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內部分人貶低李小龍實戰不行,而國外卻有很多人祟拜李小龍?

尋找初心不忘


客觀評價李小龍的實戰能力和崇拜李小龍並不矛盾。

我年青時也崇拜李小龍,至今我仍認為李小龍的非常了不起的武術家,李小龍憑自己的一身技藝征服世界,傲慢、偏見的西方正視了李小龍,他帶給世界的是中國正面形象,勝過多少文人的振肺吶喊和無數騷客的經腹牢騷,一個李小龍能改觀西方對中國人的認識與敬重,試問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有多少個這樣的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大的壯舉?這是他的偉大之處。

但是國內有很多誇大了李小龍的實戰能力,包括的武學截拳道。如果有人按照他的方法去練習,是永遠成不了當代搏擊擂臺的成功者,此一時彼一時,李小龍的的哲學、電影還可以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年青人,但是他的技擊法方明顯是落後同時代的格鬥技,包括泰拳,散打,拳擊。

崇拜和模仿他是兩會事,有些人會說的委婉些,有些人會說的間接些,有些人會更直接否定他的實戰能力,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觀點。

---分割線---

有些龍粉在下面大量的批評,我再找找一些證據說明截拳道只是屬於李小龍的技法,而他的後來都是差水平,和當下的專業院校比較,截拳道註定只能是民間武術。

1、《基本中國拳法》,1963年出版,是李小龍宗師生前所出版的唯一一本個人專著。出版此書時,李小龍宗師年僅23歲。該書共97頁,由李小龍摯友嚴鏡海、埃德-帕克作序,同時李小龍宗師也有序言一篇。本書前三分之一介紹中國武術的派別概況、陰陽哲理與基本功訓練;後三分之二著重演示了振藩拳法的踢、打、摔、拿動作。

  2、《詠春拳》,該書署名嚴靜海著,李小龍技術編輯,1972年出版。該書普遍認為是由李小龍傳授、嚴靜海執筆、最後由李小龍審定的作品。該書223頁,書中包含詠春手型、手法、步形、步法等技擊內容均來自李小龍的悉心傳授。香港曾出版該書的中文譯本《圖解詠春拳》(譯者:李紹昌)。


  3、《截拳道之道》,1976-1977年出版。這本書是在李小龍宗師去世後由其遺孀琳達女士與武術理論家吉爾伯特-強生合作,根據李小龍生前武學與哲學筆記手稿整理而成,並由李小龍的大弟子丹-伊魯山度審定。香港曾出版該書的中文譯本《李小龍-截拳道》(譯者:杜子心)影響廣泛。本書英文原版共分為四冊分別是:《李小龍技擊法-自衛術》1976年出版、《李小龍技擊法-基礎訓練》1977年出版、《李小龍技擊法-技法訓練》1977年出版、《李小龍技擊法-高級技術》1977年出版。該書問世後大受歡迎,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翻譯成9種文字暢銷世界各地,已印刷了40餘次。

  我國與1988年3月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了《李小龍技擊法》的中文版,中文版將英文版的的四冊合為一冊出版,迄今為止已印刷了50餘萬冊,受到了我國廣大武術愛好者的熱烈歡迎。

  4、《李小龍圖書館叢書》,李小龍遺孀琳達女士又在李小龍傳記作家約翰-立託的幫助下,整理出版一套最新的李小龍著作《李小龍圖書館叢書》,叢書計劃出版12卷,全部根據未曾發表的李小龍宗師生前武學筆記、剪報冊、接受電視廣播訪談記錄錄音及大量動作照片綜合整理而成。本叢書均為英文版截至1997年10月前三卷已出版,下面分別介紹:

  《李小龍-猛龍語錄》該書175頁,照片24幅,收錄了李小龍宗師從1964年到1973年接受各種採訪的談話錄音,內容十分豐富。

  《李小龍-功夫之道》該書200頁,照片100幅,根據李小龍宗師1964年所著《功夫之道》書稿編輯而成。本書介紹了中國武術的特點與中國文化,以及截拳道中所包含的中國武術技法的起源和發展。

  《李小龍:截拳道》該書392頁,照片200餘幅,書中收錄了李小龍宗師親自示範的照片和親筆繪製的的動作圖。是對《李小龍技擊法》和《截拳道之道》兩書的最佳補充。

  5、《李小龍-生活的藝術家》,李小龍著、劉軍平譯 2008年3月由南海出版社出版,本書共268頁,是英文版李小龍圖書館系列的一本中文書。此書揭示了李小龍不僅僅是一名著名的武術家,他還是一名名副其實的藝術家,本書第一次披露了李小龍宗師的哲學片段、詩集、書信等。

  6、《醒思路-李小龍的生活智慧》2009年7月由海關出版社出版,該書共230頁,為英譯本的中文版,該書分為8個部分,詳盡表達了李小龍的生命哲學理念,本書為李小龍的經典言論集。

  7、《截拳道-李小龍武道釋義》2010年3月由海關出版社出版,該書共470頁,本書大量收錄了李小龍親筆繪製的動作圖、演示技法圖和制定的訓練計劃。為進一步完善截拳道理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是對《李小龍技擊法》和《截拳道之道》兩書的最佳補充。

  8、《李小龍-肢體表達藝術》2010年9月由海關出版社出版,該書共330頁,本書中插圖和健身照多為國內首次公開,本書重點為李小龍科學的功夫健身和肌肉訓練法。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截拳道和武術修習者的健身訓練指南。

  9、《功夫之道-李小龍中國武術之道研究》2010年9月由海關出版社出版,該書共201頁,本書根據李小龍1964年所著《功夫之道》手稿整理而成,介紹了本書介紹了中國武術的特點與中國文化,以及截拳道中所包含的中國武術技法的起源和發展。較為全面的闡述了中國武藝的“功夫之道”。

  10、《李小龍功夫之王的另一面》李小龍著、約翰-立託編輯、堯俊芳翻譯,2011年7月由中國友誼出版社出版。本書收錄了李小龍宗師1958年-1973年的近150封信,揭示了李小龍宗師不為人知的的另一面。通過這些信,可以零距離接觸李小龍,解開功夫之王的未解之謎。

