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如果問女性這樣的一個問題,最受歡迎的奢侈品品牌是什麼?那麼毫無疑問香奈兒一定是大家最熟悉的,直到現在仍有很多女性為了擁有一款香奈兒而心甘情願吃土,香奈兒在女性心中有著讓人無可抗拒的魅力,而創辦香奈兒品牌的創始人可可.香奈兒,是20世紀的法國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她的聲望名譽能和戴高樂畢加索兩人齊名。

一個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女孩,如何與戴高樂畢加索等人齊身一起成為法國人的人文代表呢?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一:香奈兒的原生家庭是她此生最不願觸及的回憶

1883年8月19日,香奈兒出生在法國盧瓦爾省,一個小鎮的救濟院裡,香奈兒的母親讓娜,在尋找丈夫阿爾伯特.香奈兒的途中生下了她,在此之前她已經有了一個姐姐,而此時的母親讓娜.德沃勒與父親阿爾伯特.香奈兒並沒有結婚,香奈兒是以私生子的身份降臨的。這種事情在那個年代的歐洲,民風還不像現在這般開放,未婚先育在當時人們心中是不被接受的事情,是一個女子不潔身自愛的表現,儘管後來在母親追尋下與父親結婚了,她卻始終無法擺脫私生女這一身份。

父親是個小商販,生性自由灑脫,一輩子都把希望寄託在路上,對家庭從來不曾留戀更別說是負責,在母親追尋父親的日子裡,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一直處於顛沛流離,飢寒交迫中。母親在生了5個孩子後,香奈兒11歲時,一個寒風刺骨的清晨,香奈兒發現他們的母親,不再呼吸,也不在咳嗽,兩眼睜著想深邃的黑洞一般失去了往日的溫度和光亮,在飢寒交迫中身心俱疲怨恨而亡。這場景一直刻在香奈兒幼小的腦海中,成為她終生擺脫不去的陰影,她發誓不要成為像母親那樣的女人。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他的父親回家了,但不是為了悼念母親,更不是浪子回頭,要承擔撫養他們的責任,而是為了從此了無牽掛的遠走他鄉,父親迫不及待安排了他們的去處,兩個弟弟被送到一個農場家裡收養,當他們的免費童工,三個女孩被送到了一座修道院的附屬孤兒院,她們在失去母親後就被自己的父親遺棄了,成了真正的孤兒。她曾說母親過世後,她的心每一天都被痛苦佔領著,再也沒有快樂,甚至有想過用自殺的方式來救贖自己的悲傷和恐懼。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在修道院中她們穿著寬長的黑色修女服,舉著白色蠟燭,走在長長厚厚昏暗的長廊中,那裡充滿了信仰,充滿了平靜,充滿了善意,卻無法讓她感到快樂。在修道院裡香奈兒開始學習生存的手藝,她學習的是縫紉技能,裁剪,縫紉,鎖邊等等。一位年邁的修女嬤嬤教會了她製作衣服的整套流程,希望她日後可以自食其力,香奈兒這時就呈現出與縫紉有關的天賦,她學的非常快,手藝也是在姐妹中最好的,直到18歲後香奈兒從修道院出來。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香奈兒後在一家服裝店裡當縫紉工,這家店鋪的生意很是不錯,主要為當地的貴族,製作繁瑣又精美的服裝,同時也給駐軍提供縫補軍裝。在這裡香奈兒的手藝最為出色,很得老闆的青睞。但到了晚上香奈兒便會偷偷的到街上,一家咖啡館裡演唱和跳舞。人們喜歡她的演出和歌舞,她當時唱的一首《誰見過可可》的歌曲而被大家所喜愛,沒有人知道她的真實姓名,就親熱的叫她可可。而香奈兒本人也很喜歡這一稱呼,這樣能讓她逃避她痛苦的過往。

