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化石怎麼保護?

德雲公社管事的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部門可能每個月都會收到新的岩石標本——大的或小的,有些裡面有非常明顯的化石,有些只顯示了很小的一部分。如何將每塊化石從岩石中解放出來。儘可能完整取出化石,以將損壞的風險降到最低。



有兩種取出方法用來從埋藏化石的岩石中分離出化石:

1、機械

開始可能需要使用錘子和鑿子,尤其是在從大型化石周圍清除廢石時。但是,隨著越來越接近化石,需要更加精緻,氣動工具是更好的選擇——這是一種帶有硬質碳化鎢尖端的工具,每分鐘振動30000次。只需要施加一點壓力,它非常微妙和緩慢,但卻是一種可控的鑿除岩石以取出化石的方法。

在最微小的層面上,使用工業金剛石工具,就像牙醫的鑽頭一樣,在顯微鏡下蝕刻掉岩石,將其研磨到十分之一毫米以內。然後用大頭針或尖針除去最後的岩石斑點。



2、酸處理

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成。其優點是化石損壞的風險更小,特別是當使用酸性非常弱的醋酸製劑時(大約5%的濃度,就像陳醋)。它像酸雨一樣慢慢侵蝕岩石,但只在某些類型的岩石上,如石灰石和白堊上有用。它會慢慢分解碳酸鈣,而骨骼(由磷酸鈣構成)不會很快受到影響。

岩石必須在醋酸中浸泡一到三天,然後在流水中浸泡三倍的時間,以防止醋酸鹽堆積,從而損壞標本。然後,岩石被幹燥,這個過程一直持續,經過多次重複!最終所有的岩石都從骨頭周圍清除(隨著侵蝕過程的進行,骨頭可能需要用稀釋的粘合劑來加固)。

每兩週一次的循環只能移除1-3毫米,所以耐心是最重要的。但是酸比機械的優勢在於可以同時處理20塊岩石。這是一個更加微妙的方法——例如,如果對一整塊古代魚類化石進行研究,可以保存所有的鱗片而不會失去它們的原始結構。



大多數化石很少向公眾展示。事實上,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的許多骨骼都是高質量的複製品,複製化石以防止振動和環境破壞,因此真正的化石可供研究。

通過模製每塊骨頭,使用硅橡膠模具,將其澆鑄在環氧樹脂或玻璃纖維中,然後將複製的化石畫得儘可能逼真。美國卡耐基博物館正廳展出的樑龍骨骼是一百多年前用石膏製成的,是恐龍化石的原比例複製品。



要展示的化石通常需要在受控的條件下展示——例如,如果化石保存在黃鐵礦中,較高的環境溫度和溼度,可能在夏季高溫潮溼氣候期間,會導致晶體再生,並最終導致標本破裂或完全崩解。

像計算機斷層掃描這樣的新技術意味著化石可以在岩石中進行研究,而不需要先取出化石——例如,如果古生物學家想掃描一個恐龍蛋化石,看看裡面是否有胚胎,這非常有幫助。由此產生的數字圖像可以在不損壞恐龍蛋化石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通過使用光敏樹脂和紫外激光,甚至有可能從計算機圖像創建3D塑料鑄件。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真空隔離,不觸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