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龐統自從徐庶功成之後就回洞府潛心修行,最後鳳凰所贈的鳳凰血給他修成了一對鳳凰,飛舞其身後,使龐統身具不死神通。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每當龐統掛掉之後,身後鳳凰就會口吐神火,龐統借鳳凰神火,涅磐重生,可以說,只要龐統陽壽未盡,想自殺都很困難。

故龐士元一生極好行險,仗著自己死不了,諸葛亮不敢用的危險計策他都敢用,從此自號鳳雛先生。雖然修成大神通,卻始終難以成就天仙。

這時他才相信老師所說功德之事所言非虛,遂決心下山,扶佐一明主成事,以賺取功德。

他本意是投奔劉備的,結果發現遲了一步,師兄諸葛亮早已投了劉備,且成了氣候,龐統雖然和諸葛亮相處的不錯,但天氣孤傲的他犯了犟脾氣,害怕別人說他靠群帶關係,於是便去了江東,想看看孫權能不能成事(也有和諸葛亮一比高下的心思)。
話說江東周瑜,魯肅二位,也都不是凡人,這二位,本是南極仙翁座下的仙鶴童子,仙鹿童子(就是白蛇傳裡護著仙草和白素珍打的混天黑地的那兩位),江東孫家有帝王之命,故南極仙翁派仙鶴童子助一臂之力。

仙鹿童子和仙鶴關係極好,便也要跟著去,南極仙翁怕他兩人聯手,威力太大,一不小心助孫家統一了天下,搞亂了天命,自己罪過就大了。

於是就對仙鹿童子說,仙鶴是天命註定,你要去也成,但你不是天命所定,必須拔下你一隻角,以抵天數。
仙鹿童子一生道行都在兩隻角上,拔掉一隻角就等於廢了一半道行,但他為人極重義氣,又擔仙鶴為人心眼太小,將來難免要惹出大禍,便同意了。

二人下凡後,仙鶴投生到周家,即周瑜,又因為仙鶴極善捉魚,目光犀利,故周瑜天生慧眼,能識人不凡之處,而仙鶴常在水上捉魚,故對水戰極為精通,成為東吳的水軍大都督。

仙鹿因為少了一半道行,故轉世為魯肅後比起周瑜就遜了不少,但仙鹿善於奔跑,故魯肅極善奔襲作戰,可以作法帶著手下的士兵奔跑如飛,也是非同小可的人物。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龐統一到江東,周瑜見他生的醜陋,身後卻有鳳凰相隨,便知道此人非同小可,急忙上前拉攏,魯肅雖無慧眼,但見周瑜極力拉攏,又和龐統交談後,感覺此人見識不凡必有大才,也極力拉攏。

龐統藉著鳳凰血轉世,天生就是鳳凰的脾氣,見他二人皆是高潔不凡之物轉世,心生喜歡,便與二人相交甚歡。

直至諸葛亮出使江東,見龐統與他二人關係密切。心中駭然,若他三人聯手,自己相助劉備的大計就難成了。

故諸葛亮心生一計,便對魯肅說:“你們這樣看重我師弟龐統,何不把他引薦給你家主公孫權?”

魯肅不知是計,信以為真,便真的去見孫權,希望孫權能夠接納龐統。
殊不知這孫權前生本是一條青蛟,因身上妖氣太重,轉世之後妖氣未盡,故天生碧眼紫髯與中原人氏大異,人稱碧眼兒,不知他來歷的皆道他是英雄之相,知道他來歷的皆知他是妖氣未盡的原故。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故孫權自慚形穢,自卑心理作怪,對他手下的文武的形相要求極高,可以大致分為三類:

