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為什麼提前知道元春封妃?

潤楊的紅樓筆記


秦可卿顯然不能提前知道元春封妃。託夢給鳳姐的是秦可卿,也不是秦可卿,準確的說應該是死去的秦可卿,是迴歸本位、覺悟本體的警幻仙子之妹可卿,二者之間既是真與幻的區別,也有肉與靈的差距。

《紅樓夢》是部奇書,以一塊“無材可補天”的頑石到人間歷凡作引,開啟了一段既有卷軼浩繁又有通俗野趣的封建社會閨閣、朝野故事。而秦可卿正是其中一個引子型的人物。從賈寶玉在秦可卿閨房入夢歷警幻仙境開始,秦可卿就被作者賦予了雙重身份,在塵世是與公公賈珍不清不楚、淫喪天香樓的寧國府長孫媳婦,在仙境裡是教導賈寶玉領略人事的可卿,雖然都叫可卿,都涉個“淫”字,但要說就是一個人,還是有些牽強。顯然二者根本就不在一個世界。禪宗講究“一花一世界”,託夢給鳳姐的可卿通達過去,知曉未來,對於賈家興亡定數了然在胸,計議得當,儼然已經跳出了賈家所處的塵世,是把鳳姐生活的世界端於手心觀賞的救世主。如此“可卿”,又怎會是困於寧國府,受制於珍、蓉父子的薄命紅顏呢?

秦可卿託夢給鳳姐,主要說的也並不是元春封妃的喜事,而是揭露賈家敗亡的必然命運,以及安排家族敗落之後退步保全之法。提及“大喜事”,一來為之後元春封妃做出鋪陳,把這件賈府極盡榮耀的“盛事”借死人之口說出來,預示了榮極則辱,盛極要衰的轉折;二來也印證了秦可卿確實通曉未來,所言非虛。可說是句句皆是伏筆,事事都有深意,正合了“草蛇灰線,伏跡千里”的筆法。


紅樓故事會


秦可卿原型是孝莊文皇太后,類似賈元春才選鳳藻宮、賈妃省親、康帝南巡等,除太后之外,宮裡皇后、公主、格格等人員,均不可能預先知道信息,均不敢洩露天機。

可卿託夢阿鳳時,原文出現一句:鳳姐聽了,十分敬畏。“敬畏”二字,在通部作品裡面就只出現這一次。這不是偶然,作者刻意留下這兩個字,實則是留下解“龍禁尉”的鑰匙。龍禁尉:龍敬畏。令皇帝敬畏之人。

可卿託夢阿鳳時,原文“樹倒猴猻散”之後,批書人留下的批語:【甲戍眉批:“樹倒猴猻散”之語,今猶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玄燁是孝莊文皇太后一手“樹”起的皇帝,1722年駕崩。孝莊文皇太后於1688年駕崩,祖孫二人駕崩的時間間隔,屈指計數為35年。

為秦可卿摔喪駕靈的丫鬟名喚寶珠,“寶”字犯寶玉,“珠”字犯賈珠。但是,無須隱去任何一個字,還被認為義女並以小姐相稱。從寶珠即可得知,秦可卿年齡與身份,均高於賈珠、賈寶玉。

賈瑞在秦可卿之前死,瑞珠在秦可卿之後死,作品裡面這兩人之死,就是為秦可卿之死而設置,作品在隱寫孝莊文皇太后之文,才亮出了名為“雙瑞”的小廝。另外,還有“雙壽”,同樣與秦可卿原型人物有關。

秦可卿死後,在會芳園停靈時間為49天。老太妃薨後,在大內偏宮停靈時間為21天。作者寫出這個數字,實已暗示秦可卿身份高於老太妃身份。秦可卿的棺木、葬禮、參加路祭人員等,明顯就是一場隆重的國葬。

作品刻意不介紹秦可卿的年齡,批書人稱秦可卿為“老朽”,原文銘旌上大書:一等寧國公冢孫婦;享強壽;等。均已暗示:秦可卿的年齡,不僅比賈珍大得多。而且,屬賈珍的前輩,是一位高壽的老太太。

