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省的稱呼延續了幾百年,1928年,為何被改成了河北省?

鴨一嘴


所謂的直隸,是一種特殊的行政區劃範圍,即直接隸屬於朝廷中樞,其淵源來自元朝由中書省直管的“腹裡”地區,其餘地區由中書省派出機構“行省”代管,名義上也是屬於中書省。元代腹裡地區包括今河北,山西,山東,北京,天津,內蒙古部分地區。

明代的行政區劃即統稱的“兩京十三省”,即南京,北京,河南,山東,山西,陝西,湖廣,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南北京附近的一些州府範圍又通常稱為南北直隸,“直隸”之名由此而生。南北直隸都沒有承宣布政使司,都察院的十三道監察御史也不派駐南北直隸地區。所以南北直隸並不是一個正式的政區,而是對京師附近州府的統稱,是一個地區概念。北直隸地區包括今河北大部,內蒙古部分地區,天津全部,南直隸包括今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

到了清代順治年間,南京不再作為都城,於是南直隸之名也不復存在,而是改稱為“江南省”。南京也改稱江寧府。康熙時將江南省劃為安徽和江蘇兩部分,南直隸不復存在。北京作為清朝都城,而北直隸則保留下來,由於全國只留下一個直隸地區,所以不再稱北直隸,而直接稱為直隸。和明代不同,清代的直隸有直省之名,且設有布政使,成為了一個明確的省級行政單位,清雍正以後,直隸只有總督而裁撤巡撫。

中華民國成立過後,首都設立在北京,直隸之名被保存下來,直至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北京改為北平,不作為首都存在,故而其周邊地區也不被稱為直隸。於是改名為河北省。

所以,直隸之所以叫直隸是因為它和首都的關係,首都不存在某一地區時,直隸之名也不復存在了。


文淵閣四褲全輸


直隸省是省也不是省

首先,直隸從字面拆開來看使直接隸屬的意思,也就是說直隸與今天的中央直轄市是同一含義。不難看出,直隸是一種行政機構的稱呼而並不是一個地名,他與“山東”“江蘇”等地名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所以直隸省可以看作一個省級行政單位而又區別與真正的行省。根據《清史稿》記載

康熙三十二年改宣府鎮為宣化府,雍正元年改真定府為正定府。二年,升正定府之定、冀、晉、趙、深五州為直隸州。三年昇天津衛為直隸州,升河間府之滄州為直隸州,九年昇天津州為府。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直隸這個稱呼與地名的區別甚大。直隸省的意思可以說是一個直轄的省

由於明清兩朝對直隸區域的劃分,直隸在明清兩朝還具有首都周邊地區的含義。直隸的出現是因為明清兩代對首都周邊地區安全的重視,因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統治者選擇將首都周邊的地區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直隸最早在明朝出現

洪武帝在南京建都之後,隨將京師(南京)周邊區域劃為直隸,越過省級行政單位直接由中央統屬。隨後永樂帝將首都遷往北京地區,於是他將北京周圍的行政區域劃為北直隸,由於永樂帝沒有取消南京的首都地位而是將首都定為兩個。所以南京地區的直隸也被保留下來,根據習慣被稱為南直隸。直到清朝入關後,直隸才發生了一些變化。

明朝時直隸由京師來統一管轄,也就是說京師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是整個直隸的實際管理者。而清朝為了便於管理,將直隸劃為直隸省,最高行政長官不再是京師的官員。

清朝建立直隸省後,其行政區域就大體穩定在當今的河北省,一直到民國建立初期。

民國建立後初期至民國17年也就是1928年,是北洋政府實際掌權,其行政首都還在北京,直隸的名字也未曾更改。

直到1928年北伐成功之後,南京國民政府建立。由於新的國民政府設在了南京,所以原來劃分的直隸省對於首都南京來說過於遙遠,其重要性大大降低,也失去了直隸的意義。最後南京國民政府就對原直隸省的行政區域做了調整,並將大部分地區改為河北省,也是今天河北省的原型。




叄玖史話


直隸省簡稱“直”,省城為保定。明朝時稱北直隸,清順治二年(1645)改稱直隸,康熙八年(1669)稱直隸省。 1928年6月20日,經國民政府決定,將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舊京兆區20縣併入河北省。

直隸總督名列全國八督之首,權重位顯,集軍事、行政、鹽務、河道及北洋大臣於一身,並且統管山東、河南一切軍政事務,其權利大大超過直隸省範圍。因直隸拱衛京師,稍有動亂,便會危及朝廷,故直隸總督一銜非重臣莫屬。

因為當時的執政政府是國民政府,首都也由北京遷都於南京,並且把北京改為北平,直隸省所謂的京兆府保衛京畿安全的說法也就名存實亡了。而直隸省也是封建王朝的稱呼,把名字改為河北也是民心所向了。


建寧影視觀察站


所謂直隸就是直接隸屬於中央的意思。 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後 , 將直隸於南京的周邊地區稱為直隸。後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後,又將直隸於北京的地區稱為北直隸,相當於今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地區;為作區分,將直隸於南京的地區改稱為南直隸,相當於今江蘇、安徽、上海兩省一市。由於清朝定都北京,於是清朝初年將南直隸改稱江南省,北直隸則直接改稱直隸省,轄境依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民國年間,直到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成功,北洋政府倒臺,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不再作為首都。於是,直隸省也被改名為河北省,一直沿用至今。


老周談古論今


這個很好解釋,所謂直隸是指直接隸屬皇帝管轄的京城周邊區域,有京城才能叫直隸。明朝開始河北江蘇都叫直隸,因為明朝是兩都制,所以會有南北兩個直隸。

後來,清定都北京,南直隸取消。民國後,定都南京,北京改北平特別市,相當於直轄市,所以河北只能是從直隸改為河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