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王羲之真傳,他的《真草千字文》是歷代書家臨摹的對象

如果你不是書法愛好者,可能並不知道智永這個人,智永和尚是誰?更加無從談起,但如果提到他是書聖王羲之的七世孫,你就大致清楚他的來歷了。

他得王羲之真傳,他的《真草千字文》是歷代書家臨摹的對象

智永真草千字文 下同

智永,本名王法極,別號智永和尚、智永禪師。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擅長書法,尤精草書。智永是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後人,可以說,他擁有得天獨厚的書法家學,再加上他自身精力過人,每天勤於臨學,使得更好地繼承書法正統。

智永最開始學書的時候,不是學他的先祖王羲之,而是跟隨南朝皇室,善於草隸書法的蕭子云,學習書法,後來才以王羲之為宗。他把作為傳家之寶的王羲之《蘭亭序》,帶到雲門寺保存。常年居住在永欣寺書閣,臨池學書,閉關學習書法30年。

他得王羲之真傳,他的《真草千字文》是歷代書家臨摹的對象

智永留存後世,不是因為他的先祖王羲之在書法界的地位,不是因為他活了100多歲,自然死去,而是因為其書法代表作《真草千字文》,此幅作品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歷代書家對這篇《真草千字文》交口稱讚,認為它氣韻飛動,為天下法書第一,列入神品,這是對書法作品最高的評價。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版本很多,達800多本。但年代久遠,幾經變遷,傳世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只剩下兩本。一為唐代傳入日本的墨跡本,一為保存於陝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保存於西安碑林的北宋薛嗣昌的石刻本。“頗極精工,無復遺恨”的石刻本,雖可稱善本,但和墨跡相比較,多了鋒芒、使轉含混。智永墨跡本被書法界評譽為最佳版本!可惜此卷早在唐代已流傳到了日本,對日本書道產生深遠影響。其餘在中國本土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南宋之後,都化成灰燼。

他得王羲之真傳,他的《真草千字文》是歷代書家臨摹的對象

智永《真草千字文》筆力遒勁,結構端莊,筆畫的起止提按痕跡十分清晰,富有虛實變化。

很多初級階段的,糾結於學什麼體好。篆隸、唐楷還是魏碑…都有人推薦,也有不少爭議,但從這些帖入門的弊端,大多能在智永楷書這裡得到解決。初學者學智永幹字文是個好的選擇,筆法不復雜,結構標準,歐顏柳趙都有人批評,但是很少有人批評智永。

智永不僅自己書法造詣深厚,還對書法的傳承作出巨大的貢獻。除了他的《真草千字文》,據說他創造了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永字八法”。他潛心栽培出很多書法後輩,智果,辨才和虞世南,是他優秀學生代表。

他得王羲之真傳,他的《真草千字文》是歷代書家臨摹的對象

後人書家競相臨摹智永的《真草千字文》。最為著名的要數趙孟頫,多次臨摹。趙孟頫把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作為範本,藝術上保持了智永的典雅和流美。趙孟頫臨智永真草千字文現留存於世有兩件,一卷藏於上海博物館,另外一卷藏於故宮博物院。

智永身上最亮眼的地方還在於,他有天賦、還有學書的天然優勢,但他仍恪守祖輩學書鍥而不捨的精神,為此還有一個"退筆成冢"的流傳下來。傳說智永居永欣寺三十載,每日深居簡出,專心習字。他準備了數個一石多的簏子,筆頭寫禿了就換下來丟進簏子裡。日積月累,竟積攢下十大簏子。他在門前挖了一個深坑,將這些筆頭掩埋其中,上砌墳冢,名之曰"退筆冢"。

他得王羲之真傳,他的《真草千字文》是歷代書家臨摹的對象

智永禪師晚年時,有天,幾位年輕書生慕名來寺謁求大師的墨寶,並請教寫字秘訣。智永笑答,贈字不難,但秘訣實無,今日你們前來,與我有緣,再送你四個字:"勤學苦練",如果你們能持之以恆,保你一生受用不盡。書生以為智永要傳授什麼書法秘籍,聽到平常之人亦明白的道理,不禁大失所望。智永禪師便拿先祖羲之公和獻之公為例。羲之公用東漢張芝"臨池寫書,池水盡黑"激勵自己,一生苦練不輟。洗硯曾前後染黑過五六處池水。獻之公學書曾用盡18大缸清水。

他得王羲之真傳,他的《真草千字文》是歷代書家臨摹的對象

優越如智永和尚,學書尚且要靠勤學苦練,才能在書法界取得地位。任何學術要達到高峰,沒有捷徑可走,亦無秘訣可言,勤學苦練,是惟一的途徑。智永有祖傳書法真跡、還擁有大量的時間,如今,我們和書法明明差了幾個世紀,又有幾個書法家去潛心練習書法,筆耕不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