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知識——基礎入門

中國風水學的稱謂

在歷史上,地理、陰陽、卜宅、相宅、圖宅、形法、青囊、青烏、堪輿等均曾泛指中國風水學。


術數為一天文、二歷譜、三五行、四蓍電、五雜佔、六形法。"術數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漢書藝文志》


風水知識——基礎入門


風水學的稱謂探源

風水學在中國經數千年曆朝歷代之沿革,其稱謂沒有統一,其內涵隨歷史科技發展不斷更新,沒有確切定義。在歷史上,地理、陰陽、卜宅、相宅、圖宅、形法、青囊、青烏、青鳥、堪輿等,均泛指風水。時至今日,風水稱謂廣泛流於民間,堪輿稱謂在學術界認同,而其它稱謂似成別名。


探析堪輿或風水的淵源沿革,正如許多專家學者考證的那樣,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際或更早即已出現,見載於中國最早文獻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尚書》、《詩經》等若干篇章,都是有關古代先民選址和規劃經營城邑宮宅活動的史實性論述。


分析這些有關堪輿(風水)的史實記載,對照有關理論及其實踐,堪輿(風水)雖因歷經長期發展沿革而趨於繁複紛雜,但其宗旨即基本追求可歸納如下:


審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環境,順應自然(法天地,象四時),有節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而臻於至善境界。


《書經圖說夏至致日圖》為上古傳說時伏羲叔在夏至日用景表土圭測日影,以辨方正位、定時令。


《書經圖說太保相宅圖》反映選址規劃成周洛邑"體國經野、辨方正位"的活動,即"卜食洛邑"、"攻位洛汭"。


陰 陽

最早見於《詩經》之《公劉》章,如"於胥斯原","陟則在讞,復降在原","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覲於京","觀其流泉","度其隰原","度其夕陽",其中更有"既景乃岡,相其陰陽"句,此句為後世風水稱為陰陽,所典。故俗稱風水師為陰陽先生。古代用木杆即圭表測日影"景",以定方向及時令之方法的最早記載。


《詩經》這一美麗的史詩,歷歷如繪地描述了夏末時公劉率周民族由邰遷豳,勤勉勘察山川形勢與水土之宜,辨方正位,規劃營宅,使周之先民得以安居生息的種種活動細節。這一記載,是中國風水始行的最早描述。


中國祖先通過大量實踐勞動,建立了"陰陽"這一辯證思維的哲學理論體系,廣泛滲透於中國古代科技和文化各個領域中,特別是中國中醫學和風水學,幾乎就是陰陽學說的具體應用。


地 理


今天,西方人認為地理是說明:"人與地的關係。"(鄒豹君(美)著:《地理難題答客問》)在中國古代,地理泛指今人之風水。


地理家或地師是中國古代最早行風水職能的司員。

王充《論衡自紀篇》:"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唐代孔穎達疏雲:"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地理。"


先秦祖先已悟到:人之行為應遵天道、地道,人應善用天時地利。《周易繫辭上》"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繫辭下》"古者庖犧(即伏羲)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風水家認為伏羲為始祖,肇原於此。


在後續的演變過程中,知天文地理、長於地理皆指精通水文地質地理之義。在實踐中,使地理術論述更趨完善。諸如《禮記月令》:"毋變天之道,毋絕地之理,毋亂人之紀。"《管子形勢解》:"上逆天道,下絕地理,故無不予時,地不生財。"


中國曆朝歷代,均有冠稱"地理"的風水著作。


風 水

風水名稱來源,一般公認語出晉人郭璞傳古本《葬經》,謂:"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葬經》簡明概括了風水選擇標準:"來積上聚,衝陽和陰,土厚水深,鬱草茂林。"


金代兀欽仄注《青烏先生葬經》,亦有"風水"之稱,雲:"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又稱"內氣萌生,言穴暖而生萬物也;外氣成形,言山川融結而成像也。生氣萌於內,形象成於外,實相乘也。"


風水知識——基礎入門


青烏先生葬經

明代喬項《風水辨》解釋"風水",有云:"所謂風者,取其山勢之藏納,土色之堅厚,不衝冒四面之風與無所謂地風者也。所謂水者,取其地勢之高燥,無使水近夫親膚而已;若水勢曲屈而環向之,又其第二義也。"


明代徐善繼、徐善述在《地理人子須知》中綜述前人論說,謂:"地理家以風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璞)氏所謂葬者乘生氣也。而生氣何以察之?曰,氣之來,有水以導之,氣之止,有水以界之,氣之聚,無風以散之。故日要得水,要藏風。又曰氣乃水之母,有氣斯有水;又曰噫氣惟能散生氣;又曰外氣橫形,內氣止生,又曰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皆言風與水所以察生氣之來與止聚云爾。總而言之,無風則氣聚,得水則氣融,此所以有風水之名。循名思義,風水之法無餘蘊矣。"


綜上"風水"典出及釋義,風水可概括為考察山;地理環境,包括地質、水文、生態、小氣候及環境景觀等,然後擇其吉,而營築城郭室舍及陵墓等,使其達到天地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實為古代的一門實用技術。


