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榆林,在中央電視臺播報天氣預報時,很靠前的一個城市名。以前,它只是一個地名,現在,我要去親近它,突然有莫名的激動。

激動之後,就有些恐懼。那裡不通高鐵,我買不上火車的臥鋪票。搶了一張硬座,夜車,13個小時。想想就頭疼。但是,我不願意放棄執念,我要去榆林。

榆林,從地理位上看,它在陝西最北端,是徹底的陝北。那是一塊神秘的土地,在我的想象裡,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高坡,數不清的窯洞,白羊肚手巾紅腰帶,小麥色的臉膛,高亢的民歌。那裡,是作家路遙的故鄉,小說《人生》裡高加林和劉巧珍生活的地方。那裡,“紅色的霞朵,橘黃色的山尖,羊群在綠色的草叢裡滾動著點點白色。”高加林想著擺脫那種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宿命,嚴峻的生活把他趕上了塵土飛揚的路。那時我年少,沒有書讀,有線廣播是我走近文學的媒介。

懷著對那方土地的嚮往,夜半時分我在兗州站登上北去的列車。擁擠的車廂裡,很多人擠在過道里。我抱著膀子,儘量地少佔空間。顛簸了一夜,半夢半醒之間,身體的每個關節都被拆解過千百次,有一種堅強叫忍耐,有一種忍耐叫忍無可忍。一個年輕人嘟嘟嚕嚕,他補的票沒了座。又上來一胖大媽,擠在我左側,在大家悄無聲息的睏倦裡,振臂高呼,隔了半個世紀的激情依然火熱,車廂成了她不老的青春舞臺。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黑夜被無限的拉長,火車晃來晃去,把時間一點一點灑落在窗外不可知的無限山川裡。疲憊的臉上被長夜剝離了生之愉悅,煎熬的盡頭似乎是一片炫麗的霞光。可是,我想錯了,時間已是早晨,曙光被潛入夜的冷雨吞噬了。

中午時分,火車在雨中停駐。榆林到了!拉著行李箱從站臺出來,旅客匆匆的身影打碎在溼漉漉的水泥地面上。

舊友重逢,也有神交已久的新面孔,聚到一起,有一種溫暖氤氳在榆林這座古老的城市裡。一大碗熱乎乎的羊肉面,驅走一夜的陰冷與不堪。還有大罈子的美酒,舉起酒杯,當液體緩緩滑進肺腑時,人還沒有醉,情緒已經到了沸點。喝酒,我喜歡荊淑敏大姐的酒風。高興,喝,不拖泥帶水,也不勸不讓。喝高興了,就唱。隨興而為,無拘無束,這是喝酒的最高境界。我酒量有限,率性喝一點,還是可以的。荊大姐是女中豪傑,不光散文寫得好,文字細緻溫暖,也有好酒量,還有好歌喉。五月,青州,在那個山青水秀的魯中小城,初次見大姐就被她吸引,再見了貼過去,有一種細碎的暖罩著,心裡妥妥的。

雨一直下著,酷暑之時,竟有些冷意。晚上聚餐,美食佳人,美酒情歌,熱鬧得很。我低頭專注於盤中菜品,這裡的盤中尤物以麵食為主,想不到單調的食材能做成如此多色香味俱全的佳餚。可惜,我除了吃,那些美食的名字一概記不住。只記得一種叫“黑愣愣”的,名字和實物相差太遠,一盤子鵪鶉蛋大小的白團團,好像是糯米做的,是在佳縣白雲山腳下的飯館裡吃到的。吃過了,暫得口體之奉,可比美食更吸引我的是朋友們的熱情和才情。酒桌上沒有了孔孟之鄉的繁文縟節,大家一起舉杯,為五湖四海的文友相聚一起,為文字裡的相遇相知,為茫茫人海中尋到彼此的緣分,喝了一杯又一杯。喝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酒量,也有自己的分寸。喝到興致盎然,張寶傑老師的祝酒詞,抑揚頓挫的渾厚男中音,把宴會掀上高潮,一會兒來自各地家鄉的民歌小調此起彼伏。菜吃好,酒喝透,想聊的話聊痛快!後來的事就模糊了,只記得又拍了好多照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回到房間,沒和室友聊幾句,就睡著了。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酒店門前是一條長街,臨街有一條護城河,河對岸是古城牆,古城就在牆那面。第二天,我們徜徉在古城中,彷彿時間回溯了幾百年。古街大約有二公里長,有鼓樓、凱歌樓、鐘樓、星明樓、萬佛樓、文昌閣等古建築。寬闊的石板路兩側種著槐樹,有一家家的店鋪,絲綢店,舊書鋪,剪紙店,玩具店……我去過全國各地的古城,除了平遙古城外,基本上都是仿古建築,而眼前的古街與古建築是原汁原味的,不信,你看那頹圮的屋簷,瓦縫裡長出了野草,是多年枯死後翹立在風裡的。最後,我們走進一家飯店,那裡人聲鼎沸,座無虛席。我們在此飽食了一頓地方美食,啤酒也喝了個痛快。下午我們去了紅石峽。河水湯湯,在歲月裡流淌,見證著歷史的滄桑。河岸紅色的岩石上,歷朝歷代的名人題字、佛像等文化古蹟,很好地記錄了此地的人文歷史。當我們登上巍峨的鎮北臺,俯瞰北國的八百里河山,遠眺隱在蒼茫的視野裡的黃河丘巒,似乎也有了英雄的氣概。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獵獵旗幟召喚著滾滾雲煙,曾經戰事紛繁的塞上名城呈現出一派祥和安寧的氣象。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第二天晚上,聚餐後回酒店,幾個文友坐在大廳的茶几旁,一起聊聊詩歌。我很贊同山西詩人姚哲的觀點,同樣一首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不必苟同。他們有一次組織詩會的形式,是讓每個成員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既尊重個人的閱讀體驗,又可以互相交流學習。正如北京文友褚廣崇所說“可以保有藝術體驗中最初的質樸自然”,有了這種審美能力,再加之不斷地實踐與理論提升,才能提高鑑賞詩歌的水平。就想起兩年前,曾在高青深夜的稻田裡,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裡,我們一撮人圍坐在小亭子裡,在手機微弱的光裡,讀詩,唱歌,歡笑聲一浪浪刺破夜的黑,又勾來兩撥人。以詩會的名義相聚,最後成了聯歡會,跑題了,不在乎,誰會拒絕這簡單又純粹的快樂呢。在榆林又和劉莉姚哲談詩,也成了詩意的重逢。我們就著一罐啤酒,讀我寫的蹩腳的詩。散文寫得多,熟悉了貼著現實的情感宣洩,很難用隱喻去表達更抽象的內容。簡單的字符,醞釀著情緒的波浪,有人懂了,這就夠了,就像門外廣袤的陝北大地裡飄落的夏雨,浸潤了黃土坡上萬千的植被,滲入飢渴的黃土中去了。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陝北民歌,居然可以建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在我的印象裡,每個陝北男人戴上白羊肚手巾,都可以喊幾嗓子。這話沒錯,這次的東道主許學琪老師,看上去是一文弱書生,在青州時曾一睹他的豪放做派,聽到他如西北風一般勁道、卷著土渣渣味的民歌。直白的抒情方式,把一腔熱烈情感吼出來,還要把它們從這道山樑送到那道坡上去,那就得用上吃奶勁。“對面山的那個圪梁樑上那是一個的誰”,“東山上的那個點燈呀西山上的那個明,一馬馬的那個平川呀瞭不見個人”,“妹妹站在那個圪梁樑上哥哥他站在那個溝”……歌詞就是一句句的真情告白。博物館裡,牆上有歷代民歌藝術家的照片,還有演員現場表演,我愛上陝北民歌的同時,也驚訝於陝北女子水靈靈的毛眼眼。突然發現,陝北人喜歡用疊音,淚蛋蛋,啦瓜瓜,拉手手……是歌詞裡的。我們一行四十多人,坐上公交車,車就滿員了,到了下一站,乘客上不來,司機——一箇中年男人——對他們說:“你們到南站站坐車吧。”原來疊字不只是用來談情說愛的,而是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這,在我的眼中,淳樸的陝北人一下子可愛起來。

