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換季時候的常見疾病以及治療方式!

龍魚在換季的時候常見疾病全部因為水質問題,日常飼養中少見疾病也是水質問題,所以只要龍魚出現問題,我們就要檢查水質,然後想辦法把水質調整到龍魚喜歡的環境即可,下面我們就詳細講一下換季時候如何才能管理好水質,控制好水質。


一、水質波動

水質波動導致立鱗、白點、趴缸情況較多,水質波動包括PH、GH 、等因素,這些情況一般都出現在幼魚或剛請回家的龍魚身上。如果再經過長途運輸等原因,對於原來免疫力下降的龍魚而言會造成極大負擔。當龍魚回家後,因水質突變和餵食不當,就易造成龍魚疾病。另外,老缸換水量過大或快速調節PH也會引起疾病。

龍魚換季時候的常見疾病以及治療方式!

二、水質問題

水質問題看似和水質波動一樣,但本質上還是有區別的。菌群平衡問題多發在老缸中,沒有養成良好的換水規律,換水間隔時間過於長久,導致水質過老。長期不換水、不清洗濾棉、濾材粉化等,都會造成水中菌群不平衡、有毒氨、亞硝酸鹽的生成,一旦龍魚自身免疫力下降,就易發生細菌感染、有害物中毒。很多魚友發現水質問題引起立鱗後,馬上大量換水,其實在龍魚患病期,換水量不要超過1/3,免得水質震盪過大,給免疫系統增加負擔。

龍魚換季時候的常見疾病以及治療方式!

三、換水溫差過大

由於換水溫差過大引起的龍魚疾病非常常見。換水時,由於新水和缸內老水溫差大,加之換水速度較快,造成缸裡溫度不均勻,或換水水流直接衝到龍身上,恰逢龍魚免疫低,而造成生病。

此外,還應注意在平時不要沒事就下鹽和藥,要給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預留出空間。否則,到真正需要用藥治療時效果就會變差,抗藥性亦會隨之出現。在龍魚(15-30CM)飼養溫度最好保持在28—30度,給老三樣留出空間。

龍魚換季時候的常見疾病以及治療方式!

說到龍魚季節性疾病,不得不提的就是龍魚拒食和趴缸。龍魚能敏感地感受到季節的變化,這時短暫拒食和趴缸是一時的,此時需要保持好水質,讓龍魚靜養,過段時間便可恢復,不用過於擔憂。


總結:家庭飼養魚是用來觀賞的,所以我們在日常觀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魚的變化,如果出現問題我們應該緊急治療,為了防止魚生病,所以我們要有規律的換水,否則生活環境不好總是會生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