現代體育院校專業的課程有那些;


福州禪武


噴李小龍的基本上就是純噴子和賣國賊!這樣說吧,我們是中國人,李小龍也是!中國古話,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是親人,所以,你的一切我都可以接受!上升到國家,李小龍中國人,把李小龍和外國人比,為什麼這些中國人想著去證明一箇中國人比外國人弱呢?所以,這些人狗都不如!不排除,有些人確實把李小龍過於神話,有些吹牛,但是,這些人比那些身為中國人,卻時時刻刻想著貶低中國人的人要強一百萬倍!身為一箇中國人,如果外國佬說中國人不好,貶低中國人,我們不應該非常憤怒,不應該維護中國人?為什麼那部分噴子,不但不想維護中國人,還時時刻刻想著貶低中國人呢?證明李小龍弱,垃圾,不會實戰,什麼都不會,你能獲得什麼?外國佬能給你塊骨頭,誇你是條好狗還是什麼?這些人就是腦子都有問題的跪舔狗!

現在真的有超級多崇洋媚外的狗,外國弄什麼破玩意都是好的,中國弄什麼都是差的,真的特別煩人!真希望國家把這些人給暗中統計一下,抓起來,拿機槍全突突了!這些人,絕對都是賣國賊狗漢奸的預備軍,如果有機會,隨時準備出賣國家!

實在是有些氣憤,寫的有點罵髒話的感覺,不過說實話,就是想罵這些人!


老中忍


圖注:確認過眼神,你是鬥心無敵的人


題主您提的這個問題,

倒是讓人深有感觸。

我們以為,

原因很簡單,

只有兩個:

一,因為了解而推崇而敬仰而崇拜。

李小龍一生,可以說是武術人的一生,以及為了向全世界弘揚中國文化,傳播中國功夫而不斷奮鬥的一生。

他十三歲(1953年,有一說是十五歲)即在香港拜師詠春葉問宗師學習詠春拳,至1959年離港赴美留學,前後系統練習詠春拳4~6年時間。期間又先後涉獵,學習了傳統蔡李佛拳,洪拳,螳螂拳,意拳,太極拳及邵漢生所傳精武體育會多套拳械,以及西洋擊劍(李小龍哥哥李忠琛是全港擊劍冠軍),拳擊(在香港聖芳濟書院校隊隨專業拳擊選手退役的愛德華修士練習數月,以備戰全港校際拳擊大賽)等。

圖注:李小龍曾向他的哥哥學了一點西洋擊劍。圖為身穿擊劍服,手拿西洋劍的李小龍


李小龍性格張揚,脾氣火爆,路見不平一聲吼,從小就喜歡打架,從學校打到街頭,是位不折不扣問題少年。他也因此街鬥無數,經驗無數。也正因為如此,為了能更好地制服對手,防身自衛,李小龍才投師習武,目的就是為了實戰致勝(即街頭無規則實戰,而不是擂臺有規則的搏擊比賽)。恰好詠春宗師葉問極其開明,強調習拳要“走現實路”,而李小龍的詠春師兄黃淳樑(綽號“香港講手王”)、張卓慶等,更是積極貫徹,提倡實戰,讓李小龍一入武門,即遇良師和益友。

圖注:街鬥中的香港頑劣少年李小龍。雖是劇照,但與本色演出無異

因此,李小龍在香港的成長史,即是一部街頭巷尾打架史,一部跟隨詠春師兄弟們到處挑戰其他門派傳統武術習者的比武講手史,以及一部唯一一次的擂臺搏擊史(1958年3月29日,李小龍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英國白人選手嘉裡·艾爾姆斯,奪得全港校際西洋拳擊少年組冠軍)。

簡言之,是一部李小龍為了街頭打架勝利而學以致用的中國武術實戰訓練史和打架比武史。這讓李小龍不僅練就了一身紮實的中國功夫,更積累了大量寶貴的近身自由實戰經驗,擁有了相當優秀的近身實戰能力和水平。

李小龍當年為什麼會略顯急促的離港赴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李小龍1958年在香港聯合道某天台上,在與蔡李佛派一個擁有四年習拳經歷的對手比武時,不僅將對手重擊打暈在地,還因被對手激怒而踢掉了對手的一顆牙齒。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黑社會氾濫,社會治安堪憂,而湊巧,被李小龍打慘的那位對手擁有黑社會背景,且揚言報復,接著警方上門讓李小龍父母簽署管教書......迫於情勢,李小龍父母不得不決定,送李小龍去美國。

簡言之,這又是李小龍講手實戰惹的禍。

圖注:葉問指導李小龍練習詠春黐手以及近身實戰技藝。葉問宗師是出了名不喜拍照的人,但是他和李小龍在不同時期,拍了不少的技術和生活照片,在詠春眾多門人中也算是特例了。

圖注:1958年,李小龍參加全港校際拳擊大賽上的珍貴現場照片。左上角是領獎中的李小龍

初到美國的的李小龍,先後落腳三藩市和西雅圖。他一邊在愛迪生職業技術學校補習,畢業後在華盛頓大學學習,一邊勤練不綴,在弟子們幫助下在學校周邊開辦振藩國術館,同時,藉助授武機會,或藉助弟子和朋友們的人脈關係,廣泛地與美國武術界人士接觸,交流。

期間,作為一個東方人,突然身處牛高馬大的西洋人世界,李小龍一開始即主動適應環境,將研究異域格鬥生存之道當作其武術研究和發展的重心。

為檢驗詠春拳實戰效能,完善自己以小博大,以中國功夫對付西洋人擅長的拳擊等武技的剋制之道,李小龍更是主動在學校內外,在振藩國術館內,與各色老外武術人等開展各種開放性的交流、切磋、比武。他的生活始終圍繞著武術,以及如何利用武術更好的實戰而練,而實踐,而改進,幾乎沒有停止過一天。

因此,在西雅圖,以及後來遷居的奧克蘭、洛杉磯不同階段,李小龍分別收下了一批帶藝投師的中外弟子(包括柔道黑帶、拳擊冠軍、空手道黑帶等),贏得了美國武壇和擂臺搏擊界主流人物們(如美國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美國柔道世界冠軍海沃德·西崗、美國空手道冠軍喬·劉易斯、羅禮士、邁克·斯通等)的認可:

