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今年股價能否破100元?


中國平安,今年股價能否破100元?

堅定看好保險行業和中國平安的大邏輯

1、社保資金缺口越來越嚴重

很多人說,由於我國的社保兜底了許多基本民生保障性支出,所以人們購買保險的急迫性不是特別高。但現實的情況卻是,生大病是普通老百姓非常恐懼的事情,因為大病就是返貧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更可怕的是,社保資金的缺口在這幾年越來越嚴重了!

2018年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缺口創新高,剔除財政補貼實際盈餘連續 6 年為負,滾動結餘僅可支持 15.9 個月,同時企業社保繳費率負擔較重、需要下調,社保的收支矛盾凸顯,缺口日益增加。加上老齡化及少子化,讓養老金的運轉越來越捉襟見肘。

這就意味著中國社保系統兜底的內容可能逐漸減少。而這,也正是國家大力鼓勵保險行業發展的原因,在 2019 年還給保險行業大舉減稅,這可是拿出真金白銀在鼓勵了。

2、人均收入提高,國民購買保險的意識加強

新華保險原總裁萬峰曾說過,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超過 1 萬美元后,就會迎來壽險的黃金髮展期。2019年度,我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了 1 萬美元。

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觀察得出結論,在前些年,“賣保險的”普遍被人認為是騙子,賣保險就是在收割智商稅。但最近幾年,大家主動購買保險的意願提高了不少,可以說這幾年是保險代理人最揚眉吐氣的時間段了。

3、保險深度、保險密度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保險密度是指,在統計區域內常住人口的平均保費金額。保險深度是指保費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保險密度反映了統計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們保險意識的強弱。保險深度反映了一個國家的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判斷一個保險市場是否還有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

2018年,我國保險深度為 4.22%,而發達國家普遍為 6%~11% 之間,仍有很大空間;我國保險密度僅為 406 美元,距離發達國家平均水準相差近 10 倍,遠高於人均收入的差距。

中國平安,今年股價能否破100元?

4、政府的規範化管理,遏制保險行業惡性競爭

一個行業,光有好的發展空間肯定是不夠的,低質量的高增長沒有太大意義。

在保險行業,政府這幾年連續出臺許多政策,遏制保險行業惡性競爭的情況,如限制保險公司銷售高利率的分紅險快速擴張,規定保險公司專注於保障性業務等等,為規範保險公司的行業競爭建設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要知道,保險公司最可怕的情況,就是行業無序競爭,當其他公司超低價格銷售保單時,對整個行業都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如果跟隨低價策略,必然會導致虧損;不跟呢,意味著市場份額的丟失。

5、資產端,權益配置比例有望提高,相應提高投資收益

過去十幾年,出於各方面的原因,保險公司配置股權資產、股票型基金等權益類資產時,整體相對保守。以中國平安為例,其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在 2019年僅為 13% 左右。

近幾年,證監會大力鼓勵社保、保險等長期資金入市,相信保險公司在股權資產上的配置會有所提高。這將提高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不過波動可能也會有所提高。

6、保險行業競爭格局良好

在購買保險產品時,消費者普遍認可品牌力量,相信大型保險公司更加穩妥——萬一保險公司倒閉了保單豈不是無效了。雖然實際上並不是這樣,保險公司之上還有再保險公司,會為破產的保險公司兜底。

大型保險公司長期鑄造的品牌帶來的信譽度,的確是非常重要的。

2018年,在壽險方面,國壽、平安、太保、新華、泰康人壽、太平人壽 6 家淨利潤之和佔全行業的 94%;財險方面,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淨利潤之和佔全行業 85 家公司的 105.1%。

總之,按照未來人口及人均GDP等增長趨勢假設來估算,未來20年內,我國保費收入將有近 5 倍的成長空間,年均同比增長可達9%。一言以蔽之,行業未來的增量成長空間仍然巨大。

而中國平安在保險行業內,無論是品牌力還是公司經營管理層面,都是國內最優秀的保險公司。因此,長期來看,我繼續看好大平安。

平安的歷史業績是這樣的:

2008-2018年的十年期間,平安新單保費複合增速高達 19%,高基數下增速僅次於太保的 22%,而國壽、新華僅為 12%、11%。

2011-2018年,平安壽險NBV(新業務價值)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23.2%,中國人壽、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為13.7%、22.1%和15.8%;

