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寒假寅生出的中高考學生及家長的焦慮情緒該如何緩解呢?

(原創)近日上海的一個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做作業,起了衝突,想不開竟然跳河輕生。後來劉女士被成功救起,她又何至於要輕生呢?

超長寒假寅生出的中高考學生及家長的焦慮情緒該如何緩解呢?

“不要救我,我感到太累了。”這是被救劉女士對消防隊員說的話。她還說了一句,“他就是希望我去死啊。”是她兒子真的這麼說的,還是她心裡這麼想的,就不知道了。

但從話中分析,這樣一來她得到解脫了,他兒子也得到解脫了。從此她不用再煩他的兒子了,她兒子也從此掙脫了母親的束縛和管教,以後再也不會有人煩他了。

母親的委屈孩子理解不了,母親卻想得到孩子的理解。

我累死累活為這個家,上班就已經夠累了,下班回來了還要抽時間輔導你寫作業,你認認真真寫作業也就罷了,三心二意,心不在焉,一個作業拖拖拉拉那麼長時間還做不完。

有了這個失衡的心理,焦慮、煩躁等多種複雜的綜合情緒,就會瞬間被點燃,氣往上頂,火往上竄,情緒瞬間就會失控。

很多父母往往把錯都怪在孩子身上,把氣都撒在孩子身上。

超長寒假寅生出的中高考學生及家長的焦慮情緒該如何緩解呢?

可這真的都是孩子的錯嗎?

做家長的你理解孩子嗎?你真正的瞭解孩子嗎?你知道孩子心裡想什麼嗎?

用家長的權威,用成人的思維,總是要求別人理解自己,卻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你有尊重孩子嗎?你有和孩子平等的溝通交流嗎?在這一點上肯定是缺乏的,即使有也是命令式的或是教導式的。

超長寒假寅生出的中高考學生及家長的焦慮情緒該如何緩解呢?

現在是,因疫情原因,超長版的寒假,長時間不能復課,對於沒有升學壓力的孩子來說是輕鬆了,對於將要面臨高考中考的孩子和家長來說,就變得壓力重重了,在家怎麼系統複習,遇到不懂的又怎麼辦?很多家長出現了煩躁情緒。

還有很多“不確定感”:不確定何時開學,不確定會不會推遲中考高考,不確定疫情何時真正結束,所有這些都能導致孩子和家長焦慮情緒的產生,相互之間還容易發脾氣,不理解,使矛盾升級。

其實這種不安的焦慮情緒,相信有一句話就能很好的破解:“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放寒假。”因為寒假就是有心人的超越機會。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心態,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能合理和科學的規劃好這個超長寒假,反而能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

超長寒假寅生出的中高考學生及家長的焦慮情緒該如何緩解呢?

反之沒有這個較好的認識和心態,沒能和孩子有效的溝通,把所有的錯都歸在孩子身上,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能使矛盾擴大,要不然劉女士根本也到不了要跳河的地步。

但想讓這些家長冷靜又談何容易。

有的家長要麼對孩子情緒化暴力管教,要麼就是撒手不管,我打我麻將我抱我手機,學習是你自己的事兒。

孩子要不要管教,要!但不是粗暴簡單的管教。要知道孩子也是有思想有情感,還會有情緒。

教育不是冷冰冰,教育需要情感,需要溫度。

需要提醒的是,下面幾個方面我們家長最容易疏忽了。你若是注意克服和避免一下,或許你就能成功的度過超長寒假給你帶來的焦慮危機。

超長寒假寅生出的中高考學生及家長的焦慮情緒該如何緩解呢?

一 一個所有家長極易犯的低級的通病:會用成人的智商要求、評價低齡段的孩子。認為自己會的孩子也應該會,自己懂的孩子也應該懂,否則就覺得孩子太笨。反覆的講,孩子就是不會,越是缺乏耐心,情緒越易激動。

年齡不同,閱歷不同,知識面肯定有差異,理解和領會的能力肯定是不同的。一個大學老師去輔導一年級孩子的作業,自己什麼都懂,什麼都會,你要知道你現在會的是一年級的東西,你卻要一年級的孩子,有與你同等的大學生才具備的思維方式,你不覺得可笑嗎?你要這麼去想一年級的孩子,他們今天接觸的知識,是他們在幼兒園從未接觸過的,你會的,對他們來說如讀天書。要讓孩子有一個吸收消化的過程,要知道知識的灌輸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二 語言傷害使親子關係更為複雜,矛盾更容易激化,“簡單的問題反覆跟你說,都弄不懂,怎麼就那麼笨呢?”這樣刺激的話,孩子聽了後就會更好的學習嘛?這成不了動力,反而會激怒孩子,產生牴觸情緒,後果會①孩子真的會相信自己很笨,失去自信;②被狠毛了,會有牴觸情緒,會翻嘴,不利於家長威信的建立;③孩子會厭學,學習情緒低落。

二 負面情緒的堆積,會覆蓋正向引導所產生的積極意義。把自己挫折感,工作不順心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認為自己所有的苦,所有的累都是個為這個家,為這個孩子造成的。

三 孩子不緊不慢與自己望子成龍劇烈跳動的心一點不合節拍,反差太大,心理失衡。心累又看不到孩子明顯的進步,心裡憋屈,我怎麼生了這麼個不爭氣的孩子,會心生我還該為此付出嗎的絕望。

劉女士的輕生行為是極不可取的,父母有行為問題時,孩子的身心健康會受到嚴重損害,甚而形成心理創傷,成為一輩子的陰影。

我是奔奔起跑,希望我囉裡囉嗦所說的對你有所幫助,喜歡的就關注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