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窮查理寶典》精煉的十二個大道理


從《窮查理寶典》精煉的十二個大道理

一、查理·芒格的人生價值觀

活到老學到老,對知識抱有好奇心,遇事冷靜鎮定,不心生妒忌和仇恨,言出必行,能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有毅力恆心,擁有客觀的態度,願意檢驗自己的信念。

未雨綢繆、富有耐心、律己嚴厲和不偏不倚是最基本的指導原則。

真正關注的是自身道德的修養與社會的終極關懷。與孔子一樣,查理的價值系統是內湧而外,倡導通過自身的修行以達到聖人的境界,從而幫助他人。

無論順境、逆境,都保持客觀積極的心態。

“別隻看到錢”,要“選擇那些你願意與他交朋友的客戶”。

雖然知識淵博,但還是認為,只要一息尚存,就應該

不斷學習,自我提高

找出你最擅長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樂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凡事往簡單處想,往認真處行。

二、查理·芒格的人生智慧箴言

滿足於自己擁有的,總是必須成為更好,而無法容忍其他人在領域擊敗你,你會虧得一塌糊塗。

如何致富?每天起床的時候,爭取變得比從前的你聰明一點,認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務。慢慢地,你會有所進步,但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你這樣能夠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到最後——如果你足夠長壽的話——大多數人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東西。

如何找到好配偶?惟一的最佳方法是你首先必須值得擁有好配偶,從定義上來說,好配偶不是傻瓜。

閱讀的重要性,芒格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讀傳記類的書籍,你更能從別人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學習別人的智慧。

從《窮查理寶典》精煉的十二個大道理

三、多元思維模型

“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看來,每個問題都像釘子”。

第一,什麼是多元思維模型

研究人性的心理學表明,若你只能使用一兩種思維模型,將會扭曲現實。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維模型,或至少到你認為它符合你的模型為止。

為了解這個問題,你必須涉獵不同的學科,擁有橫跨許多個學科的知識模型,即多元思維模型。它借用並完美地糅合了許多來自各個傳統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

第二,幾種重要的思維模型

從以下幾種思維模型開始吧:

1、數學模型:複利原理、排列組合原理、決策樹理論

2、會計學:複式薄記與侷限

3、工程思維:費馬和帕斯卡的概率論、後備系統、斷裂點理論、臨界質量理論

4、統計學:高斯分佈

5、心理學:25種誤判心理學

6、微觀經濟學:規模優勢、品牌認同、專利高標特許經營、競爭性毀滅、能力圈

7、癌症手術法:以政府職員保險公司為例,它將某些不健康的業務砍掉,剩下健康業務得以保留下來。

四、芒格開的四味藥,保證讓你過上痛苦的生活

第一味藥,要反覆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

第二味藥,儘可能從你們自身的經驗獲得知識,儘量別從其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廣泛的吸取教訓,不管他們是古人還是今人。

第三味藥,當你們在人生的戰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嚴重的失敗時,就請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吧。

第四味藥,忽略小時候人們告訴我的那個鄉下人的故事。“要是知道我會死在哪裡就好啦,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

最後,儘可能地減少客觀性,如果你們認為忠實於自己就是永遠不改變你們年輕時的所有觀念,那麼你們不僅將會穩步地踏上通往極端無知的道路,而且還將走向事業中不愉快的經歷給你帶來的所有痛苦。

五、能力圈

每個人都有他的能力圈,要擴大那個能力圈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你必須弄清楚你們有什麼本領,如果你們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而你們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們註定會一敗塗地。你們必須弄清楚你們的優勢在那裡,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內競爭。

你需要做的,只是尋找一塊特殊的能力領域,並把精力放在那裡面就可以了。

如果你確有能力,你就會非常清楚你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沒有邊界的能力根本不能稱之為能力。

六、查理·芒格給年輕人的建議

第一,年輕人在工作中應該追求什麼?三個基本原則

1、別兜售你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2、別為你不尊敬和欽佩的人工作

3、只跟你喜歡的人同事

第二,對年輕人的人生建議

人生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難題,非常棘手的難題。我認為有三點有助於應付這些困難:

