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重磅好消息!國家五部門發文強調基礎研究,正式確認深圳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1月21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五部門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國科發基〔2020〕46號)(以下簡稱《方案》),從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加強管理服務等8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第八章二十二條中正式確認:深圳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方案》明確“北京、上海、粵港澳科技創新中心和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應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加強基礎研究能力建設”。


這這意味著,繼北京、上海、合肥之後,深圳作為第四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被寫入國家五部委聯合下發的文件,正式宣告著深圳將邁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新階段。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3月5日,深圳市委常委會會議上也給予了回應:“深刻領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是國之重器的重要認識,牢牢把握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重大機遇,發揮科研機構、高校、企業技術創新的作用,切實加強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關於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可謂是深圳期待以久。深圳夢注意到:2018 年1月14 日,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提出:要規劃建設國家級綜合性科學、技術中心。這是深圳首次提出這一目標,被認為是提升深圳創新能級的戰略性舉措。為此,深圳近年也大舉推出了包括引進諾獎實驗室、國內外頂尖高校、科研院所、孔雀計劃等措施。在2018年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領銜來自深圳的全國人大代表共同聯名提交《關於在深圳建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建議》。建議認為,在深圳建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雙重意義,並提出從五方面著手加快深圳特色的世界一流學科集群建設。


特別是2018年4月16日“中興事件”後,深圳補科學基礎研究短板、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呼聲越來越緊迫。


緊接著,兩天後,2018年4月18日,深圳·光明營商環境推介會上突然對外宣佈:“牢牢把握科學城落戶光明重大戰略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最高標準、最大力度推進科學城建設,在光明集中佈局一批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前沿領域的大科學裝置群,加快集聚國內外頂尖創新資源,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主引擎,將光明建設成未來的新硅谷。”(>>2018年深圳光明要爆發了!深圳科學城+人工智能+石墨烯+生物等產業集群來了!)


自此,深圳的科學中心建設進入加速期。不僅光明,西麗湖、河套也加入進來了!深圳夢注意到,深圳市長在2019年5月的一次採訪中提到——深圳正在建規劃建設三座城:深港邊界4平方公里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學城和57平方公里的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加在一起約160平方公里,這裡將是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主陣地。據悉,年初廣州宣佈科學城5年內擬擴容至100平方公里,隨後,南沙科學城宣佈在建40平方公里!據悉,東莞中子科學城規劃面積53.3平方公里,前海對岸的中山將計劃打造一座18.27平方公里的科學城;綜合來看,深圳的規劃的科學城面積,仍然是大灣區最大的,為深圳的魄力點贊。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東莞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2020年1月份傳來消息:松山湖中子科學城正式更名為松山湖科學城,其面積也由原來的53.3平方公里優化調整至90.52平方公里,整體涵蓋松山湖和大朗、大嶺山、黃江一園三鎮具有戰略價值的相關區域,並由原規劃的“兩核一軸多區”升級為“一軸一區兩心三組團”的宏大格局。(>>東莞深圳突然宣佈!190平方公里科學城騰空出世!深圳又一個交通樞紐也要來了)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5月21日,深圳召開深圳市政府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專門邀請廣東省發改委主任、省大灣區辦主任葛長偉來深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專題輔導報告,在這次的輔導報告中,葛長偉透露現在國家已經基本同意在粵港澳大灣區以國際科創中心為依託,佈局一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就是要加強基礎研究,其中還特別透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創建,深圳積極性非常高。


隨後,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佈,在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具體措施提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2020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

在深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


在全力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中提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平臺建設,力爭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實現新突破。"(>>詳見:廣東官宣!深圳50個利好來了!)


什麼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國家科技領域競爭的重要平臺,是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基礎平臺。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助於匯聚世界一流科學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學難題和前沿科技瓶頸,顯著提升中國基礎研究水平,強化原始創新能力。


截至2019年8月,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獲批。20201月21日,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五部門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中,正式確認深圳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科學中心怎麼建設?