平安壽險與平安集團EV(內含價值)複合增速均為23%,太保壽險、新華保險為20%,中國人壽僅為15%。

2019年,平安的新單保費、新業務價值和內含價值增速都有所下滑,分別為 -3%、+5.1%、19.8%,但這是整個行業處於調整期,相信未來會迴歸相對高速的成長。

從 2019年度開始,公司進一步提高了回饋股東的力度。

首先是提出了 10 年期的回購計劃,總金額 500-1000 億,2019年度回購計劃已完成,2020年回購計劃進行中;其次是明確提出增大分紅率,將分紅額增速與運營利潤增速掛鉤。

02

三個疑問

1、外資險企進入中國,是否會對內資險企造成衝擊?

隨著國家宣佈進一步開放包括保險、銀行在內的金融市場,許多朋友都有疑問,這會對國內金融行業造成什麼樣的衝擊?

南山的看法是,外資企業進入中國,至少在短期內很難帶來實質性的衝擊。

首先,銷售渠道建設非一日之功,特別是如今保險公司最仰仗的代理人隊伍,很難在短短几年內就建立起來。以中國平安為例,目前其代理人共有 116.7 萬,倉促之間如何建設、管理好如此龐大的隊伍?

其次,在外資險企進入前,中國內地保險行業的競爭已經比較激烈,目前的頭部險企都是從野蠻競爭中殺出來的,已經證明了經營管理的強大,適度的競爭往往也更有利於公司的成長。

國內任何一家堪稱偉大的公司,如華為、阿里巴巴、騰訊、格力等,都是在激烈的競爭中拼搏出來的,而不是由行政壟斷養出來的。

2、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競爭

互聯網保險在過去幾年飛速發展,讓許多人擔心是否會對傳統險企帶來衝擊。

但實際上,首先,純粹的互聯網保險公司份額還非常小,其次,傳統險企也大力利用互聯網渠道銷售保單。

全行業 2018 年總保費規模高達 3.08 萬億,互聯網保費收入總規模才 1889 億(而且可能還包含傳統險企的網上保費規模),相比之下,平安一家公司 2019 年保費收入就高達 7946 億。

3、長期國債利率下行

這個確實有影響,比如說中國平安在 2019 年度,就考慮了利率下行可能性,調低稅收及準備金折現率流動性溢價,減少稅後淨利潤131.6 億。

但是,這個影響一方面可以由權益資產比例提高對沖,理論上長期國債利率與權益資產收益是負相關的;

另一方面,折現率有望跟隨國債利率下降。

目前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人壽的長期投資收益率假設都是 5%,投資收益率每波動 50BP,會導致保險公司內含價值波動 8-9%,中國平安的業務板塊更加多元,因此投資收益率敏感性為 4.6% 左右(風險貼現率11%的情況下)。

利率下行意味著長期投資收益率假設必須下調,如果未來利率超預期下行,對平安內含價值負面影響是比較大的。利率下降會導致風險貼現率的下降,據測算,投資收益率下降 50BP,可以被風險貼現率下降200BP完全抵消。

說這麼多,還是需要回答,本次疫情對保險行業及中國平安的影響有哪些?

南山認為疫情對保險有兩點影響:

一,大家可能覺得生老病死原來離我們這麼近,所以買保險很有必要,提高買保險的意願,對整個行業長期來說是偏樂觀的;二,近段時間對經濟的打擊,可能保險業績會有所回落,先過好眼前的日子再說,購買保險適當延後。

簡單來說是短期受損,長期受益。

那麼,中國平安目前估值水平如何呢?按照PEV估值法,平安 2019 年末內含價值為 1.2萬億,而當前平安總市值是 1.48萬億。

按 2019 年末內含價值計算,平安PEV為 1.23 倍;按照 2020 年度內含價值增長 15%(絕對可以達到)計算,PEV為 1.07 倍。

下圖是中國平安歷史PEV數據:

中國平安,今年股價能否破100元?

可以發現大多數時間內,平安PEV都為 1.5 倍以上。這裡,南山只取 1.35 倍PEV,那麼對應平安股價為 1.35/1.07*80.9=102.1 元。

所以基本可以下結論,平安 2020 年股價是有希望突破 100 元的,當然,如果股價無法突破 100 元也沒關係,我會繼續持有,跟隨公司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