1、期望別太高

2、擁有幽默感

3、讓自己置身於朋友和家人的愛之中

最重要的是,要適應生活的變化。

從《窮查理寶典》精煉的十二個大道理

七、查理·芒格的五個觀念

第一個有用的觀念是,簡化任務的最佳方法一般是先解決那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

第二個有用的觀念是,惟有數學才能揭示科學的真實面貌,因為數學似乎是上帝的語言,如果缺乏數學運算能力,我們大多數人所過的生活中,你們將會像一個參加踢屁股比賽的獨腿人。

第三個有用的觀念是,光面正面思考問題是不夠的,你必須進行反面思考。“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第四個有用的觀念是,最好的、最具有實踐性的智慧是基本的學術智慧。但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前提:你必須以跨學科的方式思考。如果你想要完成,就自己著手去做。如果不想,就讓別人去做。

第五個有用的觀念是,真正的大效應,也就是lollapalooza效應,通常在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出現。

八、查理的檢查清單

第一,雙軌分析

  • 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主導了牽涉到的利益?(例如,宏觀的和微觀的經濟因素)
  • 當大腦處於潛意識狀態時,有哪些潛意識因素會自動以各種方式形成雖然有用但往往失靈的結論?(本能、情緒、貪婪等等的影響)

第二,投資和決策檢查清單

  • 查理的非正式檢查清單,詳細地列出了各種值得考慮的因素。

第三,超級簡單的普通觀念

  • 先解決那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
  • 利用數學運算能力
  • 逆向思考(反過來考慮問題)
  • 應用基本的跨學科智慧,永遠不要完全依賴他人
  • 注意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也就是lollapalooza效應

第四,基於心理學的傾向

  • 著名的人類誤判的25個標準原因
從《窮查理寶典》精煉的十二個大道理

九、三個道理

第一個道理: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你自己配得起它。學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第二個道理:正確的愛應該以仰慕為基礎。

第三個道理:獲得智慧是一種道德責任,為此必須堅持終身學習。如果沒有終身學習,你們大家將不會取得很高的成就。你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

當然掌握這些道理之後,你們必須不斷通過實踐去使用它們。

十、愛比克泰德的道德觀

1、控制你的情慾,以免它們報復你。

2、別根據你的願望來要求現實,應該依據現實來確定你的願望。

3、說話之前,先理解你要說的話。

4、智者不為他缺少的東西悲哀,而為他所擁有東西高興。

5、如果你想要進步,別在意別人覺得你很愚蠢。

6、自以為什麼都懂的人不可能開始學習。

7、你遇到什麼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出了什麼反應。

8、凡事盡力而為,別計較結果。

9、人若控制不了自己,自由便無從談起。

10、唯有受過教育的人是自由的。

11、困擾人們的並非事物,而是他們對事物的看法。

12、要和那些比你優秀的人為伴,他們能促使你做到最好。

13、富裕並非擁有很多財產,而是擁有很少需求。

十一、查理·芒格的投資原則檢查清單

從《窮查理寶典》精煉的十二個大道理


一、風險——所有投資評估應該從測量風險(尤其是信用的風險)開始

  • 測算合適的安全邊際
  • 避免和道德口質有問題的人交易
  • 堅持為預定的風險要求合適的補償
  • 永遠記住通貨膨脹和利率的風險
  • 避免犯下大錯;避免資本金持續虧損

二、獨立——“唯有在童話中,皇帝才會被告知自己沒穿衣服”

  • 客觀和理性的態度需要獨立思考
  • 記住,你是對是錯,並不取決於別人同意你還是反對你——惟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 隨大流只會讓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獲得中等的業績)

三、準備——“惟一的獲勝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並希望擁有一點洞察力。”

  • 通過廣泛的閱讀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生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聰明一點點
  • 比求勝的意願更重要的是做好準備的意願
  • 熟練地掌握各大學科的思維模型
  • 如果你想變得聰明,你必須不停地追問的問題是“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四、謙虛——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 只在自己明確界定的能力圈內行事
  • 辨認和核查否定性的證據
  • 抵制追求虛假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性的慾望
  • 最重要的是,別愚弄自己,而且要記住,你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人

五、嚴格分析——使用科學的方法和有效的檢查清單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錯誤和疏忽

  • 區分價值和價格、過程和行動、財富和規模
  • 記住淺顯的好過掌握深奧的
  • 成為一名商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宏觀經注意或者證券分析家
  • 考慮總體的風險和效益,永遠關注潛在的二階效應和更高層次的影響
  • 要朝前想、往後想——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