科學中心怎麼建設?首先是大科學裝置。


大科學裝置對於催生世界一流科研成果有多重要?據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原主任吳季曾對媒體稱其調研的結果:“100多年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大概1950年以前,只有1項來自大科學裝置。到1970年以後,就有超過40%來自大科學裝置,比如天文望遠鏡或者科學衛星、加速器等等。到了1990年以後,這一比例高達48%。”


正如媒體報道:細數近年來我國重大科學發現,擁有強大、先進的科研儀器——尤其是大科學裝置,越來越成為必要條件。“重大突破科研儀器先行”,這在全球科技界早已形成共識。


以大科學裝置來看,目前,全國已經建成的大科學裝置22個,國家“十三五”規劃新建大科學裝置16個,其中合肥依託中國科技大學取得8個,北京有7個,僅次於合肥,上海有5個,合肥、上海和北京這三座城市,其大科學裝置總數佔全國的50%。南京、哈爾濱、武漢、蘭州也分別擁有2個。而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有116家,上海有44家,廣州有20家,深圳僅有6家。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值得一提是,深圳從2018年起,深圳市每年安排不少於30%的財政科技專項經費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同時積極爭取和佈局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科學裝置,為一流人才的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搭建更好的平臺。


深圳未來的科學中心將如何發展?我們從2020深圳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梳理一下:

2020深圳55個機會來了!讀懂它,你今年可能就會發達!


01


光明科學城


高標準建設光明科學城。堅持規劃引領、環境為重、配套優先,加快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樓、光明雲谷、光明小鎮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材料基因組、精準醫學影像、國家超算中心二期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建設標誌性、稀缺性綜合粒子設施,構建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前沿交叉研究高地。


目前,光明科學城創新資源紛紛落地,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大科學裝置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光明科學城中心區設計方案出爐!1月6日,光明科學城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方案評審會在福田區香格里拉酒店舉行。會議邀請了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築設計等方面的9名海內外專家組成評委會,對10家設計團隊的方案進行評議,最終評選出三個優勝單位。


前三名獲獎方案,依先後順序為3號、9號、4號。


效果圖


● ●歷時4個月 評選出10家入圍機構● ●


本次國際諮詢方案評審會,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區人民政府主辦,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承辦,歷時4個多月精心籌備。


2019年9月12日,光明科學城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向全球發佈徵集公告,先後接到來自世界各地近百家設計機構組成的51個設計團隊的報名,涵蓋美國、德國、日本等13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10月11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光明管理局組織召開資格預審會,經過層層篩選、優中選優,最終評選出10家入圍機構開展下一步城市設計工作。


光明科學城中心區是深圳未來城市綜合開發價值極高的區域


光明科學城中心區位於深圳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廣深港澳科創走廊的關鍵節點。光明科學城中心區生態景觀資源得天獨厚,數條城際、城軌線路交織匯聚,是深圳未來城市綜合開發價值極高的區域。在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光明科學城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節點上,為落實深圳市政府“以最高水平、最高標準謀劃建設科學城”的工作要求,光明科學城中心區要以創建新一代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區國際範例、建設二十一世紀科技創新戰略服務高地和樹立新時代灣區綠色智慧可持續發展標杆為目標。


此次光明科學城中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旨在面向全球徵集最具創意、最能體現光明科學城特色,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城市設計理念和具有實操性的空間設計方案,實現科學城中心區“科學之都、灣區之芯、綠色之城”的總體目標,為科學城目標人群提供一個宜研宜居的綠色生態智慧城區,為粵港澳大灣區提供兼具國際品質與地方特色的發展範例。接下來,光明區將對入圍的所有方案進行整合提升,形成光明科學城中心區未來願景和建設藍圖,傾力加速打造光明科學城中心區。(來源:深圳新聞網、南方都市報)



2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


高起點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建設。突出校科企聯動,共建

前沿交叉學科、實驗室和基礎研究機構,加快建設鵬城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科技企業,打造高水平的高校集群、實驗室集群、孵化器集群,建設世界一流科教城。


目前,西麗湖國際科教城上升為科技部、廣東省和深圳市共建戰略,傑曼諾夫數學中心等5家高水平實驗室落地。


西麗湖科教城最早的雛形是環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在2016年首次公開提出,計劃打造為深圳源頭創新核心策源地。


在近期公佈的建設先行示範區方案中,在前列位置中被單獨提及,可見重要地位。


根據最新的規劃,在原環西麗湖的基礎上,國際科教城將範圍拓展至總面積57.1平方公里。


目前,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已經形成1個總體規劃,空間規劃、產業規劃、配套規劃3個。

經過一年多的調研論證,《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空間規劃綱要》基本確定了以西麗湖為心;依託沙河西路的南北軸,依託留仙大道的東西軸;大學城創新片區,石壁龍創新片區,西麗中心區的“一心、兩軸、三區”的城市整體空間佈局。


重點發展大學城、留仙洞、石壁龍、燕清溪、白石嶺、西麗高鐵樞紐等空間載體,在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中,將留仙洞、石壁龍、大學城三個區域納入國家高新區範圍,基本覆蓋了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高新區戰略的佈局,也為未來科教城的高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機遇。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核心片區國際招標


