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任何東西都是有壽命的,那麼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和質子的壽命各是多久?

谷哥195


“朝菌不知晦朔,螻蛄不知春秋”。

有形的都是有限的,無論是龐大的恆星、渺小的粒子,都會有壽命結束的一刻。而越渺小的壽命似乎也越短,是否真是如此?


那麼原子、原子核、中子、電子、質子的壽命會有多長呢?

  1. 原子壽命 原子是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已知有118大類,但在物理情況下還能再分割為原子核、電子、中子及質子。原子會衰變,物理學常用半衰期衡量原子壽命。而每種原子的半衰期都不同,最短的釙215僅0.0018秒,最長的鈾U238可有45億年,C14有5730年;
  2. 原子核壽命 原子核內的中子跟質子特別穩定,其內部的庫侖力能束縛它們的衰變,可有10²⁹年;
  3. 中子壽命 如果脫離了原子核的自由中子,會很快衰變為質子、電子、反中微子,平均壽命15分鐘;
  4. 電子 電子是物理上不可再分割的基本粒子,有人認為粒子越小壽命越長,電子可以與138億年的宇宙同齡;
  5. 質子壽命 由於質子是最輕的重子,無法衰變成其它更輕的粒子,而又不違背重子數守恆。根據大統一論,質子壽命可有10³³年,比宇宙壽命還長。



綜上所述,在粒子界中,越小的壽命越長,有的甚至超過宇宙年齡,而直接影響它們年齡的就是衰變:衰變得越快,壽命越短;衰變得越慢,壽命越長,甚至質子沒有衰變,因此壽命幾乎是無限的。

而人類關於粒子的理解仍然有限,相信未來的科技能揭開自然界的種種謎團。


弄潮科學


答:每種粒子的平均壽命不同,有些粒子的平均壽命甚至趨近於無限。


有些原子核是不穩定的,會衰變為其他物質,比如碳-14會衰變為氮-14;衰變物質存在一個半衰期,指衰變物質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碳14的半衰期為5730±40年。

表示1克的碳-14,經過大約5730年後,就只剩下0.5克碳-14,另外0.5g衰變成了氮-14。


對於單個粒子,物理學中更常用“平均壽命”,而非半衰期來描述粒子的存在時間,兩者關係為平均壽命 = 半衰期 / ln2。

比如,一些粒子的平均壽命為:

電子:平均壽命無限;

光子:平均壽命無限

自由質子:至少為10^35年;

鈾-238:65億年;

氚核:約17年;

自由中子:約15分鐘;

π介子:250億分之一秒;

μ子:0.0000022秒;

……

其中自由中子的平均壽命大約15分鐘,衰變產物是質子、電子和反中微子;但是在原子核中的中子,會變得穩定。

質子的平均壽命非常長,理論預言質子也會發生衰變,坐落在日本的超級神岡探測器,最初就是為了研究質子衰變而建設的,裡面有5萬噸超純水,周圍上萬根光電倍增器,用來探測質子衰變時的蹤影。

經過近十年的觀測,只發現了一些疑是質子衰變的現象,無法準確測定質子的半衰期,最終得到質子平均壽命下限為10^35年的結論,這比我們宇宙年齡還長一億億億倍。

超級神岡探測器用來探測質子衰變的實驗,算是失敗的,但是卻意外地捕捉到了許多超新星爆發時放出的中微子,尤其是1987A超新星爆發事件,後來該項目也轉為對中微子的探測項目,而質子衰變現象,至今乃是科學上沒有解決的問題。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本民科認為,其實只要仰望星空,自然就會得到簡單而正確的答案,我們所在的物質總星系,天空明亮,那麼照亮天空的能量從何而來呢?正確的答案是,自物質誕生之後,就一直在釋放能量,而物質靠熱核聚變釋放能量,氫變為氦,氦再變為碳,最後變為鐵,當物質越來越重時,其內能越來越小,恆星會蛻變為白矮星,中子星乃至恆星級的黑洞,但星系則毫無例外地變為星系黑洞,此時物質就完全死亡,蛻變為(星系黑洞的)質量和(暗)能量,這就是有(物質)變無(沒有物質)。而當(星系黑洞的)質量產生的引力在總星系中占主導地位之後,總星系必然會收縮,普朗克巡天圖明確無誤地表明,它的左右旋臂的前鋒早已在至少百億年前就開始了收縮,億萬星系黑洞必將再次在總星系的旋轉軸心發生猛烈碰撞,在碰撞中產生的能量與星系黑洞的質量相互作用,於是,新的物質隨之誕生,謂之‘無’(沒有物質)中生‘有’(物質),於是,老子說的‘有無相生’完成了一個循環,我們的總星系-宇宙島就是這樣循環往復地永恆運行。

那麼 宇宙會‘死’嗎?當然不會!別再杞人憂天了!

