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終獎:東漢最土豪,清朝最摳門

每當年關將近的時候,學生最關心的是考試成績,小夫妻最關心的是去誰家過年,而像咱這樣的職場人士最關心的莫過於老闆年終到底給多少年終獎。說到年終獎,這就充分證明我們國家是一個具有濃厚人文主義情懷的國度,至少在東漢時期就有了類似的年終獎了。

根據史料記載,在臘月初,皇帝就開始給文武百官發放年終福利了。除了現金福利之外,還有牛肉、大米,這些都會根據官員職務、級別大小分別進行賞賜。據說當時的三公和大將軍領這一回年終獎相當於一年的工資了,但不同的朝代有較大差異。

古代年終獎:東漢最土豪,清朝最摳門


比如說宋代,因為官員的俸祿很高,所以年終獎就並不是太高了,但並不是說沒有,因為每年冬至皇帝都會給高級別的官員發放年終大禮包,這個大禮包都有什麼呢?每人5只羊,五單面5擔米,還有兩罈子黃酒。這就好比咱父輩那一代的單位,為了彰顯自己的企業文化,年終必須要有物質獎勵,每年過年都會給員工髮帶魚,發米麵油。當然,員工也好炫耀說這是自己廠子發的,這是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古代年終獎:東漢最土豪,清朝最摳門

歷朝歷代的京官年終獎朝廷步伐,但與地方官員相比,因為京官的規矩比較多,又是皇城底下,自然手就得縮一縮,而地方官員來錢的渠道很多。但對地方上的官員而言,他們非常信奉朝上有人好辦事的理念。他們為了獲取信息,得到京官的照應,每當冬日臨近,往往都會以為京官購置取暖木炭為名,向六部官員孝敬錢財。因此,京官們也就可以憑此大撈一筆。

古代年終獎:東漢最土豪,清朝最摳門

朝廷裡面這些小官小吏們的年終獎在哪呢?正所謂上有政策下就有對策,小官小吏的年終獎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創收,並且方法還挺多。比如說在秦漢魏晉時期,那時候公文是寫在竹簡上的,公文在傳遞過程當中,快遞小哥是需要口袋把公文裝起來的,再糊上泥膠,蓋上公章,另一個部門收到口袋剝掉膠泥,把公文倒出來,裝公文的口袋就成了廢品了,那時候裝竹簡的口袋有皮質的、有絲織的,也有布的,這些都是可以賣錢的。一年下來也攢了不少口袋,到了年底運到市場上賣掉便有了一份收入。

再比如說唐朝和宋朝,有一段時間,政府是允許各州府衙門向民間放高利貸,高利貸的本金有朝廷撥付的本錢,也有官員們自己湊的集資款,獲得的利潤,國家財政它只能抽小頭而地方是留大頭的,所以大部分利息都存進了這個地方的小金庫裡頭。這些錢一部分就會在年末拿出來給這些小官小吏們買年貨、發紅包,也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