六、配置——正確地配置資本是投資者最重要的工作

  • 記住,最好的用途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來的(機會成本)
  • 好主意特別少——當時機對你有利時,狠狠的下賭注吧(機會成本)
  • 別“愛上”投資項目——要依情況而定,照機會而行

七、耐心——剋制人類天生愛行動的偏好

  •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愛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 避免多餘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
  • 幸運來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 享受結果,也享受過程,因為你活在過程當中

八、決心——當合適的時機出現時,要堅決地採取行動

  • 當別人貪婪時,要害怕;當別人害怕時,要貪婪
  • 機會來臨的次數不多,所以當它來臨時,抓住它
  • 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遊戲

九、改變——在生活中要學會改變和接受無法消除的複雜性

  • 認識和適應你身邊的世界的真實本質,別指望它來適應你
  • 不斷地挑戰和主動修正你“最愛的觀念”
  • 正視現實,即使你並不喜歡它——尤其當你不喜歡它的時候

十、專注——別把事情搞複雜,記住你原來要做的事

  • 記住,聲譽和正直是你最有價值的財產——而且能夠在瞬間化為烏有
  • 避免妄自尊大和厭倦無聊的情緒
  • 別因為過度關心細節而忽略了顯而易見的東西
  • 千萬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 直面你的大問題,別把它們藏起來

十二、二十五條人類誤判心理學

從《窮查理寶典》精煉的十二個大道理

1、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激勵機制是超級有用的,你可以通過“祖母的規矩”來成功控制自己的行為。具體來說,就是要求管理人員每天強迫他們自己先完成他們不喜歡然而必要的任務,再獎勵他們自己去處理那些他們喜歡的任務。

歐洲有個部落,每當集結號角吹響時,最後一個到達的士兵就會被殺死,於是沒有人願意跟這個部落打仗,這也是把懲罰機制用到了極致的一個表現。

2、喜歡/熱愛傾向

人類終身都會渴望得到許多和他毫無關係的他人的憐惜和欣賞。

它是一種心理調節工具,促使人們:

忽略其熱愛對象的缺點,對其百依百順;

偏愛那些能夠讓自己聯想起熱愛對象的人、物品和行動;

為了愛而扭曲其他事實。

那些有可能引起極度的熱愛和傾慕的人往往能夠發揮榜樣的作用,這對社會政策有極大的借鑑意義。

3、討厭/憎恨傾向

與喜歡/熱愛傾向一樣,也是一種心理調節工具,促使深陷其中的人們:

忽略其討厭對象的優點;

討厭那些能夠讓自己聯想起討厭對象的人、物品和行動;

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實。

這種扭曲往往很極端,導致人們的認知出現極大的偏差。

4、避免懷疑傾向

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有一種儘快作出決定,以此消除懷疑的傾向。

對策:人們在做決定之前,必須讓自己戴上一個客觀的“面具”,這個“面具”能夠讓人們客觀地看待問題。

是什麼引發避免懷疑疑向呢?“社會認可傾向”和“壓力影響傾向”會看到的,因素通常是:(1)困惑;(2)壓力。

5、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為了節省運算空間,人類的大腦會不願意作出改變。新思想不被接愛,是因為它們與原有的舊思想不一致。

在生活中維持許多好習慣,避免或者戒除許多壞習慣,這樣的生活才是明智的。

對策:防止一種壞習慣的養成要比改變它容易很多。

這種抗改變的模式主要是由如下幾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

(1)人類遠祖還是動物的時候,迅速作出決定對生存來說至關重要,這種抗改變的模式有助於更快地作出決定。

(2)遠祖通過群體協作而獲得優勢,如果不停改變則群體協作變得困難。

(3)進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辦法。

我們所有人都曾和許多冥頑不靈的人打過交道,那些人死抱著他們在小時候形成的錯誤觀念,直到進行墳墓還不肯放手。

正確的教育應該是一個提高認知能力的漫長過程,以便我們變得足夠有智慧,能夠摧毀那些因拒絕改變傾向而被保留的錯誤想法。

人們在獲取新身份的過程中作出的重大犧牲將會提高他們對這種身份的的忠誠度,“投名狀”“血誓”,這些都是避免不一致性傾向引發的後果。

本傑明·富蘭克林想得到某個重要人物的垂青,於是經常設法請那個人幫他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忙,比如說借一本書給他。從那以後,那個大人物就更加欣賞和信任富蘭克林的,因為一個不值得欣賞、不值得信任的富蘭克林與他借書給富蘭克林的行為中暗未的讚許並不一致。

