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導言:

在楊門女將中,從佘太君、穆桂英到滿堂春一家五代前仆後繼,馳騁沙場,毫無怨言。楊門女將不顧尊卑、以國事為重,在戰場上與男人一樣保衛國家、奮勇殺敵,敢於追求自己幸福的鮮明特點贏得歷代人們的喜愛,從楊門女將身上看到了進步的女性意識。在楊門女將的婚姻裡,有傳統的媒妁之言和指腹為婚的傳統婚姻模式,也有郎才女貌和不打不相識的自由戀愛。

在宋代,商品經濟不斷髮展,社會環境也更加包容開放,這些不同的婚姻實際上反映的是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對社會進步具有積極的作用。接下來,就從楊門女將的婚姻習俗入手,聊聊婚姻的社會意義及宋代女性的獨立意識。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正統婚姻模式

在古代傳統社會中正統的婚姻程式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直是主流,男女雙方本人幾乎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作為“終身大事”的婚姻,即便是當今,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家庭、家族及其他社會關係的制約。

在傳統觀念中,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程序之後的“明媒正娶”,才算是名正言順。因此,在中式婚禮中非常重視婚禮程序的完整進行,這實際上反映出“男娶女嫁”、婚後從夫居而建立新家庭的一整套社會文化規範。《大刀王懷女》中有這樣一段情節:

幾年過去,王懷女把武藝練出來了,又吵著鬧著要去投軍殺敵。王太君說:“女兒要聽孃的話,等你的丈夫來了,我把你交給他,再上前敵也不晚。”王懷女一聽愣住了,問:“娘,我的丈夫是誰呀?咋壓根兒也沒聽您唸叨過呀?”王太君說:“孩子,你的丈夫就是楊六郎啊,這還是你小的時候,我在前敵同佘太君訂下的。”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楊六郎與王懷女的婚姻便是典型的遵照“父母之命”。雖然二人不曾相識,但既然父母已為自己訂下這樁婚事,王懷女便理所當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對她而言,遵照父母之命、接受這樁婚事是合情合理且名正言順的,因為它完全符合傳統儒家正統的倫理道德規範。

傳說裡楊六郎與柴郡主的婚姻,則更是這種婚姻程式的鮮明體現。因為他們是奉旨完婚的,而在民眾心目中,“皇帝”恐怕要算是最具權威也是最大的“家長”了。有些小說裡說六郎和柴郡主是由八賢王做主成親的,這裡八賢王顯然充當了家長和媒人的雙重角色。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門當戶對下的指腹為婚

“指腹婚”又俗稱“胎婚”,是兩個門戶相當的人家,當主婦同時有孕時,由家長指腹為未出世的孩子訂婚。其特點是:兩家女主人同時有孕,指腹相約,產後如一男一女,結為夫妻。指腹婚源於魏晉時期,這種以嚴格的門閥觀念為基礎的婚姻俗制,在中國封建社會曾相當流行。從楊家將傳說中,可以看出民眾對這種婚姻形態是默許的。在《楊六郎成親》中:

……王懷和楊繼業同時在河東劉王殿下為臣,兩人相交甚厚。一天,佘太君過生日,王懷夫妻倆過府祝壽,王夫人、佘太君都身懷有孕,兩家約下,同生男的,結為弟兄,同生女的,結為姐妹,要是一男一女,就結為夫妻。後來,楊府生下六郎延景,王府生下千金蘭英,人們都叫她王懷女。兩家交換生辰,擇了日子,訂了親事……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楊家的媳婦,大多是出自與楊家門戶相當的家庭。“王懷和楊繼業同在河東劉王殿下為臣,兩人相交甚厚”,是兩家為兒女指腹為婚的基礎和前提。正因王家和楊家兩大家族門戶相當並且想要將這種門第規格的對等關係延續保持下去,再加之私人間深厚的相交,才為楊六郎與王懷女之間婚姻的締結提供了可能。