1、1960年左右,西雅圖,李小龍以詠春封打技巧,在一招內分別制服了身高190的埃德·哈特,208磅的前美國空軍拳擊冠軍詹姆斯·德邁爾,讓他們成為死心塌地的第一代振藩功夫(即李小龍改良詠春拳)弟子。詹姆斯·德邁爾至今還在美國傳播源自李小龍振藩功夫的“詠春道”。

這一批西雅圖最早期的李小龍洋弟子中,還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前柔道職業選手,柔道黑帶,李小龍首徒黑人傑西·格羅弗(他生前在全世界傳播源自振藩功夫的“非傳統功夫”,曾來中國開辦研討會)、曾經練過柔道的日裔美國人木村武之(他至今仍在西雅圖傳授李小龍親自授權給他的“振藩功夫”。他亦曾兩次來華,一次領獎,一次傳拳)等。

圖注:李小龍在西雅圖最早期所收的那批弟子日常最多的訓練就是實戰對打,由於那時候沒有合適的護具,經常打得鼻青臉腫,各種小傷。他們最想做又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在對打中打到,甚至打倒李小龍。圖為龍弟子們做群毆狀與李小龍拍照,以圓心中夢想。

圖注:李小龍與傑西·格洛弗在傑西的家中練習振藩功夫

李小龍初入美國所收的這一批弟子,有一個顯著特點:絕大部分身高體重都遠超李小龍,絕大部分年齡超過李小龍,絕大部分習練過東西方武技且具有相當水平,絕大部分都是街頭好鬥分子或街頭霸王。他們和在香港時的少年街霸李小龍毫無二致,性格上——一言不合直接開幹——也彼此投緣。當然,李小龍身邊能夠聚集這一批街鬥者弟子,和李小龍初到美國,一切從零開始,所處社會階層相對較低不無關係。這也讓李小龍有機會切身體會和見識到美式街鬥,或者說西方人街鬥,特別是那些練過拳擊等武技的西方人街斗的方式和特點——據詹姆斯·德邁爾回憶,他們這一幫街頭打架出來的師兄弟們當初極力想要做到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對抗訓練時能夠擊倒李小龍,結果換來的是更多的“羞辱”——並從中吸取不少無限制格鬥的西方經驗。

這一種緊接地氣的來自東(香港)西(西雅圖、奧克蘭)方的無限制街頭格鬥社會實踐及其寶貴的格鬥實踐經驗,不是任何一位武術家都有機會接觸並獲得的。這讓李小龍在幾年後總結和融通來自無限制街鬥經驗、實用技巧,以及中國功夫(主要是詠春拳)、拳擊、西洋擊劍等科學武技的核心理論、技戰術精華,開創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學街頭格鬥術”——截拳道(JEET KUNE DO),打下了牢固的從實踐中來,再回到高水平的實踐中去的現實基礎。

所謂實踐出真知,以中國功夫近身科學格鬥體系為本,充分結合東西方無限制街鬥經驗,西雅圖時期李小龍振藩功夫(即李氏改良詠春拳)的實戰效能,以及他本人的近身實戰技能,較之在香港時,又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圖注:李小龍在西雅圖振藩國術館內教學。配合示範者為木村武之

圖注:李小龍西雅圖振藩國術館學員搭手對練的情景。

在西雅圖和奧克蘭期間,李小龍開始有意識的結交那些在美國武壇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人物。在這一時期與李小龍接觸交流之後,對他十分認可,並與他結成忘年交的有“美國柔術之父”、小循環柔術創始人、美國國家柔道金牌教練謝華亮,“美國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以及三位住在奧克蘭的舊金山灣區華人武術界領袖級人物嚴鏡海,健美冠軍和傳統武術家周裕明,金手套拳擊高手、傳統武術家馮天倫等,後面這三位都陸續拜李小龍為師,而他們的年齡全部都是李小龍的父輩級,在武術界的資歷也遠遠超過了李小龍。

這些人中,特別是其中的兩位——嚴鏡海和埃德·帕克(由嚴介紹認識,一番往來交流後,對李小龍異常佩服,曾聲稱“李小龍可以將天空打破”),對於李小龍從民間街鬥實戰家,變為躋身美國武壇主流,成為中國功夫在美代表人物的身份轉換,對於李小龍進一步交遊美國武壇主流的各國傳統武術家(如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美國柔道世界冠軍海沃德·西崗等)、空手道冠軍們,並以此為條件,進一步廣採博取,驗證自身武學,改良振藩功夫直至創造截拳道,都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埃德·帕克不僅提供了1964年長堤首屆國際空手道錦標大賽的機會,讓李小龍在美國武壇橫空出世,一鳴驚人,更間接的通過拍攝李小龍在大賽上的演武視頻,讓李小龍獲得了進軍好萊塢影視圈的絕佳機會。可以說,沒有這兩位李小龍生命中的貴人,李小龍的成功,無論是在武壇,還是影壇,都會晚來很久,甚至可能毫無機會。

圖注:從左至右李鴻新、李小龍、周裕明、嚴鏡海。他們被稱為奧克蘭的“四個火槍手”

圖注:1961年左右,嚴鏡海陪同李小龍,與埃德·帕克等琉球唐手、空手道家在空手道館進行武技交流

圖注:李小龍奧克蘭時期弟子馮天倫。他曾在李小龍與黃澤民一戰後,建議李小龍適當參考研究下拳擊。馮天倫曾多次入選美國《黑帶》雜誌名人堂。後秉持李小龍武學理念,自創“匯拳道”。

2、1960年11月,在西雅圖青年會三樓,由傑西擔任裁判,李小龍11秒KO了多次極力挑釁、挑戰他的日本空手道黑帶高手上地,並將其擊暈打傷,讓對手不得不以遭遇車禍來回答不知情者對他傷情的詢問;1964年年底,在奧克蘭振藩國術館,在嚴鏡海、琳達·李以及對方七、八位弟子、武術家朋友的見證下,李小龍三分鐘打敗代表三藩市國術界上門挑戰的精武會青年傳統武術家,身高180的“奔跑者”黃澤民(注:奔跑者是李小龍為黃澤民起的一個綽號,因為他與李小龍比武時,滿屋亂竄,不敢正面接戰,讓李小龍無法做到速戰速決,耗費大量體力,並因此觸發了李小龍要對自己所掌握的傳統武術進行徹底改良的決心,最終導致了1967年對外公開的,現代化、科學化的實戰武道——截拳道的誕生);

