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要被淘汰,還是被自己人淘汰更好。”這樣想的人,活成怎樣

-情景難題-

“我想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good idea!”

你一定有過這樣興奮的時刻,對不對?

那麼結果呢?

網絡上曾有這麼一個段子:

當你想到一個idea,可能有1000人已經想到,有100人準備實施,有10人開始做了,有1人已經做出來了。

所以說,儘管你富有先見性,抓住了機會,但如果不能以最快的和最佳的方法讓機會變為現實,也就是說在所預見到的未來藍圖上構思出新的事業並付諸行動,那麼結果也是:

“反正要被淘汰,還是被自己人淘汰更好。”這樣想的人,活成怎樣

當然,問題也就來了:如何培養構思能力呢?


-書中的答案-

《專業主義》這本書告訴我們:為了使預見到的機會和事業不至於變為空想,我們必須有自我否認的勇氣。

“反正要被淘汰,還是被自己人淘汰更好。”這樣想的人,活成怎樣

◎勇於自我否定

我們都會這樣的通病:

不擅長拋棄自己固有的想法和經驗,喜歡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中,這可危險著呢。

此時,強迫性的“逆向思維”可以讓我們跳出這個“框子",你可以嘗試去否定自己的構想,並以此為出發點重新構思事業。來,看2個例子:

例子1,有請韋爾奇先生

他斷定“不能進行自我否定的企業終將破產”,他讓員工通過猜測競爭對手的做法,為自己的公司贏得利潤,即通過思考“競爭對手是怎麼進攻通用電氣的”來促進公司的發展。

例子2,有請日本紙質媒體冠軍公司——利庫路特公司

它對自己更“狠”,它在自己公司內部創辦並發展競爭對手的事業,以自己的事業吞併自己的事業,並把它作為發展的動力,他們的觀點是:

“反正要被淘汰,還是被自己的人淘汰更好。”

這是一種否定自我而求發展的氣魄!


◎追求“深度經濟”

如果企圖搞多樣化來擴大事業的規模,那麼便會喪失至關重要的機動靈活性。

為了避免被市場向你發出逐客令,我們更需要把事業的核心限定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內,然後向縱深發展,以使競爭對手無法模仿,玩的就是“深度經濟”。


◎視成功為“過去時”

當遇到自己不瞭解的現象時,不要用“成功時”的知識和價值觀來做出判斷,相反地應該放棄判斷,冷靜地觀察這種現象。

可以嘗試“Why×5”——問5次為什麼,打破砂鍋問到底。這樣可能會不得不放棄自己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一些東西,但卻能

讓自己的思維從作繭自縛的狀態中解放出來

今天,也是以大前研一的一句話結束:

“反正要被淘汰,還是被自己人淘汰更好。”這樣想的人,活成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