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2019年,有一部恐怖片可谓人尽皆知,那就是由新晋美国导演罗伯特·艾格斯(Robert Eggers)拍摄的《灯塔》(The Lighthouse)。本片无论从视听效果还是表现手法上来讲皆可谓不俗,足见导演的才华横溢。


去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杀出了一部黑马恐怖片《灯塔》。


影片在首映之后就好评如潮,并最终斩获了国际影评人费比西奖,最近又刚刚提名入围了第92届奥斯卡的最佳摄影奖。


在烂番茄上,该片至今保持着92%的新鲜度,MTC给出了83的高分。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导演罗伯特·艾格斯是近年来影视圈的新贵,由自编自导的恐怖片《女巫》一举成名,一部能把恐怖大师斯蒂芬·金吓到的电影。


早在2015年,他就凭借处女作《女巫》技惊四座,拿下了圣丹斯电影节导演奖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这部电影奠定了导演罗伯特·艾格斯的个人美学风格:

寓言式的故事,极具宗教内涵的隐喻,以及复古又极简的视听美学。


主演之一是“暮光男”罗伯特·帕丁森,曾经凭借《暮光之城》在全球爆红,只是他面瘫般的演技让人诟病,蝉联了几届金酸梅奖。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十年过去,他的演技已今非昔比,确定出演DC新一代蝙蝠侠后,在采访中立下了flag,如果把蝙蝠侠演砸了,自己就去下海拍片。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只不过,馋他的观众要失望了,因为他带来的新作《灯塔》,既有整容式的演技,又有瘆人的惊悚。


整部影片片采用了1:1画幅和黑白色调。


昏暗的画面配上故事压抑的氛围,宛如在看一部五六十年代的老纪录片,给人一种强烈不适感。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灯塔》运用的是反常规恐怖片的套路。没有高能的镜头,血腥的幽灵,当然,更加不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而是回归传统,以心理取胜,让观众在观影之余体会到主角的情绪起伏,在内心构造出恐惧的雏形,逐渐放大。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1.19:1的复古镜头和全黑白的画面,再加上由灯塔发出的低频雾笛声,海鸥烦躁的叫声,海浪的拍打声都给人极度压抑的感觉。


故事的主线非常简单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新英格兰,温斯洛(罗伯特·帕丁森饰演)和威克(威廉·达福饰演)两人来到一处小岛的灯塔进行为期四周的看护工作。


由于威克是老水手,又有工作经验,温斯洛是小白,对大海一无所知,威克自然就成了二人之间的领导。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期,一座孤悬于海上的小岛上。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由于海上常年被大雾笼罩,船只需要灯塔来指引航向,于是也就有了专门负责维护灯塔的看守人。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耳边萦绕着划船声,灯塔轰鸣声,以及海鸥的叫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阴森恐怖的氛围已经营造起来了。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紧接着,下一个镜头两名主角登场,灰蒙蒙的海雾和背影增加着神秘感。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镜头拉近,依旧只有黑色的背影。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二人下船,登入小岛,已经没有给正脸,但是引入了本片的第一个惊悚元素---海鸥。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年轻人温斯洛(罗伯特·帕丁森 饰)最近刚刚被聘用,成为了一名灯塔看守人。


温斯洛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老员工维克自然成为了他的上司。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烧锅炉,运煤炭,擦洗灯塔,倒夜壶,反正最脏最辛苦的工作都得温斯洛来干。


工作刚开始似乎就透露着诡异的端倪,威克不顾章程,命令温斯洛干些脏活累活,还不让他靠近灯塔。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人性就是这样,越被禁止的事情,反而越能引起好奇心。


去灯塔内部看看,成为了温斯洛在岛上的无聊日常中的最大精神寄托。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闲聊中,温斯洛得知了上一任灯塔看守人,居然是被某种神秘力量控制,而发疯死掉。


而之后,温斯洛又在自己的房间床铺中,找到了前任管理员留下的人鱼雕像。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温斯洛起初并不在意,但随着在岛上时间久了,却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帕丁森两次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


一次,伴随着不可描述的呻吟和滴落的液体,帕丁森看到一条巨大的章鱼触角滑过。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一次,是达福裸体在灯塔的画面 。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种种诡异的经历,让温斯洛开始分不清是自己的幻觉还是臆想。


原本滴酒不沾的他开始酗酒,每日在对灯塔的好奇和对人鱼的性幻想间反反复复。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第二天,船没有来,暴风雨来了。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食物受潮,房屋受损。绝境中,帕丁森还想着乘小艇出海求助。


就在这时,故事开始崩坏。


着达福提起灯走出房间,我们也像被留在黑暗中的帕丁森一样,之前清楚的故事失效,开始陷入未知和恐慌。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而当帕丁森想逃走,被达福用斧头阻止并赶回屋里。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连两人吃饭时,镜头的角度都取得怪异。


画面也和故事一样,在酒精和焦虑中,逐渐走向失控。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灯塔》有许多极富象征意味的镜头。


比如帕丁森每天无休无止地在山坡上推行,像不像西西弗斯。


帕丁森在海滩上被海鸥啄食的最后一幕,也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遭受的被鹰啄食肝脏的惩罚相似。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一次,是当救助船一直没到的时候,达福提着灯,象征着真实和权力,跟帕丁森说出早已过了一个星期的事实。这时,达福掌控着局势。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而后,当达福找不到点烟的火,是帕丁森把火传递给他,此时也是帕丁森把达福打趴,开始掌握强势位置的转折点。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他被困在这遗世独立的岛上。


而促使他来到这座岛上的,是罪恶。


在帕丁森分不清真实和幻觉的迷离之际,有三个画面不断重复。


死去的同事,达福变成的海神,和美艳的人鱼。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影片的创作灵感取材于真实事件,于1900年发生的灯塔看守人神秘失踪事件。


当时的两个灯塔看守人被困于某个偏僻的小岛,救援迟迟不到,其中一个人在长期的无助中死去。


剩下的另一个人在不可名状的恐怖、寂寞中发疯,即使被救也难以正常生活,每天在幻想中惶惶不可终日。

R级画面,奥斯卡质量,它燃爆戛纳


致敬经典恐怖血腥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