漢晉時期,在"陰陽","地理"有關勘察選址,規劃營建等論述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初具框架的風水理論體系。第一次將"風水"與"氣"聯繫在一起,"氣"即古時的"炁"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現,"氣"被視為天地萬物的最基本構成單位,"其細無內,其外無大,充盈天地""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老子》謂之"氣"的"理"為"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名之曰大。"


用現代的觀點,"氣"是一種力,一種場,一種波,氣的存在是不斷流動著的。氣的本質應該是超微粒子。氣是生在"天地之始",是"萬物之母"。1987年美國羅絲巴哈小姐著《風水--中國的方位藝術》說道:"氣是風水中最重要的因素""認識氣,便懂得風水中的全部"。


風水關於"氣"的發現,是否預示著未來將證明的一種宇宙波。場或最小構成物質呢?關於"氣"的理論論述,是否是宇宙生成的最原始,最具普遍意義的規律呢?


堪輿

堪輿,最早出自漢淮南王劉安主持門客所著《淮南子》,即《淮南鴻烈》第三卷《天文訓》中,其雲:"堪輿徐行,雄以音知雌。"上下文之義,是謂天地運行之道,致月令有陰陽變化;有相沖克之時,也有和合之時,前者兇,後者吉。蓋"堪輿"之義,實為"天地之道"。


東漢許慎曾謂:"堪,天道;輿,地道,"則堪輿是謂天地之道。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堪,地突也","輿,車輿也。" 司馬遷《史記》中,有《日者列傳》(第六十七),言及其時卜筮者流有"堪輿家"。東漢初,班固《漢書藝文志》(第十)中,始見載堪輿理論專著,有謂"《堪輿金匱》十四卷",與言陰陽五行,時令日辰,災應諸書同列"五行家"類,為當時"數術"六種之一。班固評五行家"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則無不至,而小數家因此以為吉凶,而行於世,浸以相亂。"又在《數術略》末總論雲:"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


堪輿術在漢、唐極盛一時,在這一發展過程中不斷有專家學士豐富完善,其中對後世影響頗深的(唐)呂才出自《堪輿經》的五姓之說,即五音姓利之說,"言五姓者,宮、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依此為法。"(唐)賈公彥疏引《周禮》和《問占夢注》,可知堪輿。


風水知識——基礎入門


"建除十二辰"之說,十二辰,即將周天配位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分為十二等份,劃分方向則與十二次相反,以北斗星斗柄旋指十二辰,序稱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以定日辰吉凶之說。即建除十二辰,簡稱"建除"。


漢。唐以來,堪輿除師法前人風水的勘察山川地勢,陰陽五行,辨方正位之外,又容星象、佔家、時辰吉凶諸說。"法天地,象四時"注重天、地、人諸多神秘契合關係。


在漢、唐之際,認識到天、地、人應為一合諧整體,此時中國風水走到"天、地、人合和"的人類追求的至高境界。隨著星象學的發展,人已不僅論地,論天成為了一種當時科技的追求。中國風水逐漸融匯當時的最新科技成果。


由此,也可證明中國風水在歷史演變中,是隨著當時科學技術水平同步發展的。


至此,中國風水也引來了無數爭議,司馬遷在《史記》,班固在《漢書藝文志》第十,王充在《論衡法術篇》等均有質疑,由此,中國風水逐漸分為"形式派"和"理氣派"二大派別。由此又稱以"形勢為法"的風水師為形家。


但是,正是堪輿家在他們探究宇宙萬物內在機理的長期職業活動中,由原始的用於占卜的堪輿拭盤,即司馬遷所謂"旋式正綦"者,而直接經由後世堪輿家的探索、完善,引出了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發現和發明,即指南針的發明和磁偏角的發現,這是堪輿家的偉大科學貢獻。


青 囊

青囊,典出《晉書郭噗傳》,謂郭噗"好古文奇字,妙於陰陽算曆,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筮,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囊中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術,攘災轉禍,通致無方,雖京房、管輅不能過也。璞門人趙載嘗竊青囊書,未及讀,而為火所焚。"


在《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中,其序概括了青囊含義"青囊內傳,海角秘文,浮黎正統,鎮世鰲極,八卦八門,六甲天書。始青之下,囊萬象"。


由前所述,《青囊》為堪輿的一本秘傳著作,流傳影響甚廣,故後世將青囊為堪輿或風水代名詞。如唐代陳子昂《陳伯王集》中《酬田逸人遊巖見尋不遇題隱居里壁》詩"傳道尋仙友,青囊賣卜來。"


風水知識——基礎入門


青烏和青鳥

青鳥為古代專司相冢、相墓的一代著名堪輿家青烏子,以人名隱指風水。歷史上有說青烏子為黃帝時人,見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昔黃帝……相地理則書青烏之說。"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載《軒轅本紀》:"黃帝始畫野分州,有青烏子,能相地理,帝問之以制經。"也有說青烏子為秦人,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秦有青烏子,著《青烏經》。"亦有說青烏子為商周時人。


