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文|我是田喵喵 文章原創首發,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這個春節因為疫情的影響,少了很多的聚會,朋友們想聊天也只能通過電話微信。

前兩天,微信彈出好友小鼓發來的信息:

回婆家過個年,我真的是太特麼累了!這都正月十幾了,我還一天天的累成狗,婆婆就只知道蹺腳,那些姑姑小叔子也全都是大小姐少爺,一日三餐要我好生伺候著,家務活我一個人全包,沒有一個人過來幫忙的,全家十幾二十口人,我特麼幾乎一整天都在廚房忙,沒歇過。更過分的是,他們全家包括我老公,都覺得這是我份內的、理所應當是我來做的事。


我現在真的很心累,每天晚上倒頭就睡,第二天一大早又開始起來忙活,這樣下去感覺整個人都要垮了。我現在不想管疫情了,準備明天就回去城市我自己的窩。雖然那邊有確診案例,但待在自己的小家不出門,也總比在這個大家庭當保姆強。

看畢信息,真替小鼓心疼。

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小鼓的婆婆是老公後媽,和公公有一個親生兒子。小鼓老公三兄弟,又數他最大,所以,小鼓原本是家裡最小的,連碗都沒有刷過,一嫁過去,就被別人用“大嫂”,“長嫂如母”的觀念綁架,婆婆更是好不容易從媳婦熬成了婆,迫不及待要讓這個大兒媳婦繼承自己的“衣缽”,自己趕緊落個清閒了。

小鼓有兩個孩子,平日裡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忙裡忙外的操勞著,過年也完全沒有感受到大家庭的溫馨,反而是各種勞累,連老公都不能理解和體諒她,難怪小鼓最後狠心跟我說:明年開始,打死我都不回婆家過年了。

春節,是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這一年一度的團聚時刻,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因為家務分工的不合理,因為男人們的“袖手旁觀”,特別是在大家庭中,矛盾很容易就滋生出來。

那麼,過年回婆家要不要幹活,要幹多少活呢?其實這不只是看婆婆的態度,還要看老公,還有你自己,倘若你自己一直逆來順受,或者從一開始就太主動,慢慢的,大家都習慣了你這個“賢惠”的角色,就會覺得理所應當是你的事情。

所以,過年回婆家,有幾點“分寸”,是需要我們把握好的。雖然現在剛過完年,但正是沉澱與思考的時候,不妨看看收藏起來,為來年做準備。

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別讓那些錯誤的觀念誤導你

可能很多人會說,像是小鼓這樣的情況,為什麼不找老公幫忙,或者讓老公出面呢?

其實我不止一次勸過小鼓,如果在婆家受了什麼委屈,就找她男人算賬。比如一個人做飯,就讓老公做呀,或者至少讓他幫忙打打下手。結果小鼓很痛快地回我一句:他說他不會。

比如小鼓經常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還要煮飯,飯煮晚了還要給老公嫌棄,我就跟她說:那就跟他吵一架,一把鼻涕一把淚告訴你老公,你到底有多委屈。

可是每每這個時候小鼓又會自我安慰道:其實我們這邊很多男人完全不管孩子的,我老公還經常會幫我帶下孩子,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不能對男人要求太高……

我:……

巴爾扎克曾說:一個能思想的女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女人。

可現實中往往很多女人,沒有自己的思想,總是被那些錯誤的觀念誤導,別人說你要幹活,你就去幹活,別人告訴你女人就是要帶孩子做家務的,男人做這些事情晦氣,你也就傻傻的信了。

即使心有不甘,也不敢反抗,不敢鬥爭,只一輩子在苦累還不討好的境地中,一點點的把自己消耗枯萎。

是的。她們之所以過得不夠幸福,不夠舒服,至少一半的原因都是自己的思想和觀念造成的。 可嘆、可悲,可是倘若她們自己首先不覺醒,不對不公說不,那就沒有人能救得了她們。

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平時就要讓老公懂得心疼你

以前一個同事結婚後跟我吐槽,好怕過年回婆家,因為回去什麼都要做,要早起,不能像在自己家那樣舒服,也不可以像在孃家那樣怎麼舒服怎麼來。

神奇的是,我結婚後,居然覺得婆家比孃家舒服,因為婆婆太能幹了。以前在孃家,因為是家裡最大的小孩,比較懂得幫父母分擔,所以過年基本會在廚房幫忙洗洗切切,很多時候一站就是半天,經常站到腳疼。