薛蟠提到鐵網山時道出:秦可卿棺木出自鐵網山。馮紫英提到鐵網山時道出:三月二十八日去的。“三月二十八日”正是孝莊文皇太后的生日。作品兩次將鐵網山與秦可卿連在一起,刻意留下驗證秦可卿原型為孝莊文皇太后的證據。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的時間:1684年;1689年;1699年;1702年;1703年;1707年。第四次南巡時,因太子生病返回,剩下五次。但是,作品寫了接駕四次,史料記載曹家接了五次駕。原因:康帝第一次南巡時間:1684年。孝莊文皇太后則死於1688年。作品裡面寫的秦可卿,1684年還沒託夢阿鳳,作品就只能寫接駕四次。可見,作者並不是曹寅家人。

第二十五回原文:青埂峰一別,轉眼已過十三載矣。十三載:指康熙十三年,順冶皇帝出家已過了十三年。通靈遇雙真:指真人物、真時間,甄寶玉回到家與賈寶玉見面。作品出現這些,均與孝莊文皇太后有關。第十六回原文裡面,還有很多可作為證據。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史太君先稱劉姥姥為親家;然後,又讓劉姥姥道出75歲,還讓劉姥姥猜牙牌令為莊家人,等等。作者均不是亂編亂造。作品敘事有順逆、有映帶,實際就是隱寫秦可卿原型人物史太君、老祖宗、孝莊文皇太后(75歲)。

作品裡面用了代善、元妃兩個名字,實已將皇家人名搬進作品。若將作品所寫之事與大家族配套,作品裡面的人物、事件只會被弄成一團糟。


夜舞風花雪夜



元春封妃是助力賈府重新登上輝煌的奠基石,也是賈府近年來的大事,可是這件喜事賈府上下除了秦可卿外都沒有人預料到,即便是賈母,在剛開始聽到讓賈政奉旨入宮的消息時都十分慌張,直到元春封妃的明確消息傳回來後才安心下來。

元春封妃這件事在沒有公開之前就是宮廷秘事,賈母等人都不知道,可作為賈府重孫媳婦輩的秦可卿是如何知曉的呢?其實秦可卿並非親身對眾人說了這件事,她是在彌留之際託夢給王熙鳳講述了這件事。

鳳姐方覺星眼微朦,恍惚只見秦氏從外走來,含笑說道:“嬸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兒們素日相好,我捨不得嬸子,故來別你一別……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秦可卿所有說的非常喜事就印證到不久之後元春封妃這件事,對此秦可卿是提前預言了。秦可卿究竟為什麼會知道這件事情?或許以下兩個理由可以給出我們答案。


第一、秦可卿是警幻仙姑之妹,可以知曉賈府女眷過去未來的命運,自然也可以知道元春封妃這件事

在《紅樓夢》中,每個人都有前世的存在,寶玉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絳珠草,而秦可卿就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通常前世的記憶沒有到特定的時刻是無法被開啟的,可是突如其來的生重病就讓秦可卿有了要回歸天上的契機,因此她才會把元春封妃的事情在不觸犯天機的原則下告訴了王熙鳳。

警幻仙姑知曉天下女子過去未來的命運,秦可卿是她妹妹,那麼她想要知道任何女子未來的命運也絕非難事。

秦可卿被賈母稱讚為“重孫媳婦中的第一得意之人”,這樣的讚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得到的。秦可卿把寧國府打理的井井有條,即便在彌留之際還牽掛著賈府的未來,她是把賈府當做了自己的家。

因此她對賈府女眷的命運都會特別在意,元春在賈府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她封妃又是不久之後的事情,所以秦可卿知道了也不足為奇。

而且因為深知元春封妃會給賈府帶來的重大影響,她不得不要提醒王熙鳳要珍之慎之,為賈府的長遠早做打算。


第二、秦可卿神秘的身世,讓她知道許多眾人不知道的事情

能夠知道元春封妃這樣的宮中秘事,那自然要與宮廷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可是賈府此時在朝中的勢力大減,根本都無法知曉宮中事宜,那麼秦可卿知道此事的的來源就和賈府無關。