3、1964年8月,長堤,由埃德·帕克專門派出,全程負責接待李小龍的伊魯山度(時任埃德·帕克肯波空手道高級黑帶助教,其時已掌握十餘門亞洲和西方武技,有心在40歲時自立門戶),在酒店裡找了一個機會,向李小龍提出了私下閉門比武的要求。李小龍讓伊魯山度用任何方式來攻擊他,而他只用一個刺拳。結果,"他能毫不費勁地擊倒我",幾十年後,伊魯山度回憶起當年的情形,仍然心有餘悸。伊說,在那一瞬間,他感覺到自己十多年的武術完全白學了,"就像一個無法甦醒的噩夢一般"。從此,伊魯山度成為了李小龍的忠實信徒,追隨左右,不久,他成為李小龍第三位振藩國術館的助教,成為李小龍截拳道創始和傳播的見證者之一。時光飛逝,如今的伊魯山度師傅早已成為四度入選《黑帶》名人堂的國際截拳道、菲律賓武術的殿堂級大師,榮耀非常。

後來,1967年,洛杉磯振藩國術館聚集了一批空手道黑帶,柔道高手、拳擊冠軍(如舊中國全運會全國拳擊冠軍、空手道黑帶李愷)等帶藝投師者。這些人有少部分人被李小龍精選出來,成為李小龍後院御用陪練對練者。李小龍一方面對他們進行小班或私人教學,一方面以他們作為實驗對象,來繼續驗證、改進截拳道的全接觸自由搏擊的實戰功能。

圖注:伊魯山度在加拿大記錄電影《我是李小龍》中回憶他和李小龍的比武截圖

圖注:李小龍洛杉磯時期截拳道親傳弟子李愷拳王照。他曾是原中國上海拳擊隊主力隊員,1948年剛剛奪得全國拳擊冠軍。照片左側備註說明為李愷師傅親筆字跡。

4、李小龍當年是著名的美國各種武館的拜訪者。為了改良傳統武術,發展他自己獨創的武道體系(當時還未命名為截拳道),李小龍利用各種機會,比如出席空手道大賽等,他幾乎走遍了全加州的空手道館、跆拳道館、合氣道館等,與館長們交流,與館長們的學生們交流等,檢驗自己超越時代的武學理論和科學格鬥技術的實效性。

期間,就發生了很多如美國空手道中量級世界冠軍吉姆·凱利在採訪中所講的切磋、比武故事(吉姆曾多次在公開採訪中和演講中承認自己不是李小龍對手,同時,亦堅定的認為李小龍是他那個時代的“無敵”存在。但吉姆拒絕披露那些和李小龍比武的武術家的姓名),雖然李小龍當年並不看重這些比武、切磋結果,但,這幾十年來,通過當事人自己披露的,通過李小龍學生披露的比武故事就有一大堆(如果感興趣,請光臨為道塾頭條號“你不知道的李小龍”,那裡有大量第一手資料可供參考),比如:

·德裔美國人,美國空手道資深黑帶、1960年代美國越戰特種部隊格鬥訓練顧問、曾獲得過四十二次空手道巡迴賽冠軍的歐內斯特·里布(Ernest Horst Lieb)就直截了當的在《黑帶》雜誌採訪中說“我認為,我不是李小龍的對手。他的速度之快,超過了我所知道的大多數黑帶選手”。

圖注:1967年,歐內斯特·里布和李小龍以及李俊九(左二)、埃德·帕克等在一次空手道大賽上

·美國空手道冠軍、曾經和李小龍有過數次切磋,曾擔任過阿里保鏢的喬治·迪爾曼(George Dillman)就對記者說“我剛擺好格鬥式,李小龍的腳就已經踢到了我的頭,而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踢的”

·美國世界柔道冠軍,加州大學教授、松濤館流空手道黑帶、綽號“柔道天才”的海沃德·西崗(Hayward Nishioka)當年每個月去李小龍家訓練一次,並經常和李小龍有實際的對抗切磋。他說,每次和李小龍交手,都感到束手無策,因為他無法靠近李小龍。

據李小龍弟子馮天倫回憶,海沃德是李小龍當年所尊敬的為數不多的實戰派傳統武術家之一。而他對李小龍的評價一直都很高,每當聽到別人議論李小龍實戰不行的時候,他都會站出來說話。如下評語就出自《黑帶》雜誌的一次採訪,他說:“Bruce Lee was the best fighter, physically, I've ever seen. And he hit the hardest. I've sparred with just about every top karate man。in the sport, even had the wind knocked out of me by Joe Lewis side kick, but Bruce Lee hit harder than all of them”(大致翻譯:李小龍是最厲害的格鬥家,從體格上說,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他的擊打是最重的,我幾乎與每一位頂級空手道選手都切磋過,在這項運動中,即使喬·劉易斯的側踢讓我喘不過來氣,但李小龍的打擊比他們任何人都要強勁)。事實上,即使李小龍自己當年親耳聽到海沃德對他的真誠評價後,也曾感到很自豪,因為他知道海沃德是一位求真務實不虛言的實戰派高手。

圖注:海沃德·西崗和李小龍

圖注:海沃德·西崗在1968年《黑帶》雜誌名人堂頒獎活動中,與《黑帶》特邀頒獎嘉賓李小龍以及同時入選的羅禮士合影。兩位冠軍同時圍繞李小龍,喜氣洋洋。

圖注:經常站出來針對那些關於李小龍的質疑,為老友秉公說話的老年海沃德·西崗

·6英尺高,180磅重的肯波空手道黑帶湯姆·布洛克(Tom Bleeker)在刊載於《黑帶》雜誌的回憶文章中說了他與李小龍的一次比武。“他只是站在那裡讓我打他。我照他的話去做了,但我根本就碰不到他。他出手很重,是我所見過的最重的。”

·類似回憶,還有不少......

