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的“无夏之年”


1816年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无夏之年”?这年都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介绍,这个千年一遇的怪异一年,它到底有多“怪”。

这年地球气候出现严重反常,没有夏天,低温席卷全球,尤其北半球,六月结冰,七月霜冻,这样的现象相继出现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

1816年的“无夏之年”


然而出现这种气候现象并不是因为末日来临了,不是“审判日”到了,而只是因为,这年印度尼西亚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战中日本“小男孩”和“胖子”原子弹爆炸加起来总能量的4000万倍,这是我们人类历史记载中火山爆发最猛烈的一次。

它所产生的火山灰喷勃至平流层,长期遮盖了太阳辐射,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柱高达数十公里,远在欧洲伦敦都能看到火山爆发导致的彩霞。

1816年的“无夏之年”


火山爆发导致的连锁反应

而这次火山爆发,在各大洲也带来了巨大影响,这一年的欧洲,刚刚结束了对拿破仑战争,突如其来的寒冷让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雪上加霜,各地粮食短缺,饥荒开始蔓延,整个欧洲因此次火山爆发引起的严寒而死亡的人数约有二十多万余。这一年的亚洲,中国正处于清朝嘉庆年间,昆明及滇西等地连续三年出现降雪

1816年的“无夏之年”


同时出现严重饥荒,史载1816年的云南“是岁大饥,路死枕籍”,人们饥肠辘辘,饿殍千里,甚至为了生存还出现卖儿卖女的悲剧。远在东北的黑龙江地区,当年的包衣垦丁出现逃亡,清朝人隔了不到百年又一次感受到了小冰河期的感受。

印度今年因为异常的低温而导致降水下降,整个南亚次大陆持续干旱,为此印度爆发了世界第一次霍乱,并往西北传到了莫斯科,最终传到了欧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