秦家也非富非貴甚至連賈府都不如,那就更不能指望,那麼只有一種解釋,秦可卿除了這兩家的親屬關係之外,還有外力相助。

書中對秦可卿身世敘述的很含糊,她是父親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孤兒。長大時,生的形容嫋娜,性格風流.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秦可卿若是隨便許了一戶人家她的身世就沒有探究的必要,可她嫁給了賈蓉就需要好好探究了。

賈蓉是寧國府的正房嫡孫,地位高貴顯赫,那他的婚事至少也該如賈璉一般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大家小姐,可他偏偏卻娶了沒有什麼家族背景秦可卿,這就很奇怪,除非秦可卿原本的身份是可以和賈府相當。

其二,秦可卿一個小門小戶的出身,不僅得到寧府管家權還得到了賈府上下人等的喜歡,這不是單純靠人品優秀就能夠做到的,尊貴如黛玉和寶釵都過的如履薄冰,邢岫煙更是艱難度日,但秦可卿卻能一路順風順水,這實在令人費解,除非秦可卿的財力和魄力可以擺平賈府上下的一干勢利眼,秦家顯然做不到,秦可卿只能有外力相助。

其三,秦可卿葬禮的奢華程度令人吃驚,賈珍私心多有填補不足為奇,可是用忠義老親王的棺槨入殮,官中派親王大臣參禮,這些都不是常規應有的禮遇,秦可卿葬禮其實早已暗示了她的身份不一般。

諸此種種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劉心武先生對於秦可卿公主身份的猜想。即便秦可卿不是公主,她身份也絕對不可能就是一個無名無姓的孤兒,她的地位也不會太低。秦可卿的身份一直沒有被說明可能是她的身份尷尬,即顯貴罪臣之女。

需要從小就隱姓埋名,可見她家犯的事兒不小,可是她又一直在賈府安然無恙的生活,可知保護她的人勢力也不弱。秦可卿有如此強大的身世背景,那她可以知道皇宮中的消息也可以理解。而且她的預言只是賈府有好事要發生並沒有直言是元春封妃,不是十分準確的消息反而可以知道她確實收到了消息。

元春封妃給賈府帶來了莫大的榮耀,可是也加速了賈府的毀滅,秦可卿作為賈府最優秀的兒媳之一,由她道出元春封妃的消息和告誡王熙鳳早為賈府做好以後的打算確實也恰如其分。


少讀紅樓


提這個問題,顯然是有個誤會。夢中向王熙鳳囑託的秦可卿,與現實中的賈蓉之妻秦氏,並不能完全看成一個人。

為什麼不能看成一個人?秦氏入夢,第一句話就是“嬸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

秦可卿要“回去”。回哪裡去?回孃家秦家去嗎?當然不是。這是中國民間的習慣說法,用“回去”“走了”“沒了”,來代稱死亡。也就是說,秦可卿進入王熙鳳夢中的時候,就已經是死人了。死人怎麼還會說話?人們相信死後有靈。來找王熙鳳的,是秦可卿的靈魂。

本人和靈魂,有很大的區別嗎?是的。中國人相信,死者,或者說死人的靈魂,是具有超能力的。就像人們常常祝禱祖先,請求“保佑子孫”如何如何。試問哪一位先人,在世之時,具有“保佑”別人的能力?但是他們一死,就可以保佑子孫了。

著名的武松殺嫂,在剛聽說哥哥死訊之時,武松只是“沉吟了半晌”,然後披麻戴孝,並沒有起了殺意。他有所懷疑,於是在武大郎靈前祝禱:“你若是負屈銜冤,被人害了,託夢與我,兄弟替你做主報仇”。結果晚上武大郎真的來了:“兄弟,我死得好苦!”這才讓武松堅信“哥哥這一死,必然不明”,開始拜訪何九叔、鄆哥,查找證據。