5、在洛杉磯,從1966年開始,李小龍對截拳道的對抗訓練方式進行了顛覆式革新,採用從拳擊、劍道、棒球等運動中借用的頭盔、護身、分指手套,以及自己設計的護襠等護具所組合的一整套全接觸實戰對抗訓練護具,開始進行和現代散打、踢拳訓練完全一致(事實上,它們都受到了李小龍截拳道的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科學化實戰對抗訓練,在實踐中求取人類實戰格鬥的真知。除了他在振藩國術館的帶藝投師的弟子們,李小龍洛杉磯家中後院一週2-3次,會集合一批當時美國空手道擂臺上的冠軍選手們,向李小龍求教並一起訓練,李小龍也通過他們來繼續驗證截拳道的實戰性。

李小龍堅信,武術家除了關注技術和動作之外,更應該注意訓練方法。為了發展快速縮短間距,隱蔽突破的快拳快踢,運動中連續爆發的硬拳硬腿的重擊能力,敏銳的富有預測性的洞察力、節奏感、距離感等特質,以及拳腳硬度、抗擊打能力等各類實戰必須基本技巧、基本功力,他還富有創意的自行設計或借鑑採用其他運動項目中的實效訓練手段、訓練器材,來配合開展各種現代化、實戰化的系統科學的截拳道專項輔助訓練。

為發展格鬥需要的全面的體能綜合素質,李小龍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即建立起充分現代化、科學化的截拳道體能輔助訓練體系。李小龍在其截拳道經典著作《李小龍技擊法》開篇第一章,就一針見血的指出:“搏擊運動員最容易忽視的的訓練之一,就是身體素質的訓練。他們往往花過多的時間增強技巧和技術,而在身體素質方面卻訓練的極少。當然,搏擊的技巧是重要的,但是這種技巧的發揮,正是依賴於全部的身體條件。”在截拳道的綜合素質訓練體系中,包含了現代搏擊訓練不可或缺的三個最核心的內容:伸展訓練以發展全身的柔韌性和靈活性;負重訓練和靜力訓練以全面發展力量;心血管訓練以發展心臟和呼吸系統功能及耐力。可以說,李小龍是最早將交叉訓練引入到武術訓練中的一代訓練大師。

同時,李小龍還非常強調訓練飲食營養和訓練後恢復,注意有規律的生活和作息,戒菸戒酒,以讓自己隨時保持隨時可戰的強悍體能和技能。

李小龍超越時代的心技體全能的功夫訓練模式,讓李小龍也建立起超越時代的綜合實戰能力。因此,當我們覺得同時代的某些武術家對於李小龍的評價有誇張之嫌的時候,我們只需要瞭解下李小龍半個世紀前更加誇張的現代化、科學化訓練體系,就能夠對此釋然。

圖注:李小龍在其家中後院展示由他設計、學生製作的多種大型踢靶之一。李小龍當年對於武術的革新是全方位且具顛覆性的——從緊貼實戰的武學理論的創新、技戰術體系的重構、訓練模式、訓練手段的系統化、科學化創新,以及訓練器材的科學配套與智造等,都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世界武壇。

圖注:由於李小龍的腿法重擊力度過於猛烈,一般踢靶的持靶人受不住衝擊,李小龍還特意設計並讓學生李鴻新制作了一款超大超厚的重腿訓練踢靶。以上兩圖為李小龍後院訓練截圖。大家可以目測踢靶的厚度和重量。

圖注:1964年與黃澤民一戰後,李小龍開始全面反思傳統武術訓練體系中存在的結構性缺陷,隨後將跑步——越野變速跑、衝刺跑,以及跳繩等,列入截拳道體能專項訓練必修課程。李小龍曾對伊魯山度說,跑步是訓練之王。

圖注:李小龍在進行禪修。截拳道是內外兼修的整體性武道,一個人身心發展和統合能力的高低,決定一個人武術整體境界和身心極致表達能力的高低。

圖注:李小龍在進行傳統的插砂功力訓練。

圖注:李小龍在進行重沙袋訓練。硬拳重擊的功力,來自於此,來自於截拳道系統化的科學訓練方法。

圖注:應記者要求,李小龍1970年在多米尼加演武時在電視節目中展示他拳頭上的老繭。

圖注:以科學系統的訓練方法,讓“拳如腿般強勁,腿如手般靈活”,讓快拳快腿突破,無人可擋,硬拳硬腿重擊,無人能受,這是李小龍當年不斷改良截拳道訓練體系,發展截拳道基本踢拳功夫的兩個重點發展目標。“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曾在接受採訪對記者說,我才不會和李小龍對打,挨他一拳,絕對昏倒。

1967年後,當時美國擂臺上最頂尖的冠軍邁克·斯通、羅禮士以及喬·劉易斯都先後加入進來,成為李小龍的學生,在李小龍指導下訓練、提升。其中,李小龍下功夫最深的是喬·劉易斯,他將截拳道通用或適用於擂臺比賽的原理、原則,簡單直接高效的核心踢拳技術、步法,距離感、時機感、無規則節奏以及洞察力等特質發展方式,全接觸對抗訓練方法等,全盤教授給喬。後者最終秉持李小龍截拳道全接觸理念,首創全美職業全接觸踢拳大賽,成為“現代踢拳之父”(又有稱“美式踢拳之父”),成為三個跟隨李小龍學習的頂尖冠軍中唯一一個經歷過寸止式、半接觸式空手道比賽模式,以及全接觸踢拳比賽模式,並奪得三種類型比賽冠軍的傑出成就者,因此,喬·劉易斯亦稱李小龍為“全接觸格鬥之父”,因為李小龍是他取得踢拳成就的真正導師。

圖注:1967年,李小龍首次向記者介紹截拳道全接觸實戰對抗訓練的護具,這不只是簡單的一套護具,它的出現意味著充分貼近自由實戰的科學訓練和實踐成為現實。穿護具者是李小龍親傳弟子,前中國全國拳擊冠軍、美國火箭專家李愷。