在一個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之前,不能給他的頭腦套上一些鎖鏈,這是很重要的。

6、好奇心傾向

最好的現代教育機構能夠增強人們的好奇心,而好奇心能幫助人們防止或者減少其他心理傾向造成的糟糕後果。好奇心還能讓人們在正式教育結束很久之後依然擁有許多樂趣和智慧。

7、康德式公平傾向

康德以其“絕對命令”而聞名。所謂絕對命令是某種“黃金法則”,它要求人們遵守某些行為方式,如果所有人都遵守這些方式,那麼就能夠保證社會制度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

作為這種“公平分配”行為的自然後果,當人們期待然而沒有得到公平分配時,往往會表現出不滿的情緒。

8、豔羨/妒忌傾向

兄弟姐妹之間的妒忌明顯是非常強大的,並且兒童往往比成年更容妒忌自己的兄弟姐妹。這種結果也許是康德式公平傾向造成的。

查理•芒格同沃倫•巴菲特一起工作,分享對生活的觀察已已經幾十年了,聽到他不止一次明智的指出:“驅動這個世界的不是貪婪,而是妒忌。

如果你想過上痛苦的生活,那麼你一定要學會豔羨/妒忌。

9、回饋傾向

人類和螞蟻的歷史給我們的啟發是:

(1)大自然並沒有普遍的法則使得物種內部以德報怨的行為能夠推動物種的繁榮;

(2)如果一個國家對外交往時放棄以牙還牙的做法,這個國家是否有好的前景是不確定的;

(3)如果國與國之間都認為以德報怨是最好的相處之道,那麼人類的文化將要承擔極大的重任,因為人類的基因是幫不上多少忙的了。

現代有許多“路怒”,英文Road Rage。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在和平時代,人們之間的敵意也可以非常極端。

對策:延遲自己的反應

聰明的僱主試圖壓制從事採購工作的職員的回饋傾向。最簡單的對策最有效:別讓他們從供應商那裡得到任何好處。

西奧迪尼的實驗員所做的是作出小小的讓步,於是對方也作出了小小的讓步。

潛意識的回饋傾向是導致美國總統在水門醜聞中下臺的重要因素。

人類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也許就是情感關係,情感關係中的雙方更感興趣的是如何取悅對方,而非如何被取悅

10、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若要避免受到對從前之成功的簡單聯想誤導,請記住下面這段歷史。

例如,有個人愚蠢地賭場賭博,竟然贏了錢。這種虛無縹緲的關聯促使他反覆去那賭場,結果自然是輸得一塌糊塗。也有些人把錢交給資質平庸的朋友去投資,碰巧賺了大錢。嚐到甜頭後,他決定再次嘗試這種曾經取得成功的方法——結果很糟糕。

避免因為過去的成功而做蠢事的正確對策是:

(1)謹慎地審視以往的每次成功,找出這些成功裡面的偶然因素,以免受這些因素誤導,從而誇大了計劃中的新行動取得成功的概率

(2)看看新的行動將會遇到哪些在以往的成功經驗中有沒有出現的危險因素

“結婚前要睜大雙眼看清楚,結婚後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許這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法是正確的,但我喜歡一種更難做到的辦法:“實事求是地看清現實,可還是去愛。”

11、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

現實太過痛苦,令人無法承受,所以人們會扭曲各種事實,直到它們變得可以承受。

但有些人希望在生活中堅持下面這條鐵律:“未必有希望才能夠堅持。”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是非常可敬的。