她曾經回憶說:我討厭家庭,小時候,我覺得沒有什麼比家庭更可怕了,一切是如此的刻骨銘心。所以在往後的人生中,她極少提及自己的過往,就算很少的提及幾次也會有不同的版本,有時說自己在母親去世後就被送到了姨媽家裡,有時會說父親在母親去世後就回來了,陪伴了她長大。她不願意面對,承認自己在母親去世後被父親拋棄成為孤兒的事實,這一打擊對她太過沉重,所以會向他人陳述自己腦海裡想象中的樣子。在香奈兒的認知裡,母親這一生是悲慘的,同時也是被父親給摧毀的,所以她從小就發誓不要成為像母親那樣的女人,要成為上層人士,擁有富足的生活,要自食其力成為獨立自由的女子。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二:成為獨立的個體,而不僅是男人的附品

香奈兒當時所在的地是法國重要的軍事要塞,駐軍眾多,所以一到晚上酒吧和咖啡館就成了軍官們消遣之處與獵豔場所,年輕貌美又受大家歡迎的可可,自然身邊不乏追求者。但香奈兒很明白自己的處境,沒有地位、沒有背景、沒有家人、沒有資產,婚姻便是翻盤人生的機遇。而母親的婚姻絕對是她的前車之鑑,無論如何哪怕是單身一輩子也不允許自己重蹈覆轍,所以她必須小心謹慎的甄別,不會輕易的對誰交付真心。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20多年的生活艱辛讓她明白了生存的不易,更知道了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肯定不是那不負責任的曖昧和挑逗,而是能夠幫助將她帶出困境的人。所以在她想成為一名女歌唱家的希望被破滅後,選擇了一直在追求自己的駐軍第十輕騎兵團的中慰,資產階級後裔艾提安.巴勒松的橄欖枝,併成為他的情人。巴勒松的父母給他留下了幾輩子都花不完的財富,他一生風流不羈,灑脫自由,對馬的喜愛接近痴狂。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他擁有私人的城堡和養馬場,而此時可可就住在城堡之中,在那裡她見到了什麼是紙醉金迷、錦衣玉食、富麗堂皇的奢侈生活。她再也不用擔心自己流離失所,再也不用辛苦勞作就能生活富足,再也不用為生存而奔波。在那裡她學會了一切上流人士的交際方式,紅酒、晚宴、舞蹈、賽馬、聚會,每一天都在香檳狂歡,策馬紅塵。裡面的奢靡是香奈兒以前想都想不到的,而對於自己情人的身份她從來不避諱,自若的和每一位上層人士、名媛、交際花接觸交往。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當時的女性衣服多以束腰束胸的裙裝,女人們要通過束縛自己的身上脂肪來表現出女性美,香奈兒很不喜歡這些華麗又繁瑣的衣服,反而喜歡簡單為主,所以她經常會穿上巴勒松的襯衣以及馬褲和他的騎馬裝。在穿衣這一方面他始終有著自己的立場,她一向認為女性穿衣打扮並不應該只為取悅於男人而是應該取悅於自,不應該強迫自己的身體去穿不適合自己的衣服,在穿衣上總是那麼與眾不同,別具一格。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在當時的人看來就是離經叛道的香奈兒,並沒有迷失在那醉生夢死的奢靡生活中,而是利用空閒時間不斷閱讀和學習,閒暇時便動手把傳統的帽子拿來改造。傳統的帽子大多是圓麵包一樣的帽子,有誇張的羽毛、果實還有各類繁雜的花卉構成,仿若一座座宏偉的建築。但經過香奈兒改造後呈現出即時尚又簡約的款式,每次外出香奈兒都帶著由自己改造的帽子,又毫不吝嗇的贈送給那些喜歡她帽子的軍官夫人和公爵夫人及貴族女士們,慢慢的大家都想擁有香奈兒的帽子。

香奈兒這時看到了需求背後的商機,有了開一家女帽子商店的想法。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巴勒松不敢相信的看著眼前的香奈兒,他閱女無數,有人向他索要金錢,有人向他索要名分,有人向他索要地位,但從來沒有人向他索要過工作。他便告訴香奈兒工作是很辛苦的,而且跟著他完全不用工作,想要什麼都可以滿足她。