在傳說《楊業成婚七星廟》中,“門當戶對”和“指腹為婚”也有體現:五代時期,楊業的父親火山王與佘賽花的父親佘王指腹為婚。後來,火山王不幸早夭,佘王就有心悔婚,想把女兒另許高門……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火山王與佘王同為兩位王爺,門當戶對,為兒女指腹為婚,是在情理之中。然而,佘王為什麼要悔婚呢?原因在於“火山王不幸早夭”,這就意味著原先“門當戶對”的對等平衡關係被打破了,婚姻這一籌碼用之於楊家已不合算,欲通過此樁婚事來達到構建社會交際網絡的目的宣告破產,所以佘王就“想把女兒另許高門”。

門當戶對與指腹為婚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門當戶對是指腹為婚的前提和基礎;而指腹為婚又反過來鞏固和強化門當戶對的對等關係和平衡機制,二者密不可分。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不打不成親的另類愛情

楊家的媳婦大多是與丈夫“打鬥成親”的,如杜金娥、穆桂英、王懷女等等。“打鬥成親”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或“指腹為婚”等強制性婚姻形態相比,實際上是一種較為自由和浪漫的婚戀方式。楊家將傳說中的婚戀主題類型大多呈現這樣一種模式:

慕名已久(女追慕男)→一見鍾情(男長得帥)→巧計逼婚(不打不成)→終成眷屬(如願以償)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楊門的媳婦們要想如願以償,與心儀的郎君終成眷屬,加入楊門女將的序列,大多要經過“不打不成親”這一環節。《佘太君招親》中,佘賽花佔山為王,楊繼業徵山寨,與佘賽花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佘賽花看上楊繼業,想活捉他。楊繼業戰敗逃到山頂一小廟,最後二人在廟中山盟海誓,喜結良緣。

《穆桂英招親》中,楊宗保向穆桂英討要降龍木時,桂英微微一笑:“要獻降龍木不難,就是……就是不知手中銀槍答應不答應”。於是,穆柯寨前,兩條銀槍,你來我往鬥了起來。後來,穆桂英賣個破綻,回馬探身,將宗保提下馬,擒回山寨。最後的結果是:“當夜在穆柯寨招親”。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民間對楊家將傳說裡男女打鬥成親的情節是喜聞樂道的,原因是它與傳統的才子佳人式的婚戀故事大相徑庭,反其道而行,增加了情趣性。對於楊家將群體而言,其內部成員個個武藝高超、驍勇善戰,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由“打”而“識”而“親”的軌跡和模式,確乎是獨特而另類的自由戀愛方式。這裡暫時將強制性的“父母之命”等因素忽略掉,而完全取決於主人公的喜好和情感,體現了人文關愛情懷,尊重個體選擇、強調個人的主觀意願,是具有進步意義的。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女才郎貌:“女追男”的反套路

即使在當下,人們也更習慣於“男追女”的婚戀模式。然而,楊家將傳說卻反其道而行之,它呈現的往往是“女追男”的指向和“女逼男”的另類逆向逼婚模式。這種模式是對傳統婚戀追求方式的顛覆,它一方面映射出廣大民眾的反向思維和叛逆心理,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出民眾們素樸的情愛觀。

“女才”指女將們武藝高超,勝於男將;“郎貌”是說男將們個個英武俊朗、讓人心儀。有“才”的女將中長相俊美的佘賽花、穆桂英等人,當然也有長相醜陋王懷女等。楊家的媳婦在婚前,大多已對楊家男將慕名已久,不期而遇後見其長得英武、年輕美貌、相貌堂堂,便頓生愛慕之情,待到表露心聲之後若遭拒絕,那麼就憑自己的“本領”來個強行逼婚,帶到山上做個“壓寨夫君”。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不過在這一過程中,男將的表現則相形見絀,遜色得多,與女將形成鮮明對比。不管楊家男將在敵人面前如何英勇無敵、令人生畏,可一旦碰上楊門女將,肯定是“陰盛陽衰”。民間對楊家將有“男兵女將”之說,意即楊家是男的作兵,女的當將,由穆桂英掛帥的傳說之深入人心、喜聞樂道可窺其一斑。