宇宙島一直在一次又一次的星系黑洞大碰撞中誕生出新的物質,在烈火中獲得新生!


外星文明新時代


這個問題其實還蠻有意思的。我們可以來一個個聊一聊:

原子

說到原子,其實原子沒有所謂的“死亡”或者“壽命”的說法。這裡要用到的概念其實叫做:半衰期。那啥是半衰期呢?

指某種特定物質的濃度經過某種反應降低到剩下初始時一半所消耗的時間

說白了就是指半數原子內部的原子核發生衰變,變成了其他原子所需要的時間。

比較常見的衰變,就是α衰變、β衰變。

α衰變是指原子核釋放出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這也被我們稱為α射線。

β衰變是指原子核內的中子變成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和中微子,電子就會被射出去,這就是β射線,也就是一束電子流。

不過的原子的半衰期其實是不同的,我們舉幾個例子:

中子

剛才我們其實也聊到了原子核內的中子其實也會變為質子、電子及反中微子。不過,這要看具體是什麼原子,如果比如:鐵原子,其中的中子其實是非常穩定的。

而不是束縛在原子核的只有種子,其實也就15分鐘的時間,就會衰變成質子、電子及反中微子。

質子

至於質子,其實是很穩定的。由於庫侖力的存在,質子衰變所釋放的能量並不能夠讓它脫離原子核。所以,質子的壽命其實非常長,曾經有科學家測量質子的壽命,但都因為難度太高,最終轉型去做其他的實驗。而目前已知的,質子的壽命至少要大於10^33年。

電子

至於電子,它最為最基本的粒子,根本無法再繼續分解了。所以電子本身就沒有半衰期的說法。科學家認為,電子的壽命應該要比質子還要長得多。


鍾銘聊科學


看了一些解答,感覺大家還是在核物理的基礎上。我從粒子物理的角度來說,現在認為標準模型是解釋我們這個世界最基本理論,這裡面最基本的有夸克,輕子,還有傳遞相互作用的玻色子,比如光子,膠子等。

原子核,質子,這都是有結構的,最基本的組成都是夸克。質子作為最低的重子(含有三個夸克),基本上被認為沒法往更低的能級衰變,基本上理解它的壽命等同於宇宙的壽命,現在很多實驗也在想辦法測量質子的壽命,目前結果還是一個下限,就是大於多少,具體講就是目前認為無限長。物理上我們給重子指定一個量子數,叫重子數,在目前的實驗中未發現重子數破壞的實驗,因此作為質量最輕的重子,質子在重子數守恆的情況下,無法憑空消失,轉化為其他強子。

類似的情況在輕子上也是,輕子有三代,電子muon,tau(對不起,實在是不知道中文怎麼對應),電子最輕,其他兩代輕子都可以衰變成最輕的電子,同時為了保持輕子數守恆,還要伴隨相應的中微子。但是,電子最輕,它沒法消失來破壞輕子數守恆,因此也被認為是穩定的,和宇宙同壽命。

如果實驗室有發現重子數破壞或是輕子數破壞,都會是諾貝爾獎,因為這可以直接到宇宙的壽命問題。


你在聽嗎86


原子和原子核:

先說原子,原子的壽命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半衰期。它是指一類原子的原子核半數發生衰變,變成其它類原子的過程,每類原子的半衰期都不一樣,具體參見下方,最長的要45億年:

原子核的衰變方式之一:一個原子核釋放一個α粒子(由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形成的氦原子核),並且轉變成一個質量數減少4,核電荷數減少2的新原子核。

釙(Po)215:0.0018秒

鍶(Sr)90:30年

釙(Po)216:0.16秒

銫(Cs)137:30年

鉍(Bi)212:1小時

鐳(Ra)226:1620年

鈉(Na)24:15小時

碳(C)14:5730年

碘(I)131:8天

鈈(Pu)239:24000年

磷(P)32:14天

氯(Cl)36:400000年

鐵(Fe)59:90天

鈾(U)235:7.1億年

釙(Po)210:3月

鉀(K)40:13億年

鈷(Co)60:5年

鈾(U)238:45億年

氚(H3):12年


中子和質子:

中子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某些原因脫離原子核的自由中子,平均壽命只有差不多 15 分鐘,它會很快衰變為三個更輕的粒子,即質子、電子及反中微子。