  • 第一類為英俊小生形,這一類往往能極得孫權信任,手握重權而不被孫權猜忌,如周瑜,陸遜,諸葛謹的兒子諸葛恪,陸遜第一次和孫權見面就被封為三軍總司令(水陸大都督),雖然是形式所逼,但也是因為形象分是滿分的原故,諸葛恪更是成為孫權的託孤重臣,後官至太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之大就更不用說了;
  • 第二類,忠厚老實型,如魯肅,張昭,諸葛謹等,諸葛謹就因為形象略次,臉長的略長了點,常常被孫權調笑,據說孫權稱帝之後,有一次大宴群臣,喝多了,在牆上畫了一頭毛驢,然後在旁邊寫著“諸葛子瑜”,群臣大笑,諸葛謹大窘,其子諸葛恪不忿父親受辱,奪下孫權的筆在“諸葛子瑜”後面寫了“之驢”二字,當時孫權已經稱帝,亂改君主的手書本是欺君大罪,但因諸葛恪形象極佳,孫權不但不怪罪,還覺的此子機變無雙,聰慧過人,從此一點足見孫權對人容貌的重視(這一段不光是傳說,正史裡也有記載);
  • 第三類要長的威武不凡,如程普,黃蓋,周泰等。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不過如果僅僅是這樣倒也沒多大障礙,雖然孫權以貌取人,但龐統此時鳳雛先生的名氣已經極大,估計孫權再討厭龐統的相貌也不會把如此人才往外推,故魯肅以為孫權見龐統問題應該不大。

但魯肅卻不知龐統的來歷,龐統身具鳳凰血,又與鳳凰相處多年,天性如鳳凰一般,對混血、雜種,一切不潔之物,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厭惡,所以當面對龍與野雞交合所生的蛟妖轉世的孫權,被他身上的妖氣一衝,幾欲作嘔,一句話還沒說,就拂袖而去。

孫權再有英雄氣概也容不下這等狂人,雖然在魯肅的面子下,沒有發作,但再也不提接納龐統之事。

魯肅在其中莫名其妙,直到後來與周瑜相見提起此事,才知原委。周瑜天生慧眼,早知龐統和孫權的來歷,知他二人天生犯衝,所以雖與龐統相交甚得,卻也從不敢引薦他去見孫權。

不料,卻讓魯肅搞了這麼一出,也只能大嘆倒黴。他們不知的是,諸葛亮前世得鬼谷子絕學,有未卜先知之能,故早知孫、龐二人的來歷, 所以才定下此計。
龐統自去見孫權之後,知道孫權是妖物投胎,便有了離去之意,正逢曹操大軍壓境,周瑜和諸葛亮商議用火攻退敵,便提出自己去獻連環計,讓曹操把大小船隻連起來,以便能燒的更乾淨。

周瑜、諸葛二人皆知他有不死神通,縱去曹營也能安然而返,故欣然同意。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殊不知,龐統實則是兩手打算,雖然孫權不足以扶佐成事,但他卻不死心,所以想去看看曹操如何,他的連環計也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讓大小船隻相連,第二部 分則是在船身上塗抹上防火之物,不要以為連環船真的是垃圾。

——據說南宋時,南宋丞相陸秀夫便用船身塗抹著防火材料的連環船打的蒙元海軍抱頭鼠竄。

別忘了曹操也是兵法大家,如果連環船沒有一點可取之處的話,他也不會相信的。
龐統到了曹營,自報名號,立刻得到了曹操的高規格接待,在席間,龐統又獻上了連環計,更是使曹操欣喜若狂。

自郭嘉死後,曹操身邊可以說再無牛人相佐,而徐庶因為老母被曹操逼死,所以進了曹營一言不發。就這也被曹操奉若上賓,更何況來了一位知無不言的鳳雛先生,曹操為了表示自己是龐統可以輔佐的明主,對龐統更是解衣推食,賞金賜銀,恩寵有加。

再加上曹操前世本是東海一條虯龍,與一隻神龜相鄰,得神龜身上的靈氣(中國古代龜、鶴、鹿、麒麟、鳳凰都是祥瑞高潔之物),所以他曾作詩說神龜雖壽,那首詩便是記念他的烏龜老友,並且抒懷言志的。

正因為有了神龜身上的靈氣,龐統對曹操的印相分更是高了不少,再加上人家曹操見多識廣,啥模樣的人都見過,也不會因為龐統的相貌而對其有什麼岐視,龐統漸漸歸心曹操,決心獻上連環計的第二部分。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他這邊要歸心了,那邊他師兄徐庶可急了眼了,劉備是自己心中的明主,將來一定能一統天下的,師弟龐統要真跟了曹操,將來只有滅亡一條路好走,徐庶生怕自己的師弟排錯隊,便決心要勸勸他,他也知龐統孤傲,也不明勸。

