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為燕國質子,嬴稷如何度過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

本為燕國質子,嬴稷如何度過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

引子

公元前307年,一代雄主嬴蕩因舉鼎身亡,遠在燕國為質的嬴稷被接回國內繼承了王位。但此刻擺在嬴稷面前的並非外界看上去那樣一個強盛的秦國,其實在光鮮的外表下,還隱藏著眾多的隱患。

因為秦武王是突然去世,因此嬴稷根本沒有時間在國內組建一套屬於自己的執政班底。而且此時的秦國,真正具有話語權的是自己的母后——宣太后。

本為燕國質子,嬴稷如何度過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

宣太后劇照

在這一時期,宣太后的權力非常強大,連甘茂這樣的能臣都害怕捲入權利漩渦裡,因而出逃魏國。

此時秦國的國內嬴稷能用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這段時期,嬴稷的性格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原本在燕國為質的時候就整天擔驚受怕,待到現在更是整日坐立難安,因此這一時期的嬴稷極度易怒,喜怒無常,性格開始變的扭曲。


01

那麼本為燕國質子的嬴稷是如何渡過執政初期的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呢?這一切都與一位名叫范雎的人脫不開關係。

范雎初到秦國之時,早就已經對秦國的內政瞭如指掌,他意識到嬴稷充其量是個傀儡。但他決心要幫助嬴稷取得屬於自己的權力。

本為燕國質子,嬴稷如何度過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

秦王嬴稷

因此在覲見嬴稷的時候,范雎故意站在車馬行進的正中央,吸引嬴稷的注意。這時士兵高呼: “大王來了,閒雜人等一律迴避”,范雎知道機會來了,於是不屑地回答道:“我來秦國這麼多天了,只聽到過宣太后和大將軍魏冉,哪有什麼大王?”這句話深深的刺痛了嬴稷的心,但也讓他記住了這個口出狂言的男子。

後來范雎對嬴稷說道: “難道你想讓天下人都不知道你這個大王嗎?”忠言逆耳利於行,范雎的話透著一股勁,令渾渾噩噩的贏稷醍醐灌頂,彷彿眼前的范雎正是救他於危難的大救星。

贏稷沒有選擇殺掉范雎,而是將范雎奉為上賓,客客氣氣地邀請到王宮裡詳談一番,兩人相見恨晚、一見如故,高談闊論到凌晨。次日清晨,贏稷宣佈封范雎為上卿,范雎向贏稷提出兩套治理戰略,一套主外,一套主內,對外實行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不斷蠶食六國的領土範圍,但不要集中力量消滅一國,不然會引起剩餘吳五國的激烈反抗。

本為燕國質子,嬴稷如何度過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

秦王嬴稷

02

至於內部勢力鬥爭,范雎建議贏稷先不要過於心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既然骨幹官員由宣太后和魏冉掌管,那麼贏稷就要從零散的官職入手,繼而在地方安插人手,由外向內包圍。范雎的做法一針見血,將基層力量牢牢地掌握於手,贏稷逐漸看到了一絲曙光,部分骨幹官員意識到局勢可能會發生變化,紛紛跑去表示效忠秦昭王。

幾年的時間裡,贏稷熬死了宣太后,繼而逼迫識趣的魏冉交出兵權,以此作為安享晚年的保障,大勢已去的魏冉或許是年齡到了,對權力失去了慾望,還主動向贏稷推薦一個得力干將,他的名字叫做白起。秦國內部統治穩定後,秦昭王贏稷決心發動對外擴張戰爭,起初他重用一手扶植起來的將軍蒙驁,但儒雅內斂的蒙驁,難以訓練出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秦軍需要的是血性,而不是一昧地講究仁義。

本為燕國質子,嬴稷如何度過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

蒙驁劇照

對付其他諸侯國倒還算湊合,可對付常年和遊牧民族打交道的趙國,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秦昭王對蒙驁的軍事能力一目瞭然,眼下秦國最需要的不是儒帥,而是血氣方剛的將軍。贏稷的目光掃到白起的身上。眾所周知,白起是魏冉一手栽培的部下,魏冉在軍中的威望頗高,這麼一來只怕不利於秦昭王管理軍隊,可贏稷堅持自己的主張,於是白起成為了秦軍的主帥。果然白起在長平之戰一戰成名,為秦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本為燕國質子,嬴稷如何度過政治危機,又是如何做到大權在握的?

白起劇照

結語

然而白起的風光卻沒能持續太久。秦昭王五十年,贏稷想要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可苦與沒有可用之將,於是再次想到了白起。可白起依然沉浸在之前嬴稷不許自己乘勝追擊的事情之中。因此始終不肯奉命。於是憤怒的秦昭襄王竟下令將一代名將白起處死了。嬴稷的殺伐果斷從中可見一斑。

參考文獻:

【西漢】司馬遷:《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