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到極致,其實毫不費力

瀟瀟姑娘


自律到極致,其實毫不費力


最近知乎上有個問題:什麼樣的人生活的最自由?答案是:自律。

王小波說,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再一次重溫姜文新作《邪不勝正》電影時,媽呀,彭于晏那個火爆的身材,連姜文都忍不住要摸兩下,直呼:哎呦,我去。

有人說:彭于晏每拍一部電影,就會掌握一項技能。在電影《翻滾吧,阿信》中有一句臺詞: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就要用盡全力。

為了這部電影,彭于晏使出全身的力氣,他苦練8個月,幾乎每天都進行10個小時以上的體操練習,單槓,吊環無所不練,後來體操的所有項目都學會了。為了保持八塊腹肌的身材,只吃水煮餐,不加任何調料。後來入圍了第4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事業便開始有了起色。

自律到極致,其實毫不費力

自律和拼命努力的,足可以成就一個人,讓其在灰暗的世界裡五彩繽紛。

作家村上春樹有早起的習慣,寫長篇小說時,基本都是早上凌晨四點左右起床,從來不設鬧鐘,泡咖啡,吃點心,就立即開始工作,重點是,要馬上進入工作狀態,絕不拖拖拉拉。

很好的朋友,大專畢業後,便自讀本科研究生,晚上利用業餘的時間,每天學習畫畫,寫生。在收入不高的3年,苦讀聖賢書,苦心畫畫,每個月靠著朋友家人救濟500元,活生生的逆襲了自己的人生,成為自己心儀學校的教授,校外開了一個畫室培訓班。

很多時候,很小的事情,在短時間的堅持不見得有多好的效果,但只要去做,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時間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裡以另一種美好的形式回報你。

自律到極致,其實毫不費力

很多人直呼說“自律,我懂,但是做不到”。

你有過這樣子的經驗嗎?當你可能要準備一次考試時,到了自習室,你開始瀏覽手機,看看新聞,看看朋友圈,所有的內容你可能都看過了,但是你還是一遍一遍的瀏覽,回覆各個群。時間過半了,你開始強烈的譴責自己,發誓趕緊讀書了。但過了一會兒,你背了一會的書,你又開始翻開手機了。

那麼,換個方式。仔細聆聽下我們內在的聲音。你心中會有一個部分在大喊:你整天做背書,你太需要休息和娛樂了。現在,你要開始感謝你的“次人格”對你的關心和幫助,告訴它你一定會去。但是此時此刻,你必須先把手頭的學習先完成。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曾經讓你分心的想法不在糾纏你了,它相信了你的承諾。

何長明曾說過:人,最大的問題不是自律,而是我們沒有花費功夫去確定願景----為什麼要改變?我們沒有求助於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和動力,沒有求助於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聲音。

聽聽我們內在的聲音,瞭解一下,我們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那才是動力源泉。當我們真正想做一件事,動力就會從內心自動產生,自然就會自律。不要從外界去尋找迫使我們改變習慣的東西,因為它們很容易被放棄。

當我們真正喜歡做一件事時,自律就會成為我們的的本能。就像玫瑰要綻放,茉莉有芬芳,鳥兒會飛翔一樣。

所以,請記住:增強自律的根本在於要找到我們真正愛做的事情是什麼,真正想成為怎麼的人,也就是找到我們人生的使命。

自律到極致,其實毫不費力

當開始增加自律時,一開始必定是脆弱的,那麼最好採取一些聰明的策略。

從最容易的事情開始。

一開始不要著急重大的決定,慢慢開始,在一些小的方面面向自己作出承諾並且遵守這些承諾。讓你的內心引導你作出承諾,承諾一旦作出,無論是多麼微不足道,都要遵守下去。當履行承諾後,我們聚會對自己越來越滿意,越來越自信,就會開心,就會獲得心靈的寧靜。

每天必須做一件事情。

試著每天給自己規定必須只完成一件事,這很容易實現,而實現的喜悅就是一種強化,會使你的新習慣更強大。

每天必須不做一件事。

當我們可能有很多壞習慣,我們成為了它的奴隸,不要企圖一天把他們全部消滅,試著規定自己每天必須不做其中的一個習慣。

不要積累太多未完成的事情。

每個未完成的事情都會吞噬我們的部分心理能量,無論這個事情多麼不起眼。

有決定勝過沒有決定。

你可能有太多的想法,但很多想法相互矛盾,所以你乾脆一年一年的使命都不去做,你試圖去梳理你的這些想法,卻一直沒有梳理清楚。那麼,不妨隨機選擇其中一個想法,只要它是你內心的願望,不是你要做給別人看的。就從它開始去做,去為它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它。做,總比坐著想更能提高你的自信。

自律到極致,其實毫不費力

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那些真正想讓人變好的選擇,過程可能會不舒服,唯有內心足夠渴望,有頑強的意志去實現,去支撐,去鼓舞自己去堅持。

不必強迫自己去過苦行僧的生活,但你應該找到適合的自己,且能讓自己變好的生活習慣。畫畫,跑步,寫字,健身,學英語。。。。

願你我都能成為一種人:眉目間傳遞出最珍貴表情是淡定,從容,一雙眼睛流露出只有心靈寧靜才能感受到的幸福。

那麼,從自律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