12、自視過高的傾向

自視過高的人比比皆是。

稟賦效應”:人們作出決定後,就會覺得自己的決定很好,甚至比沒作出這種決定之前所認為的還要好。

有些人熱愛體育運動,自以為對各個隊伍之間的相對優勢十分了解,這些人會愚蠢地去買體育彩票,部分原因就在於人們會自動地過度讚賞他自己得出的複雜結論。

自視過高往往會導致致糟糕的僱傭決定,防止這種蠢事的正確對策是看輕面試的錢象,看重求職者以往的業績。

“托爾斯泰效應”:那些惡貫滿盈的罪犯並不認為他們自己有那麼壞。

(1)他們或認為自己從來沒有犯過罪,或

(2)考慮到他們遭遇的壓力和不幸,他們所做的事,所成為的人,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值得原諒的。人們不去改變自己,而是為自己那些可以改變的糟糕表現尋找藉口,這是極其重要的。

從個人層面來說,人們應該試圖面對兩個事實:

(1)如果一個人能夠改正糟糕的表現,卻沒有去改正在,而是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藉口,那他就是品德問題,而且將會遭受更多的損失;

(2)在要求嚴格的地方,比如說田徑隊或者通用電氣,如果一個人不做出應有的表現,而是不停地找藉口,那麼他遲早肯定會被開除的。

而機構化解這種“托爾斯泰效應”的對策是:

(1)建設一種公平的、唯才是用的、要求嚴格的文化,外加採用能夠提升士氣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

(2)開除最糟糕的不守規矩者。

避免因為自視過高而做傻事的最佳方法是,當你評價自己、你的親人朋友、你的財產和你過去未來的行動價值時,強迫自己要更加客觀。

在所有有益的驕傲中,最值得欽佩的是因為自己值得信賴而產生的驕傲。此外,一個人只要值得信賴,哪怕他選的道路崎嶇不平,他的生活也會比那些不值得信賴的人要好得多。

13、過度樂觀傾向

德摩斯梯尼說:“一個人想要什麼,就會相信什麼。”人們不但會表現出簡單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認,而且甚至在已經做得非常好的時候,還會表現出過度的樂觀。

對策:通過學習,習慣性地應用費馬和帕斯卡的概率論。

14、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

一個人從10美元中得到的快樂的分量,並不正好是等於失去10美元給他帶來的痛苦的分量。也就是說,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

人們在失去或者可能失去——財產、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哪怕只失去一點點時也是如此。

極端意識形態這種可悲的結果往往是由兩種心理傾向引起的:

(1)避免不一致性傾向;

(2)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也是導致某些賭徒傾家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使得賭徒輸錢之後急於扳平,輸得越多,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就越嚴重。

要避免因此而在公開報價拍賣會上付出愚蠢的價格,最佳的辦法是巴菲特的簡單做法:別去參加這些拍賣會。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在公司市值獲得巨大增長後從來不賣掉或者送掉哪怕一股股票,這種反應有些是由理性的計算引起的,而有些肯定是由如下幾種因素引起的:

(1)獎勵超級反應;

(2)避免不一致性造成的“維持現狀偏見”。

(3)自視過高傾向造成的“稟賦效應”。但這麼做最主要的非理性原因是受到某種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

15、社會認同傾向

年輕人最尊重的是他們的同齡人,而不是他們的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所以對於父母來說與其教訓子女,毋寧控制他們的交往朋友的質量。後者是更明智的做法。

社會認同傾向在什麼時候最容易被激發呢?許多經驗得出了下面這個明顯的答案:人們在感到困惑或者有壓力的時候,尤其是在既困惑又有壓力的時候,最容易受社會認同傾向影響。

所以對於人類社會而言,下面兩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在壞行為散播之前阻止它;

(2)倡導和展現所有的好行為。

社會認同傾向即從從眾心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

謝皮科綜合徵:“社會認同傾向”和“激勵機制引起的偏見”共同導致的現象,即不同流合汙者就會受到團隊排擠,甚至殺害。

旁觀者效應:看客,所有人的不作為。

對策:學會如何在其他人犯錯的時候,別以他們為榜樣,因為很少有比這個更值得掌握的技能。

16、對比錯誤反應傾向

對比錯誤反應傾向常常被用於從購買商品和服務的顧客身上賺取更多的錢。如查理·芒格的一個牌友告訴他,如果把青蛙丟到熱水裡,青蛙會立刻跳出來,但如果把青蛙放到常溫的水裡,然後用很慢的速度來燒這些水,那麼這隻青蛙最終會被燙死。

