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剛下了高速就已經七點鐘了,但我還是馬不停蹄地往家裡趕。不為別的,就因為我期待已久的田老師直播課,興奮!最終七點四十到的家,立刻打開電腦...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小編記錄整理了田老師此堂課程的一些內容。因自己習書日淺,有不對的之處,請各位老師多加指正!


一、楷書雄強和纖細的關係

如:顏真卿的字就比較古拙、雄強。王曦之的字就比較中和。歐陽詢也以瘦硬為主。古拙和纖細是相互矛盾的。


二、楷書是藝術嗎?

小編經常聽到有人說“楷書不是藝術,要寫楷書還不如印刷字好!‘ 等等這些言語小編也經常聽到。甚至有知名的書法界前輩要求我不要寫楷書,要走創新路線等等!小編覺得好委屈,現在規規矩矩寫字都成罪過了麼 ?田老師今天的講解真可謂是醍醐灌頂!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沒錯,上面的字就是印刷體,下面是田老師的作品


田老師指出,所有的電腦字體,最開始的面目都是人工寫出來的,只是後來又經過了規範字定義的加工、描畫,才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印刷體。像電腦字體中的華文楷書,最原始是李華文老先生所書。(原字有4公分見方,他寫了3千多字,被一位熱衷於文字印刷的老前輩收藏,新中國成立後他將這套字獻出,由國家文字605廠(在湖北丹江)修改製版,作成鉛字,發行全國,並使用至今。因為李華文先生當時寫的都是繁體,是後來由605廠技術員工和國家印刷字體的專家們將其拆偏旁、湊部首,修改成為簡化字的,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就是說這套楷書字,已不是李華文先生一個人的作品,它凝聚著許多專家學者和廣大技術人員的辛勤汗水和智慧。這套字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華文楷體”。就這套楷書所達到水平(要求幾萬個字大小一致、筆劃粗細一致、神采面貌風格一致),是當今中國任何一個人,單憑自己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達到的。)


電腦字體中的華文行楷,最原始是任政老先生所書。(任政老先生幼從叔祖晚清名孝廉任心尹公精研詩文,青箱家學,淵源有自,平生愛書法,六十餘年精勤不懈,功力之深,鮮有其匹。善鑑別,富收藏,精用筆,擅各體,風神灑落,筋骨老健。楷書法初唐,行草宗二王,分隸學兩漢,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推陳出新,創出自己風格,雄健挺拔,工整秀麗,深受國內外書法愛好者讚賞。1979年獲選書寫行書字模七千餘字,現為《人民日報》、《深圳特區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等報紙採用。)


由此可見,印書體一開始也是人工寫出來的,電腦是不會自己生出某種字體。所以我們更加應該珍惜老前輩的勞動成果。怎能說楷書,或者靜態書體不是藝術呢?


三、館閣體的形成和規律

館閣體,是指因科舉制度而形成考場通用字體,以烏黑、方正、光沼、等大為特點。明代稱“臺閣體”,清代改稱“館閣體”。明永樂時,翰林院侍講學士沈度,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深受成祖朱棣賞識,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紙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爭相仿效,遂成標準書體。(這是百度百科給館閣體的定義) 館閣體一種是官方字體,也是一種標準字體,雖然千篇一律。但便於認讀,對書寫者的基本功要求極高。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田老師指出 :天下第一小楷當屬《靈飛經》。再其次當屬劉春霖先生的小楷。雖然黃自元、成親王、姚孟起、林則徐,這些書家書寫原則上基本一致,但是在這個範圍裡,在館閣體的範圍裡仍有優劣和不同之處。


在所有書體中楷書的要求最為苛刻。在眾多楷書中,又以歐楷最為苛刻細膩。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四、神韻與技法

1、筆畫一定要直、要挺拔,這樣才能傳神

2、藏鋒露鋒要自如 這個需要長時間臨帖、背帖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五、楷書的章法

1、字少粗壯 (字少的作品筆畫要寫的相對粗壯)

2、多字清秀 (要寫一幅很多字的作品 筆畫要相對寫清秀些)

3、字中粗細 (字不多不少的作品要注意筆畫的粗細變化)

4、臨帖準確 (臨誰像誰)


田老師指出,臨帖的目的是要像, 像的目的是要好。


萬分感謝田老師把自己數十年的經驗傳授給我們,感謝田老師幽默風趣的課程。因小編才疏學淺,也只能大概總結出這個水平,以饗書友。仍期待各位方家指正!


楷書不是藝術?是印刷體?呵呵

進入硯田書院圈,每天進步一點點: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