……說實在,要是動真格的楊繼業並不是佘賽花的對手,只是因為佘賽花早就聽說楊繼業的大名,今天見面後又見他長得英武,有心要向他求婚,捨不得真殺,可是,她看楊繼業卻殺得難解難分,心裡暗想,看來我要是不取勝,他是很難許婚的。於是,佘賽花槍一抖,殺出了威風,賣個破綻,便把楊繼業給拖下馬來,家兵立刻上去把他捆住……——《楊繼業和佘賽花成婚》

王懷女一聽是楊六郎,抬頭一看,見六郎生得一表人才,羞得臉都紅了,……混戰中,楊六郎的銀槍,擋不住王懷女的大刀,王懷女手下留情,沒要他的命……把楊六郎追到黑虎山頂,問:“楊六郎,我苦苦等了你十多年,你認不認?要認了我,我隨你去邊關破陣立功;你要不認我,我砍了你的頭!”——《楊六郎成親》

穆桂英聞訊下得山來,聽得清,看得明,見楊宗保英俊少年,儀表非凡,不覺動心,雙頰緋紅,……論本領,宗保根本不是桂英對手,但桂英早已有意,把對宗保的愛慕之心全凝注在手中的銀槍上,假刺真躲,借槍傳情。——《穆桂英招親》

由上觀之,楊門女將的本領均在男將之上,見到英俊勇武的男子,女子亦不免起“好色”之心。這種“女才郎貌”、才俊男兒配巾幗英雄的情節模式饒有趣味,頗增添生活情趣,當是民眾喜好楊家將傳說的一個重要原因。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傳統觀念中,婚姻是身份確立的前提

構成傳統社會的基本單位是家族,而家族的構成、發展與延續,親族之間社會關係的構成與擴展,都離不開婚姻。婚姻是維繫人類自身繁衍和社會延續的最基本的制度和行為,是構成家族、產生親族的基礎。婚禮的舉行及人們對婚姻事實的認可,將明確標誌一個人進入了建立個體家庭、融入並參與發展家族的重要階段。

同時,婚姻對個人社會地位和家庭身份具有確立與認同功能。姻親關係在傳統中國的各種社會關係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與血緣關係並駕齊驅。在中國傳統社會里,婚姻必須得到社會文化的認可,包括社會習俗和法律的認可。與之相應,婚姻事實一旦被社會承認和接受,姻親關係一旦確立,那麼婚姻便可增進不同群體之間的聯合與協作。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傳統中國社會的親屬體系的主軸是父子,父子軸的生成、鞏固是與父權制、家長制的家族、宗族體系相契合的。楊家將傳說中的女將歸宗行為表明民眾對父系家族的認同和強化。同時,歸宗似乎也意味著“媳婦”對自己新歸屬新身份的確證。“經過這一儀式,媳婦進入了大家庭的倫理秩序,進而擁有了對家族事務的主婦權。”

在傳統儒家倫理道德語境下,婚姻事實一經認可,同時也意味著女性與夫家相應的社會地位的確立和接受。在父權夫權制的封建宗法制社會傳統裡,只有出嫁從夫、在夫家獲得其家庭成員身份並得到認可,其名方正、其言乃順。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過婚姻來達到社會地位和家庭身份尤其是社會地位和聲譽的確立與認可,在楊門女將的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明顯。在《穆桂英招親》中,宗保終被武藝高強而又美貌真情的桂英所感動,當夜在穆柯寨招親。接著,穆桂英帶著降龍木,隨夫歸宋,奔赴邊關,勇破天門陣,猛殺遼將白天佐,巾幗英雄威震遼邦。

穆桂英正是通過婚姻途徑,不僅躋身於天波楊府,成為其家族中之一份子,獲得了楊家佘老太君的“孫媳婦”這個家庭成員身份,而且還成為楊門之一女戰將,成為威震遼邦的巾幗英雄,給她帶來了“楊家將”的社會地位和美譽。“隨夫”和“巾幗英雄”恰恰契合了家庭身份和社會地位這兩個維度的要求。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楊六郎成親》中:“楊六郎沒奈何,認了。他們在黑虎山拜堂成親。隨後她倆(指王懷女和其丫鬟錦毛獅子)隨六郎到邊關解圍救駕。王懷女殺了蕭天佑,破了天門陣,屢建奇功。”王懷女與楊六郎成婚,對她來說,具有成為楊家家庭成員和為國殺敵建功的雙重意義。沒有這樁婚事,王懷女就不可能獲取“楊家將”和“天波楊府”盛名之下的社會地位和家族成員身份。