武大郎死後訴冤,帶有明顯的民間信仰(或者稱為迷信)色彩。但是包括作者,都相信真有這樣的情形存在。所以《紅樓夢》的作者,賦予死去的秦氏以預知未來的能力,也是符合人們的認知的。

不止秦氏。寶玉夢遊太虛幻境,寧榮二公就曾囑託警幻仙子“吾家自國朝定鼎以來,功名奕世,富貴傳流,雖歷百年,奈運終數盡不可挽回者。故遺之子孫雖多,竟無可以繼業。其中惟嫡孫寶玉一人,稟性乖張,生情怪譎,雖聰明靈慧略可望成,無奈吾家運數合終,恐無人規引入道。正幸仙姑偶來,萬望先以情慾聲色等事,警其痴頑,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後入於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

這段引文有點長。主要內容是三方面:賈家“運終數盡”;寶玉“略望可成”;請警幻仙子“規引”寶玉“入道”。

寧榮二公,就是賈源、賈演,是寶玉的曾祖輩,早已經死了多少年了。他們怎麼會知道曾孫中有個叫寶玉的?怎麼知道寶玉性情如何?又怎麼知道賈家即將敗落?更奇怪的,賈家只有賈敬一個修道,怎麼賈演賈源竟會與警幻仙子有來往,還能拜託她做事?

如果把演源兄弟看作真人,這些無論如何是解釋不通的。但看作“寧榮二公之靈”,這些就都能解釋了:死人的靈魂,不僅能瞭解現世,還能預知未來,並且可以與仙界平等交往。

同樣的道理移植到王熙鳳的夢中,秦氏已是靈魂,能夠高屋建瓴地總結經驗教訓,能夠對未來提出合理化建議,能夠預知不久之後的一個事情,這又有什麼可奇怪的?


棲鴻看紅樓


秦可卿提前知道元春封妃,並向王熙鳳預警提示,意味著秦可卿魂魄已經離體,脫去肉胎凡身,迴歸仙界了。



文中雖然沒有明確交待秦可卿的前世,但通過寶玉在警幻仙界的經歷,我們可以確定秦可卿前世的地位很高,是警幻仙界的當家人警幻仙子的妹妹兼美。



第五回,警幻仙子受寧榮二公所託,力勸寶玉不要為塵世皮膚濫淫所迷,先以仙曲美酒警醒,又將妹妹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許以寶玉為妻,而當寶玉為迷津中夜叉海鬼追拿,大喊“可卿救我”時,凡間秦可卿有感:"我的小名這裡無人知道的,他如何知道,在夢裡叫出來”。



秦可卿前生既是警幻仙子之妹,地位當然要比絳珠仙子還要高些,今世雖是因為“皮膚濫淫”而福壽受損。但並不有損她的遠見卓識以及預知天機方面的能力。



因而,秦可卿預知元春封妃之事,以及提前知道賈府頹敗衰落下場,並提供一些可行的自救辦法,也是意料之中。


萍風竹雨123


這個問題不能用現實的角度去考慮了。如果說《紅樓夢》裡最神秘的女性人物,此人非秦可卿莫屬。

家族裡的秦可卿是一個完美的人物,長得極美,人緣好到老少通吃、上下愛重,做事恰到好處,賈府女眷裡,秦可卿要說排了第二名,沒人敢排第一。賈母親口說:秦可卿做事極妥當,是第一得意之人。這個評價之高,王熙鳳、王夫人,就連薛寶釵、林黛玉也從來沒有得到過這種褒獎。

在秦可卿光鮮的檯面之下,是她的社會人倫所不齒的私德,不知道秦可卿怎麼迷了心竅,她和自己的公公賈珍搞到了一起,儘管這方面的內容被作者刪了三分之一個回目的內容,可是曹雪芹影影綽綽的還是留下了諸多的暗示,尤其是脂硯齋明寫了“淫喪天香樓”“遺簪”“更衣”“天香樓事”等等,都證明了秦可卿私下幹著不得見光之事。