深圳市建築工務署2019年11月18日發佈鵬城實驗室石壁龍園區一期建設工程方案及建築專業初步設計公告,本次招標需要投標單位提供的設計方案主要內容是一期40.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建築專業初步設計,及園區136萬平方米的總體概念規劃設計,設計費暫定3670.24萬元人民幣(含稅)。

項目用地選址位於南山區西麗石壁龍地塊北部片區,麗康路西向延長線至寶石路與寶石路、松白路圍合的三角區域。總體規劃用地136萬㎡(2039畝),總建築面積150萬㎡。擬開展實驗室石壁龍園區一期工程位於總體規劃設計區域最南側(松白路以西,麗康路西延線以北),建設用地19.9萬㎡(298畝),建築面積40.8萬㎡。

鵬城實驗室石壁龍園區項目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寶安區交匯處,坐落於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重點規劃片區—石壁龍片區。距離深圳寶安機場12公里,距離規劃中的西麗高鐵站6公里,對外交通十分便利。



3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高水平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瞄準建設國際規則對接區和開放創新先導區,制定實施合作區“1+N”規劃體系,推動出臺便利創新要素流動的配套支持政策,努力在科研管理體制、稅制、法制、新技術應用等方面先行探索。


目前,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1+N”項目集中開工。

深圳3平方公里“未來之城”!深港合作區深方園區首批項目規劃效果圖曝光!


深圳夢曾發佈過:深圳宣佈再投615億,打造一座“未來之城”!如今這座城的首批項目建築效果圖曝光!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將把握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聚焦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科學研究,重點發展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新材料技術、微電子技術、金融科技六大方向,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目標,擬引入一批國家級科研機構,以高標準打造國際化研發平臺。


定了!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首批項目將這樣建,建築方案設計建築方案設計結果已出爐,中標方案為德國施耐德+舒馬赫建築事務所設計的 Schneider Schumacher。


據瞭解,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首批項目(B105-0042、B105-0119)建築方案設計國際招標項目方案定標會已於2019年9月29日召開。


招標人依法組建定標委員會,定標委員會對兩家候選中標方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2家中標候選單位中評選出一家中標單位。中標單位為:schneider+schumacher Staedtebau GmbH(德國施耐德+舒馬赫建築事務所)。


先來欣賞一波效果圖

↓↓↓


項目區位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以下簡稱“合作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綜合性平臺,是國家離岸創新新高地、大灣區創新發展新引擎、港深跨境深度合作新支點、國際化創新合作新平臺。合作區位於深圳與香港接壤地帶,是深港協同、國際國內創新資源雙向流動和高效聚合的最佳接合部。


合作區分為深方園區與港方園區,深方園區規劃範圍約3平方公里,形成“一心兩翼”空間佈局。“一心”是在口岸建設綜合服務樞紐,“西翼”為福田保稅區,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實施封閉監管圍網控制。


合作區深方園區把握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聚焦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基礎科學研究,重點發展醫療科技、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新材料技術、微電子技術、金融科技六大方向,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目標,擬引入一批國家級科研機構,以高標準打造國際化研發平臺。


合作區深方園區景觀資源條件良好,南臨深圳河與米埔溼地,西臨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保護、修復溼地生態,提高生態涵養能力,保護鳥類飛行通道,是合作區開發建設的重要責任。


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首批項目(B105-0042、B105-0119)(以下簡稱“本項目”),作為西翼重點推動的建設項目,開發意義重大,具有標誌性引領作用,要按照 “全球視野、國際標準、高點定位”的建設要求實施,為合作區全面建設展開起引領示範作用。


項目區位和現狀


本項目位於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西翼福田保稅區內,處於海關圍網內部。項目四至範圍為:紅花路、紫荊道、市花路、桃花路所圍合的區域。兩個地塊間瑞香道現狀為進出保稅區海關圍網的通道,瑞香道北側為海關車輛檢查出入口,遠期該檢查出入口會遷移。現狀用地為地鐵3號線臨時施工場地。


項目周邊區域交通概況


項目基地交通現狀


項目情況


本項目總佔地面積約26168㎡,由西側地塊(宗地號B105-0042)和東側地塊(宗地號B105-0119)兩塊用地構成,其中西側地塊(B105-0042)面積為10832㎡,東側地塊(B105-0119)面積為15336㎡,用地性質均為新型產業用地(M0)。