他以為只是香奈兒一時興起便拒絕了她的請求,但希望的火焰一旦在心中燃起就很難撲滅了。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香奈兒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身份,曾親眼目睹了巴勒松的前任情人,艾米莉.安娜是當時巴黎最有名的交際花,還是個具有才華的女人,但在被巴勒松拋棄後的新身份是一位職業賽馬師的情人,依舊美麗,引人注目。

靠男人而生活的女人,就會像一件過時的珠寶一樣漫漫蒙塵,失去光華與尊嚴,她不想一輩子都以不同男人的情人的身份出現。也不敢奢望巴勒松會娶她,就算會,巴勒松也不會對她從一而終,她不想成為母親一樣,在未來陷入無盡的等待和追尋中。她要成為她獨立的個體,不依附男人而活,要活得有尊嚴。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三: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取悅

在一次參加賽馬的活動中,香奈兒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他就是英國富豪,亞瑟.卡柏,因為他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外表俊朗瀟灑,個性睿智從容,很受朋友們的喜愛,大家都親切的喊他boy,他的另一個稱呼便是卡柏男孩。香奈兒與他一見鍾情,在卡柏男孩離開時,香奈兒便和他一起走了,從此開始書寫她不凡的人生。香奈兒後期曾回憶道:沒有人明白他對我的意義,他是我的父親,是我的兄長,我的家,我的整個生命,如果說沒有卡柏男孩,就不會有後來的時尚女王香奈兒。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卡柏男孩對香奈兒的疼愛與包容,填補了她一切童年的缺失和心理需求,而且對於她的情誼從未改變。對於香奈兒想要開女帽商店的想法,卡柏男孩給予了她需要的一切幫助和支持,她的第一家女帽工作室在卡柏男孩的幫助下開業了。當時法國女人帽子是必備品,傳統繁雜的女帽在香奈兒的改造後,立馬賦予了簡單而又不失格調的全新生命力。她所做的一切款式聽憑內心和直覺,不喜歡膚淺的漂亮,而更青睞於內涵的奢華,這也是她設計的天賦。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為自己喜歡的工作而忙碌,香奈兒一點也不覺得累,反而覺得非常充實,每天都充滿了激情和活力。而自己每次外出都會帶上最新款式的帽子,為她吸引來了一大批上流社會女士們,以前她慷慨饋贈的女士也成了她的座上賓,一段時間的努力付出後康朋街21號,成了一家時尚女帽店。在卡柏男孩的指導下,香奈兒的女帽店在由開始的虧損到盈利。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在女帽店穩定經營後,香奈兒開始嘗試了服裝設計,而自己永遠是自己設計的代言人,每一次穿著通過自己設置改造後的服裝,出現在各種高端的聚會中時,總會吸引很多貴族女士的目光。她一如既往神秘的告訴對方,請到康朋街21號來,就這樣香奈兒的女帽店開始了女裝設計製作的經營。她那貧困的童年經歷告訴她,人們看一個人的目光,總是會取決於他的服飾,這不是膚淺,而是現實,畢竟沒有人會喜歡,通過你裝亂的服飾去了解你美麗的靈魂。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她對於自由的追求和關於希望女性擺脫被各種制度束縛的渴望下,設計的理念在於表達女性對未來的嚮往喚醒內心,不要再忍受著重重的酷刑,擠壓著身上的脂肪。希望女性們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服飾,並自身充滿魅力。她不僅改變了女性的穿著方式,更是改變了女性的生活狀態。她說面料本沒有什麼天生的高低貴賤之分,每一種都可以成為最差,每一種都可以成為最好,不僅是時尚宣言,更是一句人生哲理,一如她自己的人生故事,她有著最低層和貧困的出身,但她也一樣可以成為貴族,甚至日後成為人們所崇尚的時尚女王。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依靠著自己的勇敢,勤奮,執著和聰慧,香奈兒成為了巴黎街頭時尚的象徵。成為第一個開勞斯萊斯的女人,第一個有勇氣剪掉一頭長髮,並聲稱自己喜歡的人,一度登上雜誌封面,很快短髮又成了當時時尚的標誌。而她的店鋪也在不斷的壯大,擴建到了康朋街31號,從此以後這裡將成為香奈兒品牌的總部,時尚聖者的殿堂,在法國成為與埃菲爾鐵塔起名的地標性建築。香奈兒成了名人,成為了時尚界的領軍人物。香奈兒的資產、聲望、魅力也在一天一天的增長,她正在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變成真正的貴族。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四:想要無可取代就要與眾不同,成就時尚女王