6、李小龍赴美后,曾數次返港,特別是回港拍片之後,先後也發生了一些真實的比武、交流事件。這裡僅舉出三例供諸君參考——注意,這些都不是李小龍自己說出來的,全部都是由當事人多年後面對鏡頭,或親自撰文披露的:

·當今香港影壇大哥大、成龍的七小福大哥洪金寶近幾年,面對媒體至少不下十次提到他與李小龍的一次比武:“我剛抬腿,李小龍的腳已經擱到了我的臉上了”

·1970年,香港沖繩剛柔流空手道橋治會館長、當年的空手道黑帶三段高手李錦坤與當時還未出名的李小龍,有一場閉門比武,現場觀戰者兩三人而已。如果他不講,無人知曉。但他專門撰文回憶了此次比武,並說“我在日本習武時,埋樁、搏擊是每天的必修科,面對挑戰絕不畏懼,處之泰然。然而,站在我前面的李小龍當時在香港仍是寂寂無名,故有眼不識泰山。”

比武過程不長,李小龍始終輕鬆自如,出手精準且有所控制,佔優也不壓制搶攻,似乎在給這位館長面子(因當時李小龍借他的館做訓練,後來還請他和另一位教練一同在電視上配合演武。)但又總是在其攻擊途中,後發先至,連續兩次尋機以組合拳快擊其左右肩臂間骹位關節,令其痠軟無法再戰,並主動舉手示停而結束。

·陳惠敏, 香港演員,曾是邵氏的功夫明星,在無數香港黑幫題材電影裡出現過,扮演角色不計其數。當年,陳惠敏亦曾是香港擂臺職業拳手,先後拿過兩屆西洋拳擊冠軍和兩屆東南亞自由搏擊冠軍。早在1972年他就曾代表香港參加東南亞自由搏擊大賽,打敗泰拳王贏得冠軍,是一個真正在街頭和擂臺上都打得、打過的身經百戰之人。經李小龍朋友小麒麟介紹與李小龍認識,並有機會去李小龍家做客交流。以下為陳在2008年香港電臺《小龍問路》專題訪談中的部分語音文實錄:

圖注:從左至右李小龍、小麒麟、陳惠敏

圖注:東南亞自由搏擊冠軍陳惠敏

上述這些國內外人物,都是與李小龍同時代的人,都是因為和李小龍訓練過、交流過或直接比試過,對他的武術理念、功夫實力、實戰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深度瞭解,對武術,對於擂臺比賽、對於無限制實戰也有自身體認和見解的專業武術家、職業冠軍、職業武打演員們。

他們因為了解而推崇。這也是國內外有很多人敬仰或崇拜李小龍的原因——

他們知道李小龍在成為演員之前,是一位從1960年-1969、1970年在美國武壇十年奮鬥出來的一代截拳道宗師李小龍;

他們知道李小龍從香港到美國再回到香港,一生都活在武術之中,一生都在走現實路,一生都在以實戰求真知,且至今無人跳出來說,他們打敗過李小龍;

他們知道李小龍開創了武術真功夫時代,推動了現代自由搏擊和武術大眾化的繁榮興盛,他們知道李小龍不僅是“全接觸格鬥之父”,還是“MMA之父”。

他們無論是從專業武術角度,還是從功夫巨星角度看李小龍,都只能找到崇拜的理由。

二,國內一小撮龍黑為黑而黑,故意曲解而貶低,然後有一部分人因無知,無瞭解,無判斷分析能力,或被龍黑們以盲導盲帶到坑中而誤解而貶低。

1、這些人有任何一個人親自跟李小龍訓練過嗎?沒有!

2、這些人有任何一個人親自和李小龍比試過嗎?沒有!!

3、這些人有任何一個在武術方面的專業資歷,能夠超過上述推崇李小龍的那些人嗎?沒有!!!

(這些鍵盤俠們,絕大多數可能只是沙發上的拳迷,電腦前的嘴炮。從他們能夠認可李小龍與黃澤民高壓力高強度之下比武竟然能夠連打十分鐘或二十分鐘可知,這些傢伙們完全沒有武術對抗實戰經驗和體能概念)

4、這些人學歷很高、邏輯思維能力和判斷分析能力很強嗎?

您只要看過這些人的各種發言、回覆之後,您和我們一樣,只會表示呵呵。

·這些人迷戀無中生有的比如泰森VS李小龍之類不可能發生,因此也不可能有事實性結論的關公戰秦瓊式的比較,且樂此不疲;

·這些人完全分不清楚早期傳統武術的李小龍和創立現代實戰武道-截拳道之後李小龍的實戰能力和武術境界上存在的本質性不同,喜歡混為一談;

圖注:左邊是1964年傳統武術家李小龍的演武;右邊是1967年現代實戰武道截拳道宗師李小龍的全接觸演武。同一個人,同一個地點,但在武術實踐層面、武學境界層面,早已經不是同一個人了。

·這些人根本分不清楚無限制實戰和有規則擂臺比賽之間的區別以及各自存在的合理性,也根本不知道人類武術存在的本質意義,除了強調科學化技巧之外,就在於允許運用全身的任何可用部位,進行無限制的要害打擊(這恰恰與擂臺規則是逆向而行的)。因為只有如此,人類才能超越體重、身高的先天限制,實現以小搏大,以弱勝強的武術自衛功能。因為只有這些要害部位,才是不管任何人——任何體重,任何身高都同樣脆弱,都同樣經不起任何人刻意擊打的部位,才是先天弱勢一方,在遭遇不得不自衛的危險中,有機會、有可能超越體重、身高先天限制的唯一致勝途徑。而李小龍截拳道,正是緊貼人類超限格鬥本質需要而創立起來的現代無限制實戰武道,因此,當這些沙發拳迷們,以毫無前提的絕對化的擂臺規則衡量標準,去衡量李小龍和截拳道時,就註定了他們無法從格鬥本質上理解李小龍,理解截拳道,從而無法得出正確的比較結論。(當然無需爭論的是,無限制自衛的前提是合理合法有節)

·這些人對真實的有關李小龍的第一手資料完全不感興趣,也不會花時間去考究,但特別喜歡迷戀於爭吵“李小龍一腳將人踢出20米”之類,純由盲目龍迷和故意龍黑互動,越傳越歪的所謂“李小龍”故事。他們自己與自己的虛妄想象打架,還自以為世界皆醉他獨醒,聰明的不要不要的;

·他們將當年和李小龍一起訓練的頂尖高手們對於李小龍的推崇,毫無邏輯,無需證偽、自相矛盾的一律視作“互捧”,將所有的第一手文字、視頻資料視若無物,然後以不容置疑的權威口氣,對李小龍進行各種結論,彷彿他們就是最後的裁判者——因為他們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只是個沙發拳迷和鍵盤俠!

