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我永遠渴求著創作,每天我像一個農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來,一醒來,我就思考我的詩裡的人物和我所應該採用的語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進步……甚至在我吃飯的時候,甚至在我走路的時候。”——艾青

生命這條路註定是一條崎嶇蜿蜒的路,路邊風景浮光掠影。愛情,是這條路上最難捨難忘的一段。 在張月琴的生命裡,她就走過那麼一段讓她難捨難忘的愛情之路,這段路程裡面的所有美好回憶都起源於那位充滿深情的詩人。張月琴18歲嫁給了29歲的艾青,還生了4個兒女,恩愛甜蜜,令人羨慕,但為什麼她最後將丈夫告上法庭,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緣分的起因

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艾青,也叫蔣正涵,生於1910年3月27日,祖籍在浙江金華,他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詩人。1933年艾青還在被關押的時候,他的父母就給他訂了一門親事,而艾青一被釋放就被接回家成親了。

因為艾青接觸過一些國外的先進思想,他和他的妻子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他倆的婚姻就是很純粹的舊時代的婚姻。不過好在張竹茹性格溫婉,所以兩人之間也沒有過什麼激烈的矛盾。可是對於一個詩人來說沒有愛情的婚姻總是滿足不了自己內心對愛情的嚮往的,艾青在桂林工作的時候,就與張竹茹分居。就是在這段時間裡,他認識了張月琴。

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當時的艾青是一名教師,而張月琴恰巧則是艾青的學生,艾青在學生們學習騎車時對張月琴一見鍾情,同樣的張月琴對艾青也非常崇拜,所以久而久之兩個人漸漸的相互產生了情愫,後來此事被校方知曉,學校辭退了艾青,無奈之下他只能暫時回到金華老家小住,兩人也因此分離。後來艾青輾轉去了上海,在這段時間裡,他還寫過兩封情書寄給了張月琴

而艾青因為感情生活混亂,即便有優秀的文學作品傍身,在文學界的名聲也依舊不好,因此在張月琴的父親知道兩個人交往的事情後很是憤怒,要求兩人馬上斷絕聯繫。張月琴在她父親的強烈反對下選擇了妥協,但是她私下裡都在一直默默的打聽著關於艾青的消息。

再次重逢,結良緣

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一直到三年之後兩個人在某次因緣際會下再次相聚,而那個時候的艾青早已失去了當年的風采,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小小編輯,相反張月琴卻小有成就,成為了一個演員。兩人見面後有說不完的話題,回想起很多的之前的事兒,甚至還談到了他們兩個人的未來,這一刻,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止兩個,愛情的火苗已經點燃。

原本以為兩個人可以再續前緣,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分別的日子再次來臨了,張月琴收到了她姐姐的來信,她的姐姐希望張月琴去貴陽上大學,於是張月琴跟艾青依依不捨的道別,艾青很是激動的向張月琴表白,並且堅決不肯讓她走,甚至是用下跪的方式來阻止,並且不惜用自殺來威脅張月琴,張月琴也就只能暫時將要離開的這件事放緩了下來。

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張月琴暫時答應艾青不離開,但艾青還是能感覺到內心的不安,時常害怕張月琴突然離開,甚至是把她反鎖在家中,不讓她回演劇九隊。張月琴知道艾青這樣的行為很無理,但也知道是因為艾青太愛她了,所以在心裡沒有太大的怨恨,反而是生出了些許的感動,反覆考慮之後還是決定留下來。

在1939年6月20日艾青終於如願以償的和張月琴結為夫妻,那一年,張月琴只有18歲,而艾青已經29歲了,但他開心的像個小孩子一樣,帶著她拍了一張很樸素的結婚照,抱著她在她耳邊輕聲說著“我愛你”。

1940年6月,他們二人來到了重慶,住在林語堂先生的小別墅裡。結婚後的第二年,皖南事變,當時在重慶生活的艾青受到了威脅,艾青不得不接受周先生的建議——先去香港避一下難這樣比較安全些。但是當時已經有了8個月身孕的孩子張月琴卻仍然胸中有一腔熱血的執意要前往延安,抗日報國、投身於國家的革命事業。

安穩的日子

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艾青好幾次勸說都無法說服妻子,因此只能答應妻子,自己隨後就會去延安跟她會合,兩人因此只能暫時分開。張月琴離開不久,艾青就十分想念,總是想迫不及待的趕去見她,當然張月琴也是非常的想念丈夫的,艾青四處奔波,趕到張月琴面前已經是滿身的泥土了,但是兩個人反而感到非常幸福,就這樣兩個人互相扶持度過了最艱難的十年

令人惋惜的結尾

直到1949年,兩個人終於才過上了安穩的日子,按理說夫妻之間會更加的恩愛,但詩人總是浪漫多於愛情,嚮往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愛情,總是覺得家庭和子女之間的責任深深的束縛著他,兩個人開始因為家庭和個人之間矛盾日復一日的無休止的爭吵,在要求個性解放和照顧家庭子女的不同觀念之間開始有了衝突,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不可消除的芥蒂

在1955年,張月琴終於決定向這段曾經美好的愛情說再見,她含淚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育有2子2女的張月琴和艾青

最終被法院宣判離婚,長達16年的婚姻征途最終走到了盡頭。

丈夫比她大11歲,本來幸福美滿,16年後她卻含淚把丈夫告上法庭

當時的張月琴33歲,而艾青也已經45歲了。天生個性好強的張月琴最終爭取到了孩子們的撫養權,選擇獨自含辛茹苦的將子女撫養長大,直到1962年她才走進了第二段婚姻。

愛情就像美麗的花朵和春意盎然的小草,讓人賞心悅目,讓人甘之如飴。但是婚姻卻是佈滿荊棘的乾柴,可以取暖、也可以熟飯,卻必須忍受生活中瑣碎的事情所帶來的刺痛。想要維護好一段婚姻,僅僅只有熱情和浪漫是不夠的,必須要有

寬厚的手掌去包容、寬容的心志去接納一切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