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和平度有不少帶“明”字的村莊,大多與明姓人有關

“祁毛禹狄,米貝明臧”,就順序而言,明姓在宋版《百家姓》當中位置相對靠前,但就人口規模來說,明姓卻不算大姓。很多人對明姓的瞭解,要麼是因為歷史書上的明玉珍(元末曾在重慶稱帝),要麼是因為電視劇《偽裝者》中的明姓姐弟。

在山東半島地區,明姓的整體規模也不算太大,但分佈相對集中,在縣市區當中,以濰坊的昌邑和青島的平度,較為常見。

昌邑和平度有不少帶“明”字的村莊,大多與明姓人有關

其實,查看地圖就不難發現,在昌邑和平度境內,有不少帶有“明”字的村莊,這些村莊有的為明姓聚居,有的已經沒有多少明姓人,但追溯歷史,他們基本上都與明姓人有關,下面就簡要介紹一下。

在昌邑的西北部,原來青鄉鎮的地界(現在合併至柳疃鎮)內,有個明家圈村,根據昌邑地名資料記載,明末,明姓從北直隸棗強縣遷來居住,因為靠近建村較早的劉家圈,故以姓氏命名為明家圈。

明家圈是個自然村,規模並不大,但從此遷出的明姓似乎並不少,前些年還有闖關東後裔查找尋根。

昌邑和平度有不少帶“明”字的村莊,大多與明姓人有關

在昌邑城區的東北方向,圍子街道境內還有個明家郜村(原屬倉街鎮),“郜村”是附近幾個村莊統一的後綴,“明”則是表明村莊的姓氏。

根據村志記載:“明代張姓先居,始稱聚德瞳。又稱官項莊。後明姓人繁戶盛,改稱今名。”

昌邑和平度有不少帶“明”字的村莊,大多與明姓人有關

而在石埠一帶,還有個明家莊村,這個村莊跟明家圈村的規模差不多,不到百戶人家,但建村時間很早。相傳,明洪武年間,明姓自四川省遷此立村,以姓氏命名。不過,現在村中明姓似乎不多。

以上是昌邑境內帶有“明”字的村莊,而平度與昌邑只有一河之隔(北膠萊河),亦可見不少帶有“明”字的地名,最有名的應該算是平度西部的大鎮明村。

昌邑和平度有不少帶“明”字的村莊,大多與明姓人有關

明村(分為明東、明西兩村),從字面上看,這很有可能也是與明姓有關的村莊。但根據平度地名資料記載,相傳明村是明洪武年間鳴姓人建村,一開始叫做鳴村,到了清代才改名為明村。但是,“鳴”這個姓氏相當少見,鳴姓建村的說法有待商榷,有可能是明姓建村,但在明代避諱用字,至清代才更名。不過,明東、明西兩村,現在的確沒有多少明姓人。

在明村鎮的西北部,膠萊河東岸,有個明家店子村,這個村莊倒是有明確記載與明姓有關。村名石碑載:“明洪武三年,明姓由四川遷至此地,開店為生,故取名明家店子。”

除了以上這些村莊之外,還有的地方不帶“明”字,也與明姓人有關,總體而言,昌邑和平度,算是明姓在半島的一個集中分佈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