她設計的香奈兒品牌的logo,背靠背交織在一起的雙C,對她來說寓意非凡,既可可與卡柏男孩的首個字母,意味著兩個人的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對於此時的香奈兒來說,她獨立自主可以不用依靠任何一個人而生活,但作為女人她渴望的幸福是什麼呢?無非是成功的事業、甜蜜的愛情、美滿的婚姻、獨立的人格、堅韌的個性和自我成就的尊嚴。生而為人慾望不停,香奈兒也同樣不能免俗,在這些慾望中不斷的讓她堅強和堅持,讓她得以從貧窮的泥潭中拔出來,一步一艱辛的走到了今日。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然而世上好物皆不顧,彩雲易散琉璃碎。她的摯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卡柏男孩在一次戰爭中沒有如期而歸,不是生死兩別,而是移情別戀,在這場戰爭中卡柏男孩認識並愛上了貴族女子戴安娜.溫德姆,要娶她為妻。香奈兒一生有過兩次想要步入婚姻的渴望,一次就是和卡柏男孩在一起時,因為愛她渴望卡柏男孩能娶她,一次是在後來的戀愛時想要步入婚姻但因為子嗣問題而無奈拒婚。上天在婚姻上並沒有眷顧香奈兒,這是她人生最大的缺失和遺憾。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在香奈兒一生摯愛卡柏男孩因車禍而亡之後,一度悲痛欲絕的香奈兒,產生了一個要讓全世界的女人為他穿上黑色衣服的想法。黑色在這之前是代表沉重、悲傷、悼念,往往是人們為悼念亡人時才穿的衣服。香奈兒為了悼念自己心愛之人,便設計了一系列黑色小黑裙,當她和模特們穿著小黑裙出現在康朋街時,一時輿論譁然。香奈兒設計的小黑裙,以低調內斂,強勢奢華的格調,打破了黑色只能用來做喪服的根深蒂固觀念,讓黑色成為高貴、神秘、優雅的代名詞,同時也給她帶來了無盡的聲望和財富。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香奈兒與友人恩尼斯一起研發的香奈兒5號,一經推出便風靡一時。瑪依蓮.夢露都是她的鐵桿粉絲,至今仍然是女士們追捧的經典款。香奈兒從一個貧窮的“野丫頭”,一路披荊斬棘,到巴黎街頭時尚的象徵人物,她經歷的多段感情也給了她無限創作的靈感。和她交往的人有國家大公、藝術家、設計師、親王公爵等,都是來自不同的領域的人,對於這些感情香奈兒說,有的是因為愛,有的是因為激情,有的只是嗜好,在她的設計中都能看到不同風格的影子。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她因與一名德國納粹戀愛,在大戰後一度避居瑞士,最終以71歲高齡再次復出,此時比她年輕一輩的競爭對手,在這時都放棄了東山再起,香奈兒卻決定再度重啟康朋街31號。香奈兒扛住各種來自於社會的輿論和質疑,再次成為了時尚界的領軍人物。在她感情受挫對婚姻無望時,香奈兒更是把畢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唯有在自己的身前剪刀,像小魚兒一樣自由的遊走在不同顏色不同材質的面料中時,才是她最忘,我最開心,也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一個從孤兒院出來的“野丫頭”是如何成為時尚女王的

年邁的香奈兒是孤獨的,婚姻成了她終身最大的遺憾,面對無盡的孤獨,經營自己的時尚事業成了她畢生的愛好,直到她去世前依然在工作,她把一生最好的年華和青春都獻給了時尚事業,或許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時尚女王香奈兒,而她創始的品牌CHANEL(香奈兒)才成為經久不衰的世界著名奢侈品時尚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