那麼,他們哪裡來的這樣一言九鼎的武斷底氣和一本正經胡說的勇氣呢?

也許,是梁靜茹給的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內那些嗡嗡叫著極力貶低李小龍的幾隻“鍵盤俠”,不管如何都只是少數中的少數,雖然討厭,但不管他們如何叫,終究是翻不了什麼浪,也無法增減李小龍宗師半分光芒。

同時,隨著國內外李小龍研究的深入,公眾對於李小龍的認識,會越來越全面,越來越接近真實。

忘掉那些為黑而黑的龍黑吧,忘掉那些盲目的以訛傳訛的龍粉吧,將時間花在正確的事情上。

一個在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一代宗師,一個20世紀影響世界100人中的一員(美國《時代》1999年評選)——李小龍的正能量,將會被更多人所接收,並激勵他們見賢思齊,自我發現,自我成長。WALK ON

為道塾 | 以事實為依據,瞭解你不瞭解或因不瞭解而誤解的李小龍和截拳道













































為道塾


今天給大家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本人就是一個李小龍崇拜者!李小龍的功夫,絕對不是浪得虛名!李小龍創造出了好幾個世界紀錄,至今無人打破!有好多歷史資料,足以證明這個事實!中國人,有了李小龍,而揚名四海,揚眉吐氣!他是咱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李小龍在國外,曾經得到過幾次全美武術冠軍!泰森曾說過,在拳臺上,按規則打,他有勝算!但是如果街斗的話,他會被李小龍打死!大家可以想想,泰森能說出這樣的話,足以證明李小龍的實力!有些外行的人,特別是貶低李小龍的中國人,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難道你們真的比李小龍還要厲害?李小龍能被全世界的功夫迷們所認可,那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並論的!他不光是功夫厲害,還有就是他的武學思想,他創造的截拳道,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在這裡我不想多說,不勉強所有人都喜歡李小龍,但是他的影響力,至少能存在100年!





圓夢楊洋


也就是李小龍不在人世了,才有些無知的人覺得鼓吹過度。李小龍的電影裡不乏專業的武術家,私下都有過切磋,幾乎都不例外的被李小龍所折服:菲律賓棍術大師是他徒弟,黑帶空手道冠軍是他的徒弟,NBA明星是他的徒弟......這麼多在各自領域成績優異的人都甘受他都教誨,然後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噴子說李小龍厲害是吹出來的?你們是當這些人是腦殘嗎?還是你們自己才是思維異於常人的腦殘?這都不屬於“可笑”的範圍了,這是典型的井底之蛙,身為中國人,是可悲!

頭條問答也是個畫風清奇的平臺,總有些無知無畏的小屁孩質疑歷史上的傑出名人:質疑beyond、質疑Michael Jackson、質疑Michael Jordan、質疑Steve Jobs......

當KTV裡《海闊天空》、《喜歡你》等等beyond的經典曲目不絕於耳時;當抖音上瘋狂模仿傑克遜“月球漫步”時;當無數小年輕狂追AJ球鞋時;當蘋果發售一群小年輕賣腎購機時.....請你們用你們TM臭的辣眼睛的腳趾頭想一想:你們所謂有理的質疑有什麼JB卵用?

回過來說李小龍,TM你們也就仗著李小龍死了幾十年才敢這麼瞎叫喚,若李小龍在世,按他的脾氣:誰不服就打到他服。借你們10條命,怕是都沒人應戰。現在所謂的混合格鬥,就是在李小龍的理念下衍生發展出來的,一群徒子徒孫質疑師傅?欠抽!


BlueX558


現在有些人就是這樣,這種心理就好像以前別人都認為一件事,然後突然有一天他聽到了一種不一樣的說法,然後他就以為自己比別人先知道,而存在優越感,並且大肆宣傳這種新說法而打壓原來的說法,,,就像我的一個朋友,有麥當勞絕對不去肯德基,,在他眼裡麥當勞就是比肯德基好,,原因不是別的,僅僅是因為當別人都在說“肯德基麥當勞”的時候,他第一個先知道麥當勞才是世界第一快餐連鎖店,,,於是每當跟別人說起的時候他都存在優越感,,,李小龍也是這樣,當一個時代每個人都在傳唱李小龍的時候,有些蠢狗突然聽到了一些不一樣的說法,比如“李小龍只是一個演員而已,沒什麼實戰能力”,,,就以為自己獲得了絕世真理,以為別人不知道,,而不去考慮這件事本身的對錯,就開始大肆宣傳,,,其實至於李小龍能不能打去百度一下李小龍三個字仔細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嗎。??什麼武打明星,在那個華人如狗的時代你憑什麼做武打明星???是誰創造了武打明星???李小龍之前存在武打明星???優越的歐美人為什麼允許李小龍成為巨星???還不是因為他能打,,,在全美打出了名氣才有人找他拍電影,,,否則你去美國做明星試試???在你說李小龍只是一個明星的時候請注意他為什麼可以成為明星行嗎,,,他就是能打出名了以後才做的明星,,,


孤獨的微積分677


這個話題說下去有著幾分傷感!中國武術被世界認知李小龍功不可沒!李小龍通過自己的實戰功夫和智慧為中華武術打出了一片天地!國內的沒有一人得到過李小龍親授!更無人有緣真正體驗到李小龍的身手!國內的某些習武者出於某種陰暗的目的評論李小龍的實戰不行!就連某個著名的主持人都座在哪來論李小龍的實戰技能,真是可悲可嘆!他是通過習練傳統武術實戰後發現傳武的不足創立了截拳道。李小龍是通自身的武技和智慧闖出來的。我事問那些噴子你功夫自認實戰比李小龍好?你出國闖闖把中國功夫再推上一個高度!你能行嗎?真正能評說李小龍身手的是和他當年直接接觸的人!評論李小龍已不能用什麼實戰技能單純的去論爭了!他的貢獻更不能用武技去做衡量。他的智慧和所表現的精神是每個國人應尊敬的。不應當為了某種陰暗的目的隔世去驗證那些證實不了的東西!更不應借李小龍之名獲取知名度!因為你不配!