汽車在山溝溝裡顛簸,歌聲在車裡唱和。前邊坐著山西女子李明秀,後面有安徽歌者凌代瓊,車上還有山西文友鄭彥芳的丈夫楊樹,他是一個純粹的文藝青年,我覺得他跳大神也能跳出彩來。從榆林回來之後,我在手機上下載了QQ音樂,專門聽陝北民歌。《一對對鴛鴦水上漂》,開頭用起興,用鴛鴦比一對有情人,對方對自己的好,比作老羊疼羊羔。“我忘了我的娘,老子我忘不了你,想你那個想成個淚了人人。”沉浸在愛情裡,把娘都忘了。《拉手手,親口口》“想你呀真想你,實實地想死個你。睡到半夜我夢見你夢見咱倆一搭搭裡,我要拉你的手,還要親你的口。”赤裸裸的情與愛,或許他們不會含蓄,熾烈的愛戀就大膽地唱出來。人活著就有七情六慾,有了愛,不表達出來,最美好的東西可能就錯過了。這是比溫婉的文學作品來得更痛快淋漓。“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牡丹亭》)含蓄蘊藉之美,不如這直白的表達來得直接痛快,或許我骨子裡還是個北方農民吧!孔子言:“不學詩,無以言。”這次冠狀病毒肆虐,日本友人捐贈給我國的物品箱上印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它來自鑑真決定東渡前說的偈語。他們把口罩捐給我國,見證了《詩經》裡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古詩詞與陝北民歌,是陽春白雪之於下里巴人,各有各的美。​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仙氣繚繞的佳縣白雲山,是道教的聖地,一階階登上去,一重有一重的境界。明末叱吒風雲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是米脂的英雄豪傑。革命聖地楊家溝,深藏在山路九十九道彎的山溝溝裡。眼光追逐著滿街的米脂婆姨,琢磨她們美在何處;綏德的漢子們大多長臉,吊狹眼,面帶微笑的:真正見到了“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綏德是大秦帝國防禦匈奴的邊塞軍事要地,故派秦皇子扶蘇在此監軍並設府於疏屬山,扶蘇含冤自刎葬於此,山上有扶蘇祠與扶蘇墓。漢畫像石館規模之大,品類之多,精美圖案令人目不暇接。當我站在無定河的橋頭上,看渾濁的河水滾滾滔滔,想到唐詩《隴西行》裡的詩句:“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逝者如斯,浪花淘盡歷史的煙塵,如今,無定河終於變成了永定河。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筆會結束,當我們以感激的心情,目送東道主許學琪老師一瘸一拐地走下樓直接去醫院時,讓我想到了那句“這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在酒店裡稍作停留,打車去綏德火車站時,司機熱情地與我們交談,讓我們又一次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黃昏時分,一列火車載著我和劉莉轟隆隆駛離陝北。

再見,朋友們!再見,榆林!​

榆林,最徹底的陝北,讓我們一群人見識了綏德漢子的淳樸與熱情

呂延梅,筆名綠葉子,山東散文學會會員,新銳散文簽約作家。多年來一直潛心散文創作,作品發表於《山東文學》《散文百家》《當代散文》《歲月》《當代小說》等報刊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