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花山這一段時間熱度較高,是得益於它突然間成為武漢豪宅、高端項目最集中的地方。


很多粉絲留言,問我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我之前說過,花山的背後是一套典型的武漢樓市價值邏輯。



花山吃虧的地方是輿論炒作的少,在樓市的曝光率不多,至少我看到的過去幾年,他從來都是低調發展。


哲學家老子幾千年前說的“少則得,窪則盈”,原來是送給花山的……

這句話很有意思,要反覆揣測。價值投資,就是這個邏輯。


花山很低調,其實他的定位一點都不低。


NO. 1|壹


花山,武漢按照美國硅谷打造的產城融合、生態宜居樣本。


這個明明可以靠實力(產業),卻靠著顏值(生態環境)出圈的區域,對武漢有著別樣的意義。


不信,我們來看一下:城市核心區+大面積湖泊+公園=?

答案是:生態居住和資產的未來。


畢竟追求生態居住,是財富階層追求城央稀貴資源的縮影。


最新的武漢樣本,是花山生態新城。


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生態居住上,武漢不缺江景、湖泊。作為“百湖之市”武漢擁有166個天然湖泊,湖泊水域面積約867平方公里。


武漢更缺城心低密湖泊居住區:為數不多的滿足以上條件的東湖風景區,目前已無土地可供開發。


而花山就是他的升級版。


花山生態新城有著“一江兩山四湖”(長江、嚴東湖、嚴西湖、竹子湖、清潭湖、常家山、白羊山)的自然生態格局,僅綠地和水域面積就佔新城總面積約60%以上,生態環境優良,以水為核心的“江—湖—河—港—溼地”稀缺生態基底,造就花山特有的灣區形態。


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這個集高新產業、高端居住、生態環境為一體的新的現代化城市組團,給了居住無限想象的可能性:交通上,花山大道、花城大道、嚴西湖大橋和隧道相繼通車,未來還有地鐵19號線;武漢軟件新城開園,希爾頓酒店落成;華師附小開學,常家山國際運動公園投用,花城匯商業街開街……


稍加分析,你會發現,這一系列十分強勢的配套,來源於城市發展紅利、政府對區域的重視。


花山實際上是在光谷向東的戰略性推動下,疊加了“城市低密區”的春風,快速崛起的一個新區。


NO. 2|貳


眾所周知,

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經濟與文明的大飛躍,幾乎都是從基礎設施的升級開始的。


高鐵時代的到來,武漢站依託華中腹地優勢,形成了5小時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生活圈,而隨著地鐵19號線開通,花山將成為光谷的門戶,也代表大光谷的國際名片。


要當名片,各項成績要好,最重要的就是產業。


以產業撬動區域,並帶動城市發展,這算是光谷得以騰飛發展的內在邏輯。


2009年2月26日,武漢花山生態新城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隨後,也官宣了花山生態新城的規劃目標——國際一流生態城、新型城市化示範區重點發展港口與保稅物流、總部與生態研發、商務與旅遊、養生與居住等產業。


事實上,這樣的定位下,花山的產業大城的線條已經勾勒了出來:


初步形成軟件服務外包、軟件研發產業、醫療大數據、基因研究、健康管理、生物信息等幾大主導產業聚集區。


根據統計,花山生態新城吸引了逾百家企業入駐,其中包含IBM、法國陽獅、飛利浦、國家電網等世界500強企業,也有軟通動力、中軟國際、文思海輝、天源迪科、佰鈞成、明源、安天信息、天億集團、未來組生物科技等領軍企業入駐。


簡單說,上百家實力企業,一起來用行動為花山背了書。


更何況,他的未來還處於大光谷騰飛的風口上。根據規劃,花山生態新城不僅是光谷現代服務業園在東湖高新區“一主兩副四組團”空間佈局中的重要組團;還同時坐擁“黃金十字軸”生態中軸和“千億級產業大道”世界級開放創新軸兩大主軸。



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光谷黃金十字軸示意圖


參考以上發展路徑,政策傾斜—資金到位—新產業落地,開掛可期。


一切都在開花結果,一切卻又方興未艾。


NO. 3|叄


事實上,眼下的花山生態新城,遇到了新的機遇。

一是花山核心區必然的擴張

二是產業的發展串聯方向


過去我們提到的花山實際上只是狹義的花山,泛指嚴西湖板塊,而花山生態新城實際上是由嚴西湖、嚴東湖、花山港三大板塊組成。


伴隨著過去十年大跨越式發展,嚴西湖面積受限,拓展到嚴東湖,成了必然趨勢。


往東,還能串聯起花山港、長江新城,形成一條嚴西湖、嚴東湖、陽邏港、陽邏之心的生態+產業發展路線。而這也與上文提及花山生態新城規劃目標不謀而合。


以嚴東湖為代表的花山2.0時代也正式到來,幾近成熟的花山將迎來“城市更新”紅利期——他不是無法突破的傳統主城區,而是還有“騰籠換鳥”的紅利預期。


而從花山1.0走到2.0時代,既是時間,也是空間,更是思維和智慧在時空中的沉澱。


每個板塊的1.0時期,探索和試驗的比重很大,到了2.0時代,有了積累,於城市發展和經營智慧而言,政府的操盤手法、運營思路和開發邏輯,與1.0時期的探索完全不一樣了。