今年第一年在婆家過年,居然是每天早上睡到10點才被婆婆叫起來吃早飯。而我每天最多洗洗菜,洗洗碗就可以了,婆婆不僅不會說什麼,反而午飯後看我打哈欠就叫我趕快上樓睡覺,老公也經常說:媽會洗碗。讓我不用幫忙,上樓洗澡或者工作或者睡覺。

但即使是這樣,我還是經常開玩笑對老公說:你個沒良心的。哈哈哈哈。我晚上起來上廁所會有點怕,每次都會問老公說:你去廁所不?你不去的話我就不去。雖然可能他剛去過,但還是會說:你想上廁所是吧,我陪你去吧。

遇對了人,生活處處都是溫馨和感動。當然我不是提倡大家回到婆家不要做家務,家務當然要做,打打下手,偶爾閒下來炒個菜什麼的,不要讓別人覺得你不會幹活。

我想說的是,不要讓你的男人覺得你做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要讓他學會心疼你、維護你,在家人面前保護你。因為你在孃家要不要幹活,要幹多少活,其實跟你的男人關係重大。因為就算婆家人都不在乎你,但一定會在乎你老公的看法。

所以,只要老公懂得心疼你,會跟你站在一邊,你在婆家就不至於太累。

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嫁人要看婆家,更要看婆婆

一個同學結婚的時候,我去參加婚禮。因為是在自家辦的酒席,坐了幾十張桌,她們家人都在忙前忙後張羅招待,一個瘦瘦的穿著靴子連衣裙戴著金項鍊的中年婦女,揹著手,在人群中走來走去,眼神遊離,雙手也從來沒有伸出來幫忙過什麼。

我問同學:這是你婆婆麼?她說是啊,我聽到同學還特別親切的叫她媽媽。

當天我跟朋友說:**這個婆婆,以後可能不那麼好相處哦。

果不其然,婚後第二天,同學婆婆就教她要如何“三從四德”,要做飯、要洗碗、每天家裡要打掃一次衛生,出門後要經常打電話問候公公婆婆,家裡男人的事不要插手太多……同學婚後不久就懷孕了,但家裡可以說是一地雞毛,她連在微信給婆婆的備註,都是

“皇太后”

但其實同學在結婚前,已經和老公談了四五年的戀愛了,婆家也不知道去了多少趟了。到底是沒看出來婆婆不好相處、老公也經常不接電話吧。

有些人,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往虎山行,結果讓自己年紀輕輕就傷橫累累,著實可惜。

都說女人的一生有兩場戰爭:第一場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它影響著女人的前半生,塑造了一個女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決定了她對未來婚姻的看法。第二場是在於和女人相知相守的那個男人的原生家庭,它決定著女人的後半生是平穩順和還是硝煙四起。

嫁人,不僅要看男人,要看婆家的家庭環境,更要看婆婆是個什麼樣的人。本性純良、沒多麼心計、好相處的婆婆,會讓女人在婚後更有歸屬感、更省心,家庭更和諧。這樣的婆婆培養出來的兒子,也才會是善良的,有擔當的,不會欺負女人的。

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婆家,不是女人一個人的家

現在時代不同了,女人也不容易,一年到頭在小家裡忙活,在單位賣命,過年也只是想一家人其樂融融!所以家人之間,應當多點體諒和幫助,婆婆不能讓媳婦一個人幹活,男人也不能只讓女人幹活。

媳婦願意回婆家過年,不僅有傳統的因素,更有她對融入婆家的渴望,對老公的認可,對大家庭的嚮往……所以婆婆和老公都應該懂得珍惜,人家初來乍到的,應該多點包含和引導,而不是一進門就勾心鬥角、頤指氣使。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一年到頭都在外面,好不容易等到過年,開開心心的回來,假期說實話也沒幾天,為什麼不大家開開心心的一起幹活,幹完家務再一起閒坐喝茶呢?

不管是男人女人都要記住,婆家,不是女人一個人的家。

人與人之間,其實都是相互的。彼此多一點愛,相信每一個家庭都會更和諧。而被夾在中間的男人,理應承擔起“潤滑油”的作用,緩和婆媳關係,既不冷落了妻子,也不忽視了媽媽。

調整好心態,家和萬事興。

春節在婆家就是我一個人的“勞動節”:明年開始,絕不回婆家過年

-END-

,關注我,進我主頁看看,和我一起探討時事、婚姻、情感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