而在原子核內的中子和質子非常的穩定,特別是質子,曾有科學家認為,核內質子的壽命可以跟宇宙同齡(實驗已測得的質子壽命大於10的33次方年。)

這是因為原子核的庫侖力束縛著它們,它們衰變釋放的能量並不足以讓它們逃離(要知道,粒子越小,所受的力就越明顯)。

但它們確實也是可以衰變的。如氚核中的中子可以通過衰變轉化為質子。

電子:

電子是最為基本的粒子,目前還無法再分解為更小的物質。質子已經夠小了,但它的質量約為電子質量的1836倍。粗略地說,粒子越小壽命就越高,所以,電子的壽命是要比質子還要長的。說跟宇宙同齡,也麼錯。

歡迎關注本姑涼:“科學重口味”,回答有意思的科學問題。


科學重口味


這個問題太難了,物理學尚無邏輯自洽的統一計算模型,屬於超現代物理學,不妨超一下?

迄今尚無粒子壽命的統一定義與分類。

其一,放射性元素壽命,指最終分解到非放射性元素的時間,不涉及質子進一步分解。半衰期公式:N=N0*½^(t/T),M=M0·½^(t/T),其中,N/M是衰變後的核子總數/總質量,N0/M0是衰變前的核子總數/總質量,t是衰變時間,T是半衰週期。這個不難理解。

其二,質子與電子的壽命,其定義尚不明確。由於質子在通常情況下極其穩定,傳統認為質子的壽命是無限長的。換句話說,質子與電子是宇宙固有的、永恆不變的。

其三,不過,“強弱電統一理論”認為,質子與電子也是非永恆的,請參閱下面的引用資料。

1974年喬治Georgi和格拉肖Glashow提出強弱電三種相互作用力的SU(5)大統一理論:質子是不穩定的,質子壽命1e28~2.5e31年。預言:質子可電荷量子化,所有電荷應是e/3的整數倍;推測:若證實質子會衰變,大約1e35年後,宇宙萬物變成極其稀薄±電子的等離子體。

我認為,SU(5)統一論是熵增加原理的演繹,有建樹,但不完備。因為她沒有或無法考慮宇宙真空場的萬有引力,這一不可或缺的要素。

宇宙微波背景是等離子體的最終歸宿

其一,宇宙空間,存在最大熵的超真空超低溫的真空場介質,即宇宙微波背景物質,簡稱基態場物質,對應的場量子是基態引力子。按實測數據:其溫度T=2.725K,波長λ=7.35cm,頻率f=4e9Hz,計算引力子體積V=4.2·(λ/2π)³。據熱二定律有m=3kT/c²,可推引力子的質量:m=1.26e-39kg。

其二,基態場量子或引力子,意味著熵最大,基本粒子分解到最均勻分佈的最小物質單元。在基態環境下,所有玻色子,包括光子與介子等,所有費米子,包括電子、質子、α粒子等,將一律分解到可全同化的基態引力子。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衰變歷程。

等離子體與光子衰變為引力子的時間

可以“電子與光子壽命的分析計算”作為其它粒子壽命的估算依據。

電子的歷史旅程:原子核外的約束電子→地球輻射帶的自由電子→變態為深太空環境的電磁波光子→分解為宇宙背景輻射的引力子。

物理常識告訴我們:固體晶胞物質的揮發性,取決於原子內部結構與外部飽和蒸氣壓。

在上千公里的大氣層上界,氣體分子將揮發為等離子體。

在數萬公里的地球輻射帶,大質量的陰離子將分解為自由的質子與中子,中子會在15分鐘變成質子、電子與中微子。

在數億公里的深太空,電子可突變為臨界光子,波長為電子康普頓波長,即臨界波長:λ*=2.42e-12m,相應的:f*=1.24e26Hz,m*=0.911e-30kg。

可見,從電子衰變為光子,不妨設想到到太陽系的邊緣,大約1光年。若電子速度0.001c,也就1000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下面考慮光子的衰變歷程。這涉及哈勃定律與熱力學紅移。篤信大爆炸的讀者可跳過。

請看下面引文,我對哈勃常數的解釋。

電磁波的紅移公式是:f'=f(c-v')/(c+v)。其中,f':是哈勃望遠鏡測得的紅移頻率,f是類星體輻射的初始頻率,v'是望遠鏡的速度,v是類星體的速度。 哈勃退行常數換算:H0=73km/s/Mpc =0.002m/s/ly,意思是:若光每走“1光年”,類星體就加速退行“2毫米/秒”;若光每走“1億光年”,類星體就加速退行“200千米/苗=0.00067c”。 設哈勃望遠鏡運動速度:v'=0,波長就伸長λ'/λ=(c+v)/c=1.00067倍。這就是類星體的熱核反應減弱所對應的1億光年的紅移梯度。 顯然,1億光年的電磁波僅僅降頻0.67‰,這對於探索宇宙的人類而言,幾乎可謂永恆。可見極其緩慢的電磁波紅移降速幾乎可以忽略,仍舊按正常紅移即可。