唐代,青烏子已頗有名聲,劉禹錫《劉夢得集》之《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輓歌之三》:"地得青烏相,賓驚白鶴飛。"柳宗元《柳先生集》中《伯祖批趙郡李夫人墓誌銘》:"艮之山,兌之水,靈之車,當返此。子孫萬代承靈址,誰之言者青烏子。"


青烏子傳有經後世整理《四庫全書》輯人的《青烏先生葬經》。據史考證,今傳精烏先生葬經》已非古本青烏子《相冢書》或《葬書》,古本青烏子書已失傳。


由前所述,自青烏子始,堪輿或稱風水已逐漸專業分工分成兩大分支:即陽宅堪輿家,(專門從事活人擇地、擇居相宅及規劃營建等),陰宅堪輿家(即專門從事死人擇地,擇墓,相家及規劃營建等)。


另外,關於青鳥的說法爭議很多,一般認為"青鳥氏"是古代記時的天文曆法之官,屬於上究天文的一種官。如《左傳昭公十七年》的記載中所言的"少吳之國",以"百鳥名百官",其中"青鳥氏,司啟也。"上推遠古,如《山海經》中青鳥為西王母的使臣。又如漢班固《漢武故事》:"七月七,上於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日:'西王母暮必降尊象,上宜灑掃以待之。"'故後人常將青鳥比作傳遞信息的使者。唐代李商隱的《無題》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風水知識——基礎入門


青烏和青鳥

王青鳥為古代專司相冢、相墓的一代著名堪輿家青烏子,以人名隱指風水。歷史上有說青烏子為黃帝時人,見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昔黃帝……相地理則書青烏之說。"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載《軒轅本紀》:"黃帝始畫野分州,有青烏子,能相地理,帝問之以制經。"也有說青烏子為秦人,元代馬端臨《文獻通考》:"秦有青烏子,著《青烏經》。"亦有說青烏子為商周時人。


卜宅相宅圖宅

"卜宅",最早見利尚書召誥》。"太保(按.姬爽)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是說周克商後於洛河之陽選址營建洛邑之事。殷墟出土甲骨文記載當時已有卜宅之文,"貞:作大邑於唐土"(金611);"乙卯卜,爭貞:王作邑,帝若,小道從之唐"(乙570);


"庚午卜,丙貞:王易作邑,在茲,帝若"(丙86)等等。此時之卜,為考察,選擇之意,並非單指占卜。


卜宅為擇地而居,當如漢劉熙《釋名》"宅,擇也,擇吉處而營之"之意。後世衍義,又有卜鄰、卜居、卜築、卜宇、卜地等語。


卜鄰一語出自《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惟鄰是卜二三子,先卜鄰矣。"意為選擇良鄰而居,歷史上有"孟母三遷"典故。"一昨陪錫杖,卜鄰南山幽。"(杜甫《寄贊上人》詩句)


卜居一語出自《史記周本紀》載,"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說苑至公》"昔周成王之卜居成周也","周公卜居曲阜"。卜居與卜宅同義。"訪字北山阿,卜居西野外。"(《藝術文類聚》載南齊蕭子良《行宅》詩句)


卜築,如《梁書劉訐傳》"曾與族兄劉歌聽講於鐘山諸寺,因共卜築宋熙寺東洞,有終焉之志"。"伊人卜築自出深,桂巷杉籬不可尋。"(唐代李商隱詩句)卜築意同卜居。


卜宇,如《藝文類聚》載南朝梁任肪《齊司空曲江公行狀》:"愛乃卜宇金陵,索帶林壑"。卜宇意同卜宅。


卜食,如《隋書高祖紀》"龍首山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這裡的卜食已非如魏晉作偽的漢孔安國《尚書傳》釋卜食為"卜必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說卜食用墨畫於龜殼,灼烤後,裂紋正好食去墨道,乃為吉利,是占卜之術。前述卜食是說,民以食為天,則擇土肥水美之地,以長久居民,使服用相食,乃國家長盛之本。


相宅一語典出,乃《尚書召浩》:"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又云"惟太保(按,即召公)先周公相宅"。《尚書洛浩》載述同一事件,雲"召公既相宅,周公往營"。由相宅衍義,亦有相地、相土、相墓之說。在《吳越春秋》中記載,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為吳王闔閭謀建國都,始"相土嘗水",爾後象法天地,以築大城,是為闔閭城,即今之蘇州。


圖宅,是在漢代以後,隨著"圖讖","圖緯"的盛行而在風水中漸為引用。所謂圖,指河圖;讖即預言,緯乃與讖一樣,為預言解經隱語。由於讖、緯之術有圖、有書,故其名為圖讖。圖緯或總稱圖書。


王充《論衡浩術篇》所引的《圖宅術》和盂康《圖宅書》,為堪輿家所宗之術。此後,圖宅一語,流傳為看風水,相宅相墓的別稱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