由此可知,婚姻正是獲取、確證新身份和融入並確立新地位以及參與新的社會交際網絡和倫理道德秩序體系的前提條件和有效途徑。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楊門女將的整體特徵

1.英勇善戰、智謀出眾

楊門女將個個能征善戰,在風雲變幻、充滿危機的沙場,她們每次都能取得勝利,並全身而退,依賴的不僅僅是勇武、運氣和法術,更重要的是她們的滿腹韜略。穆桂英活捉楊宗保和楊六郎就是靠“賣個破綻,拍馬佯敗……活擒而去”。楊九妹化名胡元深入敵軍打探六郎消息,被遼軍識破投入幽州監獄,後與五郎裡應外合打敗遼軍。重陽女也是利用類似的方法助六郎大破幽州城。楊門女將正是用她們的膽識和智慧,在抗遼戰場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譜寫了一曲曲激昂高亢的“巾幗之歌”。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2.強烈的民族意識

楊門女將能把整個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當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為國家效力對於她來說是理所當然的。在楊家男人活著的時候,她們能與他們並肩作戰,驅逐外敵。在楊家男人不在的時候,她們能婦承夫志、女繼父志、世代相襲、前仆後繼。在國無良將的時候,她們承擔了男人應負的責任,保家衛國。在她們身上體現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這些巾幗英雄們在中國古代文壇上,無疑是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形象出現的,令人耳目一新。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3.大膽追求婚姻自由

楊門女將敢於放下少女的矜持,衝破世俗界限,勇敢大膽追求自己的所愛,這一點與《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潘巧雲之流“紅杏出牆”是有本質的區別,但同樣閃爍著女性意識的覺醒。穆桂英在生擒楊宗保後“臨陣招親”,上演了一出女追男的好戲,最終成就了一樁美事。她的兒媳婦們與她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杜月英知道文廣“生的甚美”,把想與之“成就鸞交”的事告訴了竇錦姑。月英把這種閨房密語毫不避諱地拿出來與自己的姐妹一起分享。結果錦姑卻先下手為強,搶了文廣與之成親。月英知道這件事後竟來攻打錦姑,為了這個如意郎君,惜日的好姐妹差點成為仇敵。黃瓊女正是想“續此佳偶”才會反遼投宋;重陽女也“曾許配楊六郎”,目的是為了“以尋舊偶”,才會幫助楊六郎一臂之力,大破幽州城。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4.對男女平等的追求

《楊家將演義》中的許多情節都體現了男女平等這種意識。小說裡楊令公與楊令婆,楊門女將與楊門男將是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風雲變幻、充滿危險的戰場上沒有男尊女卑,沒有男強女弱,甚至有的時候女強男弱。楊門女將激發出來的是與男將一樣的責任,一樣的頑強。楊門女將所表現的英勇善戰得到最高統治者的充分肯定,在大破天門陣後真宗“宴犒徵北將士”,“楊家女將皆與其席”,後在“評定幽州之勳”時“八娘授銀花上將軍、九妹授金花上將軍……穆桂英以下十四員女將俱封為洲命副將軍”。男人在沙場上沙場上建功立業,女人同樣能夠加爵受賞,體現了平等的意識,也是作者對新型男女關係的嚮往。

楊門女將:女追男有點甜,我的婚姻我做主,從婚姻來看楊家女將

結語:

綜而言之,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無論在家庭地位還是是社會輿論,宋代女子是擁有一定地位。宋代女性擁有與男性一樣的財產繼承權,而且女性守寡後、離婚後可以改嫁,而且絲毫不受歧視。宋朝女性地位之高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后參政議政”制度,這個獨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代表了在宋代的上層社會對女性的地位都是認可的。在這種社會氛圍下,女性獨立意識開始發展,男性對待女性的態度與情感上也極為重視。因此,在相對自由開放的環境之中,出現楊門女將“女追男”的婚姻也就不足為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