一日突然跑到龐統那裡說,自己道行太淺,許下大願卻難以了願,決心回家修行,待修行深了再來還願。不待龐統搭言,又說自己家被曹操毀了,向龐統借些金銀之物,重建有園。

龐統聽的半信半疑,便將曹操賜給自己的金銀財寶送與徐庶,徐庶一聽是曹操所賜, 打死不要,無論龐統怎麼勸說,就是不要。

龐統漸生疑惑,問其原因,徐庶一開始假裝不肯說,直到龐統一再追問下,才道出原由。
原來當年曹操他老爹被徐州太守陶謙的手下謀財害命,曹操為他老爹報仇,不僅殺光了徐州地區的活人,連死人也不放過,把死人也從墳墓裡挖出來鞭屍。

這一挖墓,卻發現墓裡的陪葬品,豐富無比,讓曹操大大發了一筆。曹操挖墓挖出了甜頭,從那以後就有了四處盜墓的好習慣(混注:曹操也設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等職),而這些陪葬品多數也歸了國庫。

曹操賞賜手下人的物品中,常常加雜有盜墓得來的金銀。

神仙本是六根清靜之體,最恨這些汙穢之物。徐庶師兄弟三人雖未成天仙,也是地仙一流的人物,如何能接受這些玩藝兒。龐統聽完徐庶所言,當場變了顏色,連話都沒給曹操帶一句,便離曹營而去。
曹操可不是孫權,一聽龐統跑了,大怒,遂命手下大將許禇前去截殺。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話說這許禇許仲康也是有些來歷的人物,他前世本是一頭黑虎修練成精,極好色,常常化成身著黑衣的英俊少年,到處勾引良家婦女。

後來勾引一獵戶的女兒,那獵戶心細,發現女兒常與一年青人偷情約會,便跟蹤那年青人至後山,見那年青人化一隻黑虎而去,知是虎精。

回家說與女兒知道。那女孩大駭,求助其父,獵戶見時值冬季嚴寒,便讓女兒想辦法把那虎精的黑衣弄下來,再厲害的猛獸,冬季一旦失了皮毛,必死無疑。
女孩得計,待虎精來時,假意要與虎精行苟且之事,騙虎精脫下衣服,擲於門外,獵戶一把搶過,投入火中,虎精大駭,待要去搶,見獵戶持虎叉而立。

雖說成了精,但自古一物降一物,樹精最怕的是木匠,獸精最怕的是獵戶,虎精不敢爭持,奔逃而去,終因沒了皮毛,還沒回到洞府就凍死在半道上了。

待到地府投胎,虎精因前世好色而死,特意用刀畫花自己的臉,以示戒色。故許禇一出世便長的嚇人無比。神力過人且不近女色,更有奇能,能架風雲飛奔,後投奔曹操,為痴虎上將,替曹操訓練特種部隊“虎豹騎”。

也許是前世皮毛被剝產生了基因突變還是咋的,這一世的許禇更有一門極厲害的“脫衣大法”,這門大法很象現在魔幻小說中狂戰士的狂化,很傷元氣 據說潼關與馬超對陣,許禇本不是馬超對手,許禇怕馬超傷了曹操便祭出此法,邊打邊脫衣服,待衣服脫光,武力值居然翻了一倍,由原來被馬超壓著打變成了和馬超打成了平手。

三國前傳:為什麼說龐統比諸葛亮厲害得多

不過一戰之後,許禇也元氣大傷,療養了N久才重上戰場,故而到現在還有那句歇後語,叫許禇戰馬超——赤膊上陣。


許禇得了曹操的命令,架風雲不出半個時辰便追上了龐統,二話不說,一刀將龐統砍成兩段,誰知剎時間火光沖天,龐統居然毫髮無傷的從火光中走了出來。

許禇也沒客氣,一刀又將其放倒,結果前面的鏡頭又重複上演,如此數次,許禇就是再傻也知道事情不對,這龐統肯定不是凡人,自知沒辦法對付,只有離去。
龐統見曹操做事如此狠毒,更絕了投奔曹操之心,老老實實找他二師兄諸葛亮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