以上兩個方面是秦可卿在《紅樓夢》現實情節裡的描寫,其實,秦可卿這個人物對於《紅樓夢》來說,她最重要的意義是卻不是上述兩個方面,她最大的意義是另外的兩個分身和她魂歸太虛時的一段警語。

《紅樓夢》第五回,秦可卿安排賈寶玉在自己的臥室睡中覺,原文寫:

那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猶似秦氏在前,遂……隨了秦氏,至一所在。

也就是說賈寶玉進入太虛幻境的引路人是秦可卿。進了太虛幻境,見到的警幻仙子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警幻)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痴……今忽與爾相逢,以非偶然,此離吾境不遠……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試遂吾一遊否?”

在賈寶玉看過了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聽完《紅樓夢》十二支曲之後,警幻又有一番話說:

“……汝今獨得此二字(意淫),在閨閣中,固可為良友,然於市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今既遇令祖寧榮二公剖腹深囑,吾不忍君獨為我閨閣增光,見棄於世道,是以特引前來,醉以靈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再將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許配於汝……不過令汝領略此仙閨幻境之風光尚如此,何況塵境之情景哉?而今後萬萬解釋,改悟前情,留意於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

警幻說過了這話,就將寶玉推入房中,和一個名字叫兼美字可卿的女子成親,並完成了自己從一個男孩到一個男人的轉變。

此女子,鮮豔嫵媚,似乎寶釵;風流嫋娜又如黛玉。此為“兼美”,字可卿,其實不過是秦可卿的分身幻影。

夢中的兼美是秦可卿,其實警幻仙子也是秦可卿的另一個幻影分身,引寶玉進入太虛境的,是秦可卿,警幻說是因為自己今天本來是要引絳珠妹子(林黛玉)的生魂來玩兒,恰好碰上了寧榮二公的魂魄,請求警幻點化子孫寶玉,這樣,警幻才改變了原計劃,將寶玉之魂魄帶了來。所以,警幻仙子,還有兼美可卿者,都是秦可卿的分身而已。

在《紅樓夢》十三回,秦可卿臨死,在她將要魂歸太虛時,向王熙鳳託夢囑託賈家身後事的那一番諄諄叮嚀,和警幻叮囑賈寶玉的口氣如出一轍,都是高瞻遠矚,都是苦口婆心,都是懷有一腔的責任與悲憫,甚至連賈寶玉和王熙鳳夢裡聽到的反應都是一樣的。秦可卿說道: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一日倘或樂極生悲,(將)樹倒猢猻散。”“否極泰來,榮辱自古週而復始,非人力可保常”“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秦氏又向鳳姐提出如何保證祖塋的四時祭祀和家族子弟讀書兩項大事。

秦可卿這段話和警幻對賈寶玉所說的話,其實從根本上說是一樣的。

現實裡,就是秦可卿,入了夢、入了境,就是警幻或者可卿了。別說是元妃省親她清楚。連十二釵命運都在她的管轄裡,自然是清清楚楚的了。你看,秦可卿還說了:

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

十二釵的命運之冊只有賈寶玉看過,還看得懵懵懂懂。能說得出這句話的,只有掌風月情債的警幻仙。


屏山品紅樓


《紅樓夢》是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但也有時代的背影。明清小說常融入神鬼之說,這與當時敘述故事的方便有關,畢竟寄託於神鬼,有利於故事敘述。《紅樓夢》開篇就用神話來講故事,主要為了故事的精彩,敘事便利,情節鋪墊避諱政治因素。而最引人註明的是秦可卿死後託夢,告知王熙鳳賈家退身自保之策以及賈元春即將封妃的事。

秦可卿託夢是非常重要的描寫。作者藉此告知讀者賈家興衰主旨。託夢一共說了退身自保和元春晉升兩件事,這兩件事相輔相成,既代表賈家要有盛事發生,也表達了福禍相依,賈家之敗由此而起。

