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酒店坍塌背後,折射住宿業安全管理隱患

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讓大家的目光聚焦在了酒店住宿業。

3月7日晚,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南環路欣佳快捷酒店發生坍塌事故,導致多人被埋。據悉,疫情發生後,被泉州市鯉城區改造為區級醫學觀察點,用以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

引發該坍塌事故的具體原因還在調查中,但此事件折射出在高速擴張中的酒店、民宿、公寓等住宿業所存在安全管理隱患。

泉州酒店坍塌背后,折射住宿业安全管理隐患

事故酒店曾被行政處罰

泉州市鯉城區住建局局長張翼對媒體表示,事發樓房佔地5畝,建築面積約7000平方米,共有7層,屬於鋼結構房屋。該建築經查是2013年開始建設,2018年改造為欣佳酒店,並於當年6月開業,酒店有各類客房計66間。該建築一樓共有6間,其中兩間原為超市。今年春節前,房屋業主將一樓出租的超市收回重新改裝。3月7日晚上7時,房主接到現場施工人員電話稱,在進行作業的一樓房屋一根柱子發生變形。三、四分鐘後,樓體整體坍塌。

該酒店緣何會突然坍塌?

有接近人士向媒體透露,酒店所在建築的一層為汽車維修、銷售店鋪,2017年之前,每一層都是一個開闊的大廳。樓上要開欣佳酒店,2017年開始拉來水泥和磚,把寬敞的大廳砌牆,隔成了一個一個的小房間,2018年酒店開始營業。

還有網友爆料稱,垮塌原因或許是樓下4S店裝修將大樓承重牆拆除,導致整棟大樓垮塌。還有商戶對媒體表示,酒店在裝修期間,就曾引發同樓商戶對承重能力的擔憂。在酒店裝修的那兩三個月,因為壓力問題,一樓商戶的門窗玻璃被擠壓炸裂五、六塊,後來商戶搬走。

對此,張翼對媒體表示,該樓房坍塌是因為裝修還是原來結構問題,還需進一步甄別。

記者查閱攜程平臺看到,攜程顯示,這家欣佳快捷酒店評分為4.5分,329條評論中,差評有14條。有消費者稱“酒店性價比較高”“停車方便”。也有留言表示,“服務差”、“衛生一般”、“隔音差”等。

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12月4日,欣佳酒店因未按規定辦理住宿登記,被泉州市公安局鯉城分局責令立即整改,對該酒店處以警告並處罰款3000元。2018年11月16日,同樣被該部門以同一原因被處以警告並處罰款3000元。同日(2018年11月16日),酒店還因未執行住宿登記制度被警告並罰款3000元。此外,2019年7月17日,該酒店因未按照《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辦法》規定報送年度報告,被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鯉城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泉州酒店坍塌背后,折射住宿业安全管理隐患

行業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但無論是何種緣由,突如其來的建築坍塌折射一些出住宿行業弊端。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採訪瞭解到,這幾年酒店業競爭激烈,首旅如家、華住、錦江系等大型連鎖酒店以及諸多公寓品牌競相選址擴張,尤其是加盟商的爭奪更是白熱化,有些項目甚至是貼身競爭。不僅如此,洲際、希爾頓等原本注重高端酒店市場的外資品牌如今也紛紛瞄準中端或經濟型酒店細分市場,這讓住宿業選址和拓展項目的難度越來越高。

“正因為選址困難,競爭激烈,好的項目越來越難找,於是很多酒店就會尋求‘合租’模式,包括一些公寓項目也會如此。‘合租’就會產生隱患問題,比如,酒店有很高的消防等安全要求,但如果酒店或公寓項目的‘鄰居’是娛樂產業等,就會有發生糾紛的可能。直白來說,中低端住宿業缺乏建築安全許可和經營行政許可的環節,因此存在隱患。酒店與其他業態在同一建築體會涉及消防危險,酒店改建未經過安全評估則涉及建築安全,酒店與居住區混雜則涉及擾民因素。”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焱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

在採訪中,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數年前,吉林省通化市的如家快捷酒店發生火災,當時這場熊熊燃燒的大火,映照出經濟型酒店快速擴張過程中的選址風險和成本控制下的安全管理風險。這場大火就是與酒店附近的KTV著火有關,這類選址就是因為酒店項目發展過快,優質位置難拿,於是只能和其他業態一起經營,但其他業態可能會帶來風險,殃及到酒店住宿業。

此外,中低端酒店比較節省成本,阻燃材料是否到位,也是酒店住宿業界的一大問題。一位長期從事經濟型酒店工程的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正常情況下,客房內的窗簾、地板、玻璃和傢俱等都必須是阻燃的,阻燃玻璃每平方米約5元,普通玻璃只要1元,阻燃處理過的傢俱每間客房要2800元,沒有經過阻燃處理的僅2000元不到。因成本較高,很多酒店不願意作阻燃處理。此外,承重牆體等改建或一些危險改建、擴建操作等都是隱患。

一家大型連鎖酒店的高層管理者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正規的大型連鎖品牌酒店對於物業的前期選擇和勘察上有關於建築結構的認證項目的,對於承重,結構有問題的物業,或者按設計施工會影響原有物業結構和承重的,都會進行結構加固,施工預算也會增加。但是一些中小型酒店就不一定會進行專業的結構勘察。

“我們的酒店如果鄰居進行大規模施工,我們會關注他們的施工情況,包括結構性的破壞,我們第一時間回匯通工程部門予以交涉。和鄰居溝通的方式一是協調,二是向相關部門舉報。當然一般是希望可以協調。可是一些中小型酒店未必具有溝通解決的能力,也不一定採取舉報方式,於是就湊合著經營,一旦出問題就非常危險。”上述酒店高層管理者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飛速發展的共享住宿業也存在諸多隱患。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2019年7月2日發佈的《中國共享住宿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共享住宿市場交易額為165億元,同比增長37.5%。2018年我國主要共享住宿平臺房源量約350萬個,較上年增長16.7%,到2020年,我國共享民宿市場交易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共享民宿房源將超過600萬套。

“我國共享住宿飛速發展,但同時目前共享住宿亂象叢生,非法行為包括公佈虛假地址、虛假照片和證件、有的房東不查身份證,不向稅務局申報收入,有的甚至安裝針孔攝像頭。不登記、納稅的共享住宿比例越來越大,衝擊了合法經營住宿業的市場份額。目前我國各部門、各協會、各地已經出臺的相關規定都是指導性規範,我國尚無住宿行業的專門法律,解決住宿業各種糾紛還缺乏行業法律依據。今後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行業問題也亟待解決。”趙煥焱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