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案例-炒股20來年賺了四套房子

在武漢的東湖邊,炒股20年賺了4套房子,和朋友耕種著3畝菜園的股民張月,被朋友稱為種菜哥。此輪股市大震盪,種菜哥本金超百萬的賬戶一度虧損50%,但他卻十分淡定,依舊每天到菜園澆水施肥,他說:“炒股有時候就像種菜,要提前播種,還要去澆水守候,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會有收穫。”

  昨日,記者來到種菜哥的菜園子,他敞開心扉,談起了自己獨特的炒股生活。

  談經歷4套房都是炒股賺的

  昨日,張月告訴記者,他月初剛在光谷買了一套房子,這是他用炒股賺錢買的第四套房子。張月笑著說,他已實現財務自由,所以比較率性自由。愛好戶外驢行的他,QQ空間裡全是和朋友們四處遊山玩水的照片。

1994年,20多歲的張月,離開了原單位,跳槽到了一個投資公司,從接觸“漢櫃”開始,成為資本市場一個小學徒。

  然而,市場不可能一路平坦,用種菜哥的話說,1996年到2007年,是一個“很折磨人的過程”,磨出了淡定的心態。“說白了,在股市的成長是靠金錢來洗滌的,我來來回回掙了一些資產,在面對風暴和洗禮的時候,我能控制住自己了。”

  張月稱,20多年的炒股生涯,經歷了數輪牛熊市,他一年中平均有9個月被套,只有3個月賺錢。他認為,牛市中被套是加倉的機會。

  捉住牛股萬達院線(76.010, 0.28, 0.37%)

  這波牛市最讓他自豪的是萬達[微博]院線(002739,股吧),3月初他看到該股放量橫盤,且沒有跌破支撐位;陽線多於陰線,短期均線多頭排列,便在93元前後分批買入。發現牛股的他在朋友圈表示,“與首富王健林做朋友,萬達院線看到300元,爭取做到200元。”不少朋友都認為他瘋了。

  隨後的兩個月,該股一路上漲,從四月中下旬開始,他分批在160元左右賣掉,加上持股盤中做T,整體獲利豐厚。不過,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此後一週,該股依然瘋漲,5月13日最高漲到248元。

  對於這種高價股的大膽看好,張月說是看未來的預期。事實上,他比一般的股民要謹慎很多。6月16日,他一直持有的中天城投(6.230, 0.02, 0.32%)(000540,股吧)網上傳出負面消息,儘管未經核實,他還是全部賣出,只賺了20%。“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寧可錯過也不要犯錯誤”。

  談種菜能幫人找到平靜

  去年底,他和30多個炒股的朋友眾籌,開始在東湖邊的畢閣山下種菜。“和莊家拼,要拼耐性,你挨套我也挨套,我的身體比你好,我吃的比你健康,我怎麼會扛不住你?”張月開玩笑說。

  一群炒股票的人去種菜,最初的時候,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行為,以為他只是圖好玩。半年多過去,滿眼的紅薯、毛豆、南瓜、秋葵、四季豆、向日葵(4.900, 0.00, 0.00%)……20多種瓜果蔬菜都有了收成,沒有人再懷疑他的誠意。

  張月說,股票市場是人性的檢驗場,市場會用資金倍增的方式獎賞“好人品”,比如謙卑、自律、勇敢、刻苦、忍耐、冷靜等,同時市場也會以虧損加倍懲罰“壞人品”,比如貪婪、恐懼、衝動、浮躁、自大、懶惰等。而種菜,正是考驗人品和意志力的過程。

  股票跌了,他會來種菜,股票漲了,他也來種菜,“種菜能幫我找到平靜,當生菜、小白菜、四季豆等著我潑糞澆水,我感覺我慢慢忘記了困惑,菜地把車水馬龍還有那些喧囂的聲音都攔在了外面。”

  談暴跌最多時虧損達50%

  對於這輪暴跌,張月坦言,5000點前後的調整是想到的,甚至想過出現上千點的調整,但沒想到最多跌了1800點。他始終相信牛市仍在,並相信政府救市效果,儘管減了一部分倉位,但最多時一度虧損50%。

  今年4月初,大盤在4000點時,他就開始擔心大盤會來一次半夜雞叫的大調整,於是,他配置了中國人壽(20.390, 0.02, 0.10%)(601628,股吧)、招商銀行(17.500, 0.10, 0.57%)(600036,股吧)。隨後兩個月,大盤一路創出新高到5178點,指標股反而萎靡不振。在獨守一個月的大金融股後,他返身回到強趨勢股中。

  他重倉買入中天城投、首開股份(11.210, 0.38, 3.51%)(600376,股吧)等,一時間摧城拔寨。在6月12日後,由於手中個股依然不斷創出新高,他逐一兌現利潤轉出市場後,將本金扎進回調強勢股錦江投資(31.660, -0.70, -2.16%)(600650,股吧)中,隨後跌停不斷,不到一週就虧損30%。不習慣割肉的他,選擇就地臥倒。不過,中途做了一次換股,把三分之一倉位的錦江投資換成50ETF,現在看是一次非常正確的操作,之後錦江投資繼續大跌,虧損50%,50ETF反而盈利。

  他分析,這次的暴跌與以往比有多個新特點,一是槓桿資金龐大,這是此前未有的;二是互聯網有明顯的放大效應;三是國家救市力度空前。

  本週,他準備調倉換股,買入自己心目中的牛股。他認為,這次暴跌給了二次上車的機會,接下來的行情應該是慢牛,看好“一帶一路”和“互聯網+”。

  一直低調的他,願意接受本報獨家專訪,也讓他的一些朋友不解。昨日,他在微信朋友圈寫道:“我希望藉助自己炒股一生、被套一生的經歷告訴他們,這次暴跌真不算什麼。養成好的操作習慣,不要對自己每個節點的操作過於精益求精的苛求,那樣,你一定會在股市大賺小賠。”

  炒股業績

  賬戶本金超百萬元。

  去年1月—今年6月15日,賺了兩倍,利潤全部轉移出賬戶。

  6月15日—7月8日,賬戶虧損達50%。

  7月9日—7月10日,賬戶虧損降至35%。

  7月13日—7月14日,賬戶虧損減少至20%。

  談操作及時轉出利潤

  除了週末和朋友去爬山驢行外,張月會覆盤,只研究漲幅前100和跌幅前100的股票,他總結了自己的四個操作原則。

1、賬戶資金只轉出不轉進。張月表示,他賺的利潤全部轉走,賬戶資金只轉出不轉進。即使滿倉被套,也不再往賬戶裡打入資金補倉。他稱,不少股民喜歡滾雪球,如果遇到暴跌,有可能賺的越多虧的越多。

  2、趨勢為王。對於選股,張月認為,在基本面良好的基礎上,會選處在上升通道中的股票。再有概念題材,就更好。上升通道中的股票有兩個重要特徵:底部放量、均線向上走。在趨勢形成後,做右側交易。崇拜巴菲特的他稱,從價值投資的角度選股,包括行業、基本面等,把握其“質”;而操作中則根據趨勢選擇買賣點和中間的高拋低吸,抓住其“勢”。

  3、牛股意識。他認為,股票也是有血統的,牛市中要追求翻倍。他最喜歡的方式是漲停板(特別是一字板)之後跟進第二波,幾無失手。分批建倉,分批賣出,平衡市場變動之間的差價。

  4、不輕易割肉。他認為“長線是金”,不能輕易割肉,除非兩種情況出現:公司基本面出現問題;遇到系統性風險。當然,這一點很多投資者不認同,他也認為僅代表自己的操作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