便是有了罪,他物可入官,這祭祀產業連官也不入的。但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若目今以為榮華不絕,不思後日,終非長策。

秦可卿這一段才是大善的治家之道,連脂硯齋都感念她的好,不忍她死得不堪,將她死因赦之令曹雪芹刪除四五頁隱去。我認為這一段固然是秦可卿的見識,何嘗不是王熙鳳的胸懷。王熙鳳與秦可卿感情最好,兩人有說不完的共同語言,這治家之道正是二人英雄所見略同,王熙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借秦可卿之口說出她的最大心事,可惜終究壯志難酬,因為要給家族留後路的錢轉眼就被那一場“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盛事給敗光了。


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此時若不早為後患,臨期只恐後悔無益了。

秦可卿這次託夢,第一段說了王熙鳳的壯志胸懷。第二段是作者借她之口交代了元春晉升賢德妃造成賈家徹底衰落的原因。

秦可卿所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這話就已經隱藏著緊張的氣氛。錦上添花很美,但添上鮮花就是笑話。用大火烹油,明顯是一場煎熬,稍不小心就灼傷自己。這是秦可卿第一個警告。

第二個警告,“一時的歡樂,瞬息的繁華”講明元春封妃不過是曇花一現,不要忘記“沒有不散的筵席”。賈元春封妃根本幫不了賈家。

第三個警告,“不早為後患,臨期只恐後悔無益”這句提醒王熙鳳,你的想法很好,要馬上實施,如果晚了必然後悔莫及。


賈家興家的根本和敗家的根源都在秦可卿的這一場託夢。前段說明賈家必敗,提示會被抄家,要提早為將要到來的抄家災難做準備。後段就告訴賈家家敗與元春封妃有關,抄家隱患就隱藏在自己死後的葬禮和賈元春封妃的盛事之中。告誡王熙鳳一定不要等,要馬上實施退身之策,否則後悔莫及。

事實證明,秦可卿死後豪華的葬禮,參加葬禮的高規格引起皇帝的關注和忌憚,皇帝在登基不久(宮中有太上皇)皇權不穩的情況下無奈晉升賈元春賢德妃,安撫賈家這一夥四王八公的政治勢力。而賈家根本沒有執行秦可卿託夢的退身保命之法,反倒將龐大的資產蓋了大觀園,迎接元春省親。這一利令智昏的行為,徹底讓賈家衰落下來。秦可卿叮囑“不早為後患,臨期只恐後悔無益”完全應驗。

秦可卿託夢告訴了一個道理,就是賈雨村路遇的智通寺的對聯:身前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賈家就是如此,元春封妃前有錢不考慮後路,元春封妃後花光了所有家產,最後慘被抄家,自救不能後悔莫及!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

【工筆紅樓夢·清·孫溫】


君箋雅侃紅樓


以一個鮑二家的作為下人能遍攬賈府上下男子,都試驗過了。而作為賈府孫媳,天生具嫵媚風流之性有沒有能力遍攬比賈府之上權勢大於賈家的人呢?絕對有。她室內擺放儼然皇宮一樣珍奇異寶,有可能是與她有染之人贈予。且都來頭不小。也有宮中有權勢之人。一次寶玉薛蟠與馮紫淵吃飯,馮紫淵提及聽東府大爺說這個兒媳不如上一個。可見,秦可卿之名氣外頭人知。東府拿了女人討興盛。秦可卿知道的與她有關係的人從宮中得信告訴她的。以王熙鳳之勢願以她來往,知道她與人接交,知道的多。也許她是皇宮重要人物安排賈府內之外宅,相當於李師師。想知道宮中之事找她。


青木皮


常言道夢是心頭想,弗洛伊德認為夢是大腦中的碎片,尤其現實生活中未經過深入思考的碎片,夢者常會把它們加工成故事。

王熙鳳是榮府的當家人,經常去看望可卿,說些衷腸的話,內容應該是婦道們如何理家,防範賈府的男人們敗家,孩子們的學業,年輕人的婚配,大小姐在宮裡能否晉升等。秦可卿雖還沒在寧府當家,因為尤氏是碌碌無能之人,可卿當家也是早晚的事情,她又是心思縝密之人,跟王熙鳳能夠互補。