道140296920


這裡很多原因!

包括國外也有人貶低李小龍,這裡主要是李小龍曾經的學生們,比如金童劉易斯,他吸收李小龍的理念做自由搏擊比賽,就不承認是李小龍徒弟,而拍電影就說是李小龍徒弟,跟李小龍多麼的親近……羅禮士也是如此!

李小龍其實是在美國打出來的,所以國外的人,更崇敬他!

而在中國,或者亞洲,容易封神,也容易滅神!

比如織田信長,以抓捕叛亂者為名,火燒八百年的佛教聖地,被稱為第六天魔王!但是,他實際上也因此失去了一些部下的忠誠,被明智光秀所殺!

還有某個武學大師,這個武學大師可不是田野之流,而是真正提出理論,每年徒眾數以千計的,到了一定時候,也飄了,攥文貶低李小龍,我開始針對這個武術大師批駁,就是他偷換概念,貶低李小龍!

前幾天有個什麼巫家拳什麼老師,說,這位武術大師批駁我,這就是顛倒黑白,你怎麼不說馬雲批駁我?

當年我僅僅是一個剛練內家拳的武術愛好者,剛開始做教練,李紫劍值得批駁我?

就是他貶低李小龍,我跟他學生在網絡上爭!莫名其妙我就成了他文章裡的風雲幫幫主!

後來又有人在另一個網站發他貶低李小龍的文章,我再辯,最後約比武!等到了北京,那個人說他是從初二到上大學之前,在成都體工隊二線練五年散打!

都是些嘴裡流著血,說把別人白褲子踢出腳印的傢伙!我還遇到滿臉血走出去,過半年說打別人耳光的人……

所以,從那以後我就不參與這種民間的比武,而是專門參加體制內比賽!

反正此後,武術大師慢慢就落寂了……

其實我自己也反對過李小龍,你想,你組織學生訓練,有人消極應對訓練,滔滔不絕問你,教練,李小龍如何如何……你也會反感不是?

但是,經歷教學,經歷別人的挑釁,打出自己的天下,這個過程,你慢慢就理解李小龍怎麼教學生,李小龍面對挑釁,又不敢真跟你打的人,怎麼處理,為什麼創立截拳道……

剩下的,就只有敬佩,惺惺相惜!

國內人貶低李小龍,基本上都是飄了,或者沒有經歷那麼多實戰和教學的艱辛!

假如有一個智商為零的,就是不認可李小龍,難道你能弄死他嗎?


風雲生0


國內人眼界被落後的國情限制了 猶如井底之蛙一樣。現在國情變好了一下子見到的事物多了 對很多曾經很輝煌的人和事卻不以為然了。就比如一個窮的吃不上飯的人 突然中彩票有了一千萬 他首先不會覺得白麵饅頭好吃了,也不會覺得剩麵條,餿米飯好吃了,再就是也不覺得燒雞排骨好吃了...這就是一下子富有帶來的迷茫。現如今的中國 網絡時代開啟之後大家一下子可以觀看到很多新形式多媒體的東西 看多了也就習慣了 不會在意誰努力做什麼 只能看到誰在做什麼 就好像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城市 新造古城一樣 很多建築物搭配的風格格格不入。而這些人就是把真東西和假東西混為一談,那些腦殘居然噴劉謙騙人,魔術是騙人的......大家想想這種腦殘要是小時候在大街上看過魔術表演 他還會噴魔術是假的嗎?這就叫沒見識。如果他沒看過哈利波特可能不知道魔法一詞 可能也就不會與魔術混為一談了 這叫沒腦子。李小龍的中國功夫在全世界都被認可 在中國大陸也曾經風靡 可現在大家通過網絡看到各種各樣武打片 居然覺得真的成假的 有些雜耍功夫成了真的 有些小鮮肉動動手指也成了真功夫 真是無語啊!也難怪 這些人都是吃垃圾食品長大的 自然對垃圾的東西感興趣。


愛的延續171


60~70年代,全世界公認改變外國人對中國人形象最大的兩位名人:第一毛偉人,第二李小龍。紀錄片可查,毛主席和許世友將軍都看過李小龍電影,毛主席誇李小龍功夫好,打得好,他的電影愛憎分明、正氣凜然。許世友說李小龍有真功夫,只是不喜歡他打鬥時的怪叫。

李小龍對中國對世界公認的巨大貢獻:中國功夫宣傳全球化、武學思想推動了現代格鬥技擊術的發展、樹立了中國人正面積極健康的形象、引起全世界受到種族歧視壓迫的人民的共鳴!在外國人眼裡,李小龍就是一張響噹噹的中國名片。只要提到李小龍,外國人就會想到中國功夫,也有不少外國人因為李小龍學習中國武術以及更深入瞭解和喜歡中國文化。

然而可悲可嘆的是,李小龍用短暫的33年征服了全世界,在世界各地獲得認可、崇拜、尊重。同為我們中國人的一部分人卻因為李小龍是美國籍、無實戰視頻、曾經參加美國服役體檢而不承認李小龍是中國人,甚至無底線惡意詆譭為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已經寫入教科書和世界歷史的李小龍。而且可查洪金寶的採訪視頻,李小龍還在世的時候言傳身教告訴洪金寶成龍他們什麼是龍的傳人、民族大義,讓他們認識和明白自己是中國人。李小龍雖然是美國籍,但是一直都把自己當中國人,以及做著對中國有貢獻的事情。噴子鍵盤俠們卻因為自己狹隘無知的思想不承認他,可笑不可笑?可悲不可悲?問問自己,手持中國籍屏,住在中國,又為國家為國人做了哪些值得歷史銘記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