1.0時期的花山,主力發展的產業、生態,住宅、配套、商務、辦公等交錯佈局,城市界面不夠清晰。而沿湖優質土地的過早出讓,又導致整體的城市天際線不夠“國際”,很多規劃、營造較為傳統的樓宇,甚至已經顯得陳舊和過時了。


到了正在起步的2.0時代,嚴東湖就完全不一樣了,主打生態宜居,商務配套、休閒娛樂的花山河項目,將會讓嚴東湖超越嚴西湖,躍升成為大光谷門戶。


根據武漢城市留言板官方回覆,花山河商業核心區一期開發預計明年開始啟動。



武漢城市留言板截圖


據瞭解,花山河將武漢市水質最好的兩個內陸湖—嚴東湖、嚴西湖聯通,形成佔地3.22平方公里的濱水區域。未來將建起10座橋樑,屆時將現“十橋聯珠”的壯麗景觀。


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花山河效果圖


湖邊還將修建時尚影視創意區、旅遊商業聚集區與濱水生態展示區,將生態體驗、創意展示與影視音樂等融合在一起,成為引領花山生態新城未來十年的區域地標。


我們在看待一個區域價值時,最核心的要素無非是供需關係潛力預期


未來,光谷還有大把的需求,而嚴東湖板塊本來就處於大光谷生活區的核心,享受大光谷中心的“10分鐘生活圈”,交通、學區配套較為完善、潛在需求大、區域並非全新開發,已有良好的基礎和明確的優化方案。


於是,嚴東湖板塊發展或就此提速。


NO. 4|肆


真相越來越近,標的物愈發清晰。要買,當然要買花山2.0——嚴東湖板塊資源集中的樓盤。


這可不是送分題。


江湖資源豐富的武漢,暴殄天物的產品一抓一大把,這考驗的是房企們的內外兼修。


這種情況下,板塊內那些具有“雙重題材”的房企,才更具有龍頭價值。除了大家都具有的“花山2.0題材”之外,還需要挖掘自身的獨有價值。


他們要思考的是——跟嚴西湖花山1.0時代的同仁們比,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比如湖北交投就是這麼回答的,不卑不亢——


花山板塊對產品要求都很高,包括產品、園林、物業等。我們認為,湖北交投華園周邊的開發商都很不錯,進花山也比我們早,但就這個項目上,有信心不輸給他們。


湖北交投制勝關鍵是:花山2.0+湖北交投IP,這給予了其“花山首秀”雙重題材。


湖北交投的IP有兩個:省交投集團,以及湖北交投華園項目本身。


湖北交投的第一個IP就是省交投集團。深耕湖北近十年,省交投集團勇擔國之大任,夯實全省交通“大底盤”,傾注全力促進湖北省交通基礎設施大步跨越,助力長江經濟帶開放與開發,成就了一個又一個新輝煌。


它的第二個IP是湖北交投華園,以“宋朝”人文情懷為主題,結合現代的時尚與開放,打造武漢首個新宋式山水人文住區。


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湖北交投華園效果圖


我大致是這麼理解新宋式。他首先應該是現代化的建築,包括材質、戶型、功能分區、採光、朝向、小區式管理等,皆是經過精密測算,以國匠的高標準,嚴要求,營造一個詩意棲息地。


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湖北交投華園效果圖


同時,會在現代化建築裡,結合嚴東湖自然風光,用大量的宋式風元素,比如山、水的東方雅趣、格局動線,再到園林景觀、建築設計、工藝細節,歸家禮序進行全面的“宋式”植入。


花山,藏不住的鋒芒……

湖北交投華園效果圖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像宋代一樣的婉約,有詩意,比較細膩精緻。在裡面住著,能感受到宋代雅韻。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交投華園以極具現代的立面風格,在強烈的虛實對比和高雅古典的中式意境之外,又格外清新現代,煥新嚴東湖城市封面。


再看產品本身,它的定位是打造花山的低密低碳生活藍本,全方位改善區域居住品質:裝配式建築,環保、節能、美觀、大氣;通過大數據對客戶需求的分析,精心打造高得房率高利用率的戶型;全齡化社區配套體系,把空間還給業主,構建和諧鄰里關係,讓業主悅享更多美好可能;金牌智能物業,除了一對一金管家服務,還有智能安防系統人臉識別技術高空拋物監控系統……


這一樁樁的細節背後,是一家責任房企對人居思考邏輯:從業主自身出發,全心全意的關注其家庭成員每個階段的不同需求,為家庭社區配套以及持續的成長服務。


NO. 5|伍


城市的發展,是無法阻擋的洪流。


更新是一條路,擴展是一條路。對於實力強勁的花山,向東擴張,有生態條件、有區域優勢,有全面的道路、交通、配套優勢。


顯然,花山2.0時代已經明確的開始了。


作為國之“交”子,省交投以雄厚的實力和極具發展性的眼光,為這片熱土,帶來標杆之作——湖北交投華園,推動區域發展的同時,助力城市佈局和更新,與城市同圈層、共發展,一路向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