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豬肉時,遇到這5種肉,再便宜也不能買,肉攤老闆都嫌棄不吃

買豬肉時,遇到這6種肉,再便宜也不能買,肉攤老闆都嫌棄不吃

最近老媽說豬肉價格比較貴,還不如吃海鮮的實惠。在我們沿海地區,魚蝦蟹這些比內陸地區便宜多了,像平時常吃的基圍蝦28一斤,價格只有豬肉的一半。但即使肉價偏高,我們日常生活還是離不開豬肉,常拿它來做菜。超市裡有一些冰鮮肉價格相對便宜,但是我從不買,寧願花多一些錢買新鮮的。其實很多人不懂得如何挑選豬肉,不懂分辨哪些豬肉是好肉,常買到一些品質差的豬肉,吃起來口感不對,還以為自己沒有煮好。

所以大家去買肉時遇到下面這5種豬肉,即使價格便宜,也不建議大家買。連賣豬肉的老闆都嫌棄這些豬肉,絕不會讓家裡人吃。

買豬肉時,遇到這5種肉,再便宜也不能買,肉攤老闆都嫌棄不吃

1、沒有檢疫印章的豬肉

除了自家殺的豬,或者村裡人養的豬賣的肉,在知根知底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放心買的。但如果去市場看到沒有檢疫印章的肉,要慎重購買。有的攤位賣的豬肉沒有蓋章,是沒有經過檢疫的,不知道是從哪個渠道而來,即使價格再便宜,勸大家莫貪。畢竟品質好又價廉的豬肉像是天上掉餡餅的事一樣,難得一遇。

買豬肉時,遇到這5種肉,再便宜也不能買,肉攤老闆都嫌棄不吃

2、一點都不粘手的豬肉和有黏液感的豬肉

新鮮豬肉應當會有一點粘手,這跟因變質而發粘的豬肉的手感不一樣,雖是粘手,後者似有黏液那種感覺,千萬別買這種。如此相反,如果在買肉時買到不粘手的豬肉,那麼恭喜你,這是打水或者浸泡過水的豬肉。這些打水豬肉越煮出越多的水,即使你廚藝高超,用這種豬肉煮菜也不會好吃到哪裡去。

買豬肉時,遇到這5種肉,再便宜也不能買,肉攤老闆都嫌棄不吃

3、色澤不正常的肉

豬肉新不新鮮可以從色澤上分辨。但是你仔細觀察一下,多數賣豬肉的老闆會在攤位上裝紅色的燈泡,在這種紅燈的照亮下,根本分辨不出豬肉的原本的色澤,難以辨別好壞。有時候在攤位看著是色澤很好的豬肉,拿到自然光線下一看,肉色偏白。然而色澤過於鮮紅的肉也不能買,很有可能是加了亞硝酸鹽。

買豬肉時,遇到這5種肉,再便宜也不能買,肉攤老闆都嫌棄不吃

4、有白色米粒狀或者膿包的肉

不少小夥伴反應買過有米粒的豬肉,有的人直接切掉米粒不當回事,有的人整塊都扔了。那些米粒是寄生蟲卵,有的地方俗稱這種為豆豬肉,千萬不要買。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這種豬打了疫苗,豬肉裡會出現類似米粒的東西,有的時候甚至會變成大膿包。即使不是蟲卵,也千萬別買這種肉,因為會噁心到你吃不下飯。

買豬肉時,遇到這5種肉,再便宜也不能買,肉攤老闆都嫌棄不吃

5、聞起來有異味的豬肉

聞起來有異味的豬肉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已經過時變質,二是尿騷味較重的豬肉。有些豬肉在烹煮過程中因為加熱的緣故,尿騷味越來越重,聞起來有點噁心。這種不是病豬,是豬婆肉(母豬肉)。遇到豬婆肉再便宜也不能買,因為這種肉不僅騷,而且切不動燉不爛嚼不動,肉糙且骨頭硬,根本下不了嘴。

總結:其實不管買到什麼肉,為了身體健康。建議大家煮肉一定得徹底煮熟,這樣即使豬肉裡有寄生蟲,高溫也能將它消滅,這樣吃肉更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