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今日正值立春,也就意味著冬天過去了,春天已然來到,無論過去我們經歷了什麼,相信只要春天來了,一切不好都會統統消除。春天也是一年的開始,正所謂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從此將告別寒冷的冬天,進入了陽光明媚的春季,大地開始復甦,處處繁花似錦。那麼在古代的文學作品裡,也有很多描寫立春的作品,其中大部分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不過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首比較冷門的作品,那便是宋朝詩人張栻的這首《立春偶成》;儘管這首詩比較冷門,同樣也是寫得很唯美。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張栻,字敬夫,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儘管他的名氣並不是很大,可是一些作品同樣膾炙人口,而這首《立春偶成》正是他比較重要的作品;通篇描寫得生動有趣,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便是把立春後的美景,還有對於春天的描寫展現的淋漓盡致;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讓人從中感受到詩歌別緻的美。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古人在描寫這一類作品更多的還是以憂愁為主,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春天儘管百花爭相競放,可是眼前的繁華,那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這也使得他們骨子裡自然會有一種憂愁之感,但是張栻的這首《立春偶成》,並沒有描寫憂愁,更多的還是重點突出了立春之後的美景,還有對於春天的嚮往,經過了一整個冬天,世間萬物那都渴望春日暖洋。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宋詩給人們的印象處處充滿了哲理,也就使得後世的評價家褒貶不一,認為宋詩失去了詩歌原有的韻味,但是這首詩又不一樣,它更多的還是以抒情為主,寫得極為唯美,也很是細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淡淡著筆,但是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那麼今天立春,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是會倍感貼切,春天也就真正地來到了,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第一二句便是突出了主題,並且沒有任何的過度,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寫得極為生動,“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年終時節春回大地,寒冷早已過去了,冰霜也漸漸少了,春天已經來到了,然而最先感受到春天的還是草木,畢竟它們在野外,立馬能夠感受到季節的變遷,而春天到來了之後,開始重新發出了嫩葉,開出了燦爛的花朵。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第三四句寫得就更加的唯美,也令這首詩更具有張力,讀來也是令人讚歎不已,“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春天到了之後,整個人都心曠神怡,覺得眼前一片勃勃生機,處處都是新的生命,東風吹來了之後,那水面更是綠波盪漾,看上去非常的有趣,也很是唯美。最後這兩句與前面的兩句可謂是遙相呼應,也把春天不一樣的美景,還有詩人對於春天的嚮往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

宋朝詩人張栻這首《立春偶成》,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寫得很唯美

張栻的作品並不是很多,但是這首《立春偶成》卻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沒有任何的高超的技巧,也沒有引用典故,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寫得無比的唯美。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歌不一樣的美,以及提前感受春日美景。經過了一整個冬天,人們都渴望春日暖陽,所以在這立春日讀這麼一首詩,不僅很應景,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春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