夢是王熙鳳做的,夢到可卿託夢說將有烈火烹油的大喜事,暗示了元春晉升,沒明說是加封什麼賢德貴妃。

曹雪芹對這個夢的寫法很真實。

清朝道光以前,大家對秦可卿沒有非議,至鹹同年間開始有了秦可卿與賈珍不軌的傳說,俞平伯又撰文加以論證,荻保賢和脂硯齋在手抄本石頭記中再加評語予以證實,紅學家們一起瞎起鬨,最後劉心武探軼出秦可卿是太子的女兒,越來越離譜。


怵怵2


秦可卿之所以能夠提前知道賈元春封妃的消息,是因為妙玉!

賈元春封妃之前賈府沒有得到一點消息,所以當夏太監前來傳旨後,賈政內心不安的去宮,賈母等人則惶惶不安,直到有了確切消息後,才把心放下來。由此可知,事先賈府沒有得到一點消息。

但事實上,秦可卿應臨死前,曾託夢給她王熙鳳,透露過賈元春封妃的消息。

鳳姐方覺星眼微朦,恍惚只見秦氏從外走來,含笑說道:“嬸子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兒們素日相好,我捨不得嬸子,故來別你一別……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

秦可卿所有說的非常喜事自然是指賈元春封妃,她為何會知道這件事情呢?

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採取編織方法,所以往往一個事情是另一個事情起因和發端,一些重大事情是一些敏感事情的餘波。從秦可卿託夢給王熙鳳的情況看,她能準確的預知賈元春封妃這一消息,可以推測出兩人之間必然有某種關聯,這種關聯也一定會有中間人。

事實上也是如此,秦可卿死了之後,賈元春妃省親之前,有一個人悄然登場,被賈府供養起來。這個人就是妙玉。

妙玉來的來歷很奇怪。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彙報小尼姑的情況後,是這樣說的:“外有一個帶髮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髮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去歲隨了師父上來,現在西門外牟尼院住著。他師父極精演先天神數,於去冬圓寂了。妙玉本欲扶靈回鄉的,他師父臨寂遺言,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所以他竟未回鄉。”王夫人不等林之孝家的說完,就忙命人下個帖子去請妙玉進府。

妙玉買了許多替身都不管用。她家裡究竟什麼情況,能買許多替身。

從妙玉的判詞看,“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什麼是“金玉質”?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有公主的氣質。古代常用“金枝玉葉”來代指皇家公主,把金和玉連在一起,其實就是特指妙玉的公主身份。

從妙玉的使用的茶具看,賈母帶領大家到櫳翠庵裡品茶時,普通人用是清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賈母用的則是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私下裡請人喝茶時,給薛寶釵用的是分瓜瓟斝,林黛玉用的則是“杏犀盂”,賈寶玉用的是她平時所用的綠玉斗。這些都在暗中表明了妙玉的皇家氣派。

一個公主要買許多替身,自然容易。秦可卿應該是最好的替身之一。名字諧音來看,可卿”可解為“可擎”,意思是可託,可以託付之意。從出身來看,從小無父無母,自於養生堂,寄養在小小官宦之家,嫁入賈府豪門,關鍵時候,替真身而死。正因如此,她才會對王熙鳳說出“治得了病治不了命”的哀嘆。她死之後,一個丫鬟撞死,一個丫鬟甘作義女守靈,身邊人封口,自然是欲蓋彌彰。出殯之日,四王八公紛紛到場,甚至是大太監戴權也大張旗鼓前來,大辦喪事的背後,就是為了掩蓋“真身”的存在。

秦可卿要以身赴死,自然知道是為了掩護秦可卿這個真公主進賈府。妙玉進府,賈府有功,賈元春代替賈府受到恩澤,賞一個貴妃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秦可卿自然而然知道元春封妃的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