總計容建築面積約15.7萬㎡,包含研發用房計容建築面積約14.3萬㎡(含實驗室4.6萬㎡),配套用房約1.1萬㎡(其中會議交流展示中心5000㎡,商業用房6000㎡),公共配套設施3500㎡(110KV變電站)。另有,地下不計容建築面積約3.3萬㎡。


由施耐德+舒馬赫(Schneider + schumacher)設計的建築群直接位於河上,逐漸從河岸升起,直至一座120米高的辦公大樓。整體設計方法代表著新一代的研究大樓,該大樓為實驗室和辦公室提供房間,以及展覽區域,會議室和休閒設施,供科學家之間進行非正式交流。


兩排越來越高的玻璃建築在它們之間的空間中創建了一個綠色庭院。每一層的屋頂平臺都很有特色-可以看到河對岸的香港“溼地”。(來源:深圳地產號、梅飲雪飛鳳、深圳投控官網、規劃先鋒)


深圳大科學裝置


▍已建成:


1、未來網絡基礎設施


2、深圳國家基因庫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國家基因庫是服務於國家戰略的國家級公益性創新科研及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我國首個獲批籌建的國家級基因庫,以對生物資源的存、讀、寫能力為基礎,搭建起基因資源挖掘的公益性、開放性、支撐性、引領性服務平臺,將建設成為引領我國生命科學和生物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科技力量。(國家基因庫官網)


3、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是隸屬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的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中心配置國產曙光6000超級計算機系統,是深圳市建市以來由市政府投資最大的國家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總投資12.3億元人民幣,其中國家科技部撥款2億元。


中心立足深圳,服務全國和東南亞地區,堅持“以技術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追求、以服務為根本”的方向,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成為技術先進、功能齊全、服務一流的國際化超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官網)


▍在建和已規劃 :


4、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深圳拓展設施


5、空間引力波探測地面模擬裝置


6、腦模擬與腦解析設施(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


7、合成生物研究設施(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


8、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裝置(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牽頭與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西部超導、邁瑞醫療等校企共同推進)


9、材料基因組平臺


其他:

鵬城實驗室(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宣佈與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開展合作,已經初步建成“雲腦”“靶場”“雲網”三大科學裝置。其中,“雲腦”是面向全國提供分佈式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未來的計算能力預計可以達到1E ops,存儲容量預計達到200PB,有望成為軟硬件一體化的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


實驗室與平臺


鵬城實驗室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鵬城實驗室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為依託單位,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為、中興通訊、騰訊、深圳國家超算中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業等優勢單位共建。

實驗室場地規劃

省實驗室整體規劃土地使用面積134萬平方米(即2000畝),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一期建設用地規劃在南山區石壁龍片區。建設期間,實驗室啟動過渡場地位於大沙河創新走廊的核心發展片區——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萬科雲城一期8棟,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

過渡場地

規劃園區建設期間,以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萬科雲城一期8棟(建築面積5.3萬平方米)為實驗室過渡場地。


園區規劃

整體規劃土地使用面積134萬平方米(2000畝),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一期建設規劃於南山區石壁龍片區。

規劃綜合辦公樓環境8萬平方米,科研辦公環境與試驗環境為40萬平方米,重大戰略工程場地35萬平方米,產業孵化環境為10萬平方米,規劃通信服務中心環境為12萬平方米,相應配套服務環境為45萬平方米。



深圳灣實驗室


重大機遇!深圳再被委以重任:中國第4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來了

深圳灣實驗室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為依託單位(由深圳市和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共同舉辦),深圳灣實驗室以深圳健康科學研究院為直屬研究機構,協同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深圳數字生命研究院以及相關領域具有研究基礎和應用優勢的單位合作共建。


深圳灣實驗室立足中國最具創新力的城市深圳,整合北京大學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生命健康研究優勢資源,吸納全國乃至全球的頂尖人才,圍繞生命信息,醫學工程和創新藥物研究三個方面,開展生物醫學領域前沿研究,解決人口與健康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建立健康科學研究的全方位、跨尺度、全週期的重大裝置平臺,包括生物醫學成像平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平臺、尖端基因技術與組學平臺、生物醫藥篩選平臺和臨床醫學研究平臺。


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已正式獲批,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設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諾獎實驗室


實驗室名稱諾貝爾獎得主項目依託單位組建時間勞特伯生物醫學成像研究中心實驗室

保羅·勞特伯,獲2003年諾貝爾獎醫學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2007年格拉布斯研究院

