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裁員是疫情的“鍋”?或許是孫正義的又一“敗筆”

近日,印度廉價酒店連鎖企業OYO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5000人左右。其中中國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計劃裁員比例約為50%。其實在此前的一月份,彭博社消息稱因業績不佳,OYO已經在中國的12000名員工中裁員5%,在印度的10000名員工中裁員12%,還計劃在未來4個月之內繼續在印度裁員1200人。

OYO裁員是疫情的“鍋”?或許是孫正義的又一“敗筆”

從表面上來看,疫情導致裁員,影響了OYO的發展。本來OYO是希望在2022年於美國上市的,其投資方軟銀也希望OYO能在2022財年之前實現年度盈利,現在看來是不大可能了。OYO此次的大規模裁員對於軟銀而言又是一個新的挫折,使其又一次遭受了損失。

然而這能都怪疫情嗎?事實上,OYO近年來裁員風波不斷,很顯然其問題埋藏已久,並不能全部甩鍋給疫情。從2013年在印度誕生之時,OYO就被稱為“酒店界的拼多多”,成為首個從東南亞市場反攻中國市場的典型,看上去前景大好。

2018年9月,OYO獲得了軟銀願景基金領投的10億美元E輪融資,其中6億美元都是用來發展中國市場的。OYO在那之後也確實迎來了一段輝煌時期,進駐了中國超過300座城市,酒店運營數量超過了10000家。截至目前,軟銀是OYO最大的股東,對OYO累計投資額近15億美元。

然而過多的投資使得還不成熟的OYO頻頻犯下錯誤。管理混亂、拖欠業主款項、在中國水土不服等等。其實從本質上來說,OYO想打造的是廉價酒店品牌,可是以往全球化成功的酒店品牌無一不是走高端奢侈風,想要打造全球品牌是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的。這一點作為VC的軟銀如果事先做好充分的調查,對投資OYO一事就能更加謹慎,也就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軟銀因為投資了阿里巴巴被譽為投資神話。但是由於近年的頻頻失誤,就連當年投資阿里巴巴也被認為是中美互聯網發展差距較大,有了參照標準之後才做出的決策。而在此之後,全球互聯網行業基本成熟,孫正義就沒了參照標準,所以投資變得一塌糊塗。

除了OYO,軟銀近年在投資方面也確實出現了不少“敗筆”。

OYO裁員是疫情的“鍋”?或許是孫正義的又一“敗筆”

2017年入股共享辦公初創公司WeWork以來,軟銀一直在不斷加碼注資,一度將WeWork的估值推至470億美元。然而在軟銀遞交招股書之後,關於其商業模式、公司治理的質疑越來越多。在投資方面,孫正義對WeWork願景的盲目樂觀,使得估值虛高。願景基金的兩個最大的外部投資者PIF和Mubadala Investment Co.則抱怨軟銀為科技公司投資過高,而孫正義個人對投資決策太過強勢,控制權過大。

而軟銀投資的網約車企業Uber在去年9月底的第二財季,運營虧損約7044億日元,遠超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308億日元,由於投資大幅貶值,軟銀旗下“願景基金”當季虧損達到9703億日元。

如果說偶爾的失誤還能被看作是“意外”,那麼接二連三的失敗就確實說明孫正義的眼光有了偏差。這可能來自於其對共享辦公、連鎖酒店等新興行業認知的偏差,或者是沒能對要投資的行業做及時而認真的調查,以及孫正義在早期的成功之後想要讓軟銀走多樣化的投資路線。

OYO裁員是疫情的“鍋”?或許是孫正義的又一“敗筆”

然而一次又一次地失敗證明,孫正義需要重新審視他所熱衷的科技行業或新興公司,過度偏執或盲目樂觀繼續下去,只可能會出現更多像WeWork、OYO這樣的失敗的投資案例,不管是對軟銀,還是對這些被投資的公司都不是一個好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