李善長:多謝皇上。

事情過去十年了,朱元璋變卦了。將原來的擅權植黨的罪名改為了通倭通虜,就是勾結日本和蒙古謀反。這罪名就大了,是要誅九族的。


從明代三例丹書鐵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還是禍?


李善長也被認定為幕後指使者,這次免死鐵券是沒用了。

朱元璋:李善長,你看好了,除逆謀不宥,你這是謀反,丹書鐵券也救不了你。

李善長:臣算是明白了,丹書鐵券沒啥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啊。

李善長一家七十多口,除了兒子李祺一家倖免,其餘都被誅連。因為李祺是駙馬,不在誅族之列。

從史料來看,李善長確實是冤枉的。胡惟庸等人曾經想和李善長勾結,但是李善長真是老了,折騰不起了,沒麼也沒做。但是隻要朱元璋想讓他死,總是有辦法的。李善長很冤枉,但是沒有辦法。

下面再來說一下朱永的丹書鐵券。

朱永的祖父是朱棣的親兵,參與了靖難之役,因此升遷。朱永的父親因戰功升為撫寧伯。朱永平定叛亂有功,又升為撫寧侯,賜丹書鐵券。之後朱永抵禦蒙古又立戰功,進爵為保國公,又賜丹書鐵券。朱永步步高昇,皇帝又信任他,慢慢地有有些驕傲自滿。朱永動用了士兵給他修建府邸,這是濫用職權。有一伶官知道了此事,便想戲耍一下朱永。


從明代三例丹書鐵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還是禍?

在他給成化皇帝唱戲的時候,他扮演張良,唱到:吾張子房, 能一歌而散楚兵六千人。

成化皇帝:項羽帶八千子弟兵渡江,怎麼變成了六千?

伶官:要說那兩千人嘛,都在保國公府服勞役呢。

成化皇帝聽了只是笑笑,並沒有追究。

成化皇帝:朱永啊,你乾的這叫什麼事啊,連伶官都聽說了,你這樣濫用職權,多不好啊。

朱永:臣知罪,臣這就讓士兵回營。以後老實做人。

成化皇帝:行,也不是啥大事,朕也是念你有功,以後做事謹慎點,只要你忠心,朕自然會多寬待你。

朱永:多謝皇上。


從明代三例丹書鐵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還是禍?


再來看一下李文的丹書鐵券。

李文因為打退了蒙古人而立功,明英宗封其為高陽伯,賜丹書鐵券。後李文翫忽職守,導致蒙古突破防線。李文被抓下獄,按律當斬。

李文:皇上,臣有罪,但求皇上念在臣有功的份上,免臣死罪啊。臣有丹書鐵券吶,削爵,貶官都行,只求免臣一死。

明英宗:行了,念在你有功勞的份上,就削去你的爵位,降職為都督僉事。既然賜給你免死鐵券,你又不曾謀反,就免你一死了。

李文:多謝皇上。


從明代三例丹書鐵券的案子入手,看此物是福還是禍?


總結

明朝受賜鐵券的功臣, 其封號分為四種:“佐太祖定天下者, 曰開國輔運推誠;從成祖起兵, 曰奉天靖難推誠;餘曰奉天翊運推誠, 曰奉天翊衛推誠。而朱永和李文屬於第四種,也是功勞最小的一種了。而李善長可是屬於第一種,開國功臣,但是他的那丹書鐵券啥用都沒有,皇帝只要想殺他,什麼都擋不住。越是有免死鐵券,越要安分守己,否則死得更快。一般來說,只要皇帝覺得大臣沒有威脅,沒有謀反,一般犯錯也就原諒了,就算處罰也不至於死罪。丹書鐵券也有用,但是絕對不能讓皇帝起殺心,說到底要看皇帝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