引文與本文相關的關鍵是:電磁波每走1億年,則降頻0.67‰,光每降頻100倍需15億年。

假設,從臨界頻率“f*=1.24e26Hz”降到最低頻率f0,其最大光子體積V0視同6.4億個引力子的體積:V0=6.4e8×4.2×1.17³=43m³,則光子半徑按:r0³=V0/4.2=³√10,r0=2.2m,則光子最低頻率:f0=c/λ0=c/2πr0=2.17e7Hz。

降頻倍數=f*/f0=1.24e26/2.17e7=5.7e16。臨界光子的壽命:t=(5.7e16/100)×15=8.6e23年,即:t=2.7e31秒。相當於電子與質子的壽命,大約為“1e24億年”,相當於光子在宇宙中走了“1億億億光年”。

好了,本答stop here。請關注物理新視野,共同切磋物理邏輯與中英雙語的疑難問題。


物理新視野


時間總是在不停的往前走,所以粒子也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和變化。一個粒子可以通過某種途徑變成另外的粒子,我們通常用半衰期來衡量一個粒子存在的壽命。有的粒子壽命很長,有的很多。粒子半衰期的長短,和其穩定性十分密切。

比如說原子,有的原子結構很穩定,化學性質也很不活潑,這類原子可以說半衰期長的不得了,可以高達幾十億年。有的原子結構則不穩定,存在一會兒就會發生衰變,比如說釙215僅0.0018秒。很多人造元素,存在的時間也極其短暫,有的甚至更本無法捕獲。

原子下面是電子、質子和中子。電子屬於基本粒子,壽命極長。基本上可以認為是無限長,宇宙存在多長時間,電子就可以存在多長時間。除非電子運氣不好,剛好碰見一個反電子,那麼它們才會泯滅成為光子。

質子的壽命和電子類似,也趨近去無窮。反正目前科學家並沒有發現質子衰變成什麼。而中子則要不穩定一些,自由的中子很快就會衰變質子、電子和反中微子。但是在原子核中的中子則相當穩定,基本上不會發生變化。

其實,更小一級的夸克,因為夸克禁閉的存在,所以人們無法單獨觀測夸克,也無法研究夸克會不會也會轉換或者衰變成更為基本的粒子。


科學探秘頻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以下概念。原子是一種元素能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單位,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它是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又稱為元素,具有核式結構。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由質子和中子構成。中子是組成原子核的核子之一,它是構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部分。電子是帶有負電的亞原子粒子,屬於輕子類。質子和電子一樣,也是一種亞原子粒子,只不過它帶正電荷,屬於重子類。

原子的壽命被稱為半衰期,是原子的原子核發生衰變的過程。原子又稱為元素,我們都知道化學元素有許多,所以各原子的半衰期也不會一樣,其中,最長的原子(元素)壽命為45億年,而最短的原子(元素)壽命僅為0.0018秒。

中子這個概念是由盧瑟福提出的,1932年在B.查德威克的實驗中得到了證實。自由中子是不穩定的粒子,它會衰變為質子,從而放出電子和反中微子各一個,它的平均壽命為896秒。


電子作為最微小的粒子,它的質量比質子還小很多,據研究,粒子越小壽命也就越長,所以說,電子比質子壽命更長久,可以說它的壽命有多長,我們都無法測量,總之知道它壽命很長很長就夠了。

迄今為止,質子一直被認為是穩定並且不衰變的粒子,但也有人認為它會發生衰變,並且壽命很長。質子的反粒子是反質子。它的半衰期最短也是1035年,也是相對穩定的。

好了,今天就先介紹到這裡,小夥伴們如果喜歡文章,就點個贊再走吧!


時間史


所謂《壽命》,應該說的是《時間》。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創立了物質不滅定律。物質的不滅,體現在可以轉化。

化學反應就是最好的例子。參與反應的《反應物》,在一定的條件下,原子或離子,往往通過《電子的得失》,或組成《共價鍵》的形式,形成新的物質。這一過程,電子的壽命並未終結。

再如核反應為例,無論是原子彈爆炸發生的鏈式反應,還是說氫彈涉及的熱核反應,原子核內的中子和質子,只是重新組成新核,但並沒有《喪命》,而依然《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