羅伯特·格拉布,獲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

南方科技大學

2016年10月12日

中村修二激光照明實驗室

中村修二,獲2014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

深圳市中光工業技術研究院

2016年12月13日

科比爾卡創新藥物開發研究院阿里耶·瓦謝爾,獲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2017年4月10日

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布萊恩·科比爾卡,獲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2017年4月10日

薩金特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所託馬斯·薩金特,獲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

2017年6月8日

馬歇爾生物醫學工程實驗室巴里·馬歇爾,獲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深圳大學以及深圳市鴻美診斷技術有限公司

2017年9月21日簽約

深圳蓋姆石墨烯研究中心安德烈·蓋姆,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2017年12月4日

霍夫曼先進材料研究院羅德·霍夫曼,獲1981年諾貝爾化學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2018年1月12日簽約

索維奇智能新材料實驗室讓 · 皮埃爾 · 索維奇,2016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標朗環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設立2019年 4月12日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深圳名單

(截止2019年10月)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託單位

所屬市

4

廣東省生物醫學信息檢測與超聲成像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6

廣東省新發傳染病診治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

11

廣東省男性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

26

廣東省化學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35

廣東省城市空間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

深圳大學

深圳市

36

廣東省空天通信與網絡技術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深圳市

40

廣東省高通量基因組測序與合成編輯應用重點實驗室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

深圳市

42

廣東省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45

廣東省機器視覺與虛擬現實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

46

廣東省磁共振成像與多模系統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

49

廣東省光機電一體化重點實驗室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深圳市

51

廣東省普及型高性能計算機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55

廣東省數字電視系統重點實驗室

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

深圳市

62

廣東省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

63

廣東省光電子器件與系統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71

廣東省植物表觀遺傳學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129

廣東省新能源材料設計與計算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130

廣東省微納光機電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131

廣東省熱管理工程與材料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144

廣東省濱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154

廣東省電驅動力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

南方科技大學

深圳市

158

廣東省高密度電子封裝關鍵材料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

159

廣東省納米微米材料研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167

廣東省超材料微波射頻重點實驗室

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

深圳市

176

廣東省土壤與地下水汙染防控及修復重點實驗室

南方科技大學

深圳市

197

廣東省泌尿生殖腫瘤系統與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

199

廣東省基因組穩定性與疾病防治重點實驗室

深圳大學

深圳市

200

廣東省腦連接圖譜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

201

廣東省細胞微環境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南方科技大學

深圳市

219

廣東省腦科學及疾病與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

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

深圳市

221

廣東省納米醫藥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深圳市

233

廣東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市


深圳擬上億元資助重點實驗室籌建目前國家級創新載體已達118家


深圳圳市科創委根據《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擬對2020年度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以及重點實驗室組建相關項目進行資助,共有22家實驗室上榜,擬資助總金額達1.1億元。截至2019年11月底,深圳擁有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等各類創新載體累計達到2260家,其中國家級118家,省部級605家。


延伸閱讀:2015年統計顯示,深圳有14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其中6家依託企業建設,分別是:

依託該光啟研究院建設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依託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基因組學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依託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移動網絡和移動多媒體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依託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無線通信接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依託中廣核工程有限公司的核電安全監控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


8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依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設依託單位分別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兩家實驗室)、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大學、深圳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深圳市國土資源創新研究中心。


現有/在建/籌建大學名錄


1)深圳大學2)南方科技大學3)深圳技術大學4)北大匯豐商學院[本部]5)香港中文[深]大學/亞洲名校6)中山[深]大學7)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8)中科院大學深圳校區9)深圳市高級技師學院10)深圳職業信息技術學院/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11)深圳職業技術學院12)北大深圳校區13)清華國際校區14)哈工大深圳校區[投檔分高於本部]15)北理-莫斯科大學16)列賓美術深圳學院/俄17)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美18)天津大學-佐治亞理工深圳學院/美19)湖大-羅切斯特深圳設計學院/美20)羅格斯大學深圳創新學院/美21)墨爾本生命與健康工程學院/澳22)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澳23)吉大-昆士蘭大學深圳學院/澳24)深大-希伯來學院/以色列25)北大-劍橋大學深圳校區/英26)南開-牛津大學深圳研究院/英27)新加坡國立大學深圳分校/新28)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29)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學院30)暨大深圳旅遊學院31)深圳國際設計學院32)深圳國際太空科技學院33)深圳高等藝術學院/深圳音樂學院34)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35)深圳國際海洋大學

36)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

37)深圳師範大學(籌)

38)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

39)北京理工大學深圳汽車研究院項目

40)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

41)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學院

42)武漢大學深圳校區

43)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

44)北大深圳校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