前後對比度細微的變化誤導之下,人們經常無法認識到通往終點的趨勢。

我們最好記住富蘭克林最有用的格方:“小小紕漏,能沉大船。”

17、壓力影響傾向

突然的壓力,比如遭遇威脅,會導致人體內部的腎上腺素激增,推動更快、更極端的反應。最經典的就是巴甫洛夫對狗的實驗。

輕度的壓力能夠輕微地改善人們的表現,激發潛力。而突然沉重的壓力,導致精神的崩潰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價值觀,進而引發徹底失調。

施加大量的壓力可能是治療最糟糕的疾病——喪失心智——的惟一方法。

18、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人類的大腦是有限和不完美的,它很容易滿足於容易得到的東西。

人類的大腦會高估容易得到的東西的重要性,因而展現出易得性——錯誤衡量傾向。

避免受易得性——錯誤衡量傾向影響的主要對策通常是按程序辦事,包括使用幾乎總是很有幫助的檢查清單。

另外一種對策就是模仿達爾文特別重視反面證據的做法。還有別一種對策,尋找一些知識淵博、富於懷疑精神、能言善辯的人,請他們扮演有觀點的反方角色。

對策:別隻是因為一樣事實或者一種觀念容易得到,就覺得它更為重要

19、不用就忘傾向

所有技能都會因為不用而退化。避免這種損失的正確對策就是使用“飛行模擬器”。

對於一個善於思考的人而言,把他的技能編排成一張檢查清單,並常常將這張清單上派上用場,也是很重要的。

許多技能唯有天天練習,才能維持在非常高的水平。鋼琴演奏家帕德雷夫斯曾經說過,如果他一天不練琴,他就會發現自己的演奏技巧下降,如果連續一星期不練,那就連聽眾都能察覺了。

人們只要勤奮就能降低不用就忘傾向的影響。

對策:聰明人在學習重要技能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到真正精通這種技能,他是不會停下來的。

20、化學物質錯誤影響傾向

這種傾向的破壞力極大,常常會給認知和生活帶來悲劇性的結果。

為改變自己的情緒以及感官體驗,使用酒精、毒品等化學物質麻痺自己。

對策:徹底擺脫化學物質的依賴,終身拒絕依賴使用酒精、香菸、毒品。

21、衰老—錯誤影響傾向

年齡的增長自然會造成認知衰退,而每個人認知衰退的時間早晚和速度快慢不盡相同。但有些人既使到了晚年,也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原來就掌握的技能,這種情況在橋牌比賽中屢見不鮮。

對策:帶著快樂不斷地思考和學習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延緩不可避免的衰退過程。

22、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人類社會被組織成等級文明的權力結構,這種文化增強了我們追隨領袖的傾向。

跟隨權威人物的心理傾向是很強大的,而且能夠使人們變得非常糊塗。

對策:選擇將權力交給誰時要很謹慎,因為權威人物一旦上臺,將會得到權威—錯誤影響傾向的幫助,那就很難被推翻。

23、廢話傾向

作為一種擁有語言天賦的社會動物,人類天生就有本事囉裡囉唆,說出一大堆給正在專心做正經事的人造成許多麻煩的廢話。

對策:聰明的行政機構應該採取一種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讓那些囉嗦、喜歡說廢話的人遠離嚴肅的工作。

24、重視理由傾向

如果老師在傳授知識時講明正確的原因,而非不給任何原因,那麼學生往往會學得更好。因此,不僅在發佈命令之前要想清楚原因,而且還把這些原因告訴命令接受者,沒有比這更明智的做法了。

因為,人們只有一絲不苟地把某個想法的原因都擺出來,這個想法才最容易被接受

人,尤其是生活在發達文化中的人,天生就熱愛準確的認知,以及獲取準確認知過程中得到的快樂。往往很多時候人們是需要一個理由。

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將直接和間接經驗懸掛在一個解釋“為什麼”的理論框架上,那麼他們對知識吸收和使用就會更加容易。

不幸的是,重視理由傾向是如此強大,乃至一個人給出的理由哪怕是毫無意義的或者是不準確的,也能使他的命令和要求更容易得到遵從。比如,實驗人員成功地插隊到排在複印機前面的長隊前頭,他給出的理由是:“我要複印幾分東西。”

25、Lollapalooza傾向

即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後果的傾向,這一種傾向是芒格原創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