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公元249年,蟄伏十年的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政變,經此一事,司馬家完全掌控了魏國的朝政大權。面對突發狀況,首輔大臣曹爽的表現堪稱是災難級的,完全不像個名門之後。如果仔細推敲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就會發現:史料中的記載疑點重重,含糊不清。或許這裡面的很多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司馬懿劇照


一、什麼事兒讓曹爽失掉了人心

司馬懿發動政變的理由是:“曹爽內則僭擬,外專戚權。破壞諸營,盡據禁兵”。看上去好像有理有據,實則完全沒有說服力。誰主政不都用自己得心應手的人?用這個理由說曹爽有“無君之心”,實在是難以服眾。可事實是:當司馬懿只用三千人起兵後,迅速得到了朝中大臣的響應。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高平陵政變中的三千死士劇照


太后的手詔也許是一個因素,但絕不是主要因素。如果曹爽政績斐然,深得人心,司馬懿這樣做做就是徹徹底底的謀反!那麼,曹爽到底做了什麼事,讓眾人倒戈呢?這件事兒,史料中的記載很模糊。但是,很可能是曹爽失去人心最關鍵的因素。

  • 《三國志蔣濟傳》記載:曹爽聽從丁謐、鄧颺的意見,隨意更改法律法規。蔣濟上書反對,說這些無益於治國,只會勞命傷財!
  • 《王淩傳注》引《漢晉春秋》有段記載:曹爽驕奢失民,何晏、鄧颺等人虛而不治,變易朝典,政令數改……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


從這些隻言片語中,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曹爽主政時,一定是進行過制度上的改革。而曹爽身邊除了有何晏、鄧颺之類的人,也有像夏侯玄這樣的宗室親戚。夏侯玄是魏晉時期玄學的創始人,有很高的學問,他的主張也受到過司馬懿的肯定。有這麼多高參在身邊,曹爽的新政真的會那麼不堪嗎?也許如史書中所記載,曹爽的改革會破壞百姓的民生,最主要的可能是觸及到了士族階層的利益!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曹爽劇照


魏晉時期,門閥士族控制了整個朝堂,當他們的既得利益被影響後,群起而攻之就在所難免了。很遺憾,史書中沒有為我們留下曹爽改革的更多信息。我們也無法正確的評估這個新政的是與非,所有的這一切只能靠司馬懿的一面之辭了。至於曹爽“佔用良田、侵吞國家財產、妻妾成群、生活奢靡等等”這些事情,不過是個殺人的理由。霍光為了罷免劉賀,27天能整出1127件壞事,司馬懿才說了這幾條,算是“手下留情”了!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曹爽劇照


二、為什麼曹爽“一彈不發”,繳械投降

整個事件中,曹爽最窩囊的就是沒做任何抵抗,束手就擒,成了別人待宰的羔羊。那麼,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1、曹爽害怕出現第二個董卓

事發後,大司農桓範拼死出去報信,得到的卻是曹爽兄弟的猶豫不決。氣得桓範大聲叫嚷:“一個普通人手持人質還想著如何活命,現在你可跟當今的天子在一起,只要帶著皇帝移駕許昌,號令勤王。各路大軍一到,司馬懿必敗!”這個想法完全行得通,曹爽兄弟除了掌控禁軍外,他的親信李勝(就是去探望司馬懿病情被騙的那個人)為河南尹,畢軌為司隸校尉,有足夠的兵權。再加上各路勤王大軍,司馬懿確實一點兒勝機都沒有。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桓範劇照


但是,桓範也忘了一件事:臨危徵招,強者為雄。到時候,還有你的位置嗎?董卓不就能最好的案例,請神容易送神難!如果曹爽兄弟有什麼顧慮的話,徵兵勤王的後果應該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了。在這一點上,史書上又是記載的很模糊,曹爽兄弟到底在猶豫什麼,我們已經不能準確的知道了。或許他們真的是害怕出現第二個董卓,到時候一樣死無葬身之地。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董卓劇照


2、太尉蔣濟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跟稻草

曹爽兄弟在猶豫之際,司馬懿共泒出三撥人玩起了攻心為上的策略:

  1. 派許允、陳泰去說服曹爽。許允與夏侯玄交情非常深,陳泰是曹魏陣營中有名的正直之士陳群的兒子。司馬懿應該是覺得這兩個人說話更有公信力!
  2. 派殿中校尉尹大目去說服曹爽。尹大目自小就是曹家的家奴,跟曹爽比較熟識。司馬懿這時候應該是想打親情牌,以麻痺曹爽的戒備心。
  3. 泒太尉蔣濟給曹爽寫了一封招降信。蔣濟在信中告訴曹爽,司馬懿以洛水為誓:只削兵權,保其爵位,永享富貴。蔣濟可是四朝老臣,這時候他的話絕對有份量!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司馬懿劇照


仔細看看這三組人就不難發現:他們都不是司馬懿的親信!尤其是太尉蔣濟,他是讓曹爽放下武器投降最關鍵的人。當時的曹魏政權已是第四代,跟曹操一起打天下的人也沒剩幾個了,而蔣濟就是其中之一。有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出來打保票,也無怪乎曹爽會相信。可是,蔣濟也想不到,司馬懿連自己也騙了,仍然夷了曹爽的三族。蔣濟也因為這件事,覺得對不起曹家人,在同一年就抑鬱而死。儘管司馬懿本人沒有篡奪曹魏的江山,但是,他在高平陵政變中處理曹爽的方法上,被世人所詬病。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蔣濟劇照


3、當時的司馬懿在人們眼中還是個忠臣

其實,司馬家篡魏的野心是在司馬師、司馬昭主政時期漸漸顯露出來的。在當時司馬懿有沒有這個企圖,不好說。至少,在曹魏大臣心中,他肯定還是個忠臣。

能夠接連成為曹叡、曹芳兩位皇帝的輔政大臣,足見其受信任程度。而曹爽主政後第一個就拿司馬懿開刀,以至於“一代良臣”落個抱病回家,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下場。後人當然知道,這一切都是司馬懿的偽裝。可當時的人們,所有的同情分都會打給這位年邁、無助的老人。更不用說,這位老人還曾經平定孟達、對抗諸葛亮、遠征遼東。真是勞苦功高呀!


高平陵之變中的曹爽束手就擒,他到底怕什麼?原因可能沒那麼簡單

司馬懿劇照


三、 結語

整個高平陵事件中有太多無法解釋的迷題,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歷史的真相了。僅從曹爽的表現來看,無論他面臨多少客觀存在的問題,危險來臨之際,猶豫不決,心存幻想,總惦記著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最終害人害已,這也怨不了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